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丫杈(ch) 菡萏(dn) 狩(shu)猎 随声附和(h)B鸟喙(hu) 赏赐(c) 霎(sh)时 骇(hi)人听闻C匿(n)笑 妥(tu)当 炫(xun)耀 苦心孤诣(zh)D陛(b)下 澄(chng)清 分歧(zh) 踉(ling)踉跄跄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海枯石烂 姿态万千 问心无愧 弱肉强食B. 窸窣作响 连续不断 碌碌终生 更胜一畴C. 昂首挺立 直冲霄汉 暗然飘渺 历历在目D. 恍然大悟 各得期所 云定天清 抖擞精神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B.沂蒙山奇山怪石,风景迷人,真是巧夺天工啊。C.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D.国外大面积爆发流感疫情,这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B.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C.新课程实行后,我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D.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5、下面的作家、作品、生活年代(国别)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鲁迅野草现代作家B、泰戈尔新月集美国作家C、冰心繁星现代文学家D、刘义庆世说新语南朝宋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与整个句子构成最恰当的比喻关系的一项是( )(2分) 夕阳像个贪杯的孩子,红着脸向后山倒去,霎时,(1) :山峦、田野、屋舍(2) ,揭开它还可以看见一红色的梦。A、西山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披上一层红红的轻纱B、西山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C、西山犹如燃烧着的火一般 仿佛穿上一件金色的外衣D、西山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球 仿佛穿上一件红红的外衣7、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与 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2)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 , ”,满蕴思乡的泪水。(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4)“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 , ”。8、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港南一中七年级(15)班学生拟举行“关注食品卫生,共创安全家园”综合性实践活动,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1)为响应活动的开展,班级需要在校园布告栏上张贴一份“食品安全”宣传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则。(20字以内)(2分) (2)假如你的表哥所承包的学校食堂要购买一批“地沟油”代替花生油来炸制食品卖给学生,你知道这件事后,你将怎样劝说你的表哥才得体?(2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9、解释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客路: 。风正: 。(2分)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10、“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二)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俄而雪骤( ) 未若柳絮因风起(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公欣然曰 然数年恒不一见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C、未若柳絮因风起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15、翻译句子。(4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6、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对于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文中没有直接评价孰优孰劣,依据你的体验,你更认可谁的说法,为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羚羊木雕节选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手里搭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14、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与选文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2分) 16、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或性格。(4分)(1)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 (2)我呆呆地望着她。 17、“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9、怎样才能避免课文中叙述的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散步(节选)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2分)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21、第段主要采用了_(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方法。第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的品质。(2分)22、选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2分) 23、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母亲怕儿媳不高兴,又怕儿子为难,所以只好这么说。B、母亲知道儿子为难,疼爱儿子迁就地说。C、母亲知道儿子疼爱他的孩子的心理,只好委屈自己而这么说。D、走小路小孩子感兴趣,而老祖母慈祥,很自然会想让孙子高兴,所以这么说。24、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