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doc_第1页
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doc_第2页
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doc_第3页
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doc_第4页
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子现象与面子带来的问题的探析孙亚庆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院 扬州 225100摘要:面子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以及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本文从面子不不同定义入手,通过探讨“有面子”的标准,进而引出面子带给我们的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对面子问题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让我们对“面子”有一个更加客观的了解。关键词:面子,标准,物质,道德一、面子的定义大致可以将面子分为两类, 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心理学意义, 从而将其看作是个人心理内部的一种自我意象; 另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社会学价值, 将其看作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将面子视作尊严或地位象征的一类定义如胡先缙, 她将中国人的面子观分为脸、面两类,“面子”是个人透过可见的成就及夸耀而获致的声望,“脸”则是团体给予具有道德名誉者的尊重。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有两种,即社会面子和道德面子。 社会面子是指通过个人的努力、天分或者能力获得的身份,或者是通过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而获得的身份。道德面子是指对个体道德进行的社会评判,是个体人格的底线。他认为,一个人可以不选择获得社会的面子,但是必须在各种情况中去维护自己的道德面子。周美玲认为面子既是一种心理建构也是一种社会建构, 既具有情境性也具有持久性, 指的是个人所声称的、而且为他人所认可的社会尊严或公众形象。它在有来有回的互应前提下与特别待遇, 行为标准及个人期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相联结。在这个定义中, 她着重强调面子的互动性, 强调面子透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获得, 此定义包含五个元素: 社会尊严、特别待遇、行为标准、期望和互应性。总之可见, 面子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 既涉及个人的主观判断, 又涉及来自他人、社会的客观评价, 面子既与个体的尊严有关, 又与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相联系。二、面子问题前文中面子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归他们对于面子的定义有两个大方向,正如前面说的一个是偏向心理学意义,另外一个偏向于社会价值。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大众所理解和我们平时所谈论的面子,更加侧重于社会价值。对于心理学意义的面子,更多的与西方人所讲的自尊是有类似之处的。所以既然是讨论我们中国人的面子现象,那么我认为应该从社会的这个互动的角度去探讨面子 面子可以作为一种可见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拥有它,可以丢失它,同时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类似于礼物的形式送给别人,从而面子就变成了一个价值的等价物。我们经常说有面子、没面子,这些反应的是一些面子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来详细探讨一下我们经常说的“有面子”、“没面子”。 “有面子”这种情况是我们最想得到的一种状态。有面子在某种层面上预示着我们比别人具有一种优势。面子它的存在就是给别人看的,我认为如果离开了群体和社会,面子就不会存在了。所以我是支持面子的人际间的观点。什么情况才叫有面子,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的,与我们社会的生产力相关的一种评判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当我们认为我们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或者我们自我感觉超越了别人(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缩小或者追平了我们心中理想对象,总之对自己有一个正向的评价,我们就会觉得有面子,反之会丢面子。1、 有无面子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确定的,不是达到了这个标准就肯定会有面子,达不到就没面子。这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的标准。(1) 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对象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周围的人都经济条件一般,而某人却经济条件较好,通过对比他会觉得“有面子”;如果他周围都是成功人士,那么他就不可能“有面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情况和自己对比,和自己的预期对比。比如一个平时考试都不及格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格了,这时候对于他来说在家长面前还是很“有面子”的,相反一个平时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次考了80多分,虽然分数比前者要高,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这个虽然是和自己做对比,但是面子的来源还是源于别人的评价。没有外界的评价,那么我认为就不会有面子的问题发生,有的可能就是我们内心自尊的问题(关于自尊,这里就不多做讨论)。(2)时代的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潮流。在古代中举人,官袍加身,衣锦还乡,这个是光宗耀祖,可谓大有“面子”,现在学生考上在重点大学,这同样也是为自己为父母挣足了面子;80年代谁家有一个二八凤凰自行车就是很有面子的事,而现在谁家有一辆自行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四轮的轿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所以时代变化,带来的也是人们的进步,人们对于面子标准的提高。2、 面子带来的问题面子带来的问题非常多,对于我们的理解往往面子带给我们的都是的消极的,有的人甚至把“面子”归结为中国自古以来的陋习,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例如贪污腐败,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等。的确,这些问题是千年以来积淀下来的问题,并且“面子”问题千百年来也始终在影响着我们,但“面子”不是罪魁祸,不是“面子”消极,而是我们对于“面子”的理解错误,以及对于“面子”错误的追逐。官吏对于利益的追求与生活的享受,把“面子”定义为大排场,享乐的生活,高高在上,而忘记了为官为百姓服务才是官吏的天职,才会有贪污腐败的发生。如果一个官吏始终认为不能为百姓做点实事,服务群众才是没“面子”,才没脸见“江东父老”,那么这样的“面子”观念,肯定不会催生腐败。所以事在人为,“面子”本身没错,面子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因为人的问题。三、面子问题的分析1、物质层面(1)物质层面问题 当我们认为自己的物质层面(包括金钱,物品,社会地位等)高于我们的对比者和潜在对比者或者我们缩小追平了与理想对象,我们都会感觉有面子,反之就会没面子。举例来说:在别人没有使用iphone5s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在苹果上,涉及的几乎都是面子问题。家庭条件好的年轻人首先掀起这个潮流,他们在公众场合使用,首先带给他们的是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走在了时代前列。在他们有了面子的时候,那些想要面子的人,都去追逐,当他们也拥有的属于自己的苹果,追平了差距,他们顿时也会觉得有面子。对于特别爱好面子的人,有钱的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而条件一般得只能跟随,后果就是不顾自己的实力,盲目追逐,有了面子,却负担累累,甚至把压力抛给了自己的父母!这就是面子带给我们负面的影响。(2)问题分析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这样类似的面子问题。真的是因为面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不是,我认为面子是一个中性词,原因出在我们没有将标准把握好。我们处在一个城市乡村二元化的国家,城市农村差异很大,同时贫富差距异常巨大。这注定了我们生来会有差距。理性的人,在这种自身和别人的巨大差异下不会迷失自己,即使他们在面子问题前面,可能会有瞬间的自卑,但是这只是瞬间的,人天生的特点,但是他们不会因为瞬间的小动摇而去追逐那些自己力不从心的东西。他们知道与上层的差距,在哪一个层次就应该做这个层次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实力。等自己到达了那个高层次,再去努力追逐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有钱人去购买高级数码产品,高级的物品本身没有错,因为他们追逐的是自己能力以内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很多青少年,不顾自己家庭条件,盲目追逐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导致家庭负担,所以不是面子本身错了,是我们自己错了。如果我们处于某个层次,我们不去努力追求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就真的对不起自己,真的是没有“面子”了!总之,我们把握住一个标准,认清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经历实力,立足脚下放眼未来,“面子”问题不但不会对我们有负面影响,反而成为了我们的推动者。2、道德层面(1)被人们忽视的“道德面子”在道德方面,当我们做出了一件符合道德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赞赏时,我们也会觉得有面子;反之,我们遭到了别人的否定,我们会觉得没面子。例如有人违反了校规,被老师批评,这时候真的很丢人;某些被媒体披露的一些事情,比如这次的东莞涉黄事件,当事人不但丢人,而且违法。但是我们发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中,道德面子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经济层面的面子。那么多的人去追求经济上的面子,在别人面前争做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有多少人重视道德面子。说白了,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还能守住道德底线?(2)问题的分析很多人也明白这些现状,并且把责任归结于社会,认为社会的浮躁,社会的扭曲,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我也不否认,但是把责任全部归结于我们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不对的,也是我们不负责任得表现。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我们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零件出现问题,整个大的社会肯定也会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每个人进步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现在的自己还是我们最期待的自己吗?我相信很多都不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忽略了自己内心。物质有时候根本不能弥补内心,道德沦陷了,物质再多,我们也不可能快乐。对于我们个体来说,追求更高目标是必然,我们在追求的时候做到无愧于心,当我们在道德上有了进步,那么道德面子影响力也会变大。整个社会风气必然有所好转。我们在道德面子回归的同时,我们应该将道德面子和经济层面的面子融合在一起,单单把面子理解为某一个层面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努力追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需要道德的回归,灵魂的释放,让自己回归到一个最健康最理想的状态,让“面子”不再成为我们的累赘。而是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参考文献:1 王轶楠,杨中芳.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