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_第1页
69.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_第2页
69.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_第3页
69.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_第4页
69.低温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3 0) 总 第1 5 1 期 氮 肥 设 计 3 鳞螨 低温 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改进 ; 一L7张一 守 ( 中 国五环 化 学 I程 公 司4 3 0 0 7 3 ) j 、 摘要本文简单撸述 甲醇洗工艺的发展和变化 改进 甲醇溶 戎 再生系坑, 建议在甲醇洗装置的溶槭解嗳部 分使用喷射器 改盎过的工艺舱使二氧化碳回收事提高到 0 6 以上, 且符台我国以无婀煤为原料的中型氨厂娃 T he 羔 1 l e f l t a nd + I , n 记 pTh e Dv e l o p n e fit a n d I mp r o v e me nt o f 关 键 词 曼 型堡 羔 堕 l丁 , 0 t J Zh a n g Yi r e n A b s t r a c t Thi s p a p e r br i e f l y d e s c r i b e s t he de v e t o p m e nt a n d a r i a t ioa o f t he m e t h a no l wa s h pr o c e s s a n d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f t h e me t ha n o l s o l u t i o n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 a n d s u g K e s t s u s i n g i n j e c t o r s i n t h e s o l u t io n d e a beo r p t l o t t p a r t o l t h e me t h a n o l wa s h u n i t Th u s t h e i mpr o v e d pr o c e s s p o s + i bt e t o r a i s e e r e c ov e r y r at e。 f c a r b oa d i o x i de u p t o 96 D r a b o v et n g t h e e s l ot e n e r g y s a v i ng r e v a m p i ng 8 n d i n c r e a si n g c a p a c i t y t h e e xis t i ng me d i u m s i z e d a mmo p l a n t s wi t h a n t hr a c i t e s f e e ds t oc k Ke yon tl s Me t ha n o l wa s h, I n t o r , Ene r g y s a v i n g 低 温 甲醇洗 工 艺即 Re c t i s o l P r o c e s s , 是一种在低 温下 以工 业 甲醇为吸收剂而基于 物理 吸收 的气 体净 化方法 。 该法 是用 一种溶 剂 甲醇 就 可 同时 或分 段 脱除 H: s、 co: 和 各 种有 机 硫 、 HCN、 C : H: 、 C 及 c 以上 的 气 态 烃 、 水 汽等 , 能达 很高 的净化 度 例 如能把 气 体 中 的总 硫脱 至 0 2 mg m ( ) , 同时 能 把二 氧化 碳脱 至1 0 Z 0 p p m。 甲醇 对氢 , 氮 、 一 氧 化碳 的溶解 度相 当小 , 且 在溶液 减压 闪 蒸过 程 中优先解 吸 , 于是 可通 过分 级闪蒸来 回收 , 使 气 体在 净化过 程 中有 效成 分的损 失 减至 最少 。 此法 常用在 以煤或 重烃 为原料 制 造合 成气 的气体 净化过 程 中, 是一 种经济 优 良的净化方法 。 其工业 生产装 置最 初是 由德 国的林德 ( L i n d e ) 公 司和鲁奇 ( L u r g i ) 公司 研 究开发 的 。 1 9 5 4 年 , 在南非 S a s o l b u r g , 由鲁奇公司 , 承包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工 业规模 的示范性装 置 , 用于净化 加压鲁奇炉制得的煤气 , 脱 除硫 化物 和 不饱和 烃类 各至 1 p p m 以下 , 并 脱除 cO: 至 1 。 溶液 再生过程 中回收的烃类供 进 一步 加工 , 而硫化 物和二氧化碳 则放 空。 其 流 程如 图l 所示 , 是最初的低温 甲醇洗工业装 置 的工艺 流程, 其物 料平 衡列 于表 l 1 。 吸收 过 程分 为三段进行 : 在第 一吸收 段即主 吸收 塔 的下段 , 用少量 甲醇来 吸收 易溶 的胶状物 、 HC N 重烃 及水 汽等 高沸 点 组分 ; 主吸收 塔 的上段 为第二 吸收 段 , 用 足量 的 甲醇来 吸收 大 部分 的二氧化碳 和部分硫化 物 ; 吸收过 程 的第三 步在最 终吸收塔 中进行 , 在 此 用热 再 生 过 的无硫 甲醇脱 去残余 的硫 化物 , 并脱 除 二 氧化碳至1 左右。 在 第 一批工 业 规 模 的低 温 甲醇 洗 装置 中 林 德公司建造 的装置 用于净化 含硫变换 维普资讯 4 氮肥设计 1 9 9 3 年 第3 1 卷 第l 期 进 辩 气 产 品气 I芒气 燃料气 鞋 油 I 埔 甲醇 许离 望 啦收 塔 热 再生 塔 囤l 第一 套 I 业 规模 的低 温 甲醇 洗 装置 流 程 图 表 1 图l 流 程 的 气体 平 斯 表 气 , 并回收无硫的二氧化碳供合成尿素 , 而硫 化氢馏分则 与来 自液氮洗装置 的富含 甲烷 和 一 氧化碳的尾气一起送往 附近 的电站作燃 料 烧掉 。 后来 , 低 温 甲醇洗 工 艺的改进 和发 展主 要包括 : 为 满足 环保要 求而 降低 了放空尾 气 和排 液 中的有毒 物质 含量至 允许 范围; 提 高 硫化氢 馏分 中硫化氢 的浓度 , 利加工成硫 黄或其他有用产品 ; 对 甲醇溶液 的再生 , 林 德 公 司发展 了惰性气气 提工 艺 , 而鲁奇公 司则 致力于 借助 真空泵 的真空解 嗳工艺 ; 在流 程 的组合上 也 各 自 日趋 完善 ; 为满足 后续工 序 液氮洗装 置对气体 净化度 的要求 , 强化 了循 环 甲醇 的再生效果相 增加吸收塔 的塔 板数 , 使 净化气 中二 氧化 碳残量低 于2 O p p m 7 0 年 代 后期 , 转 德公司的一种典型 的工 艺 设计如 图2 所示 , 用 于净化 日产合成 氨1 0 0 0 吨工厂 的 变 换气 , 而原 料气 来 自德士古高压 煤气 化装 置 未 包括气 提气和循环气 的气 体平 衡如表 2 口 所示。 不久后 , 林 德公 司又设 计和 建造 了 操作 压力 高达8 MP a的现代 化装 置 , 其 中三 表 2 图2 流 程 的 气体 平 衡 表 维普资讯 总 第l 5 1 期 氮 肥 设 计 囤2 L i n d e甲醉 洗装置简略I 艺流程 圈 套建 于我 国, 并 已稳定运行 多年 。 从 6 0 年代开 始 上 海化 工研究 院和 化工 部第四设计 院合 作研 究该法 , 并 曾在大 连化 工厂作过 中问试验 。 经过 多年 的实践 和不断 改进 , 现今 低温 甲醇洗工艺 已十 分成 熟 , 并积 累了 丰富 的操 作经验 国内外用户的评价普遍 比较 好 。 进料 气预冷 和吸 收部分 的流程 , 随进料 气组分的不同而稍有差异 , 但 已基本 上定型 。 主要 由热再 生塔和 甲醇一 水分 离塔 组成 的所 谓热 区流程 , 在林 德公司也 已趋 于定型 。 但是 其余 部分的 流程 目前 尚未 完全定型 , 或许也 无 法 完 全 定 型 。 生产装置 中, 甲醇溶液 的再 生 使用过下 列三种方式 : a 减压 闪蒸 、 解 吸包括使 用真 空泵 维持在 低于大 气压 力下 的进 一步解 吸 。 此方 式 可 回收 H: 、 N: 、 C O 等有用 气体 , 并获 得较 高纯度 的 C O: 气 , 但不能使溶液彻底再生 ; 纯 C O 气的产率一般是进料 气中二氧 化碳总量 的 ( 5 0 7 5 ) ; 如辅 以 真 空解 吸 , 可增 加 到 ( 6 5 8 5 ) 。 进料 气 中 C O: 分压越 高或 最终 解吸压力越低 , 可 回收的纯 C O! 气也 越多 ; b 以氮气气 提的方式 使溶 于 甲醇中的 二氧化 碳逸 出 气提气 量越大 、 气提 操作温 度越高或压力越低 , 溶液 的再生效果就越好 。 气提 气量和 塔板数均足 够时 能使溶 液中基 本上 不残 留二氧化碳 。 但一部 分二 氧化碳将 被气提气所稀释 , 使二氧化碳 回收率降低 。 气 提方式常见于林德公司设计 的装 置上 ; c 热再生溶液升温后在热再 生塔 中 于泡 点温度 下 由甲醇蒸 气进行气 提 , 此方式 能使溶液彻底再生 一般 用低压蒸 汽作热源 。 用于 甲醇液再生过程中的惰性 气气提工 艺 具有再 生效果 好、 需 补充的 冷冻 量步 、 易 于制得 浓度 较高的硫化 氢馏分 、 以及流程 比 较 简单等优点 , 但 是 , 须提 供氮 气 二氧化 碳 总量的 ( 2 5 5 0 ) 将与气提气混合在一起而 维普资讯 6 氮 肥设计 1 9 9 3 年 第3 l 卷 第l 期 不便 于利 用 而甲醇 的损失也有所增加 。 此外 气提气 的引入将使再生塔及 主换 热器 的结构 变 得 比较 复杂 , 而总 的换热面积也有所增 加 。 我国为数众多的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中小 型氨厂 , 正面临节 能改造和扩产 , 而小型厂还 需考 虑改产 碳铵 为尿 素 。 在 规划这 些课 题的 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关于采用低温甲醇洗工 艺的可行性 一个 现实 的问题是 这些氨 厂 中 没有足 够 的氮 气来源 因而 没有条件 采用惰 性气气提 工艺 。 如使 用真空 泵则 能耗 较高而 影响节 能效果 , 因此 甲醇液 的再 生流程须考 虑采用新的方案。 按 某 化肥 厂合 成 氨节 能改造 规 划 的要 求。 而设计 的低 温 甲醇 洗工艺 流程如 图3 所 示 。 产氨6 0 0 t d的物料平衡和公用工程 消耗 列于表 3 。 这是改进 过的工 艺流程 , 主要改 进 是在 甲醇液 的再生过程和 甲醇一 水分离 系统 。 甲醇液 的再生 过程不需气 提气 , 以逐级升 温 使大部分二 氧化碳解 吸 出来 。 二氧化 碳的 回 收率 达9 7 左右 , 二氧 化碳 产品气 的纯 度约 9 9 , 杂质 硫约3 p p m。 此法 二氧化 碳气 的产 率和纯度 , 同化 学吸收法大致相当 , 但干燥无 水 而其 能耗 低于化 学吸 收法 。 图3 流程与 现 中型氮 厂中的三种脱碳方法 的比较 见表4 从 表4 可见 , 在 以煤 为原料的氨厂 中, 采用 低温 甲醇洗工 艺不但可简化 净化流程和提高净化 效果 , 而且可节能和降低制氨成 本 。 图 3 所示 流程 在 进 料 气 预 冷 和 吸收 部 分 与 现 代 的 一 般 流 程 莹 别 不 大 当 产 氨 6 0 0 t d和操作 压力 为5 , 3 MP a时 , 喷 八进 料 气 中 的 甲醇 量 约 3 0 0 k g h 循 环 甲 醇 量 约 l l 0 t h左右 。 从 T1 塔顶 部导 出的净化 气 约 一 5 4 q C, 其 中硫化 物 o 2 p p m, 二氧 化碳 1 2 0 p p m( 若增 加 塔 板也可 净 化至 2 0 p p m 左 右 ) 。 从 T2 塔 的脱碳段底 部引出的 每吨 甲醇 古二 氧化 碳约1 2 k mo l 的 甲醇富液 , 分 出 1 3 左右入 T1 塔下部的脱硫段吸收硫化 物等 。 其 余 约2 3 的 甲醇 富液 , 经 氨冷 器E4 冷 却至 一 4 0 左右 减压至约 1 8 MP a 入 D2 槽 闪 蒸 出 氢 氮 等 气 体 , 然 后 进 一步 减 压 至 约 0 1 8 MP a进入 T2 塔顶部 , 放 出大量 二氧 化 碳 , 而成 为无硫 的半富 液 。 从T1 塔底 部 1 出 国3无 需 氮 气提 的低 温 甲醇洗 I 艺流 程 固 维普资讯 总第l 5 1 期 氮肥设计 7 表 3囤3 流 程 的 物料 平衡 和套 用 I 程 消耗 表 ( 产 氨 6 0 0 t d ) 气体组浅 m o t 项 目 进 晕 气 净化 气 oo 气Hz S镏 分 H2 5 1 8 N2 1 7 4 Ar 0 2 CH1 0 ; CO 0 6 CO2 29 4 7 H? S+ COS 0 0 3 流 量 , m0 ( ) h 9 90 0 0 压力 MP a ( 绝 ) 5 3 温度 , _c 4 O 电力 : 泵和循 环压缩 机 氨l 争 冻 压培机 其 它 合 计 煮 沸器需热 量 冷却水 补 充 甲 醇 0 5 0 ; 0 4 0 4 O 1 0 0 O 0 0 0 99 0 9 5 9 3 pp m 3 , 2 2 8 5 70 93 0 0 13 0 2 3 0 3 0 的 含 硫 富 液 , 经 氨 冷 器 E 5 被 冷 却 至 约 一 4 O, 降压 至 约1 8 MP a进 行 闪蒸 然 后 含硫 富液 再减压至0 2 MP a左 右而 释放 出含 硫的二氧 化碳气 , 此气和含 硫半富 液 一起被 导入 T2 塔的中部 此气 在 T2 塔 内上升 , 其 中 的硫 化物 放从 塔顶 流 下 的无 硫半 富液 所 吸 收。 于 T2 塔顶 部获得含硫 3 p p m 的二氧化 碳气 , 从 D2 和 D3 槽导 出的 闪蒸气 , 汇合后经 E 6 换 热至常温 , 再经循环气压缩机 c功口 压至 5 4 MP a , 冷 却后返 回 Tl 塔入 口。 汇 流至 T2 塔 底部 的半富 液 中仍 含有 相 当量 的二氧化 碳和 几乎全部 的硫 化物 , 温度 也 相 当低 。 半富 液经 P 1 泵在 E3 中被 升 温至 - 3 3左右 , 而释放 出部分 二氧 化碳和 少量 硫化 物 使 液 相 中的 二 氧 化 碳 量 减 少 到 约 2 1 k mo l t甲醇 。 释放 出的气体从 D4 引出而 返回 T2 塔, 液体则进一步在 E l 0 中坡升温至 约 3 0 , 而 二 氧 化 碳 量 减 少 到 0 3 6 0 3 8 k mo l t甲醇 , 同时含有几 乎全 部的硫化 物 。 升温过程中解吸出的气体经 D6 分 出而进 入 T2 塔底都 从 D6 底都引 出 的溶 液经 P 2 泵 升压 , 再 经 El 4 回收余 热而 进一步 升温 后入 热 再生塔 T3 热 再生塔 T3 的塔底设 煮沸器 E1 3 , 塔顶 设 水冷器 E1 2 该水 玲器也兼作水一 甲醇分离 塔 T4 的 回流冷凝器。 经水冷器后的气体主要 由二 氧化 碳 、 硫 化物 及饱和 的 甲醇蒸 气所组 成 , 为常温 该 气体流 经 E1 1 被 冷却 , 一部分 甲醇蒸气 冷凝成液 态而返 回 T3 塔 其余 甲醇 蒸气在 E8 中冷凝也返 回 T3 塔 。 不凝气从 D5 分 出 通过 E 1 复热至常温 , 经 回收硫后放 空。 来 自 D1 的求一 甲醇混合液溶有 二氧化碳 和 硫化物等气体 , 经 El 1 升温 , 减压后液气一 起导入 T4 塔 中部 。 从 T3 塔顶都 引来适 量 甲 醇 作 为 T4 塔上段 的 回流液 。 又从 热再 生 塔 T3 的 甲醇 液进 料 口下方 引 出一部分 甲醇 液 也导往 T4 塔 这 虽然主要是为了从循 环 甲醇 中除去一部分水等高沸点组分 但对 T 4 塔也 是一股补充的甲醇回流液 全系统所需补充 的 甲醇 也 于此 引入 T4 塔。 由 T4 塔分 离所 得 的 甲醇 于塔 顶以气态 引出 , 在水 冷 器 El 2 中 液化后通过 T3 塔 返 回系统。 从 T4 塔 底 部引 出的废水 则导 往煤气化炉的夹套锅炉 由 T3 和 T4 塔为核心而 组成 的这 个热 区流程 比较 简单 , 生产控制和调节都 比较方 便 彻底解吸后的甲醇溶液从 T3 塔底部引 出 , 经 El 4 冷却 到 常温 , 入缓 ; 中罐 D7 。 经 P 3 泵 升压 至约 6 0 MP a , 分 出约 3 0 0 k g h注 入 进料 气 管道 , 其 余通 过 E l 0 和 E 7 被冷 却 至 一 4 0 左 右 , 再 在 E 9中 被 冷 却 到 约 - 5 4 , 然后导入吸收塔 T1 的顶部 。 图3 流 程的缺 点是 二氧 化碳气 的压 力不 易提高, 否则从 D 4 输 出的液体 中将残存较 多 二 氧 化 碳 , 致 使 换 热 器E1 0 的 热 端 传 热 温差 自然增大 , 而冷量损失增加。 为克服此块 点 , 并 为了进一步节 能 , 发展 了如图4 所示的 。 。 肿一 渤 扎仉叽 吲“: 琵 m 维普资讯 8 塾 塑 ! ! 兰 查苎 塑 表4 已用 于 中 型氨 厂 的 三 种 脱 碳 方法 与低 温 甲醇 洗 的比 较 表 注1 改良热钾喊法 苯菲尔法为代表, 热耗指标按糙置改造成变压苯菲尔取值 , 即3 0 0 0 k J m a ( V ) c 脱二氧化碳量 拄 1 1 7 0 m n ) t NH 2 就锢 竹格 : 电0 1 4 k W h 热6 o G J 冷却永0 0 6 t 糍耗折算: 电1 1 8 4 0 k J k W h ; 冷却永2 9 3 0 k J t 流 程 , 使 用了一 组 喷射 器 儿 , 利用分 级 闪蒸 在 以煤或渣 油为原料 的氨厂 中 需脱 除 过程 中较高 压力的二氧 化碳 气的位能 , 使溶 的二氧 化碳量较多 , 如 用化学 吸收法将耗较 液在低 温下 的最后解 吸压力 低于大气压 力。 多热 能 。 采用 低 温 甲醇法 可节 能 , 还 可兼脱 当处理 无硫 的转 化- 变换 气时 其 流程 如 图5 硫 , 故能耗较低 。 由于所副产的二氧化碳气是 所不 干燥的 , 可为下工 序节 省二 氧化 碳气的压缩 甲醇价廉 、 易得。 虽然 甲醇有 毒 但 实践 功 , 且二氧 化碳管道可使用普通碳钢 。 证明 , 设计 中采 取措施后 , 不 会污染环 境 , 也 低温 甲醇洗装置 的投 资通常高 于其 他方 不会毒 害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