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圣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升华人生.doc_第1页
亲近圣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升华人生.doc_第2页
亲近圣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升华人生.doc_第3页
亲近圣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升华人生.doc_第4页
亲近圣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升华人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近圣贤 诵读经典 传承美德 升华人生江西桑海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实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重要载体,具有教导人生真理、规范世俗行为的重要功能。弟子规更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立德求学应有礼仪规范的集大成者。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美德,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从2012年起,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得到充分发展” 为理念,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管理为中心,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把学生的礼仪教育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大课间管理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切入口,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校园各项常规制度,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以践行弟子规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活动主题亲近圣贤 诵读经典 传承美德 升华人生三、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四、诵读内容:弟子规五、活动意义与目的(一)、通过诵读经典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诵读中使低段学生拓展识字量,中高段学生既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师生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提高师生的自身修养;丰富“重德崇智、和谐发展、体验成长”的教育思想。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四)、以读促行,以行促思,以思促化,从而引导全体师生“明礼求真 励志拓新”孝亲敬老,兄友弟恭,谨行诚信,亲仁博学。六、活动步骤和内容:(一)、宣传发动 形成共识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领导的学习践行弟子规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动员大会,并利用教师例会、班主任会、晨会等,对师生进行动员;利用板报、标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意义,营造氛围,凝成人气;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对家长进行宣传推广,争取家长的支持。各班要召开主题班会,明确学习的意义和要求。(二)、亲近圣贤 诵读经典 “孺子以记诵为能”,根据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认真抓好弟子规的学习理解。1、通过教师例会,由校长亲自带领全体教师吟诵、熟记,逐字逐句解读其意。并组织教师观看百家讲坛专家讲解弟子规的录像。2、利用班会、特色早读、红领巾广播站由教师、广播员带领学生一起诵读,政教处每周末派专人进行验收评比;各年级组班际之间开展诵读比赛;在教师中开展弟子规知识擂台赛;师生一起学唱孝亲感恩歌曲;每班出一期弟子规专题板报;组织开展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活动。3、举行教师、学生弟子规内容的书画展;要求高年级学生每天写一篇省已日记;小记者写报道,并在校园网开辟“小记者大视界”专栏供发表文章。4、为巩固学生已取得的诵读成果,防止反弹,后期做好“三个一”一写:利用书法课、信息课让学生书写、练打弟子规内容,这样既练习书法,又使学生在静心宁气中,陶情修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圣贤的教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二看:每天早读课时观看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光盘(或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使学生更加直观的领悟“弟子规”的含义,从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三悟:每周继续写省已日记,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会中提升。(三)、传承美德 升华人生学弟子规,重在做弟子规,通过开展系列践行活动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1、开展“五注重”治理注重礼仪、注重友爱、注重秩序、注重安全、注重规范。各部门、各分校分别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拟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实施方案,解决当前师生中、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形成践行弟子规的良好的开端。2、开展“以爱育爱”活动博学博爱、循循善爱、适时索爱、传递友爱。博学博爱:号召全体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关爱每个学生,弘扬“事诸生,如事生”的敬业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关爱中得到充分发展;循循善爱:结合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现代节日(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及父母生日等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学会做人,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适时索爱:教师(父母)在关爱付出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索取精神和物质(如小制作、贺卡)、行动(力所能及的)上的回报,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回报,教师(父母)的爱方显积极意义;传递友爱:培养学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思想,促进学生用实际行动传递友爱,感受传递爱的成长经历,共创和谐社会。3、开展 “三美教育” 每日一善、每周一省、每月一歌。 “每日一善”:要求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学校,从自己身边做起,每天做一件善事,从小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每周一省”:利用班队会课组织学生立正、行队礼、齐诵“感恩词”,尔后对照反省上一周自己不正确的言行,运用弟子规知识深挖根源,使思想上得到充分认识,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每月一歌”:利用校园广播、音乐课指导学生每月学习一首孝亲敬、感恩歌曲。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4、杜绝学生吃零食现象。每日在学生入校门时由值日教师、学生把好第一道关口,禁止把零食带入校园;校园内由各岗位值勤教师、学生进行监督;政教处不间断对教室垃圾桶进行检查,对班级中吃零食的现象执行扣分,列入班主任日常工作考核。5、规范集会秩序。升旗、课间操时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教室前整好队列,踏正步有序入场,做到快、齐、静。集会结束再有序退场。中午和下午放学,由任科教师组织好本班学生,举牌站队,护送学生走出学校大门外。6、从全校学生中挑选品德优秀的学生组建“校园文明小天使”,每逢早晨、课间、中午等学生出现的高峰期,在楼梯口、走廊等地方督导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主要包括: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随手捡起身边垃圾,自行车摆放,以及维护楼梯、走廊等地方的行走秩序。7、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从家长中挑选知识水平高的组建校级家长委员会,通过校级家长委员会带动其他家长积极参与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中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文明。8、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把各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句,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语文要深入挖掘其传统道德观念资源,结合弟子规内容进行讲解;音乐课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跪羊图、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动摇篮的手等“弟子规”系列孝亲歌曲,让孝亲尊师之风吹向千家万户;在品德与社会课或主题班会上安排专门的课时学习弟子规,要求学生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并写好学习和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9、开展“童蒙养正”大讲堂和主题班会。由学校选派骨干教师主讲童蒙养正教育心得。10、将下午的课间改为大课间,并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弟子规韵律操、花样跳绳等活动。通过大课间,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健康意识,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11、开展“明礼”教育。良好习惯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是人格健康的重要体现。在加强师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中以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本教材童蒙养正为依托糅合弟子规教育的内容,对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做了更细致的规定,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明礼”教育规范:一、“路遇长疾趋揖 揖深圆拜恭敬”:每天早晨、下午第一次见到老师、客人、长辈、来宾要问好并行队礼。上下课时全班起立,向老师鞠躬问好、说再见。二、“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上学一律穿校服,仪表大方得体。不花枝招展、怪模怪样,不敞胸露怀,不穿拖鞋和打赤脚,不浓妆艳抹,不戴饰物。不烫发、不染发,不留怪发型。男生不留长发,不剃光头,佩戴好红领巾、校牌。三、“宽转弯勿触棱”、“过犹待百步余”:出入教室、教学楼不要拥挤,要互相礼让,上下楼梯靠右走;遇见师长、客人,主动让师长先行。在走廊不奔跑,不追赶,不打闹,不拍球,两人以上列队上下楼;遇到同学要热情打招呼,需要交谈时,应靠路边或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中间或人多拥挤的地方。四、“将入门问孰存”、“问起对视勿移”: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后进入,出入要轻声慢步;如果手拿作业本等物时,要用身体侧面推门,不能用脚开门;进入后不要随意翻动桌上物品,听老师和领导讲话,姿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离开时轻轻关门。五、“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尊敬老师。不直呼师长姓名,对客人要用准确的称谓。对老师相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更不应给老师起外号和讲不礼貌语言。与老师交谈,态度要诚恳,语调要亲切、温和,不使用反问句。承认错误时,要先向老师鞠躬。六、“兄道友弟道恭”:同学之间的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相遇要互相问候“你好”或点头招手;问同学问题,要用谦语“请问”、“打扰一下”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太难,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做错事要说“对不起”,如果事情严重,要向同学鞠躬道歉;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外来客人问事,应热情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表歉意。七、“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要特别爱护,借后要及时归还,若同学不在场不要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八、“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知过改过”:一日三餐,在家吃饱吃好主食,特别是早餐,不买零食进校园,不吃零食,坚持杜绝吃零食的坏习惯;不在上学、放学途中及学校周边购买和食用各类零食,彻底远离油炸食品及校道小店和马路边小摊贩的烧烤等不洁的食品。坚持每天自带饮用水。不随地乱扔垃圾,养成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九、“房室清墙壁净”: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刻、乱踹;不踩踏草坪,不攀折树木花草,要爱护公物。十、“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用餐时,饭菜要吃尽。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十一、“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上课时坐姿要端正,不趴、不倚、不靠。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发言时先举手,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十三、“邪僻事绝勿问”、“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认真上信息技术课,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不良信息。不造谣言,不信谣言,不传播谣言。远离邪教,自觉提高警惕,抵制邪教侵蚀。十四、“步从容立端正”:集会进入会场,列队要快、齐、静,全班步调一致正步行走,在指定的位置坐好或站端正。保持肃静,不交头接耳、不听耳机,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聚精会神听讲。归队时要听从指挥,步调一致正步行走回教室;放学时,高举班牌,全班步调一致正步行走出校。十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家中要尊重长辈,孝顺父母长辈。父母呼喊,要及时答应;父母吩咐做的事要尽力去完成;父母批评教育时,要站姿端正,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努力改正。学会感恩父母长辈,帮助父母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十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每天早起早睡(建议:早上7:00起床,晚上9:00前睡觉);讲究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用餐时请长辈先坐。吃饭睡觉做到“食不言,睡不语”。别人给自己盛饭时,要说“谢谢”。打喷嚏时要转身,用餐巾纸或手帕捂住嘴。适时给长辈盛饭夹菜,并且双手端碗递送。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对父母(或做饭者)说声“谢谢您”。十七、“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励”:不迷恋网络游戏,不沉溺虚拟时空。不进社会网吧,不与网友见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十八、“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老弱残孕。上车在排队,不抢座,主动给老弱残孕让座,遵守交通规则。进超市购物,要按规定存包。购物时,若对选购的商品不满意,应主动将其放回原货架区。贵重物品应轻拿轻放。付账时要自觉排队,对售货员的服务要表示感谢。十九、“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二十、“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在图书馆借书不要乱翻,若不需要就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并配合管理员做好借还记录。上课时要做好课前准备。各类书籍课本要爱护,不乱折、不乱撕,保持完整。二十一、“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心不在焉。做好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对书本上的知识要敢于质疑,乐学、探究、合作、分享。二十二、“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话要用文明,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去沾染粗俗习气,改正不良口头禅,争做文明小公民。二十三、“字不敬心先病”:写字不要浮躁不安,心要安定,字迹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十四、“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同学、朋友之间不要随意开玩笑、不互相取外号;在校园里不打闹、不冲跑;不擅自拿别人的物品。二十五、“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要注意自身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让父母担忧;当成绩不好时,不要自暴自弃,向品德好的看齐,取长补短;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励志成才。、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是人类知识、文明传承者,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言谈高雅、举止得体、行为规范、讲求礼仪,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应率先力行弟子规。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保持办公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教学资料及用品摆放有序,主动打扫卫生,下班关闭电源;保持整洁安静,在办公室与人交谈轻声细语,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爱护校园环境,行为示范,弯腰拾垃圾。二、“冠必正 纽必结 上循分 下称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大方;教师应时常检查自己的衣着和仪表是否得体,不着过露、过艳的服装,发型、发色要符合教师身份,不能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校园,男教师头发不过后衣领,发角不过耳,不蓄长胡须,不剃光头;女教师不化艳妆,不烫怪发型,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佩戴饰物要得体;升旗仪式中,队伍整齐,态度严肃、规范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唱好国歌,为学生做表率。三、“出必告 反必面”: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空堂,不缺会,不旷工,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工作时间保持安静,不闲聊唠家常,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坚守岗位,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四、“事虽小 勿擅为”:作风严谨,提前两分钟到教室前候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擅自离开教室;上课时间不会客接友,也不许学生会客接友;遵守校纪校规,敬畏法及法规。五、“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教师接打电话要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接电话要说“您好”等,挂电话应说“再见”;上课必须关闭手机,不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不在走廊大声接打电话;教师之间谈话,要轻声细语,教学楼内行走,要轻声慢步;开会、学习准时参加,在指定地点入座,尊重他人,认真听讲,勤做笔记,不做与开会学习无关的事,关闭手机(或振动状态),不接打电话,他人讲话结束,应鼓掌致意。六、“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同事之间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对同事或学生真心相待,团结同事,不做“有心非“之事,共建和谐平安校园。七、“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财物轻 怨何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搞有偿家教,不在校外兼课,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辅导班;不滥订资料,不接受家长和学生的财物;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向学生散发非官方资料,如广告和有宗教色彩的材料等;保持良好心态,富贵如浮云,重礼轻利,幸福恒久。八、“事诸生 如事生”:学生上课迟到,老师问明原因后,应允许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如发现学生缺席,应立即报告班主任或向当天行政值班汇报并及时通知家长;课堂出现学生违纪行为,要用文明方式及时制止,积极引导,不要把矛盾激化或简单上交,更不能把学生赶出教室,提高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用一份真诚关爱之心感化学生,促进其充分发展。九、“非圣书 屏勿视 邪僻事 绝勿问”:遵守网络道德,工作时间不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确保网络为教学服务;遵守社会公德,情趣高雅健康,不赌博,不迷信,不参与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十、“步从容 立端正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站立时要抬头,双目向前平视,躯干挺直,面带微笑;入坐时要轻要稳,上身自然挺直,面带笑容,坐资端正;走路时双目平视,微笑自然,行走从容。十一、“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与人交谈时,目光应亲切地注视对方,态度诚恳、举止大方,使用礼貌用语,交谈中不传播他人的“稳私”,不涉及“敏感话题”,不造谣、诽谤、谩骂和制造流言。十二、“饮酒醉 最为丑”:工作日不喝酒,在特殊情况下,酒后不得进入教室或找学生谈话;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乱丢烟头 。十三、“兄道友 弟道恭”:教师间互敬互爱,以诚相待,团结互助,不自卑,不高傲,不嫉妒,不偏激,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教师要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尊老爱幼,成为家庭、居民的表率。十四、“揖深圆 拜恭敬”:教师的行为要彬彬有礼。庄严场合或拜见尊长,鞠躬施礼;上下课学生问好时,发言之中感谢他人,教师要热情还礼;上班时在校门、上下楼梯或行进之中,可点头致意,临下班则互道“再见”,挥手示意;久别重逢,应握手致意。十五、“凡是人 皆须爱”:因材施教,热情辅导。全面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心帮助“三困生”;教学中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疏导方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十六、“见人善 即思齐”、“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力行的勇气,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听课时尊重授课教师,专注静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教研活动时,真诚交流,实事求是,肯定他人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共同进步;积极探索班级管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习;努力学习他人的好品质、好经验。十七、“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公证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学生错误,不要讽刺挖苦,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十八、“对尊长 勿见能”、“理服人 方无言”:长辈、领导面前不可以指手划脚,吹嘘炫耀;对来客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真诚、温和、实事求是介绍学生情况,切忌推卸责任,夸大事实“告状”,言语粗俗武断、教训指责家长。(四)、以评促改 蒙以养正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措施,表彰学习践行弟子规优秀学生,激励全校学生孝亲敬老,兄友弟恭,谨行诚信,亲仁博学。1、家校互动,巩固拓展。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解读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中来,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用小手拉起一双双大手,促进家庭社会和谐文明。、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及有关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家长参与、配合学校教育活动。、通过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力行表,要求家长每周对孩子在家的表现给一个合理的评价,教师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使其阶段性改正不足之处。、引导家长有意识的践行弟子规,为孩子做出表率,并征集家长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针对“三困生”的教育,学生组织相关人员并联系有关单位对“三困生”家庭进行走访,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他们排忧解难。发动全校师生与“三困”学生手牵手,实施“一帮一”工程,即一位教师帮扶一名贫困生,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学困生,对“三困”学生的思想、学习、经济给予有效帮扶。2、利用校园网络为学生、家长搭建互相学习平台。家长通过网络时时关注学校工作动态,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校园开辟“小记者大视界”专栏供学生发表学习心得体会及报道好人好事。并将好的作品、先进事迹在桑海网、桑海报上刊登。3、开展“孝亲敬老”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