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ppt_第1页
AIDS.ppt_第2页
AIDS.ppt_第3页
AIDS.ppt_第4页
AIDS.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的 诊断思路,病变定位: 脑炎、脊髓 炎、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实质 脑膜炎、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膜 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的 诊断思路,定性(病因): HIV直接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肿瘤(常见为淋巴瘤,卡波氏肉瘤少见) 脑卒中,CNS,病原体,细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 螺旋体 立克次体 弓形体,脑膜 脑实质 脊髓 脊髓膜,定性,定位,HIV直接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脑病、脑膜脑炎 亚急性脑炎,又称亚急性HIV脑病和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最常见 脊髓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病毒感染(CMV、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等等) 结核及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弓形虫脑病(多数患者发生弓形体脑炎) 真菌(新型隐球菌) 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发热 意识障碍 定位体征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基本临床表现,脑膜炎:脑膜病变为主,脑膜刺激征明 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炎:脑实质病变为主,意识障碍 、抽 搐、病理反射及定位体征多见,后遗症多 脑脓肿:脑实质病变,占位表现为主,临床表现的特点,重要检查腰穿,禁忌: 已有脑疝征象(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心率下降) 出凝血功能异常 心肺功能衰竭 穿刺部位感染灶、或脊柱畸形 意识障碍不能配合,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表现,重要检查影像 颅内占位的鉴别,高密度病灶: 弓形体 感染后的肉芽肿(真菌、结核) 淋巴瘤 出血 低密度病灶: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脱髓鞘病变(HIV相关性脑病、病毒感染),HIV直接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一、AIDS痴呆综合征 缓慢进展的皮质下痴呆 淡漠回避社交思维减慢&健忘, 抑郁或躁狂 运动迟缓, 下肢无力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 晚期: 严重痴呆无动性缄默截瘫&尿失禁 CT或MRI: 皮质萎缩脑室扩张&白质改变,临床表现,二、复发性或慢性脑膜炎: 慢性头痛脑膜刺激征, 可伴三叉面&听神经损害 CSF炎性反应, HIV-RNA高 三、慢性进展性脊髓病: 进行性痉挛性截瘫 伴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痴呆 数周至数月发生残疾 四、周围神经病: 常见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 多数性单神经病慢性GBS 感觉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治疗,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氧化应激 兴奋性毒素,抗炎分子 生长因子,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有效性等级,脑弓形体病,概念,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弓形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在艾滋病病人和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弓形虫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中脑炎最常见,大约占15,且常发生在CD4100个mm3的病人。,临床表现,缓慢进展, 发热意识模糊局灶性或多灶性脑病 脑神经麻痹或轻偏瘫癫痫发作头痛&脑膜刺激征 MRI: 基底节一或多处大块病灶, 环形增强 PCR可检出弓形体DNA, 确诊需脑活检,20,脑弓形体病,诊断,血清学检查 间接荧光抗体法(IFA)测定。由于大多数感染由潜伏感染活化,不引起IgM反应,IgG阳性的人很多,意义有限。 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稍增高 ,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 ,细胞数稍增高 ,一般为 100300 106 /L ,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含量增加 ,葡萄糖含量正常或下降 ,氯化物正常。 影像学检查 典型表现为一至多个坏死性脓肿,抗原虫治疗后10-14天脑的病损有改善,可以证实为弓形体感染。,22,首选: 乙胺嘧啶, 用量为首剂200m g, 以后5075m g/日 (至少25mg以上)。 同时联合磺胺嘧啶(SD)100mg/kg/日(或48g/d),每天4次,疗程为6周。由于两者作用使四氢叶酸减少, 达到抗滋养体作用, 故常同时加叶酸1050mg/日,口服, 预防副作用产生。,治疗,23,治疗,次选: 乙胺嘧啶叶酸克林霉素静脉滴注或口服600mg/日,每6小时1次。疗程6周。 乙胺嘧啶叶酸阿奇霉素900120mg,口服,每天1次。,脑弓形体病(CT),治疗前,治疗后,维持治疗,首选方案: 乙胺嘧啶(2550mg/日,口服)叶酸(1025mg/日,口服)磺胺嘧啶(10001500mg/次,每6小时1次)。 备选方案: 乙胺嘧啶(2550mg/日,口服)叶酸(1025mg/日,口服)克林霉素(口服300400mg/次,每68小时1次)。 经HAART治疗使CD4+T淋巴细胞增加到200/mm3并持续3个月时,可停止维持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6%11%的艾滋病病例可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 隐球菌侵入肺部后,局部病变进展缓慢,病变轻微,常无临床症状。但有20%以上的病例可由此经血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生。,发病机制,隐球菌容易侵犯CNS的原因,脑脊液中缺乏隐球菌抗体; 隐球菌在血中可激活补体旁路 脑脊液是很好的培养基,有利于隐球菌繁殖; 多巴胺有助于隐球菌产生黑色素,后者促进隐球菌增殖。,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可呈亚急性,潜伏期2-4周. 脑膜炎的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发热(早期不明显,以后多不规则) 颅高压的表现,可有颅神经损害(、)。 未经治疗病情逐渐恶化。,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 腰穿:压力增高明显(200-400mmH2O),外观清亮透明或微混,白细胞轻中度增多(40-400/u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升高,糖减低明显,甚至为0,氯化物轻中度减低。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时,脑脊液可正常,但是病原检查阳性。,病原学检查,墨汁染色 培养(血、脑脊液) 抗原检测(乳胶凝集试验),脑脊液阳性率95%,治疗,降颅压:甘露醇/速尿/蛋白/激素/侧脑室引流 支持治疗 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0.5-1.4mg/kg/d) 氟胞嘧啶(25mg/kg,q6h) 氟康唑(400-800mg/d)/伊曲康唑(200mg bid) 伏立康唑(400mg/d),34,隐球菌脑膜炎 脊髓引流,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概念,脑内淋巴瘤可为局灶性占位病变或弥散性浸润生长 ,肿瘤无包膜。局灶性占位可多发,常位于脑室旁,为实体性病变,边界不清 周围水肿明显 质地可软、可硬、 血运丰富,灰白色或紫红色。 很少出血、坏死囊变。 艾滋病病人的淋巴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艾滋病病人,约8%的淋巴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 半数颅内淋巴瘤病人伴有全身淋巴瘤。,临床表现,淋巴瘤病程短,大多在半年以内,其主要症状与体征因其病理上的占位性病变或弥散性脑水肿引起,早期表现为头痛 呕吐等高颅压症状 脑部受累症状(占30%50%) 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性格改变。 软脑膜受累症状(10%25%) 此类病人在脑脊液检查时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眼睛受累症状(10%20%) 因为约有20%的原发淋巴瘤病人眼睛受累,因此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 ,应进行眼的裂隙灯检查。 脊髓受累症状不足1% 。,诊断,淋巴瘤无特殊临床表现; 如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又合并轻瘫或精神障碍,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头颅CT与MRI显示中线结构 脑室周围多发或弥漫性生长的病灶,则诊断基本成立; 可腰穿收集脑脊液行细胞学或立体定向活检等其他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 几乎所有病人脑脊液的蛋白含量增高明显,细胞计数也增高,而糖含量常降低, 半数病人的脑脊液中能检出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 CT检查 : 显示高密度或等密度块影,边界多数较清楚,有明显强化,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间有明显的水肿带, 有时病变为多发 也可沿室管膜下播散。 MRI检查 病灶一般在TI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