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蓼(lio)蓝 靛(din)青 其曲中(zhng)规 参省(xng)B跂(q)而望 埃(i)土 金就砺(l) 骐骥(j)C跬(ku)步 舆(y)马 槁暴(p) 金石可镂(l)D用心躁(zo)也 须臾(y) 句读(do) 参(cn)省乎己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假舆/马者 B故/木受绳则直C善/假于物也 D吾尝/跂而望矣3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恰当的一组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C故不积跬步 跬:半步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5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求人可使报秦者B甚矣,汝之不惠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D吾日三省吾身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吾从而/师之7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不耻相师 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9下列哪个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是意动用法(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犹且从师而问焉10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二、文本研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4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 )(3分)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12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3分)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并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聚细小的水流,就不能形成江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众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4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式的是( )(3分)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5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其如土石何?16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D 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三、拓展延伸苏轼读汉书朱司农(掌管钱粮的官职)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肃然起敬),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17、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 : 被贬职 B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 :拜见 C公离席,复请曰 :又,再 D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 : 语言告诉1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划横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第一组: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 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第二组: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 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A. 相同,也相同B. 不同,也不相同C. 相同,不相同D. 不同,相同19、下列对文意的表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苏轼读汉书是贬官黄冈时的事,本文主要记载了他用手抄汉书全稿的方法刻苦学习的故事。B朱司农载上深为苏轼学习的刻苦精神所感动,他用苏轼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儿子朱新仲更要勤苦读书。朱新仲也曾用苏轼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C本文开头有一个细节,苏轼听到一位客人诵读朱载上的两句诗,便惊问作者何人,并称赏再三,这不仅表现了苏轼懂诗,而且表现了他随处留心、虚心好学的精神。D学习游褒禅山记),我们了解了王安石读书做学问不轻信他人之说,不浅尝辄止,重视实地考察以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读过本文,我们又了解了苏轼的虚心好学与读书成诵的刻苦。这两篇文章都可作为我们研究王安石、苏轼卓有成就原因的资料。20、将卷中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3分)(朱载上)想留下来,但已等候得很疲倦了;想要离开,却又已经通报了姓名。坐定,他语毕。(2分)两人坐定之后,别的话说完了。三经手钞矣。(2分)已经亲手抄过三次了。四、默写:(10分)21.(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2.(1)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5)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五、语言运用 23阅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依据划线句提供的情景,以“蝴蝶”为描写对象,扩展成一段情景生动、语义连贯的话。(50字以上)(10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示例:一只蝴蝶在篱笆旁翩翩起舞,又轻快地飞入一片金黄的菜花中,让追赶的儿童怅然若失。24依照示例,按要求会答问题。(10分)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一定要写出作者)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的来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够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示例一)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示例二)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答题纸选择题:12345678910 1112141516171819二、13(1) (2) (3) 三20(1) (2) (3) 四21.(1) (2) (3) (4) (5) 22.(1) (2) (3) (4) (5) 23 24. 参考答案:一、1B(A“中”应读“zhng”, C“镂”读“lu” D“参”应读“cn”。)2A(假/舆马者)3D(A“日”,名词作状语B“上”“下”名词作状语,C“水”,名词作动词)C(A暴:晒干B须臾:片刻D省:反省) A (A定语后置句B主谓倒装C宾语前置D陈述句)6D(吾从/而师之)7B(师:学习)8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9B 10C(判断句)二、11C(例句中的“备”是具备的意思。A完备;B准备;D防备。)12. B13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河。 (却能)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14B 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D介宾短语后置句 15. C 16. B三、17D(“语”,应读作y,告诉。)18C(均为承接连词,于是;像;按照。)19. A(本文涉及到苏轼读汉书的方法,但主要记载了苏轼对汉书的熟练背诵这一奇事。)20. (1)(朱载上)想留下来,但已等候得很疲倦了;想要离开,却又已经通报了姓名。(2)两人坐定之后,别的话说完了。(3)已经亲手抄过三次了。翻译苏轼读汉书苏东坡刚被贬到黄州时,朱载上曾经在黄冈担任教授。但东坡却还不认识他。而幕客中有人诵读朱载上的诗,诗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觉得意境不俗,感到好奇,就问道:这是甚麼人的作品?幕客据实回答说是朱司农的作品。东坡连番的赞赏,认为很能掌握诗歌应该有的幽雅情趣。这话自然也传到朱载上的耳里,不在话下。 过了几天,朱司农和东坡见了面,两个人就这样成了莫逆知己,朱载上从此常常登门拜访。有一日他拿了名片来求见,管客门房已经通报了,但是东坡过了好一会都还不出来接见。朱司农心里有点犹豫,留也不是,因为枯等了那麼久,实在有点疲乏;想要离开,却又已经通报了姓名。於是就这样坐了好一段时间。终於,东坡出来了,找獾乇磉_了让对方等了太久的歉意,同时说:刚刚在赶今天的功课,错过了时间,不知道先生到来,实在太失礼了。万望见谅!等东坡说完了话,大家坐定之后,朱司农就问东坡道:刚刚先生所讲的功课是指甚麼?东坡回答说:抄汉书。司农就说:先生的天资那麼聪敏,书看过一遍,一辈子都忘不了,那里用得著抄呢?东坡说:话不是这样说,我从开始读汉书到现在,一共抄了三遍了。开始的时候,每段史事,我用三个字当题目;后来用两个字;到现在则用一个字。朱司农心里十分佩服,也十分感动,站起来再向东坡请教,说:不晓得先生愿不愿意教我抄书呢?东坡就命令在堂下服侍的老兵,在书架上拿了一册笔记过来。司农看了之后,完全不知道写些甚麼。东坡说:老朋友,你不妨试著提一个字。朱司农就按照他的话,随便说一个字,话还未停,东坡马上就背诵好几百字,而且完全没有错漏一字。朱司农一共找了好几个字,结果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