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情背景: 王女士在一停车场丢失了一只钻戒,自称价值4.6万余元。民警调取事发地点的录像资料,发现是张某拾得了钻戒。张某亦承认他的确捡到了一枚戒指,但辩称当时认为是假钻戒便随手丢弃,也没在意。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拾得王女士的订婚钻戒在停车场不慎丢失,捡拾者张某自称以为是假钻戒随手丢弃,无法归还。日前,北京二中院终审判决,张某拾得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应向王女士赔偿4.6万余元损失。 王女士说,遗失钻戒是男朋友赠送的,价值4.6万余元,作为两人的订婚信物,有重大意义。2009年7月9日上午11时许,王女士在丰台区一停车场内不慎将钻戒丢失。随后,王女士向警方求助。民警调取事发地点的录像资料,发现是张某拾得钻戒。在警方帮助下,王女士找到了张某,对方认可捡到钻戒,但拒绝返还。张某自称,当时认为戒指是假的,就随手扔掉了。无奈之下,王女士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钻戒损失4.6万余元。此案开庭时,张某也称,确实曾经捡到了一枚戒指,但当时认为这是假钻戒便随手丢弃,也没有在意。对于王小姐丢失订婚钻戒一事,他表示惋惜,但不同意赔偿。二中院审理后认为,张某拾得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造成损失,应向王女士赔偿。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造成损失,应向王女士赔偿4.6万余元法官释法捡拾者有妥善保管义务对此案的判决,法官解释说,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此之前,拾得人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根据现有证据,可以认定张某拾到的戒指系王某购买的价值4.6万余元的钻戒,张某在拾到戒指后,未将戒指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也未妥善保管。他自称将戒指扔掉,以致戒指灭失无法返还,该行为违反了妥善保管遗失物的法定义务,且具有主观故意,应对由此给王某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正义网:法院如何认定王女士丢失的戒指就是她提供的发票中指称的戒指? 曾法官:从法律上讲,谁主张谁举证,本案中原告主张她丢失的戒指是她发票中购买的价值好几万的戒指,她提交了购买时的发票,珠宝公司也开具了证明,证明王女士购买了钻戒。随后,她不慎将戒指丢失,并且向公安机关报了警,有报案记录,从证据链来说是完整的,据此法院可以认定王女士丢失的戒指就是她提供的发票中购买的那只戒指。 从相反的方面来说,捡到钻戒的张某肯定会提出质疑,这在情理之中,但是上升到法律和事实层面,被告的质疑需要自己来举证证明。比方说,本案中张某提出自己捡到的戒指是假的,或者由此揣测发票所指的戒指和自己捡到的戒指不是一只,这都需要被告自己提供证据证明。 正义网:有网友提出疑问,以监控录像的清晰度,能否将图像中那枚丢失的“戒指”与王女士所称的那枚4.6万余元的戒指进行同一认定? 曾法官:从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到张某在王女士下车的地方确实捡到了戒指,但是并不能清晰看到戒指的细节。 原告王女士描述,她在车上涂擦手油的时候将戒指摘下来放在腿上,下车的时候忘记了,因此戒指掉在了停车的地方。录像显示,被告张某和女朋友在经过王女士车旁,看到戒指并捡了起来。公安机关找到张某的时候,他也承认了。 正义网:丢失的戒指的价格如何做评估判断呢? 曾法官:主要是依据王女士提供的发票和珠宝公司开具的证明。当然,前提是认定王女士丢失的戒指就是发票证明的戒指,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价格的评估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 正义网:判决书中提到,“张某拾得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造成损失”,“主观故意”是如何认定的呢? 曾法官:该案的判决依据主要是物权法,该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也就是说,拾得遗失物不论多长时间,遗失物的所有权是不会发生转变的,拾到的人应该归还丢失的人,这也是立法的一个原则。 拾得人在法律上有一个返还的义务,从这个义务又延伸出两个义务,一个是及时通知和移送的义务,也就是物权法中规定的“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还有一个保管的义务,即在返还或移送遗失物之前应该妥善保管拾得的遗失物,如果没有妥善保管的话,可能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该案中,张某称自己捡到戒指后交给女朋友放在了包里,后来又去了其他地方,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监控的范围。既然张某把东西捡起来带走了,那就应该承担妥善保管的义务,后来张某称自己认为戒指是假的就随手扔了,实际上这是对别人财产的极端不负责任。这对丢失这枚价格不菲的钻戒的遗失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此外,张某说自己把捡到的钻戒扔了,该事实因为他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法院不予采纳。张某对遗失物所持的这种放任态度从法律上来讲可以认定为间接故意,他由于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造成遗失人重大的财产损失,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正义网:有观点认为,王女士自己丢掉钻戒应负主要责任,他人拾到丢弃物是次要责任,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失主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曾法官:目前从法律的精神来说没有强调这个问题,因为遗失人主观上并不愿意丢失东西,可能是由于一时的疏忽造成的,这和其他的侵权纠纷是不太一样的。目前从法理上讲,丢失人不负有法律责任,丢失人有要求拾得人返还的权利。同时,如果拾得人在保管遗失物时产生了合理的费用,这笔费用应该由失主来承担。 时评:“钻戒案”判决未必无理本案并非刑事案件,只要相关证据彼此印证,形成证据链即可。最近,北京二中院终审的一桩“钻戒案”,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毛建国在昨日新京报撰文称,此判决是将不合理的义务,强加在被告头上,会引起社会恐慌。公众如此强烈的反应,应是基于先入为主的印象:张某捡了钻戒,以为是假的,随手丢了。但如果他撒谎了呢?他捡到钻戒,当警方通过监控录像找到他时,他不愿交出,称弄丢了。这涉嫌构成刑法中的侵占罪。但刑事定罪的证据标准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比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高得多。就目前看,司法机关和失主都没有过硬的证据,对张某提出刑事控告,但相关证据却可以支撑张某败诉的民事判决。不少人对本案判决不理解,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则,法院如何确定张某捡的就是王某丢失的钻戒,又如何确定王某丢失的就是价值4.6万余元的戒指?由于本案并非刑事案件,不适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据标准,只要相关证据彼此印证,形成证据链即可。如果有录像证据显示,王某丢失钻戒后,只有张某到过停车场,且无其他人声称在此丢过钻戒;张某向警方描述的钻戒样式,与王某的基本吻合;失主王某不仅拿出发票,还有其他较为充分的证据证明,她前往停车场前戴了那只钻戒,之后就丢了如此种种,法官就可“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认定张某捡到了这枚钻戒。二则,物权法规定,捡拾人应归还遗失物,并且应妥善保管,如果由于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遗失物灭失的,应该赔偿。张某无疑没有“妥善”保管遗失物,于是,关键就得看其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节设置课件
- 内江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11.3.1 多边形
- 幼儿园大班学期班务方案
- 幼儿园卫生保健方案
- 大学校运会活动方案
- 口外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公益诉讼考试题及答案
- 某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协议
- 仓库超期物料管理制度
- it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SMA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会议仓库管理制度
- 铁路四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手册
- 项目申报咨询协议书
- 山东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
- 入股原始股协议书
- 聘请画师劳动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