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水小学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主讲单元第1 组时间3.1地点办公室主讲人王建琼参与人员五年级语文老师主 讲 要 点单元总目标(教师用书解读)(教师用书P 8)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本单元的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龙是什么、龙的象征意义,以及龙的文化等,表达了中华儿女作为龙的传人骄傲与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师用书P 9)2、查阅资料或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龙”字成语的含义以及“至高无上、呼风唤雨、金龙献瑞、威力无比、威力无边、崇山峻岭”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用书P 27)4、理解“写”、“走”等古今字义差别较大的字的字义。5、独立识字。认字11个,写字25个。6、从“笔下生花”中至少选择一题,完成习作继续练习用“有情有意”“有详有略”的标准修改习作。7、进行单元小结,需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项。单元教材解读:主要分析讲解常规性的基础知识提炼、 能力训练点和重难点的把握、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的整合等。解读龙的传人:1、 课前准备:让学生查阅关于“龙”的资料,了解有关龙的传说,带“龙”字的成语,带“龙”字或图案的饰品等,使学生对龙有个全面的了解。2、 字。(1) 重点指导的字音:“饰”是翘舌音,应读成“sh”;“蚌”读成“bng”“生肖”的“肖”是读四声,不是一声。(2)多音字:数sh( )sh( )肖xio( )xio( )供gng( )gng( )(3)形近字:“肖”与“悄”;“董”与“懂”;“腹”与“复”;“稼”与“家”。“皇”与“煌”;“袍”与“抱”;“瑞”与“端”。(4) 书写:“肖”下边的月字底的第一笔是竖,”不是撇;“腹”右边的中间是“日”不是“目”;“祸”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袍”与衣服有关,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3、 重点词语。(见教师用书P10最后一段)4、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特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见教师用书P9的第二段和P11的思考交流的第二题。)(2)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进行自学,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最后组织交流讨论。讨论时,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5、读金钥匙,对照课文,看看课文为了把龙说明白,哪些地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6、完成日积月累中的2、3题。7、初显身手的4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解读大人们这样说1、 字。(1)重点指导的字音:“缩、蚕”都是平舌音;“遮”是翘舌音;“啸”读成“xo”不要读作“s”;“峪”读成“y”不读“g”。(2)形近字:“缩”与“宿”;“搅”与“觉”;“坝”与“狈”;“箭”与“剪”;“搏”与“博”。(3)字义区别:“箭”与“剑”(4)书写:“蚕”字上面是“天”2、重点词语。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威力无边 崇山峻岭 旭日东升4、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重点结合4、5段来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新的含义是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的祖国。(2)让学生明白本首散文诗是以形象的比喻,运用大人们的口吻叙述的。5、选背课文。6、完成畅所欲言。解读叶公好龙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查找新序的介绍,叶公的简介资料,以及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字。(1)重点指导的字音:“窥”读作“k”不要读作“g”,“档”是第四声。另外,“曳”“厄”也需要带学生读准字音。(2)多音字:好ho( )ho( )(3)字形:“凿”与里面不是“羊”,而是“羊”字少一横;“窥”是穴宝盖,不能少了“八”。3、重点字语。“叶公好龙”的“好”读成“ho”,当“喜爱”讲。 “窥”是窥伺之意,也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读“yu”,窗户。“施”读“y”是伸出,延伸的意思。“弃而还走”的“还”读“xun”,是立即、迅速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屋室雕文以写龙。”的“写”,这时是用刀、笔画的意思。4、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写”、“走”等字古今字义差别较大的字的字义。(2)引导学生抓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等句子,体会出叶公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龙罢了。(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古代语言的特点。(4)让学生参考译文和查阅字典或词典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5、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6、完成初显身手的1、2、3。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龙的传人2课时第1课时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感受龙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2、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词语,理解文中带“龙”字成语的含义以及“至高无上、呼风唤雨、金龙献瑞、威力无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二、 检查预习。三、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质疑。四展示资料1、让学生说说带“龙”字的成语。2.播放龙的传人的音乐,导入新课。1、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正音解词。2、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数不胜数(sh sh)崇拜(chn cn)金龙献瑞(dun ru) 出类拔萃(cu su) 生肖(xio xio) 天下旱涝(lo lo)2)看拼音写词语。zh y hn lo chn jn hun tn wn zhn shn yun( ) ( ) ( ) ( ) ( )3)查字典,填空。“旨”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旨”在字典里共有两种解释:意义;用意;目的。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在“旨意”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萃”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萃”在字典里共有三种解释:聚集。聚在一起的人和物。姓。在“出类拔萃”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1、 让学生同桌合作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2、 师生合作,检查读书情况3、让学生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4、让学生代表汇报交流情况,教师点拨。再次播放龙的传人的音乐,学生交流并互赠搜集的带“龙”字的图案饰品。谈话、听歌。通读全文完成练习读书学生汇报听歌、展示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中华儿女不是真实的动物威力无比,无所不能 象征自由、欢腾和完美作业设计:( 课时)如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23个写一段话。( )不( )数 出类( )( ) ( )( )万千 ( )飞( )舞 ( )风( )雨 ( )江( )海 龙( )虎( ) 金龙( )( ) ( )( )呈祥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1)龙王高居天上,它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他的旨意。 ( ) (2)从文物古迹看,远古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简单,样子不复杂。 ( )教学反思: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龙的传人2课时第2课时教 学目 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感受龙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感受龙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解题。二、整体感知课文。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四、感情朗读,升华认五、拓展延伸播放歌曲龙的传人1、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么?2、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3、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教师相机点拨指导2、听取学生汇报,协助完成任务。3、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么?搜集有关龙的资料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充分读书,充分享受个体认知的快乐。1、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一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板书设计: 龙祥和幸福、欢腾自由 首尾呼应作业设计:( 1 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评讲。教学反思: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大人们这样说2课时第1课时教 学目 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并灵活运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新的含义是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的祖国,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礼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激趣导入 二、明示目标三、初读课文四、品味精读五、巩固练习让全班同学齐唱龙的传人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龙的传人这篇课文,谁来说说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龙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邻桌。2、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蚕蚁,深渊,腾云驾雾,翻搅,大坝,崇山峻岭,喷涌而下,呼啸而过,搏击,旭日东升,震惊3、分小节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正字正音.引导学生把诗歌读通顺.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爷爷怎样说的?奶奶怎样说的?爸爸怎样说的?妈妈怎样说的?老师怎样说的?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2、全班交流完成表格3、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4、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把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标出来。 1、抄写生字词三遍,并组两个词. 2、日积月累,将文中的好词摘录下来. 3、朗读课文,回家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解决不懂的地方.齐唱龙的传人读课题,理解题。读课文,认生字。读字、词读文正音默读课文,填表汇报汇报交流交谈读文、勾画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奶奶 神爷爷 祖先 传统爸爸 长城与龙节 妈妈 龙没有消失 新时代:龙象征着正在腾老师 中国是条巨龙 飞崛起的中国作业设计:( 课时)1、练习写生字。2、用你知道的事实补写第五自然段。教学反思: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大人们这样说2课时第2课时教 学目 标1.了解有关龙的知识和人们赋予龙的真正含义。2.能够续写诗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续写诗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三、品味精读1、说一说你积累了哪些好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适机讲述下列知识A北海九龙壁: B九州:1、回顾课文,说一说课题中的大人指的是哪些人?他们说什么呢? 2、学习第一小节朗读想想:赛龙舟,舞龙灯,九龙壁,黑龙江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名称中也有”龙”字呢?既然有关龙的人名,地名,习俗这么多,龙究竟是什么呢?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大人们究竟是怎样说的呢? 3、学习课文第二至六小节1)在奶奶的眼中,龙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神? 2)在爷爷的眼中,龙又是什么呢? 谈谈何谓龙的精神,龙的气魄.3)在爸爸眼中龙是什么?为什么爸爸把龙和长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他是巨龙留下的身影.” 4)学习第五小节想一想,作为现代的人应该知道世界上并没有龙这种动物了,为什么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为什么会选择长江三峡大坝,京九线,西昌基地这三处来说明龙没有消失? 品味喷涌,呼啸,直冲三个词语,说一说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五小节。 5)学习第六小节. 齐读思考: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指的是什么? 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重点理解中国会如何去搏击万里长空. 朗读并背诵第六小节。6)分角色朗读全文。你还觉得祖国的那里像龙一样?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仿写一个或多小节。交流读文聆听、交谈读文、思考学生背诵第二小节。学生背诵第三小节. 读文、思考背诵第四小节.学生自由选做仿写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龙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中国巨龙腾飞作业设计:( 1 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评讲。教学反思: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叶公好龙2课时第1课时教 学目 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2、引导学生理解“写”、“走”等字古今字义差别较大的字的字义。教具准备查找新序的介绍,叶公的简介资料,以及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五、演一演背一背1、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1、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抽生把课文读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听,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1、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2、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3、让学生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分小组自学,老师也参与其中。4、让同学们说尽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提出来考考大家。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交流课前搜集情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方法。思考、交谈情景表演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表面上喜欢实际上不喜欢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不要虚伪。作业设计:( 1 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评讲。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教学反思:单 元第 1 单元教学内容语文天地4课时第1、2课时教 学目 标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教学重点难点积累与“龙”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组织实践活动,写清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畅所欲言二初显身手三课堂总结1.说“龙”的成语。2.说说有关“龙”的寓言故事。3.播放“龙”字课件。1.组织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2.组织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及相关故事。3.学唱龙的传人。鼓励学生搜集运用资料。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3.摘抄积累。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2.引导学生欣赏8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龙”字,感受书法艺术魅力。学生交流展示。板书设计: 龙地名特产龙在人间 龙的传人民俗作业设计1、摘抄含龙的成语十个。2、完成练习册,评讲。教学反思:单 元第 1单元教学内容语文天地4课时第3、4课时教 学目 标1、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调查带有“龙”字的特产和地名,查阅并整理信息,向同学们介绍2、选写见过的龙形的风筝,以及关于它的故事;家乡出产的带“龙”的特产。教学重点难点选写见过的龙形的风筝,以及关于它的故事;家乡有“龙”字的特产。教具准备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调查带有“龙”字的特产和地名,查阅并整理信息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二、展示或介绍搜集到的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调查带有“龙”字的特产和地名,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老师小结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1、展示或介绍搜集到的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2、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3、将查阅到的资料的信息进行整理,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说你了解到的它的来历。4、资料交换。5、吸收伙伴提供的信息,对资料进行补充或给伙伴提出合理的建议。6、说说你见过的龙形的风筝,以及关于它的故事;家乡出产的龙井茶。1、让学生选一项来写作。2、教师学生习作,老师巡视3、出示评改要求,教师适时点拨。老师小结倾听,明确任务倾听,思考。学生讨论、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分享思考学生写作文1、学生自评作文2、小组互评,推荐优秀作文,全班交流赏析。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课时)完成习作和自评同学评。教学反思:泉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数不胜数(sh sh)崇拜(chn cn)金龙献瑞(dun ru) 出类拔萃(cu su) 生肖(xio xio) 天下旱涝(lo lo)二、查字典,填空。“旨”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旨”在字典里共有两种解释:意义;用意;目的。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在“旨意”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萃”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萃”在字典里共有三种解释:聚集。聚在一起的人和物。姓。在“出类拔萃”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知所措 废寝忘食 百折不挠 雪中送炭(1)、面对困难,我们从小就要培养( )的精神。(2)、朝鲜人民在志愿军战士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支持,真是( )。(3)、遇到事情( ),往往是因为心理准备不足。(4)、科技人员在研究时,吃睡都顾不上,真是( )。四、排排队,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1、 播种 品尝 浇水 翻地 收获 2、 狗 鸡 羊 马 兔 猪 3、 中秋 春节 端午 重阳 除夕 五、 句子加工1、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改为反问句)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缩句)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改为转述句)。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1)、环保问题对我们产生了兴趣。 (2)、两个学校的小足球队正在举行。(3)、读了爱我中华一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4)、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馆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5、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寒冷、饥饿和痛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六、阅读灯光片段,做练习题。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晚,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憧憬”的意思。 2、郝副营长在憧憬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3、课文怎样描写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至少找出四个重点词语。 4、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课文的意思。 5、这段话中哪些事物和即将发生的点战斗有直接关系?画“”。烟卷 火柴 旧书 画 电灯6、为什么本文在记叙一场战争前写这样一个场景? 泉水小学集体备课教材解读要点主讲单元第 二单元时间3.12地点办公室主讲人王建琼参与人员五年级语文教师主 讲 要 点单元总目标(教师用书解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出一部好书如同一件精美的玉器,珍藏着人的一生思想的精华;它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震撼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2、查阅资料或结合上下文理解 “坐骑、诗扉、真谛、步履、浩瀚、领略、遨游、回味、训练有素、一贫如洗、质朴无华、若有所失、不能自已、一知半解、索然无味、心动神移、真情实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结合语文天地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4、独立识字。认字11个,写字25个。5、从“综合实践”中选择一题,完成习作,继续练习,用“有情有意”“有详有略”的标准修改习作。逐课解读教材要点提示:1、课文内容简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梳理常规性的基础知识:字、词的音形义;句型、句式的相关训练;3、能力训练点的提炼:阅读与写作训练点;4、教学内容的整合、知识拓展与积累;5、重难点的把握及突破方法。一、解读神奇的书5、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书籍的名言、格言、谚语等;阅读一些有关讴歌书的诗歌或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准备向同学介绍。6、 字。(2) 重点指导的字音:“谛”应读成“d”;“坐骑”和“车骑”中的“骑”都应读成“j”而不读“q”;“艘”是平舌音;“栅”是翘舌音。(2)形近字:“艘”与“瘦”;“籍”与“藉”;“浩”与“靠”;“ 谛”与“啼”。“遨”与“傲”;“覆”与“履”。(3)书写:注意“艘”字右上方不是白字加一竖;“瀚”字右上方“人”下边没有一横。“书籍”的“籍”不是草字头,是竹字头。3、重点词语:坐骑、诗扉、真谛、步履、浩瀚、领略、遨游、一贫如洗、质朴无华、“即令”当“即使”讲,“真谛”指的是真切的理论。4、教学重难点:1)、学习这首让人兴奋、令人震撼的诗,抓住重点的诗句来理解“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也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对书的认识。2)、引导学生体会“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这句话的含义。5、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6、有情感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7、完成日积月累中的3题。二、忆读书1、课前准备:阅读冰心的作品以及文中提到的名著。2、字。(1)重点指导的字音:“诸”是翘舌音;读成“zh”;“笸箩”的“笸”读作“p”,而“箩”在这里读成轻声/“天罡”中的“罡”读作“gng”;荡寇志中的“寇”读作“ku”,不要误认为“冠”;水浒传中的“浒”读作“h”,I 不要误读为“x”。(2)多音字:“强”qing( )qing( )jing( ) ; “卷”jun( )jun( );(3)形近字:“篇”与“遍”;“愤”与“喷”;“勉”与“免”;“泛”与“眨”;“榜”与“膀”。3、重点词语。一知半解、气愤填胸、索然无味、心动神移、真情实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自已。区别“自已”与“自己”的意思。知道“柳州”和“长吉”指的是“柳中元”和“李贺”,而“岳武穆”和“李易安”则分别“岳飞”和“李清照”。“林译小说”指的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老先生所翻译的小说。4、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读好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5、完成综合活动。三、走遍天下书为侣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2、字。(1)重点指导的字音:“侣”的读音与“吕”相同,不要读成“n”“扦”读作“qin”。(2)多音字:为wi ( )wi ( )(3)形近字:“侣”与“铝”;“娱”与“蜈”;“趟”与“倘”;“箱”与“想”;“逢”与“缝”。3、重点字语。回味、训练有素4、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2、学习一些读书方法。(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部分,体会作者把书比做自己的“朋友”“家”。在作者心中,读书宛如品味一道精美的菜肴,宛如与朋友交谈,宛如与亲人见面,令人回味无穷,所以作者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2)引导学生说课文最后两个问句是否都需要回答?如果需要,你想怎样回答?5、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单 元2单元教学内容神奇的书3课时第1课时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词语,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 “坐骑、诗扉、真谛、步履、浩瀚、领略、遨游一贫如洗、质朴无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引导学生体会“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这句话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能仿照前两段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教具准备收集一些有关书籍的名言、格言、谚语等;阅读一些有关讴歌书的诗歌或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准备向同学介绍。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学习生字和新词。你平时喜欢看书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你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教师让学生围绕“书”,谈谈自己的看法。1、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那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老师。(2)画出生字;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2、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教师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资源共享。(1)学生提出不明白的生字和新词,其他学生帮助,师试时点拔。(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可指明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学习生字和新词。、1、生字: 屡 l骑 j (多音字)2、新词: 战舰、书籍、坐骑、诗扉、真谛、步履、浩瀚 质朴无华 一贫如洗 领略 遨游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聆听、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在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读词、读句思考。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1、背诵诗歌。 2、抄写诗中的好词。教学反思:单 元第 2 单元教学内容神奇的书3课时第2课时教 学目 标1、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2、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3、有情感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教具准备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解题。二、整体感知课文。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五、拓展延伸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让学生初读诗句,了解大意。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3、指名朗读。4、指名说说你本诗主要写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1)理解词语。(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A再读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2、汇报交流。B朗读诗歌,体会情感、练习背诵。让学生仿写诗歌聆听质疑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诗、质疑。充分读书,充分享受个体认知的快乐。1、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一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3、集体汇报交流1、学生自由练读。2、抽生背诗,师生评议。学生仿写。板书设计: 到浩瀚的天地领略人世的真谛神奇的书 遨游书海精神上的富翁装载美丽作业设计:( 1 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背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3、完成练习册,评讲。教学反思:单 元2单元教学内容忆读书2课时第1课时教 学目 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并灵活运用。重点积累“若有所失、不能自已、一知半解、索然无味、心动神移、真情实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等到词,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类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文的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读好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具准备阅读冰心的作品以及文中提到的名著。第 一 次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谈话导入二、检查自学情况三、理清课文的脉络四、拓展延伸五、课内小结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A教师布置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课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7、 读懂课文大意,并画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B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读通课文。 要求与策略: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较深入地体会;并能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8、 正音释义笸箩 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大型合同范本
- 房屋转卖装修合同范本
- 多人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校外配餐机构合同范本
- 铲车司机雇佣 合同范本
- 购车定金电子合同范本
- 街区商业招商合同范本
- 特殊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常用合同范本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科海光:2025年深算智能:海光DCU行业实战手册
- 信息服务费 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