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艾滋病在医院的综合管理.ppt_第1页
课件:艾滋病在医院的综合管理.ppt_第2页
课件:艾滋病在医院的综合管理.ppt_第3页
课件:艾滋病在医院的综合管理.ppt_第4页
课件:艾滋病在医院的综合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在医院的 综合管理,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 康勇 2013.1,1,提纲,艾滋病的疫情概况 艾滋病基本知识 HIV职业暴露及预防 艾滋病预防控制主要政策文件解读 PITC 、艾滋病综合管理手册、艾滋病防治条例,一、艾滋病的疫情概况,AIDS/HIV的疫情概况,未被发现 的感染者,已发现 的感染者,2011年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地理分布,全省艾滋病疫情分布(2012年6月报告疫情),82.07%,内江市艾滋病疫情概况,截止2012年9月30日共报告现住址为内江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155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30例,死亡411例。,内江艾滋病历年发病趋势图,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二、艾滋病基本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严重传染病。 获得性后天得到的,而不是遗传的 免疫缺陷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患者多个系统受到损害 艾滋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目前艾滋病尚无治愈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采取积极措施,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病毒(HIV)特征,属反转录病毒,分HIV1和HIV2型。 主要存活于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 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等中含量很少。 破坏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 变异能力特强,给特效药物及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常温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均可杀灭。,艾滋病传播途径:,性 血液 母婴,哪些途径不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了HIV的人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前,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感染了HIV的人能在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他们外表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不作检测,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感染者。 人体免疫系统受到HIV严重破坏时,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时,称为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具有传染性,可以把病毒传给他人。HIV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艾滋病窗口期和潜伏期,窗口期: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出抗体之前这段时间。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出HIV抗体。 一般为2周3个月,极少数人可6个月。 窗口期内的感染者传染性很强,可导致输血感染。 潜伏期: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艾滋病平均潜伏期为2-10年。 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症状,体表外观与常人无异,有传染性。这对早期发现及预防造成很大困难。,HIV感染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在初次感染HIV时可出现的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头疼、腹泻、恶心、呕吐等一组临床表现。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不明原因腹股沟以外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cm,持续3个月以上。 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A组、B组、C组临床表现 15岁以下儿童:D组、E组、F组临床表现,HIV感染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A组临床表现: a)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的10%; b) 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2次; c) 带状疱疹; d) 口角炎、唇炎; e)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6个月2次; f) 结节性痒疹; g) 脂溢性皮炎; h) 甲癣。,B组临床表现: a)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b) 不明原因腹泻,持续超过1个月; c) 不明原因发热,间歇性或持续性超过1个月; d) 持续性口腔念珠菌感染; e) 口腔粘膜毛状白斑; f) 肺结核病(现症); g) 严重的细菌感染; h)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i) 不明原因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时间持续超过1个月。,C组临床表现: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a) HIV消耗综合征; b) 肺孢子菌肺炎; c) 食管念珠菌感染; d) 播散性真菌病; e) 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近6个月内2次; f) 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超过1个月; g) 任何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h)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 i) 肺外结核病; j) 播散性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k) 反复发生的非伤寒沙门菌败血症;,l ) 慢性隐孢子虫(伴腹泻,持续1个月); m) 慢性等孢子虫病; n) 非典型性播散性利什曼病; o) 卡波西肉瘤; p) 脑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q) 浸润性宫颈癌; r) 弓形虫脑病; s) 肺外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 t)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u) HIV脑病; v) 有症状的HIV相关性心肌病或肾病。,三、HIV职业暴露及预防,职 业 暴 露 (Occupational Exposure),职 业 暴 露 方 式,1.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 2.粘膜或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等)接触感染性材料; 3.皮肤虽然完整无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医务人员有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我国已经出现艾滋病发病的高峰, 大批病人到医院求医,病人中HIV阳性的比例越来越大. 诊断和治疗的过程难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 皮肤受伤的机会很大.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频率大约是5-10%, 手术人员受伤的机会是12%以上. 血液和体液传播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效率高 已经出现职业性感染的病例:(美国麻省护理学会主席Karen Daley就是因为在丢弃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了HIV和HCV),体液中的HIV,一个标点符号里可以容下2.3亿个病毒;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有研究资料表明: 感染HIV的机率 皮肤破损: 0.33%(CI 0.2-0.5%) 粘膜接触: 0.09%(CI 0.06-0.5%),标准预防的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预防:,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安全处置锐利器具很关键,发生职业暴露时,应及时规范处理、登记、报告、评估、追踪。,四、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 政策文件,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政策文件,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要点 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关于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避孕套)的实施意见 艾滋病防治条例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工作手册(试 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案例:,王某,男,40岁,个体经营户。2003年8月,王某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当地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医师为其开具了化验单,王某抽血化验。 3天后王某前往该医院取化验结果时,医师告诉王某需要复检,并要求患者在1周后带其配偶一起来。 1周后,患者与其妻子一同来到医院,医师告知患者及其妻子,王某患有艾滋病,并要求王某的妻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接受检查。 王某妻子回家后,不思饮食,坐卧不安,精神压力极大,最终跳楼自杀。此后,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认为医院不应当将其患病的信息告知其妻子,是医院的过失行为导致其妻自杀,因此要求某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其妻子的死承担民事责任。,案例涉及的问题:,HIV检测? “艾”要怎样说出口?(结果告知和咨询),(一)、检测的问题:,PITC (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服务工作,扩大筛检面),PITC,一、原则 (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PITC 时遵循保密原则和“知情不拒绝”原则。 (二)医务人员主动提供 HIV 检测服务,无需检测前的咨询。 (三)提供检测后结果的告知,对HIV 初筛阳性者提供咨询和转介服务。 (四)建立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与疾控机构感染者随访的链接机制,对感染者提供预防、治疗和关怀服务。 二、完成指标: 住院病例达100%;门诊病例30%。 三、检测的资料收集: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现住址、户籍地、联系电话等。 四、对孕产妇实施HIV初筛, 在孕妇建册即妊娠早期就进行HIV抗体初筛,以便早期实施母婴阻断等预防措施。,我院的检测情况:,2012年112月我院累计开展HIV筛查694份,占全院应筛查量的 %;筛检阳性3例,占HIV初筛总数的0.43%。,(二)、 “艾”要怎样说出口,是个难题,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三十九条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HIV感染者和病人的隐私权更应该受到关注和保护,避免对他们及其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心理损害。 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卫生医疗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研究和教学单位和个人,实施行为干预措施和救助的组织和个人,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规定,受害人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保 密,告知责任人:,HIV 抗体筛查结果的告知,按首诊负责制,由医生进行,检测结果不能集体提供。 告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包括: 1、负责提供筛查阳性反应结果的告知和咨询服务,并告知受检人获得确证结果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核实受检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填写“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阳性反应结果告知书” 和(或)“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确证结果告知书” 2、确证阳性的,按乙类传染病在24小时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 3、对于确证试验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样本,告知患者4周后再次进行确证试验。 4、在告知时,要求受检人将检测结果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吸毒伙伴,并与其共同商定随访单位及随访责任人。,告知的方式:,1、应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尽快进行告知,最迟不得晚于收到“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单”后第10个工作日。 2、如未能通知本人,应遵循保密原则通知其家属,让本人与机构联系;无行为能力的受检人,应告知其法定监护人。 3、结果告知应遵循保密原则,告知责任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个人信息向无关人员泄露。,告知的原则:尊重、保密、不评价,保密,不评判,艾滋病防治条例解读,艾滋病防治条例强调的几个基本点,强调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 突出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强调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公众的普及性宣传教育;学生、育龄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的咨询、指导和宣传教育,艾滋病防治条例强调的几个基本点,确定使用安全套、药物维持治疗等预防干预措施的法律地位 将“四免一关怀”政策制度化、法律化 突出反歧视,保护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益,体现人道关怀的精神 要求建立和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技术支持体系 要求加强对医疗行为以及血液制品的管理 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财政支持措施 违反条例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经营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医务人员在开展艾滋病、性病等相关疾病咨询、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医疗卫生人员是艾滋病防治第一线人员。 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容易受到人们信任,是一支特殊的宣传力量。,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三十二条 对卫生技术人员和在执行公务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相关工作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法律法规有全面认识,树立自我防护与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意识与技能,在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中遵循普遍防护原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有关单位必须采取有效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发生职业暴露前的预防措施、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第三十八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故意传播艾滋病。,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以正确的方式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正确信息,遵循尊重、启发、保密和受益原则,内容包括抗体检测、相关政策、预防传播、诊断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定点医院有关治疗详细信息进行咨询教育。 其他疾病:指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以外所有其他疾病。各医疗机构应积极予以诊治,确因能力不足的转诊。 病情危急的病人,不论病情是否与艾滋病有关,都应按执业医师法要求进行急救处置。,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四十二条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该告知其监护人。 对初筛及确证阳性的HIV感染者和病人,告知时应进行检测后咨询,结果告知本人。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给一定时间理解结果,讨论如何积极面对生活、维护健康、预防感染其他疾病及预防传播他人,提供可获得的支持及转介服务,鼓励与其性伴沟通、改变危险行为,强调正确使用安全套,告知其权利义务等。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告知其监护人。,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条款,第四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服务。 应为所有孕产妇提供HIV抗体检测前咨询。传递相关信息,介绍建议进行HIV抗体检测,充分告知、保密原则下提供抗体检测服务。 对感染HIV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全面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咨询、产前指导和产后访视、治疗和阻断传播。,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