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度桃园中学学校1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八年级上;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0421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注释)1、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A向其他动物示威B赶小虫C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D寻找异性动物2、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4、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水中的“白云”B经放大镜放大的“字”C沙漠中的“海市蜃楼”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5、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城乡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高楼大厦装饰玻璃墙C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D汽车使用绿色新能源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7、下述语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如坐针毡”: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导致水底看上去变浅了C“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以游云为参照物,月亮是向东运动的D“早穿皮袄午穿纱”:我国内陆地区温度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8、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0、以下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学校运动会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15m/sB把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到课桌上做功约为2JC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D洗澡时,适宜的水温约为7011、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12、(2013陆川县一模)玉林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学建立学生电子档案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1.68mB质量50kgC体温36.5D步行速度10m/s分卷II分卷II 注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注释)13、2012年5月21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食,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冬天,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啸啸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14、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15、“立竿见影”这个成语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_传播的。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间的夹角为45,竿高2.5 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_m。1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17、放大镜就是凸透镜,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时,为了看清楚物体的细微之处,应将放镜放在物体的_方,并适当调整距离.18、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19、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cm乙图是一款型号为22的家用高压锅,这“22”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2(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20、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前者是现象,后者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一现象的发生需要 热21、托盘天平是测量_的工具,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_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得某金属块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kg/m3。22、(2012眉山)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体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蜡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3、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_,密度_(以上两空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4、食用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_(小大);用同样的炉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发现水先沸腾,说明食用油的_比水高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注释)25、某同学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否是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g;用量筒量出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cm3。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密度=kgm3。(2)由于测得的金属块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相等,该同学得出“金属块一定不是铜做的”结论。他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2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 2 min末该物质处于_(填“固态 ”、 “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 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3)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用时间为_分钟27、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l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l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l0cm(选填“大于”或“小于”)。28、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200700第二次300600第三次50040029、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发出声音的响度;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和有关。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注释)3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射向平面镜,请画出其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3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32、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注释)33、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34、在一次考古科普知识展览会上,举办单位展出了2000多年前的一顶王冠,该王冠重5.6N,体积为30cm3。试问:它是否是用纯金制成的?为什么?请通过计算回答。(金=19.3103kg/m3, g取10N/kg)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注释)35、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吗?36、新学期小明班搬到一间新教室。但是上课时小明却感到黑板因”反光”而刺眼。请你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试卷答案1.【解析】竖起耳朵的目的是收集更多的声波,不时转动方向是想使声源发出的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故选C.2.【解析】调节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是响度。A对。音调常用声音的尖细脆或者深沉憨粗的来描述,与振动的频率有关,B错。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C错。频率影响的是音调,D错。3.A4.【解析】A中水中的“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中的经放大镜放大的“字”和C中的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均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中树的影子中圆形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它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考点:光现象。5.【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减少对电的消耗,可以节约很多电能,符合节约能源措施,不符合题意;B、装饰玻璃墙会造成太阳光的强烈发射,容易造成光污染,对司机视线造成干扰,容易发生车祸,符合题意;C、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弱噪声污染,符合环保措施,不符合题意;D、使用绿色新能源可以减少对油资源的使用,符合节能措施,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防治噪声的途径;新能源点评:题要结合节能减排和环保角度入手分析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分析判断即可,属于基础题目6.【解析】汽车的车头灯,太阳灶为了聚光应用凹面镜,汽车的观后镜为了能看到更大的范围应用凸面镜,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平面镜,利用平面镜的反射。故选B.7.【解析】A、B、C都是正确的,只有D中的“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比较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范围大,故会出现太阳出来即中午时,砂石吸收热量温度高,需要穿纱,而在晚上太阳没有时,砂石又要向外放出热量温度低,需要穿皮袄。8.【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指光线比原来的光线要相互“靠拢”故不一定是平行光束,也不一定是会聚光束,也不一定是发散光束,故C是正确的.9.【解析】在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中,当物体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像的位置也随之移动,像与物是朝同一方向移动的。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之外移向凸透镜时,像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且像变大;当物体离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时,像也接近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像继续变大;当物继续移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像变为虚像,像仍变大;当物继续靠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像继续变大,所以A正确。10.【解析】试题分析: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的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速度不可能达到15m/s,该选项说法不合理;B、课桌的高度约为0.7m,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将一本九年级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做的功为W=Fs=Gh=0.7m3N=2.1J,该选项说法合理;C、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人体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该选项说法合理;D、洗澡水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差不多,在36左右,70把人烫坏了,该选项说法不合理故选BC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功率的概念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11.【解析】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后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C是正确的。12.【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m左右此选项正确;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8左右,上下变化幅度不大此选项正确;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此选项错误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13.【解析】试题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会停止我们所看到的日食,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在风的作用下,电线会振动,由于其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听到风吹电线时发出的啸啸的声音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声音的产生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的产生知识点,较为简单,是一道基础题,属于常见的考题14.音色15.【解析】当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时,竿、光线和影长构成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相等的定理可知影子的长度等于竿高,为2.5 m。这是一道物理与数学的结合题。16.【解析】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或光的折射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考点:光现象。17.【解析】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应将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在同侧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细小物体时,应该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18.【解析】人的眼睛可以简化成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19.3.05 cm沸点 - 920.【解析】冰激凌从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过程,杯子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而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壁上。熔化是个吸热的过程而液化放热。21.【解析】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调节横梁平衡之前,应将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线处;金属块的密度=2.7g/cm3=2.7103kg/m3。考点:质量的测量,密度的简单计算。22.【解析】试题分析:通过观察蜡从液态变为固体时形状的改变得到体积的变化;再根据质量的属性以及密度公式= 分析密度的变化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蜡的质量不变;由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 知,蜡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变大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特点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情况,先分析质量的变化是判断密度变化的前提23.变小不变24.小沸点25.(1)122:20:61103(2)不正确:金属块有可能是空心的铜块(或含铜的合金)26.【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有图象知,在第2min末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该晶体从第1分钟开始熔化,到第5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为4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点评:此题是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考查了熔点、晶体熔化特点及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关键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出不同的熔化阶段27.【解析】(1) 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其实就是焦点的位置,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为了使像能够呈在光屏的中心,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应该调节在同一高度;(3)当物距小于焦距10cm时,蜡烛成虚像,此时移动光屏,找不到像;欲想在光屏上得到像,应该让蜡烛向左移动,使物距增大,当大于焦距时,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了;(3)当蜡烛移动到B处时,蜡烛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蜡烛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时,蜡烛处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l0cm;考点:凸透镜成像。28.(1)一定垂直(2分);(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2分。其他表述只要合理均可得分)29.30.【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火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3篇)
- VB常见错误试题及答案解读
- 行政法学研究成就与试题答案总结
- 2025年软考备考计划优化试题及答案
- 教学区火灾专项应急预案(3篇)
- 火灾应急预案适用领域(3篇)
- 信息系统实施技术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总结与复习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职场秘籍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的学习平台与试题及答案汇集
- 船舶维修合同协议书
- 《比亚迪品牌历史课件》课件
- 小学心理健康家长会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160审计学答案含评分参考
- 购买木地板合同协议
- 严重开放性肢体创伤早期救治专家共识解读
- 速卖通开店考试最权威答案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 课件
- 国企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航模课程-飞翔的梦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