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七年级语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七年级语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七年级语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七年级语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七年级语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总分153分 时间150分钟)1、 积累运用(3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A. 剔透(t) 菜畦(w) 轩然大波(xun)B. 虐待(nu) 嗫嚅(r) 芳草如茵(yn)C. 殷红(yn) 风靡(m) 佳木葱茏(rng)D. 脑髓(su) 盘踞(j) 断垣颓壁(yun)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 于园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C. 她的演技,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D. 最近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掀起轩然大波。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2分)A.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B.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见,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C.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D. 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B. 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是扬州城的空气更加清新。C.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是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5. 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月迹按照“盼月亮”“寻月亮”“忆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寻月亮的过程。其中“寻月亮”是全文的重点。B. 俄国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运用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是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D. 凡尔赛宫是一篇介绍建筑的说明文。课文介绍重点是“镜廊”,作者介绍镜廊时列举了学多数字说明凡尔赛宫宏伟壮观的特点。6. 填入下面的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已经爬到中天了, , 。 ;风来了,楼房和山峰在水中摇曳着,显得朦胧而又神秘。蓝蓝的夜空映衬着圆圆的月亮。亮亮地悬挂在蓝蓝的夜空中。向大地散射出银色的光滑。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千岛湖碧绿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山峰和楼房。千岛湖两岸的楼房和山峰倒映在碧绿的水里。A. B。 C。 D 。7.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睁开一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先进的无人航拍飞行器从空中kn扬州,全貌反映这座千年古城“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特色。在数百米高空,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古城街区、姹紫嫣红名闻xi r的风景名胜、日新月异充满生机的新城区,-定格,“写生”这座城市占色古香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rng的秀美画卷。8. 默写(8分)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成为最知心的朋友。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关。曲径通幽处, 。万籁此俱寂, 。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普颜色不变, 。 ,凭轩涕泗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9. 语文实践活动。黎明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献血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请你帮李明想个办法告诉他父亲,注意运用正面劝导、巧用譬喻、借例言理等方法。 2、 阅读理解(58分)(1) 阅读诗歌,完成10 11题。(6分)【甲】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古诗文网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解】剑外:这里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地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10. 两首诗中诗人都曾流下了涕泪,请问留下涕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4分)【甲】 【乙】 11. 两首诗中加点字“坼“和”穿“想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其中一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2)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8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12. 解释加点字词。(4分)普少习吏事 卒用其人 虽多忌克 退为家人讲 13. 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读之竞日 B.家人发箧视之C.事列神仙之传 D.光持石击瓮破之14. 翻译句子(6分)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5. 乙文中讲了司马光哪两件事?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5分) (3)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共17分)鸟窝 菊花 有两样东西,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我的心里,总会腾起细波来,碎碎的,是轻风拂过,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与温情。这两样东西,一是鸟窝,一是菊花。 鸟窝筑在高高的树上,树是刺槐树,或苦楝树。乡村里,这两种树特别好长,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几人合抱才抱得过来的刺槐和苦楝,也不知它们到底生长了多少年,它们应该比村庄还要老。春生家的白眉毛老爷爷说,他小时,就在这样的树上掏鸟窝的。 鸟窝都是喜鹊们筑的。乡村多喜鹊,一领一大群,在人家房屋顶上喳喳喳,在田野上空喳喳喳。这种鸟,天生的憨厚,只要一扯开嗓子,就欢快得很,仿佛从不知忧愁。它们筑的窝,大,有面盆那么大,托在高高的枝丫上。窝筑得简陋,枯树枝乱七八糟搭在一起。它们是憨夫憨妇过日子,搭了窝棚住,也能将就着的,只要每天能看到太阳升起,日子里就有快乐。 天气开始转凉的时候,村庄的鸟儿,都远飞温暖的他乡去了,只剩麻雀和喜鹊。麻雀四处流浪着,飞到哪儿住哪儿,柴禾里,竹林里,芦苇丛里得过且过着。只有喜鹊,还守着它们的窝,一板一腔地过着日子。 风一阵紧似一阵,刺槐树上的叶,掉了。苦楝树上的叶,掉了。直到一个村庄的叶,都掉得差不多了。天空开始变得又高又远,村庄呈苍茫色。光秃的枝丫上,喜鹊的窝,有些孤零零的,是最后守着的一片叶,守着树。秋深得很彻底了。 这时,却有另外的艳丽色彩跳出来。那是屋檐下的一丛菊,并不曾留意,它们什么时候生长的。从冒芽,长叶,到打花苞儿,它们都是默默的。一朝花绽开,就映亮了一个庄子。每家的茅草房,都变得黄灿灿。邻家女子,这时节有人来相亲,没有胭脂水粉好打扮,就掐一朵黄菊花,插到发里面。见了人,温柔地低了头,羞涩地笑,寻常女子,竟变得那么动人起来。 李清照有词,“人比黄花瘦”。词里的黄花,是指菊么?我却不认同的。菊哪里瘦了?我记忆里的菊,是一大朵一大朵怒放着的,有着丰腴的美。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好,把菊的声势写出来了。而当一个村庄的菊都盛开时,是满村庄尽带黄金甲了。你远远归来,旅途劳顿,你望见村庄,这时,跳入你眼里的有两样东西,一是高高的树上,大大的鸟窝。一是铺开一片金黄的菊。寒潮欲来了,风卷着灰灰的云,可是,你的心里是暖的,你会想着温暖的炉子,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还有拌了两滴麻油的咸菜,倚门而望的亲人。 有家可归,有人在等,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味道,经年之后,还能咂摸出那层浓烈。对故乡的感情,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我在另一个秋天,去拜访一个朋友。这时候,离我小时的秋天,已好些年了。朋友住在一个小镇上,房前有树,房后也有树。我惊喜地看到,朋友家房前的树上,竟有两个大大的鸟窝。屋檐下,一丛黄菊花,盛开得正好。我脱口对朋友说,我喜欢你这里,很喜欢。 来年的春天,朋友到我居住的小城有事,遇到我,我尚未开口,他就说,你放心,那鸟窝还在,那菊花也还在的,到秋天,就会开花。16. 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鸟窝和菊花的特点?(4分) 17. 为什么作者无论在哪里看见鸟窝和菊花,心里的每道褶皱里,都是柔软与温情?(2分) 18. 文中第四节把麻雀和喜鹊进行对比,有何作用?(2分) 19.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20. “有家可归,有人在等,是幸福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0字左右)(4)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7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A)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B)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21.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