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内心的光亮.doc_第1页
《点燃内心的光亮.doc_第2页
《点燃内心的光亮.doc_第3页
《点燃内心的光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月6日上午,2012年“国培”校本研训(涟源2班)网下研修研讨活动在涟源市龙塘中学举行,来自涟源市各教育单位的100多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据悉,龙塘中学从今年九月份开始推行高效课堂改革,七、八、九三个年级实施一刀切,全面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家一起观摩了第二三节课堂,午后进行了国培和观摩研讨会。受涟源市师训中心历史教研员李世奇老师之指导和委托,我列席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并作了一个小发言。点燃内心的光亮谈新时期文化意义上的读书育人湘波中学 李爱兵一、读书如点灯,照亮内心,温暖自己“只有爱读书的人,内心才会充满光亮,才会感到丰盈。”这是我推崇的一句凡人名言。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却物欲横流尘嚣甚上的末法时代里,成人大谈“开卷有益”也许有点滑稽,但我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心落在一个“品”字上,我们不要曲解古人读书和现在的功利教育一样,只是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其实更多的高德雅士通过读书来追求人生的品位和精神的境界。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多年,我越来越觉得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宝贵。当前的教育,大家的目光都投向在简单的分数上,追逐自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个人的一生所有的梦想都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的话,那是一种人生最大的悲哀。可想而知,一个无感于世界的精彩与生命的丰富的人,他的人生又是多么苍白和空虚啊!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说过,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多看、多听、多走来拓展生命的宽度。书本、生活、世界的阅历,可以打开一个人通往世界的门窗,获得心灵与精神世界的多彩道路,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善人多。”我想,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必定要辅以读书,才能不断丰富内心世界。漆树中学曾有一个中师毕业的老师龙杨志,母亲早逝,家境贫困,按理说早早参加工作的他应该多赚钱养家糊口成家立业,可是他有一天扔了手中的扑克,毅然报考了自考专科,后又参加湖南省教育学院的本科脱产学习,紧接着考取首都师范大学的硕士博士连读,如今在广州暨南大学继续研读博士后,自考三年,脱产两年,硕博五年,博士后不知又是多少年而且他读的是文科中的现当代诗歌研究,我曾去过北京拜访他,简陋的宿舍里除了一张窄窄的床,周围全是导师布置的正可谓“汗牛塞栋”的书籍!去年我和他联系时,三十五六岁了,还没结婚,存款也没有。他却一脸释然,说,读书让他活得很通透,很豁亮,没有看不透的事物,也没有解不开的困惑,这就是人生的品位,生命的境界。还有一位我曾教过的女学生,读完湘雅医学院博士以后,三十岁的人才结婚,还得从头开始找工作,她说在这样的浮世中读书,活得很纯净,很雅致。赚钱的事大家都会,可读书所达到的“腾空”境界并非人人能做到,“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越是浮躁散乱的年代,更显读书的难能可贵,“只有爱读书的人,内心才会充满光亮,才会感到丰盈。”一个人出生的时候,眼前混沌一片,生命到处都是黑咕隆咚,也许读书赚不了钱,改变不了仕途,但可以点亮内心的黑暗,让我们活得清晰一点,活得明澈一点,活得通达一点。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知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知合一。古人就倡导格物致知的精神,强调学以致用,闭门造车不是读书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读书不仅能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能修身养性,影响他人。很惭愧,我只是一个“壮而好学”的后来者,年少轻狂不爱读书,直到32岁才醒悟,结婚育儿以后才恶补读书,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结交了一大批文朋诗友,与人交流相形见绌之后赶紧回家读书,好在其间加入了湖南读书会,后来参加了毛泽东文学院等讲座进修,每个人都有一个兴趣爱好的交往圈子,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打开了混沌闭塞的心灵,那些年,我经常买书,加上赠书和“窃来的书”,如今陋室中坐拥三个书柜近3000册藏书了,这也是我家赖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了。读书多了,也就想写,写得多了,积累起来就是书了。十年来,我写了一百多万字的生活笔记,这也是我从事教育工作最大的副业收获。读书何用?要讲卖钱的话,几乎为零。但对于教育工作的文化人来说,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一代人的心灵世界,不单是教书所能涉及的。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教育并不缺考试成绩,网络盛传的小学语文考94分都是50人班级的倒数第四名,因为打100分的就有20多个!大家知道,我们的高考分数真的是“高,实在是高!”我们的奥赛成绩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可是我们的师生除了书本知识以外,却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技能操作,没有文化底蕴,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中学老师到外地观摩学习,竟然搞不清地理位置和坐车方向,也不知道景区的一些简单的历史渊源!读书何用?就是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行知合一,读万卷书只是基础,行万里路才是发展,甚至我们教给学生的学问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近年来,我利用暑假游遍了大半个中国,珠三角半月游历,雪域高原文化行,红色圣地之旅等等,有点像苦行僧,但和读书一样我感到很愉悦。特别是今年暑假,我和家庭首长一起进行的摩游湖南,风餐露宿,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但收获还是良多。“纸上得来终觉浅”,才发觉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有价值更能体现读书的意义所在。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高才大德,我们所读的书是否能够融进我们的修行之中呢?三、读书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境界随着当前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文化”这个词儿,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属于广义的范畴,我们作为教育人,主要职责就是文化人,以文化人。通过我们的读书来指引他们的读书,我们用文化来影响他们,教育他们,文化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未来一个健全的具有文化的人。在湘波中学,我是一个文艺活跃分子老师,每学期参与组织各种活动,编写刊物。我们学校主办的天鹅期刊已经整整十年了,以及如今的个人空间和学校网站,总会吸引大批在读和毕业学生的眼球,在本地影响比较大。我们湘波中学有一座天鹅山,传说曾有天鹅在此繁衍生息,这个神奇的故事通过校刊和网络平台不知激励了多少学子升迁求学的梦想。我在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书漂流”和“主题阅读”等读书活动,每人带12本书来,交换阅读,集中一个月来阅读某一主题的书籍。教师内部建立读书群,促进互动,共同提高,定期出版校刊,成立网络平台。也就是这十年里,我和学生共同成长,已出版了岁月留痕和遥远的村庄两本书,读书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影响了许多学生的精神世界,即使他们如今漂泊在外,也总觉得这儿仍有他们的心灵之家。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贡献,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大教育观。如果越来越多的文化教师加入到这个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的话,势必形成一个更大的文化圈,造成更大的影响力和教育力,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真正的以文化人。说到这,我还说一个近来学校办公室的小插曲:今年伊始,我开始阅读佛禅文化书籍,感到大为神奇,并经常在办公室与同事分享一些有意义的经典语句,不仅释放了他们的工作情绪,也引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还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来。诸如:“乐也一天,苦也一天,何不开心每一天?”“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气浮如流水至不安,心静似高山之不动。”“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修行个人保。”“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乱于情,不困于心,如此,安好。”等等,我还写过几篇有意思的工作材料,题目就是你们都是菩萨、众生皆有佛性,让大家顿悟佛禅文化的智慧,也给我们高效课堂改革带来的工作压力释放了情绪,获得一颗平常心,轻安,欢喜,净心第一,利他至上,更有利于工作和生活,功德无量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交流。”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作为步入中年的教育者,能够静心读书已是一种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