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版表达技巧.doc_第1页
高考版表达技巧.doc_第2页
高考版表达技巧.doc_第3页
高考版表达技巧.doc_第4页
高考版表达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报兼职编辑 梁存周联系方式(454650)河南省济源市第三中学手机点阐述:表达技巧,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采用的特殊手段的总称;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判断诗歌使用的手法,赏析这种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在考试说明中,属“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项目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版块,能力层级为E。表达技巧含义比较广泛,但大致说来不外乎:语言方面的表达方式、词句方面的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 技法指导一、语言方面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作为古典诗歌的鉴赏,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记叙、说明、议论成分少之又少,因此,考查的重点放在了描写、抒情方面。(一)描写在诗歌鉴赏上分两大类,一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描写,如:10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考查的就是此类,对“素蝶”这一形象的把握,属文学作品的形象描写,考生只要抓住能表现素蝶飞行的词语即可,“绕、隐、起、归、出没、见、飞、相依”,这些动作最能体现素蝶的飞行,都属微小的细节,于是可得出细节描写这一结论;另外,为了表现素蝶这些动作,作者刻意选取了与之相伴的另类事物:蜂、雀、日、风、花、叶。这些都陪衬物,又可以答出陪衬这一手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也用到了描写这一手法。二是景物(即场景)的描写,如: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考查的看是意象的描绘,其实则是描写手法的变式,只要抓住景物描写的诗句即可,通观全诗只有一句“峡口花飞欲尽春”,写的是峡口的花在飘落,以峡口为背景,以飞花的树为主体,季节则可以从“欲尽春”(实则“春欲尽”)看出是“暮春”。再如:10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直接让你分析景色描写的妙处,即分析描写的手法。“红”“翠”用色彩描绘,以“红”代花,以“翠”代叶,用借代手法来写,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多态,“叠”则凸显枝叶的繁密,属直接描写。(二)抒情则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抒情等)。如:10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所谓特色即与众不同之处,对中学生而言显得过于庞大,真有一种天狗吃天的感觉。其实不然,对于特色的理解我想应该是中学生能够看出来特点。综观全诗,就可以发现前两句写景,第一句写“吹笛”,夜色中、月光下、群山环抱着一个吹笛者。重点扣一“凉”字,因“月”而夜凉,而千山又加了一重凉意;不仅是夜之凉,也应是作者心情之凉,因被贬心情凄凉,“夜”字又扣题目之梦中,应是借景抒情,表情被贬后凄凉而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写“花”,重点扣一“迷人”,“路暗”再扣题目中的“梦中”,路暗加迷人凸显花在作者以目中的地位,那是什么?应为范仲淹新政,隐隐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新政的态度,其实也正是作者的被贬的真正原因。三句用典,表达人世沧桑变迁,其实是作者仕途的变化,由京官而两度被贬,使他有两世为人的感惑,因而有“棋罢不知人换世”之感。四句以“思家”作结,一个孤独的旅人形象。从1045年被贬到1049年回朝,这四年里作者由滁州而扬州、而颖州、而应天府,可谓一年一迁,不由作者不愁,不因愁而饮酒,因愁难解而无奈,进而思家,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四句诗各自成为一幅画面,整体上又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因此,答案可归纳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抒情;一句一个场景;对仗十分工巧。二、词句方面的修辞手法主要考查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反问、设问等。在实际考查中,由于“对偶”是古典诗歌最常用的修辞较少涉及,由于篇幅的限制,排比、反复、设问的考查甚至根本不涉及。如:10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定林(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本题考查的看似抒情方法,但从字里行间分析,用抒情方法很难概括,若从修辞角度来看更容易些:“宿”和“寻”都是写人动作的词,可以说诗人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找到手法后即可理解感情,面对如此美景,作者的感情可知是喜悦的、欢愉的。10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考查的是对作者词中抒发的感情,根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词作规律讲,重点应放在下片的理解上,这首词则重点关注的是“风与日”,这类题考查的是双关手法,不能单纯理解为自然界的“风与日”,还应包括社会上的“风与日”,作者借此来表达的是对社会“风与日”的对“真香妙质”(即花)的摧残,以及由此产生的悲伤之感。10年广东卷 黄庭坚望江东(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所谓双重意蕴也就是两层含义,其实考查的也是双关手法。三、篇章结构的艺术手法行文结构一是指诗文的结构手法,二是指诗歌的创作手法(一)诗文的结构手法通常把诗歌中某句话、某个词在全诗中的作用作为考查点,常规的考查范围包括:领起、承上启下、升华主旨、铺垫、照应、呼应等。(二)诗歌的创作手法包括:联想、想象、渲染、象征、烘托、对比、衬托、赋比兴、虚实、动静、色彩搭配等方面。如:10年上海秋季卷 王恽的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15题的C选项:“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则考查了烘托与渲染的手法。再如: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考查的“虚实”手法,这种手法一般是眼前看到的为实,想象或梦中出现的为虚。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三春姊妹、王熙凤、邢夫人、王夫人、贾母等在文均有活动,是实写;而贾政、贾赦在文中都出现了,但没有具体活动,中有丫环传话则是虚写。10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咏怀诗,实际是借物抒怀之意,考查的则是“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之类的手法。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所谓“代为之思”即是代替别人思考,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站在对方有立场上,表达对方思念远方的亲友。其实考查是想象(有人称之为对面落笔)。我们比较熟悉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此类。10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则更为直白,告诉考生考的就是“对比衬托”降低了难度,对于新课改后的考生更容易把握。10年天津卷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也属同一类型。10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好事近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则从色彩的搭配角度考查了联想与映衬。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考查面比较宽,仅要求找出其中的两种赏析,降低了考查的难度,可以让考生有所选择,更利于考生发挥。其考查的目标是明确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的艺术手法看出哪种就写哪种。同步突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金陵渡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约782852年),字承吉,唐清河(今清河县)人。志气高逸,有用世之志。但一生仕途不畅,屡遭挫折,故而纵情山水,游玩酒肆。(1) 前后呼应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参考答案:首句用“金陵津渡”四字,呼应题目,三句用一“斜”字,与二句“一宿”呼应,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末句之“瓜洲”渡,又与首句“金陵津渡”遥相呼应,首尾圆合,自然浑成。(2)有人说把“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更好。你是否赞同?参考答案: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首纯用轻笔,两者也有不同。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别院】偏院【簟】(din)竹席(1)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试比较苏诗的微妙之处。参考答案:“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2)后人评此诗时说“于盛夏炎热之时绘清幽之境,抒悠旷之情。”试结合相关诗句赏析“清幽之境”。参考答案:“别院深深夏席清”:“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夏簟清”,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树阴满地日当午”: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3.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牛图 田锡干戈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流水”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与首句呼应,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之情。(2)试简要赏析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参考答案: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 “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徐再思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注释】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