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古代汉语三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防灾科技学院古代汉语三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防灾科技学院古代汉语三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防灾科技学院古代汉语三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防灾科技学院古代汉语三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9、五音: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不同的声母分成五类。分别是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10、七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增加半舌音和半齿音。11、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古代直行书写,故称)切上字、切下字、被切字。如“当孤切都”“古红切公”。13、 韵部:韵的归类单位,一般不区别声调.韵:把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韵母是指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头不同的字是可以互相押韵的。韻例:即關於用韻的格律:也就是關於什麽地方用韻,什麽地方不用,怎樣用韻的一些規則。 叶韵 唐宋以后语音变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之处,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把这种做法称为“叶音”、“叶韵”(“叶”也作“协”)、“取韵”。阴声韵:音韵学术语,一般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韵母不带鼻音或塞音韵尾的,都叫阴声韵。换句语说,凡韵尾是元音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就是阴声韵。阳声韵:音韵学术语,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韵母带鼻音韵尾的叫阳声韵。 入声韵:音韵学术语。多用于上古音的学习与研究中,凡是韵母带塞音韵尾的叫入声韵。旁转:指同类韵部间的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通转:是指主要元音相同,又不属于“对转”一类的转化。对转:是指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转化。这种语音的转化是以主要元音相同为条件的,韵部之间的差异是韵尾不同,但韵尾发音部位相同。入声韵在对转理论上也算阴声韵,所以对转又称阴阳对转。 段玉裁同时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理论,意思是說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於同一韵部。等于运用这个理论对诗经韵字之外的所有汉字做古韵分部工作。阴声韵:指开韵尾和元音韵尾的韵 阳声韵:指鼻音韵尾的韵(-n、-m、-ng尾的) 入声韵:指收塞音韵尾的韵(-k、-t、-p收尾) 孔广森分古韵18部,比段氏增加1个冬部,同时提出阴阳对转理论。如果塞音韵尾脱落,就变成了阴声韵(阴入对转);塞音韵尾变成了鼻音韵尾,就是阳入对转;没有韵尾的阴声韵加上了鼻音韵尾,就是阴阳对转。声训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解释字义,叫声训。 4、上古人称代词特点: 1)单复数同形 “我”“吾”“尔”“(女)”“而”“其”“之”“自”等没有单复数的区别,“余(予)”“朕”、“台”“卬” 等则仅用于单数。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多用谦称和尊称 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 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 醉酒歌)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 杨伯峻孟子译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 (一)古代注音方式 1、譬况法: 吕氏春秋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注“旄”时说:“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2、 读若法 “媪,女老称也,读若奥。” “哙,读若快”。 3、直音法 杨雄方言“所以刺船谓之篙”,“篙”,音高。 穆天子传三:“山川间之。”郭璞注:“间,音谏” 4、反切法 “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质言之,即上字只取发声,去其收韵,下字只取收韵,去其发声。”(见黄侃论学杂著 相,息亮反 雙聲疊韻是一種語音現象。 雙聲,指音節之間聲母相同。 疊韻,指音節所屬的韻部相同。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音同”、“音近” 是根据上古的声母和韵部知识来判断两个汉字之间有无可能音同或音近。 假借分为两类: (1)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 (2)本无其字的的假借,即六书假借v 读曰,读为 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v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v 7、读若、读如v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 v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v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y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v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v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v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如字 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音读。17、声类:声母的类别。根据反切上字系联归纳出来的,没有经过音位归纳处理。等:根据韵头和韵腹的异同,将韵分成四类。18、 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19、 古注:古代训诂,它同音韵文字成为小学的组成部分20、 训诂:对古代文献所做的一切解释,说明工作都可称之为训诂21、 解释经文的书为传22、 笺是对传的补充和订正23、 章句:离章辨句的意思.注:解释古书意义的通称24、n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的一类虚词。 n 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整体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n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n “以”作为连词,它总有被连接的两部分。介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