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球化的春天.doc_第1页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doc_第2页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doc_第3页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doc_第4页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为:全球化的春天IT.SOHU.COM 2004-05-09 14:59 转自: 经济观察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本报记者 程林 深圳报道很少有企业能像华为一样长时间引起公众的关注,自1988年创立以来,华为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成长为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华为的群狼们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着自己的领土。然而,华为一直以来刻意与外界保持的隔离使公众对其产生了更多的猜测与好奇:在国内,华为的销售网络遍步 各地市,然而华为的广告很少在公众媒体见到;而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更是刻意回避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媒体采访过任本人,这一切都增加了华为的神秘感。但是,低调以及与媒体的隔离并不妨碍华为成为一家优秀的公司,16年光阴转瞬而过,1988年创立时那个仅2万注册资本、靠代理度日的小公司,如今已成为一家年销售收入317亿、在业内首屈一指的标志性企业。2003增长之年2003,对华为来说并非是完全阳光灿烂的一年:当“非典”疫情在那个春季肆虐的时候,一定程度隔绝了中国与国外市场的通道;华为对几名前员工泄密事件的处理引起了外界的争论;有关华为员工内部股权的纷争更是上了深圳中院的法庭;与此同时,思科系统公司对华为公司提起的诉讼使得公司的信用受到了怀疑。但是,当2003年成为过去时的时候,华为2003年报却相当优良。“2003年,华为在产品技术进步、全球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管理变革等方面取得了均衡发展”,华为如是表述。所谓“均衡”是由一系列数字佐证的:2003年,华为公司全球市场销售比2002年增长42,达到317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0,海外销售所占比例上升到27;2003年,华为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固定、光网络、数据通信、业务软件、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以下是几个著名统计机构对华为2003年产品市场的统计:据统计,华为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3,全球排名第二;据统计,华为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居全球第二;据统计,华为光网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四,亚太地区排名第一,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干线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在目前华为投入资源最多的移动通信领域,华为已经成为业界第一类的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目前华为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产品、产品和2000产品,成功为国内外80多个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于全球2000多万用户。其中国内外应用已超过15万载频,在香港和阿联酋获规模商用,2000也规模进入葡萄牙和印尼等30多个国家。而在华为最早进入的固话领域,华为也保持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在传统交换机和接入网市场,2003年,华为连续三年全球出货量第一,累计网上应用13亿端口,覆盖全球众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华为100万线08交换机在北京通信网实现了全年稳定运行无故障,再一次证明华为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并超过了业界最好水平。走向全球化华为新闻处主任傅军最近很忙,一日之内,他要接待两个来自国外的采访要求,一个来自美国商业周刊,另一个来自美国大学一位教授的案例采访。“国外开始发现,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打破了以往中国货只以廉价成本取胜的惯例,在技术层面上这些中国产品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并开始瓜分原来专属西方大公司的市场,这引起了西方媒体和学界的注意。”同样的观点来自于国外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该公司在一次涉及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调查后,惊呼“应该注意华为等中国设备商的崛起,他们的产品已不仅仅只是价格低廉,在性能上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欧美巨头。”华为在2003年,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其在国际各大主流市场的全线突破,华为最早做国际市场是从第三世界国家起步的,而现在,华为已经进入到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2003年,华为的国际市场收入占总收入份额的27,2004年,华为这方面的目标是40。”傅军说。华为提供的一份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显示,华为目前在全球已建立了8个地区部和32个分支机构,各类产品已进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在内的欧洲主流市场。在英国,英国电信采用华为 解决方案搭建长途商用网,英国采用华为第五代路由器建设覆盖全英国的骨干环;在法国,华为与公司合作建设国家干线传输网,覆盖了巴黎、里昂等所有法国重要城市以及瑞士日内瓦。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华为将铺设3797公里的光纤电缆,构筑俄罗斯最大电信运营商的全国性骨干网。在东欧市场,华为早已经是这里最主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每年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华为的全球化视角还不仅在于市场,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电信设备与服务提供商,人才国际化,形成跨文化的团队合作也是华为的一大目标。”为了吸引世界范围的人才,早在1998年,华为就在印度的重镇班加罗尔设置了华为印度研究所,该所研究人员700人,在2003年正式通过五级国际认证,成为极少数取得五级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华为在美国硅谷、美国达拉斯、瑞典、印度、俄罗斯均设为研究所。拒绝机会主义“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这是华为领袖任正非所说的话,也是华为员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早在1994年,当华为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刚刚打开中国市场时,任正非就预感到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的惨烈,这一年,华为第一次在北京参加国际通信展。华为预感到,在中国电信市场十余年高速增长后,整个电信市场的增长率将趋于平稳,根据提供的资料显示,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96年2000年的249,快速下降到2000年2002年的21。当时的华为,其主打产品交换机、接入网等的国内市场份额都已超过30,但华为已经在思考,一旦国内市场萎缩,企业将何去何从。任正非对此有过清醒的认识:“市场的规律,常常不完全可以预测,一个企业总不能永远常胜,总是在家门口争取市场,市场一旦饱和,将如何去面对?”“我们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不趁着短暂的领先,尽快抢占一些市场,加大投入来巩固和延长我们的先进,否则一点点的优势就会稍纵即逝。”回忆华为最早的国际化道路,在当时国外对中国通信厂家一无所知的背景下,其艰辛自知,傅军对记者回忆道:“当时一些国家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也有高科技,还怀疑中国有没有电视机。”华为进入国际市场最早是在1996年,当时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随后,华为进入俄罗斯和南美地区。2000年之后,华为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2001年开始,华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在华为人的努力下,华为的产品逐渐得到了国际市场市场的认可,1999年,华为海外销售5000万美元,到2000年,跃升到128亿美元,到2001年,增长为33亿美元,2002年继续增长到55亿美元,到2003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华为一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正在逐步地走入正轨。更透明的华为“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华为在职业化管理上的国际化走的还是比较超前的。”傅军说。在华为看来,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贯穿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之中,这其中管理上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1997年开始,华为就与国际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美国公司合作,建立起了以职位体系为基础、以绩效与薪酬体系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任职资格体系、职级架构、薪酬体系、员工素质模型,使华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1999年,华为又与美国公司合作,进行业务流程重整和华为的建设。在协助下,华为建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和优化集成供应链(),随着建设全面展开,华为网络专线连接了华为国内所有机构及拉美、独联体、欧洲、海外研究所等海外机构。由于华为至今还不是上市公司,同时华为作为高度员工持股的公司,其股权结构的神秘性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外界甚至有评论认为华为这么庞大的企业之所以不上市,是因为其收入未必经得起会计审核,同时过分复杂的股权结构也可能隐含了不合适的股份安排。对于此,傅军解释说:“我们每年的年报,都经过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且华为的审计和财务咨询,是分开来做的,审计请的是毕马威,财务咨询请的是普华永道,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只有华为一家如此做,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上市这个话题,傅军并不愿过多的评论,他表示目前华为上市并没有明确时间表,傅军同时表示,现在外界对华为认识可能还是有偏差,很多都是道听途说。最近两本关于华为的书在市面流传,傅军对这两本书的评价是:“都不够全面和客观,一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是华为员工,很多东西都不是第一手的,道听途说的成分比较大;而另一本书的作者在华为时位置还处于比较低层,对公司的认识深度难免不够。”“现在华为并不是公众企业,因此并不是很需要主动对外界披露信息,当然这一切在今后也可能逐渐改变。”链接1:华为核心价值观华为的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华为为什么成功?任正非在一次向中国电信调研团汇报时认为,推动华为前进的动力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华为能持续的要素就在于这些核心价值观能被接班人所确认,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华为核心价值观共七条,这部分内容也是华为基本法中最关键的部分,对于华为的创立、发展、持续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第二条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第三条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第五条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