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句式一、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A 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B 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在我床下。诗经七月前三个分句省略“蟋蟀”。C对话省:(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狼)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二、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0)“,也” 例:夫战,勇气也。(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 “为”“为所”“见” “于”等标志词语表被动句。A、“为”表被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母族人,都被杀死。 (注意:“为”后面没有出现主动者。)卒为天下笑。最终被天下人笑话。(注意:“为”后面出现主动者“天下”。)不为酒困。(孔子酒量很大,饮酒不醉,但)不被酒所困扰。(即能自我把握,不会成为离开酒就不行的酒鬼之意。)B、“为所”表被动: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2、所属皆且为所虏C、“于”表被动:1、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2、使不辱于诸侯3、王痍者何?伤乎矢也。周王患病的原因是什么?被箭射伤了。4、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在东面被齐国打败,长子也死在那次战争中;西面又被秦国抢占去了七百里的土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D.“见”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E.“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见笑于大方之家二是没有标志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主语“蔓草”正是“除”的对象,即“除”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君能补过,衮不废矣。主语“衮”正是“废”的对象。田盼,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田盼被孙子擒获。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王之蔽甚矣 四、倒装句(一)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夫晋,何厌之有?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成语)(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大校区围堰工程施工方案
- 民宿管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艾梅乙培训试题(含答案)
- 共青餐饮联合整改措施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下管网管道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江苏省扬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版《煤矿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押运员持枪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次供水卫生监督课件
- 2025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常州墓地管理办法
- 2025年潍坊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GB/T 45933-2025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
-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