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霸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选自战国策魏策注释:吴起:当时为魏将。三苗:我国古代部落名。天门:山名。天溪:水名。庐、睪:山名;伊、洛:伊水、洛水1,对正面各句中加点词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更加)B, 前带河,后被山(用作动词,环绕)C, 左天门之阴(南面)D, 子之言有说乎(解释,说明)2,与例句中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A, 孔子云:何陋之有B, 吾欲之南海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下面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吴起列举了一系列恃河山之险行恶政最终导致灭亡的史实。B, 文中对话发生在魏王与诸大夫于河中游泳时。C, 吴起的中心论点是“河山之险,不足保也”。D, 该语段告诉我们河山这险不可恃,得民心者得天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 (2)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改) 注札翰:这里指书法。李邕:唐代书法家。别:鉴别。许:赞扬。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迟回:指拖延。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床上:指座榻。子细:即仔细。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夕把玩,令其故暗 (陈旧) B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珍爱)C许而不出,得非诳乎 (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书(文章)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呈邕 必以分人B萧疾其掩己 其如土石何C许而不出,得非诳乎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子细看之 当余之从师也21结合文中的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李邕是一个对书法有鉴别能力的人。B李邕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C李邕是一个不懂书法的人。D李邕是一个自幼懂书法,又好收藏书法作品的人。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在坐者咸以为然。 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敢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善为国者(的人)B奚以知其然也(那样)C齐君使治阿(出使)D遂败魏师(不久)2.下列句中的“以”与例句“以老者之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知其然也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C以私兵战D铸库兵以作耕器3,依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体现了作者管仲“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远见卓识。B乙文中的子奇是靠自己对百姓的安抚尊重及百姓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取得战争的胜利的。C两文告诉我们应尊重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的生活衣食无忧。D甲文中管仲的治国之道与乙文中子奇的治民之道截然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1)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2)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做买卖)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C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孝顺)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称赞)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以此遗之,不亦厚乎B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一夜十往,退而安寝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原因是鲍叔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都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又贪心,但鲍叔独具慧眼,他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缺乏磨炼、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时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4,翻译下列句子:(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n,幼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笑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马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1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烹其子而遗之羹:送给(2)乐羊以我故食其子肉:所以(3)曩将罪之:以前,过去(4)复召以为子傅:老师2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不同于其余三句的是( )A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B今召以为其子傅C乐羊以有功见疑D秦西巴以有罪益信3“乐羊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晶显示器件彩膜制造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学浆料处理方法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焊接接缝密封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塑胶场地紫外线防护施工技术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古建琉璃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茶叶采摘机操作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北省石家庄精英新华学校2025-2026学年上册七年级开学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医院技术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三端集成稳压器等多领域知识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团花剪纸》教学设计
- 2025年工地安全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明有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供水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技术方案
- 木雕工艺课件
- 2025年2个清单28个问题查摆整改措施
- 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报告范本
- 教育系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基坑防护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5版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