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doc_第1页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doc_第2页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doc_第3页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doc_第4页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向曾参学习勤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傅佩荣向曾参学习勤奋一、曾参解释“一贯之道”孔子评价曾参为“参也鲁”,这个鲁不是鲁国人的鲁,是鲁钝的鲁,鲁代表很老实、很迟钝,反应比较慢,IQ稍微差一点。在整个论语里面,最重要的一段话就是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段话有个背景,子贡是孔子学生里面口才很好的一位,口才好的人很聪明,很喜欢做批评,他批评到孔子。子贡跟同学说,我们老师孔子是多学而知之,广泛学习各种材料,记忆力不错,记下来之后上课教我们的。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当然不太开心。子贡这个学生,这么聪明的学生居然不了解我,以为我只是个教书匠。所以他上课的时候就说了,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学而知之吗?子贡知道有人告密了,他就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非也两个字很严厉啊,说你错了,我是一以贯之,有个中心思想把我的学说全部连贯起来。哲学家一定有中心思想,如果没有中心思想的话呢,就是这边学一点,那边学一点,那到底你是图书馆呢,还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一个哲学家,可以把它连贯起来,变成一个系统,融会贯通。所以孔子跟子贡说你错了,我是一以贯之。子贡没有接着问,这是最可惜的事情。子贡本来应该接着问,说老师,你说的一以贯之何谓也?这样就可以让孔子发挥了,但是子贡跑掉了。所以孔子心里面有一些难过,他就想利用上课的时候再来好好教一教,所以想问曾参,因为曾参年纪那么小,又特别地笨,他一定不懂我的一贯之道。孔子就说话了,曾参啊,我的思想是有一个一贯的系统。他本来希望曾参说何谓也?结果这个时候曾参不知道哪一根筋不对,就说是的。孔子吓了一跳,他反应很激烈。你看论语,两个字“子出”,老师立刻离开教室。你都懂了,我还教什么呢?结果他一走就发生悲剧了,别的同学就围过来,问曾参说,何谓也?这不是悲剧吗?“何谓也”三个字应该曾参请教孔子,但他说是的,害得孔子离开教室,同学们来问他,何谓也?不要忘记,他年纪几乎是最小的。比他更年轻的只有一个子张,我们将来再谈。所以在这个时候曾参吓了一跳,就随便讲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代表曾参个人的体验,他不等于孔子的一贯之道,很清楚,孔子说一,他说忠恕是二,你再怎么解释它都不是一。但是曾参是一个勤奋向学的年轻人,他就是一直努力,最后才有杰出的成就。在中庸里面有说,就是别人念一遍就会了,我念一百遍,别人念十遍就会了,我念一千遍,叫做“虽愚必明”,虽然愚笨,但是到最后都通通明白了。这是学习的一种秘诀,没有别的什么速成的方法。学习要勤奋刻苦,这就是学习的秘诀,没有别的速成的办法。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念书的人不能不有恢弘的气度跟坚毅的性格,因为他任重道远,把行仁当做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吗?到死了才能停止,不是很远吗?行仁的“仁”就是标准答案。所以曾参晚年的时候说得很好,一个人一生努力到死了才能停止的那个字叫做“仁”,那才是一贯之道。你讲忠恕的话,只是跟别人相处而已,讲行仁的话,可以杀身成仁,到死为止。因为曾参勤奋向学,所以终于可以把握到孔子的一贯思想。很多人念论语都很奇怪,说为什么在论语的学而篇,孔子讲完话立刻出现一个人叫有子,他怎么也称子呢?“子”这个字如果放在名字底下代表老师,代表先生,孔子的学生大多数都没有称子,他们是把子放在上面,子路、子贡、子游、子夏、子张。把子放下面的还有曾子,因为负责主编论语的就是有子跟曾子的学生。换句话说,有子跟曾子在孔子的学生里面辈分并不是最高的,颜渊都没有称颜子,那么曾参那么年轻他称曾子,是因为他教出几个好学生。有子跟他的学生负责编论语,所以把自己的老师也称作子了,不管老师年纪大还是小。二、有关曾参孝顺父母的故事曾参开始的时候很喜欢跟同学说,我最孝顺了,因为爸爸打他他都不跑,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就认为不太好,就把曾参找来说,曾参,你爸爸打你你都不跑吗?曾参说,是啊,我最孝顺了。孔子说这样不对。曾参吓了一跳,他说那难道要跑吗?孔子说也不能跑。那怎么办?孔子说你爸爸打你的时候,你要看他的棍子是粗还是细,爸爸拿粗棍子你就跑,因为大人出手很重,不小心把你打伤的话,别人会笑你爸爸,你看把儿子给打伤了,这样你对爸爸就不孝顺了。你看你被爸爸打伤了你害爸爸被人嘲笑,所以爸爸拿细的棍子,你就被他打吧,反正那皮肉之伤,这叫做“大杖则逃,小杖则受”。孟子提到曾参的孝顺,有几段非常好的故事。第一段他说曾参的爸爸曾点,喜欢吃洋枣,所以曾参就不忍心吃洋枣。他说爸爸喜欢吃洋枣,所以洋枣子不吃,留给爸爸吃。孟子的学生就请教孟子,说洋枣跟烤肉哪一个好吃?孟子说当然烤肉好吃。那学生就说那曾参他怎么吃好吃的烤肉,把洋枣给父亲呢?孟子说,因为父亲喜欢吃洋枣,你看看洋枣就想说我多吃一颗,父亲就少吃一颗了,所以洋枣给父亲吃。一般人其实认为烤肉比较好吃,那曾参说那我只好吃烤肉了,请爸爸吃洋枣。孟子还提到另外一段。他说曾参奉养他的父亲的时候,每一顿饭都有酒,都有肉,让父亲吃得很开心,吃完毕之后还问父亲这个酒肉剩下了要给谁啊?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邻居里面有很多穷人,爸爸虽然年纪老了,眼睛都快瞎了,也看不清楚,所以吃完之后剩下酒肉,曾参就问,酒肉送给哪一家邻居啊?爸爸说今天送给隔壁的张家,明天送给哪一家。爸爸可以做好事,等于让爸爸很开心,你看我吃饱喝足,还可以把剩下的酒菜送给穷人家。曾参有一次在田里工作,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想留客人待久一点,因为曾参回来之后可以谈谈话,说不定是请曾参做官了,因为曾参很有学问,是孔子的学生啊。怎么办呢?曾参在田里边这么远,妈妈就用左手捏右手,不要捏错,要左手捏右手,捏得很痛,曾参在田里面就觉得自己的手很痛,就知道妈妈在叫他回家。曾参就跑回家去,果然是妈妈要他回家。在古代有些有趣的故事,但是你要真正孝顺,你才可能有这样的感应,所以在曾参身上就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故事1】曾参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曾点是非常潇洒,曾参是非常老实,父子两个人的个性跟他们的才华,可以说完全不一样。曾点这位学生在论语只出现一次,孔子经常跟学生们谈论志向,有一次他一看身边有四位同学,他就说我年纪比各位稍微大一点,同学们常常觉得没有人了解你,那现在好了,给你机会,说说你的志向吧。这四位同学就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以及曾点。子路说要当一个军事家,让他负责一国的军事,别的国家对他无可奈何。冉有要负责政治家,他很谦虚,他说一个小国家交给我来做,可以做得不错。公西华当外交家。这三个学生都是很标准的念书人,因为古代念书人的出路,就希望能够从政做官为百姓服务,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听起来冠冕堂皇,都是很好的学生。这个时候曾曾点在弹瑟,等于是负责背景音乐,让你整个气氛显得比较柔和,比较有味道。孔子问曾点,你的志向是什么?弹瑟的声音慢慢地稀疏了,铿的一声,曾点把瑟推开站起来说,我的志向跟前面几位同学不一样。孔子说,没关系,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点就说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春天快结束了,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身了,我带着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到沂水边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面唱歌一面回家。他讲完毕之后孔子居然叹息一声,然后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因为曾点的志向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就地取材,自得其乐。天时就是春天的这个阶段,你就不要想夏天、秋天、冬天了,你活在当下,这是配合天时。地利呢,这边靠近沂水,有舞雩台,你就不要想去长江游泳这些,你不要想别的地方,就地取材。人和就是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你不要说我一定要一百个人,我才要出门。所以天时地利人和配合起来的话,你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可以过得快乐。人活在世界上,是要过得快乐的。你有志向是很好,但是你要等别人给你机会,如果别人不给你机会,你一辈子想从政,也是不可得。那如果你像曾点一样,每天都会过得很开心,所以孔子才会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 交友的三种类型:最好是选择中行者,中行者就是言行适中,非常的中庸的人,这种人很少;如果没有的话找狂者,狂者进取,就是志向很高,比如曾点;第三种叫做倦者,倦者有所不为。三、“慎终”和“慎独”我们刚刚提到他的孝顺,如果你要总结他的孝顺的话,他重视这个孝顺,在社会上有很好的效果。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是指谨慎办好父母的丧事,要靠祭祀去缅怀以前的祖先。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两件事的话呢,整个社会风气会敦厚。敦厚就是每一个人都感觉生命是渊源流长,那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就比较厚道,就会想到说,上有先祖,底下还有子孙,你不能只看现在,只看现在跟别人竞争,或是勾心斗角、伤害别人的话,会引起别人的批评,说这个人好像没有光宗耀祖了,或者说这个人没有注意到替他的子女积一点德。所以曾参这些话,都是他个人实践的一些心得。在论语泰伯篇里面,曾参年纪也大了,他也收了很多学生,眼见着自己快不行了,他就把学生找来。他说各位同学,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他讲这段话什么用意呢?因为古时候的各种法律非常严格,经常看到有人手脚被砍了,脸上被刺字了,甚至头发被剃掉了,这都是古代的刑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你一样能够设法掌握到我们得之于父母的身体,要好好保护,但是更重要的是,得之于父母的生命,要从事德行的修养,让他做得越来越好,让他成为一个德行卓越的人。在大学里面就特别提到两个字,叫“慎独”,就是说你一个人独处而特别的谨慎,这就是用曾参的话来讲,叫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我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就好象有十只手指着我,十个眼睛看着我,等于五个人。各位想想看,你一个人在房间里面,旁边五个人看着你,你当然是循规蹈矩了,虽然你只有一个人但好像旁边有很多人一样,叫做“君子不欺暗室”,在一个黑的房间里面,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能自我欺骗。因为你如果你在独处的时候胡作非为,你怎么保证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不会露出马脚呢?千万不要以为可以骗得过天下人,没有人可以完全瞒住别人的。你心里想的很隐秘,到一个时候就会显示出来,这就是儒家的思想。所以曾参能够提到说“十目所视,十指所指”,用这个来说明慎独,可见他的修养确实是很特别。不要以为可以骗得过天下人,没有人是完全可以瞒住别人的。很多时候呢,我们都需要有方法,才能够达到某种要求。我们讲方法的时候,就好象曾参这边说的,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好象有十个眼睛看着我,十只手指着我一样,这是个简单的方法。也就是说你自己其实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心里面心里有数,通常最了解你自己的就是你自己。我们常常以为说别人不知道,其实天知地知还有自己知道,自己知道的话,不要忘记,古人相信鬼神,鬼神也知道。所以在中庸里面提到说一个人的内心是否真诚,他就用鬼神来说。等于鬼神它不受限制,了解所有的一切,你内心的真诚是不能够骗人的。这是儒家的思想。所以说儒家的生命力,它不在于表现在外,而在于说我内在怎么样先自身修养,这个内在的自我修养,可以借助于天地神明,借助于我内心里面真诚的自觉。也把它想象成为很多人在旁边看着我。四、勇敢的种类在孟子里面,提到好几次跟曾参有关的。孟子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有两点。第一个,他知言。孟子认为自己知言,知言是不得了的事情,论语第二十篇尧曰篇第三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所以孔子在最后面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你不懂得分辨别人说话的言论的内容,它的含义,你就不了解这个人。第二个是他善于培养他的浩然之气。而要培养浩然之气,首先就提到要勇敢。因为一个人的勇敢,代表他面对需要事情的时候,有人跟他对立的时候他采取什么态度,他考虑什么因素。孟子里面有一段,谈到三种勇敢。第一种是勇于对抗。第二种勇敢是勇于自我要求,这里是指建立我内心的一种自信。第三种勇敢是真正的勇敢。第一种勇于对抗。孟子特别提到,他说有一个人叫做北宫黝,这个人非常地剽悍,任何人骂他,“恶声至,必反之”,这就是勇于对抗。诸侯对他不好,他去打那个诸侯,跟打老百姓一样,他不会说你千军万马我就不敢对付你。你千军万马,我一个人就把你这个主帅给抓到了,他有这样的魄力。所以这样的人很凶悍,他需要这样的条件:身高、体壮、武功高强,你如果没有这种条件,你光是说我跟你对抗,别人一下就把你摆平了,那你有什么用呢?第二种人是孟施舍,他能够心理建设,他说我不是可以胜过你,我把我不能胜当做我能胜,这好象是一种心理建设,精神胜利法,跟阿Q有点像。就是我虽然打不过你,我心里要认为我可以胜你,如果我先算准可以赢你,再去打,如果先算准我的兵力比你强再去打,那算什么勇敢啊?这也有道理啊。我们现在说我军力比你强,所以我来打你,那不需要勇敢,因为军力就比你强了。所以这是第二种心理建设。第三种孟子特别引述曾参的话,曾参是引述孔子的话。所以我特别提到曾参是一位,他记得很多孔子的话,在论语看不到的。在孟子里面反而透过曾参把它说出来了。因为孟子也是曾参这个学派的后代。孔子说真正的勇敢是我跟别人相处发生各种冲突的时候,第一个要自我反省。第二个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站得住,我是对的,那么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要反省的:第一个,我是不是没有做好人,没有做好事;第二个,我是不是言行不合乎礼仪,不合乎礼节,缺乏礼貌。第三,我做事做人有没有尽心尽力呢?有没有尽忠职守呢?如果发现我真的是把事情都做得很好了,那这个人还是对我这么凶,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孟子就说这个人是狂妄的人,狂妄的人跟禽兽没有分别,对禽兽又何必在意呢?先认为自己错,仔细地反省,认真地反省,但是最后发现我没错的时候,我不能就算了,就反击回去,让别人知道他冤枉我了,这叫做儒家的 “以直抱怨”。五、“以直抱怨”或曰:“以德抱怨,如何?”就是有人跑来跟孔子说,就是有人提到以德报怨,不知道您觉得怎么样?以德报怨是老子提的。在老子里面就有一章,说“抱怨以德。”他不说以德报怨,他说抱怨以德,你对我有怨恨啊,我怎么回报你呢?用德来回报你。因为老子主张整体观,道是一个整体,在整体里面恩恩怨怨都可以化解。所以你对我不好,我对你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