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工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07GL20),南昌航空大学教改课题(0700902) 作者简介:彭本红(1969-),男,博士,副院长,副教授彭本红,张丹平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63摘要 分析了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类型,指出了现行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工科特色”模块和“专业特色”模块两部分,并以某高校的实例着重说明了“工科特色”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了经管专业建立工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关键词培养模式;模块化;工科特色1. 问题的提出 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的特色。特色专业是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它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一般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就成了一个相对 “弱势”的专业,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式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2. 现行高校经管专业三种培养模式国内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三种:一种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为主的“宽口径、厚基础型”模式;一种是以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理工院校为主的“实践技能型”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为主的“专业核心型”模式。 (1)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如复旦大学,要求学生要修读综合教育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美育类等)、文理基础课程(含经管类、人文类、政法类)、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等四大类课程。 公共基础模块文理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图1 综合类高校“宽口径、厚基础型”培养模式(2)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公共基础模块理工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图2 理工类高校“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实践技能模块(3)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姜岩国内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 paper.php?serial_number=200704-1992007-04-09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汇了所在学校的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图3 财经类高校“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但在人才培养定位趋同化严重。不少高校制订的经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体趋同,培养的经管人才范畴较为宽泛,针对性不强,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行业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特别是一般工科院校和财经类院校的培养计划大致相同,同时,一些高校经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过高,学生培养目标为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际上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培养的本科学生很难定位于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定位忽略了需求导向,使人才培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势必会给学生就业、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 一般工科院校“工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3.1 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一般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1)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不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2)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上,多数高校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实施单向知识灌输,理论知识较多,应用内容较少,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缺乏社会和企业实践的机会,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相当突出。一些教师虽然收集了一些案例在课堂上演示,但大多是自己讲述;即便与学生交流,似乎也收效甚微。因而,缺乏互动性成为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最大障碍。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往往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3)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3.2 工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化体系 公共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实践实训模块工科特色模块专业特色模块图4 工科院校经管人才的培养体系专业基础课模块为保证经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所确定的培养模式要求,应采取切实措施对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进行改造,按照模块化的思想进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应当由公共课程模块、工科特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组成,其教学计划体系流程如下图4所示。公共课程模块包括为达到本科层次所必需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身体素质类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经济管理专业共同的必修理论知识类课程,例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核心模块主要包括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比如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行业(如交通、医药、房地产等),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群,以增强学生的行业知识和能力。实践技能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知识训练以及文化素质训练等类课程与实践环节,比如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种模块化的培养体系注重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的核心课程,科学地构建经济管理大类共同的知识平台。据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可以使学生根据行业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3.3 “工科特色”模块体系的构建一例工科特色不能理解为工科课程与经管课程的简单迭加,而是整合,要从经管学院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形成一套复合方案。复合方案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障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的文科生理科基础薄弱且学习工科知识的主动性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而使课程设置陷于深度和宽度的两难抉择、所复合的工科课程没有紧贴经济管理专业整体培养目标且师资难觅。上海某工科院校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有工科特色的经管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市场调研,上海人才市场所需的经济管理人才一是要有综合的经管知识,二是要懂得一定的产品知识或行业知识。经济管理学生如能掌握一定的产品学知识,能基本了解产业发展前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基本解决学习动力问题,问题集中于课程的“适用性”,而契合点首先应是上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和服务领域内相关性最大的工业行业,指导思想就是“面向行业、面向就业、嫁接优势”曹扬, 魏拴成. 市场营销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及专业特色培育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7(s)Study on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Engineering Feature in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PENG Benhong, ZHANG Danping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63,ChinaAbstract: Three kinds of training patterns are analyzed abou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the shortages of engineering college are put forward. The modularization system about culture pattern is brought forward, and it includes two parts: engineering modularization and specialty modularization. An example is given to expla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re pointed out. Keywords: Training pattern, Modulariz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specialty联系地址:江西南昌市丰和南大道 696号,南昌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彭本红(330063)E-mail:。 Tel:该校结合工科的办学优势和历年经济管理毕业生的大致分配去向,选取该校的材料、化工、IT、机械、自动化、食品、建材等七个领域,在学校的统筹下相关工科专业设立了八个课程建设小组量身订做了一批专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系列产品学课程,分别是材料产品学及材料产业前沿、化工产品学及化工产业前沿、IT产品学及IT产业前沿、机械产品学及机械产业前沿、自动化产品学及自动化产业前沿、机电实验实训、食品产品和食品产业前沿、建材产品学和建材产业前沿等八门课程(图5),这些课程都不需要工科的先导课程,也不强调复杂的计算和原理,但学生必须掌握产品工艺流程、产品种类及特点、主要生产商、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通过课程建设,各课程建设小组都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包括一整套专门结合经济管理学生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制作的课程说明、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PPT讲稿等教学文件。尤其是课件思路清楚、制作精致、各有特色,有的以动画形式再现了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有的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和现场照片让人身临其境,有的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产业的发展,有的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自己对产业发展的把握。公共课程平台机械产品学及机械产业前沿化工产品学及化工产业前沿IT产品学及IT产业前沿实践实训模块工科特色模块专业特色模块图5 工科特色模块的培养体系材料产品学及材料产业前沿电子产品学及电子产业前沿食品产品和食品产业前沿建材产品学和建材产业前沿自动化产品学及其产业前沿通过此轮建设,很多主讲教师认为:虽然课时较少但相信学完课程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沟通、选型、报价方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很有竞争力。所以,虽课时压缩了20%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提高。在产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学生反映“授课老师都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令我们学到了广博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从事工作与所学的工科产品学课程毕业生谈到“在面试过程中我的这门课程的宝贵经历可以让我在公司老总面前表达许多涉及到机械专业方面的内容,这同样也是我们面试话题的开始,可以说这为我最后的录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可以对整个过程有相对专业的了解,可以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把握顾客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并满足顾客的愿望,最后达成合作双方利益共赢”。如果把这些按学科建设的内容重新按照产品知识、产品工艺、产业发展、现场操作等四个专题进行组合,课程建设的成果就可以构成了一个由若干个不同工科领域内容的讲座及其主讲人所组成的讲座库和专家库,应用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去时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市场需求,由专业带头人按学科挑选或专题挑选,甚至还可挑选几个讲座加一些外请报告另组一些短课程,同时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应设置责任教师以统筹协调。工科特色模块不仅丰富了该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对教学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专业教师应指导学生怎么结合这些产品知识进行专业学习;所以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工科知识,经济管理教师也应学习和理解产品学知识并结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根据人才市场调研和国内外类似专业调研而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设置什么产品课程提出要求,产品学课程的教学反过来又丰富、提升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这样产品学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进而逐渐形成了该学院经济管理的专业特色。4. “工科特色”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1)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工科特色的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学生适应市场、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过程。因此必须注重对社会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根据社会或行业市场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使专业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工科特色课程设计应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编写特色的专业教材,保证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这就需要建设者深入调研,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则应围绕形成目标岗位能力,科学地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分解与剖析岗位能力要素,建立岗位所需的能力结构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以及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2)结合学校所在地域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在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定位,体现专业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就成了专业建设的核心要求。比如上面提到的上海某学院就是通过分析上海目前的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分别设置对口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设置,增长了学生的知识,相应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趋势预测报告
- 产品线策划书
- (多篇可选)家长会演讲稿-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 (多篇可选)四年级家长会发言稿范例
- 2025年企业销售经理劳动合同
- 2025陕西省家畜家禽养殖买卖合同(陕西省版)
-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2025年技术革新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电子产品买卖(分期)合同
- 《房地产法》课程教学大纲
- 《台球》课程教学大纲
-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 应知应会质量管理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