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排水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地道排水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地道排水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岸区 “8.4”暴雨积水点整治工程人行地通道排水设施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名称: 南岸区 “8.4”暴雨积水点整治工程人行地通道排水设施整治工程 设计: 校核: 审核: 审定: 图号: P-S-01 日期: 2010.04 第1页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1.1编制依据的基础资料 1.1.1设计合同1.1.2业主提供1:500地形图1.1.3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及具体要求1.2设计主要依据规范、标准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6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2)1.2.7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01S305)2、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本次工程设计范围为六公里人行地通道的排水改造。2.2排水现状由于六公里地下人行道在设计之初未考虑设计雨篷,并且人行地通道内部排水系统未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接通,因此在暴雨时造成下穿地道大量积水,导致人行地通道不能正常使用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本次设计采用设置潜污泵将人行地通道雨水提升至市政排水管网以解决人行地通道雨水无法排水的问题。3、工程设计3.1设计原则3.1.1 总体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标准。 (2)与已批准的总规和地块规划资料相稳合,结合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3)根据地形、地质、地貌的特点,采用各种与地形相适应的管道敷设方式。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减少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并与养护管理水平相适应。(4)力求管线经济合理,尽量少拆迁,尽量减少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正常生产、生活影响。(5)确保改造的管线与下游已建管线的顺利衔接。3.1.2管道平面定线原则(1)排水管线尽量避免穿越规划地块,保持规划地块的完整性。(2)充分考虑利用原有管线,并对其管道的过流能力进行校核,确保不影响其排放能力。若不能满足校核流量要求时则新建雨水管道。(3)排水管平面定线时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尽量避开已建障碍物,控制工程造价;使管线布局既经济合理又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3.1.3管渠纵断面设计原则(1)管渠坡向和坡度:主要根据道路坡向和坡度确定。管渠最小流速不小于0.6m/s,最大流速不大于5m/s;相应的最小坡度一般不小于0.003,最大坡度一般不大于0.05.为减轻管渠淤积,便于养护管理,尽量不采用最小坡度,并合理设置检查井。(2)管线标高:新建或改造的雨水管渠标高主要根据建成区雨水接入点的标高和下游接纳井的标高进行设计,在实施中还应顾及与其它现有管线和各种障碍物的竖向交叉。3.2设计标准和参数3.2.1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水分流制3.2.2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1)流量计算本工程雨水系统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暴雨流量公式为;Q=F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式中:Q计算流量 暴雨强度(升/秒) T降雨历时(分) F汇水面积(公顷) P重现期(年) 径流系数车型下穿道重现期P=5年,综合径流系数=0.75,初期集雨时间t=5分钟,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2)水力计算a.截水沟水力计算公式(曼宁公式)如下:b.水泵出水压力管水力计算工程(曼宁公式)如下:上式中,V流速(m/s); 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管道内壁粗糙系数,钢筋混泥土管取0.014,双壁波纹管取0.01;Q流量(m3/s);D管径(mm)。3.3施工图设计该地道属于敞口式人行地道,下雨时部分雨水进入人行地道无法排除,致使人行地道内出现大量积水。本次设计主要包括将地道东、西侧排水系统接通和设置潜污泵提升雨水。(1)排水边沟目前,地道东侧和西侧的排水系统是独立未连通的,此次设计采用200x200的排水边沟将地道两侧排水系统连通,使地道内部组成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2)潜污泵的选择地道内水量主要有消防水量(Q1)、雨水水量(Q2)和清洁水(Q3)。Q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选择,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5L/s(18m3/h);Q2,详见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表汇流面积重现期径流系数雨水流量m2(年)(m3/h)96100.9015.37Q3,地道本身有清洁水量,按每天冲洗一次计,共计2m3/d;通过上述分析,只按最大用水量即消防用水量考虑,即按5L/s(18 m3/h)设计排水潜污泵。依据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01S305),本次设计采用WQ50-20-7-0.75型的排水潜污泵,排污泵出水流量为20m3/h,可以满足人行地道的抽水要求。设计安装2台潜污泵,一用一备。(3)集水坑设计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规定,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30s的出水量,本次设计采用1.5x1.0x2.0的集水池满足规范要求。另外,在人行地道西侧北面的梯步与地面相平,现将梯步抬高10cm,防止下雨时人行道的雨水进入人行地下通道。4、工程量工程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