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 姓名:王玲玲 准考证号 130609500095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用诗意的方式书写的时代画卷。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门追求享乐等内容以及各种生命意象体现出文人们对生命意识的领悟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斥着一种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在这些看似消极的悲叹中,却恰恰透射着文人们积极的人生追求!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人生意象;及时行乐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瘟疫与地震频繁爆发,各种各样的灾难引发了人民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不管是游子之歌还是思妇之词都展现了东汉末文人的精神面貌。古诗十九首是一簇显得有些寂寥的浪花,在汉末衰世晚风的涤荡中,碎成了星星点点的泡沫。而每一星每一点都是那些游子发出的悲吟。在幻想与沉沦中他们选择了诗歌来抒解心中的块垒,兴许这是一种心灵的皈依的方式吧!一、乱世之音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题为“古诗”。其作者,写作年代皆不可考,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东汉末文人所作,且非一人一时之作。它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历代学人对其评价甚高。刘勰文心雕龙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钟嵘诗品评“十九首”曰:“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东汉末年是一个频乱动荡的年代,正如清代赵翼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古诗十九首是那个特定历史阶段东汉文人社会生活的折射。马茂元认为“它反映的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而已。”2东汉王朝为了巩固政权,采用的是西汉武帝刘彻以来的养士政策,培养出一大批太学生,当时的政治首都洛阳就成为这些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猎取功名富贵的场所。可是这条进军仕途的道路很快被堵塞了,东汉末年社会日趋黑暗,政治腐败,堕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于是这批文人就有了沉沦失意之感,发出对人生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门、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他们大都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或游京师,或谒州郡,以博一官半职,以至长期出外不能归家。思妇叹息“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游子也感叹“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可以说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镜头。 二、生命意识当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时,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旧有的道德观念沦丧,关注生命、关注个体开始成为文人思考的主要命题,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文人诗古诗十九首就表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人的觉醒”的 重要标志之一。古诗十九首对功名利禄的渴求和及时行乐的洒脱,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哀叹,对知音难遇、仕途坎坷的感伤,对情感的深挚,甚至对节序物候的敏感都从正面或侧面表明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对生命意识的个性体现。(一)游子之歌的悲叹这种生命意识的个性体现在行文之中是情真意切而富含哲理的。正如袁行霈所说的,“古诗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思妇的复杂心态,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透彻的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昂然而又不乏思辩色彩。”3当游子们游宦四方,想着策高足,据要津,却得不到帮助时就不免愤愤不平的地慨叹:“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月光)失意者的牢骚就是这样来的。他们落拓失意,自然容易感到寂寞、苦闷,所以一当听到动人的“慷慨有余音”的清商曲调随风传出楼外时,不禁触物兴感,自然而然的沉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着容”,知音难求呀,古人常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心情苦闷时往往需要一个宣泄口,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忧伤,所以总是渴望有个“知音”来倾诉自己的种种遭遇,但一切不能遂愿,结果往往徒有“伤知音稀”了!对于生命的深沉咏叹是古诗十九首的魅力所在。这种忧叹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是在旧有价值被东汉末文人否定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如青青陵上柏中所咏叹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进而又感叹“人生非金石”,“人生忽如寄”或许游子们已经历这生活的种种,又或许看透生命的一种表现,以至面对所有的一切他们都变的如此坦然和淡定了。回想那时文人为了达到宦游的目的,常年离乡背井,漂泊在外。他们往往穷愁陌路,客死他乡而不知所终,在“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的寂寞里,思乡怀亲是必然的情节。同时,他们夹在外戚宦官和豪强世族的攻讦撕扯中,地位十分尴尬,文人的敏感让他们大声呼吁,但在仕途官场中这不过是一种穷酸的幼稚,当权者随时可以让他们身陷囹圄。青青陵上柏就是这种百般痛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下,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这首诗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物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的很有实感,很带激情,这是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权贵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4由此可见,当时文人看透人生选择“贫贱之可乐”的坦然心态和对生命意识的深刻体会。另外,汉代士人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即使现实人生不如人意,也很少有人选择放弃。所以,世人满怀希望的东奔西走,最后都成了些不知所终的游子。人生飘零如落叶,回首茫茫荒野,却不知何处是归程,游子们感叹着,迷失着。人生短暂,空间像是一个怪圈,生死是瞬间的事,求生者的历程却一直延续到了远方。古诗十九首的许多作者都身处忧患,饱经风霜,他们常是一群需要帮助的对象,因而有着深切的世态炎凉感。他们慨叹友谊的淡薄,“昔我同门有,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明月皎月光)。在怨愤中啜饮着无尽的伤悲。所以,他们用了颤抖的声音呼唤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西北有高楼),在渴望的路口,等待失落者的似乎总是无望。(二)思妇之叹的慰藉痛苦是一笔嗜血的财富,它可以让人变的多思,可以让一个目不识丁的乞丐变成一刹那的哲人。何况忧愁多思的文人,他们笔下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生命意识的觉醒。在这里他们以别样的方式慰藉内心的愁苦,而不仅仅是表现思妇的惆怅情愫。游子们感受着流逝的年华,黯然伤神处有的是对爱情的慰思和祭奠。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以晚。 弃捐忽复道,努力加餐饭。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抒写伤离怨别的愁绪。本诗大体分两部分;前六句写离别之悲,是追忆往事;后十句是写相思之苦,是申述眼下的情。前后连贯,回环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十分感人。“行行重行行”,造语新奇,全句连用四个“行”字,中间又加一个“重”字,造成一种行而又行,远无止尽的悠邈意象,而这正是最能触痛思妇感情的记忆,因为丈夫出门,音讯杳然,在她的想象中,最突出的就是“行”而又“行”,那远无止尽的“行”给人一种哀怨之感。这里“游子”在思妇心灵上的意象是行而无止,那她自然感觉到“与君相别”是永无重逢的生离死别了。“相去万余里”等四句从空间上极写两地相隔之远,为的是更强烈的渲染“生别离”的悲剧气氛。“长”的真正含义主要是承上文的“万里”、“天涯”而来;“阻”则实指关山阻隔,人为障碍,道出了彼此隔绝的地理社会原因。“胡马依北风”等十句是从“生别离”的忆念中返回现实中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 “相去”二句,“思君”二句写思妇内心的苦闷,但恐怕在她心灵深处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苦闷,而是严重的精神创伤,故“思君令任老,岁月忽以晚”比“相去”二句写的更深切、凄恻。朱筠说:“思君令人老又不止于衣带缓矣,岁月忽已晚,老期将至,可堪多少离别?”(古诗十九首说)这“老”虽是思妇的自我感觉,却真实地反映出她那痛切的相思之情。最后“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中,上句是无可奈何的自宽,下句是对游子的劝勉。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游子一直牵挂着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儿,想象着思妇也一样深切的怀念着他。又如冉冉孤生竹这份对爱情的祭奠又显得如此凄凉、哀伤。三、人生意象(一)生命永恒用生命永恒的意象来警醒游子们,既然无法求得生命的长久那么就转向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表现对生命的爱恋,追求与肯定,形成对生命各个角度的思考。如“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等这些关于坚石的意象,描绘出宇宙自然万物的永恒,自我个体生命的有限,反衬出人的生命是短促的。孔子曰:“朝闻道,昔死可矣”。(论语里仁),既然生命不能永恒,游子们就选择直面死亡。在短暂的生命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让短暂的生命变的有价值,变的像宇宙一样永恒。文人们打破以往传统,直接面对死亡,思考死亡,也许这是生命永恒的另一种方式的觉醒。如去者日以疏中的“丘与坟”、“古墓”、“松柏”以及驱车上东门中所写的“郭北墓”、“陈死人”、“黄泉”等时刻都透露着一种死亡的气息。似乎文人们将这些看的很透彻,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朝”与“夕”这短暂的时光里没有实现自我真正的价值,所以文人们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他们认为真正的生命永恒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真正的价值。(二)生命短暂诗中用生命短暂的物象来衬托人的生命的短暂。在人生意象中,所谓的生命永恒和生命短暂都是相对的。在茫茫宇宙中,我们人类个体就如同“沧海之一粟”般渺小。诗中用了大量短暂生命意象写出生命总是短暂的。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中的“飙尘”,“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中的“野草”,“秋单鸣树间,玄鸟折安适”中的“秋蝉”,“伤彼蕙兰花,含英杨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苇”中的“蕙兰花”“秋草”等这些生命短暂的意象群中适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马茂元说:“用飙尘比喻人生,涵有双重意义,飙风旋起旋止,言其短”5这既体现生命的永恒也突显生命的短暂,或许在个体生命中历程中这些都是短暂的吧!四、及时行乐人生如白驹过隙,看似悲观、消极,实际上它恰恰反映了人的觉醒和人类的进步。当个人首先面临生命的价值这一基本问题时他们审视人生,战战兢兢地意识到人不为其它目的而活着,同时,人生又是多么的短暂和空虚。在这里文人是敏感而脆弱的一群,“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无限的愁楚中,他们常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由此幻想及时行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诗句中泛着悲伤的快乐,就像含泪的微笑,表面是轻松的释放,背后却承载了太多难以言说的痛,这就是游子式的呻吟和喟叹,他们是一群流浪生命的人,总在不停的迁转,走过熟悉的风景,迎接陌生的未来,然后在人生驿站的交替中继续情感的循环,“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生者日以疏)这样的人生感受是深刻的也是真实的。或许这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生命的解脱吧!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人人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似乎生命就是在这短暂时空中循环着。“及时行乐”一种看似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却反衬出一种乐观的心态,一种坦然的心态。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么就用增大生命的密度来弥补。“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青青陵上柏)这里是饮美酒,通宵达旦地尽情享受和对荣名的追求,这是实实在在赤裸裸的物欲追求,它与东汉王朝长期以来倡导的重德行轻荣利的道德标准是何等的格格不入;由于汉末这批士人经济上困窘,仕途上的尴尬,现实生活的种种刺激,使他们挣脱传统的因袭已久的儒家学说束缚,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再也用不着披上一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外衣来哗众取宠,欺世盗名;内心积郁愈久,便愈无法虚伪矫饰,装模作样,还不如毫无顾忌地直接裸陈出来。其实他们内心又何尝不感到痛苦,所谓及时行乐,追名逐利只能说是强作欢颜取得一时的快意罢了,又或者说文人们找到一种心灵皈依的方式。人生不能一味沉溺放纵,应当在颓废中反思,在痛苦中觉醒,如西北有高楼中诗从“高楼”写起,劈空而来;以“高飞”结尾,破空而去。劈空而来,是黑暗中的生活感受;破空而去,是黑暗中的生活理想。6人们在动荡和迷惘中没有放弃生命的延续,而是坚忍不屈地活着,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可以选择放纵或者暂时的慰藉,但内心要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这样才会自觉寻求生命的真谛,最终寻求到一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人生境界。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东汉末年战乱的时代背景下文人们苦苦追求建功立业带给他们的只是对黑暗社会的深切体验,而 “及时行乐”最终是一种心灵的皈依,看似悲观、消极,实际上它恰恰反映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网店运营与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IT》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口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商学院《黑白摄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工程制图与含实训专业理论教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理工职业学院《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南农金融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面试题金融类题目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脲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1.1 鸦片战争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演播室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DB11∕T 420-2019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
- 国旗台施工合同
- 总代理授权书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能力证明资料模板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 (正式版)HGT 4144-2024 工业用二正丁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