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 为了规范高校财务制度,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之后,相继在1997年和1998年发布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文件。这些为高校实行成本核算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在实务方面缺乏可操作性。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拨款机制将逐渐向项目制转变,更需要高校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含义 纵观已有研究,西方学者对教育成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国家教育成本、家庭教育成本和学校教育成本的成本测算模型和成本分析方法,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可行性分析等。舒尔茨指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认为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由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部分组成。科恩提出教育成本可分两大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但也有一部分是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间接成本主要有学生上学放弃的收入,学校享受的税款减免,用于教育的建筑物、土地等资产损失的收入(利息或租金)。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把高校教育成本分为三部分:教学成本、学生的生活成本和学生的机会成本。 在我国,严达五、王耕指出,教育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合。王善迈认为,教育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范先佐也指出,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故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虽然对教育成本的概念有不同表达,但对教育成本的本质内涵基本达成共识,即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的实际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 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成本,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总价值。就其内容讲,包括三大部分,即高校教育成本、学生个人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是指高校为了培养人才,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教育资源价值,其货币表现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由高校所支付的应由学校负担的全部教学费用。它主要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折旧费和修缮费等。 所谓教育成本核算是指审核、汇总、核算一定时期内教育费用的发生额和计算教育成本工作的总称。教育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第一,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教育费用进行汇集,计算教育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第二,根据教育成本核算,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笔者所指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以高校为主体所进行的核算工作,即实际发生并可以直接计量的财务成本,不包括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也不包括学生个人成本等。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意识薄弱。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在我国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高校没有树立教育成本核算意识,观念更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国家未对成本核算做要求。这从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可以得出,对成本核算的原则、项目、方法等均未涉及。政府只关心其拨给高等学校的钱是如何使用的、支出的方向和结构,而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水平从不进行任何考核,也无任何硬性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缺少成本核算的基础。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实际并不是真正独立的办学实体,法人地位不明确。其办学经费方面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招生规模、收费标准等都由国家来定,基本上处于国家行政附属物的地位。因此,在国家财产法律关系中,不具有独立的财产法人资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贷款不能有效利用,贷款成本高居不下。可以说,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外无压力、内无动力。 (二)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准确。在我国,由于目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可见在其制度设计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因此就无法通过会计核算资料或会计报表直接提供有效的教育成本信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用的教育成本数据基本上是采用统计分析法得到的。它是通过对高等学校预算内和预算外的经费支出规模进行调整分析以及采用模拟计算折旧的办法来测算教育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成本低、计算速度快,但是结果较为粗略,数据不精确,不可能提供利于教育成本分析的按功能划分的精细教育成本项目信息。为了提供比统计分析法更为准确的数据,高校采取会计调整法进行成本核算。它是指在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框架下,通过现有的会计核算科目及核算内容,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会计调整规则,经过进一步的按功能进行分类核算和数据转换计算出教育成本的一种方法。但用这种方法仍然不能提供关于教育成本准确的数据。在高等学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改革以前,采用这种方法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只能是权宜之计。 三、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和企业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为了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教育资源浪费;高校应该引入企业成本核算的做法,成为成本核算的主体,时刻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由于多数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所以更应该清晰认识对银行贷款资金的有偿性,加强资金的成本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现在,有些学校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学校是国家的,即使不还银行贷款也不会破产,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此,学校在决定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筹资时必须考虑款项的利用效益,进行有效的资金成本分析、核算和控制,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制度创新 1、国内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可利用的手段分析,教育成本计量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统计调查方法、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方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前两种就是前文提到的统计分析法和会计调整法,第三种即会计核算法。这种方法主张彻底变革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即通过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重新设计以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这种方法应该说是一种趋势,因为用它核算教育成本最为直接,会随着高等学校日常会计核算的进行自然而然地产生教育成本信息。但是,由于目前高等学校非营利组织性质和高校管理体制制约了教育成本核算理论研究的深入,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重新修改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还需要一段时间。 2、深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施行项目制。我国政府施行的高校科研拨款体制亟需深化改革。目前,国家及教育部科学基金项目等均采用自由申请,国家实行按中标项目向主持人所在学校拨款的“项目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这样,一方面国家可以及时了解、监督这些专向拨款的使用动向,有利于提高国家科研经费利用效率,可以避免高校长期被动的接受国家拨款,而失去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制度有助于保证科研质量,有利于引导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及教育部要深化改革现行科研拨款体制,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全面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拨款体制,对科研经费管理施行项目制。项目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