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农业概况t.doc_第1页
阜新农业概况t.doc_第2页
阜新农业概况t.doc_第3页
阜新农业概况t.doc_第4页
阜新农业概况t.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新市农业概况阜新,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全市辖两县五区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有65个乡(镇)。在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93万勤劳而勇敢的人民。阜新的人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和草地面积,均位于辽宁省第一位,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条件。阜新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城市。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距今已有7600年的历史。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阜新还是藏传佛教东方文化传播中心,清康熙皇帝题匾的瑞应寺,有国务院册封的七世活佛;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海棠山的267尊摩崖造像,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艺术珍品。阜新具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环境。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东接省会沈阳,西连朝阳,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靠渤海辽东湾的黄金海岸。有直达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的旅客列车;拟建中的京沈客专是阜新迈入到2小时经济圈行列。五条高速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沈阳桃仙机场、锦州机场为阜新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海上可通过大连、锦州、营口港出行,到锦州港只需40分钟;随着阜新至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巴新铁路的开工建设,阜新已成为辽西蒙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重要通道。阜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盛产玉米、花生、水稻、高粱和苹果梨、南国梨、锦丰梨、尖把梨、寒富苹果、大扁杏、红旗杏和葡萄等多种优质水果及蔬菜;阜新的红小豆、绿豆、谷子、荞麦等杂粮驰名中外。阜新畜牧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人均肉羊饲养量、出栏量、肉驴饲养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0%。阜新原种猪场东北最大、全国一流;生猪、乳业、肉羊、肉驴、肉鸡、白鹅等产业的生产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近年来,阜新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领勤劳的阜新人民用心血、用汗水、用科技、用智慧谱写了一曲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新篇章。自2001年国务院正式确定阜新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市重要的接续替代产业,列为“三大基地”发展战略之一,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一.地理位置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邻省会沈阳,西接朝阳,南靠渤海黄金海岸,与锦州港、营口港相依,与大连港南北相望,北邻内蒙古自治区,是辽西地区的交通要道。阜新全境呈长矩形,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中轴线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 辽宁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阜新市的东郊,紧邻市区,全市主干路中华路向东穿区而过。农科园区距市中心 4.5公里,距阜新火车站、阜新长途客运站10公里,距锦阜高速公路入口14.5公里。二.地形地貌阜新的地形属低山丘陵区,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是“四山、五丘、一平原”。山地面积占38.3%,丘陵面积占50.3%,平原面积占11.4%。阜新境内的主要山脉有乌兰木图山、大青山、海棠山,主要河流有绕阳河、细河、养息牧河。阜新土壤为8大土壤类型,其中以褐土、棕土、草甸土、风沙土四种类型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PH值平均为7.5-7.7左右,砂性土壤占70%以上,比较适宜种植各类牧草及粮食作物。阜新气候受东西季风支配,属于温带。全年降水量一般在520毫米左右,平均无霜日154天,总的来看,阜新市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温差较大”。主要参数年平均气压:995.8pa 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2.4M/S年平均相对湿度:57% 年日照时数:2868.7小时绝对最低温度:-27.1 绝对最高温度:40.9初霜期:10月2日 终霜期:4月25日 最长无霜期:160天 最大积雪厚度:140 冻土深度1390六.农业资源阜新是全国粮食、畜牧、林业生产基地。有565万亩耕地,人均5.6亩;有581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30%;还有108万亩草场,280多座水库和塘坝,发展农业、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阜新市农业物产丰富,是辽宁省和全国粮食增产的重点地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阜新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小麦、水稻及各种杂粮等,玉米年产量124.7万吨,高粱年产量13万吨。阜新的小杂粮的品质非常好,谷子、红小豆、绿小豆等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油料作物阜新的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向日葵、芝麻等,播种面积3.07万公顷,年产量近10万吨。其中大豆年产量5.6万吨。花生年产量8.5万吨。其它作物阜新的蔬菜年产量88.2万吨。其它经济作物如油料、甜菜、烟叶、沙棘等均居全省前列。阜新是全国三北防护林重点营造地区。有闻名世界的固沙造林的成功范例章古台3.5万亩人工樟子松林。阜新林木总蓄积量682万立方米。全市有果园100万亩,出产梨、苹果、葡萄、山楂等和许多山货野果。阜新的水果品种主要有大扁杏、梨、葡萄、山楂等年产量约13.4万吨。畜牧业阜新也是畜牧业生产大市,马、骡、驴、牛平均年存栏量分别是5.4万头、15万头、21.6万头、67.8万头;猪、羊、家禽、兔等年存栏1454.5万头(只);肉类产品年产量28.5万吨、牛奶9.2万吨。七.矿产资源阜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40余种,矿床(点)460余处,其中已初步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18种。能源矿产有:煤、石油、煤层气、油页岩、泥炭、地热等。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锌等10余种。非金属矿产有:硅石、麦饭石、萤石、膨润土、瓷土、玛瑙、花岗岩等28种。阜新是全国著名的玛瑙之乡,新近挖掘的66吨重的巨型玛瑙,堪称世界之最。目前阜新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玛瑙产业之都”。阜新概况阜新历史上属边塞地区。只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除汉族外,先后有犬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活动于此,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相互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舞台。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76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查海遗址,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地处边塞的阜新,由于地域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上有较长时期是少数民族的驻牧地。“过路妇女多骑马,嬉笑儿童识射雕”,就是当时民情民风的形象描绘。 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的城市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公用事业从无到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阜新市认真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自己动手谋福利”的方针,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指导下,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每年都为人民群众办几件实事,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步伐,使城市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阜新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省政府连续9年开展的绿叶杯竞赛,对阜新的城市绿化和环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阜新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带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风多雨少,为半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光照条件优越;降水和热量虽少,但分配较好;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形成和积累。 阜新工业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七五”和“八五”期间的建设和改造, 使我市的工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在能源工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 逐步形成了包括机械、化工、电子、建材、纺织、轻工、医药等一批工业群体。 阜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丰盛,成为发展工业的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 近年来,充分利用煤炭、煤矸石、硅砂、沸石、石灰石、水泥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地方煤炭工业和水泥、玻璃、釉面砖等建材工业;充分利用本地盛产畜禽、 羊毛、甜菜、玉米、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等农副产品的优势,大力发展毛纺织、地毯、淀粉、食糖、食用植物油、啤酒、肉类加工等轻纺、食品工业。 阜新市基础设施齐备,功能完善。阜新有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多座地方热电厂,能源充足。阜新交通畅达。两条国有铁路运营线穿境而过,把阜新和环渤海地区及全国各地连在一起;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阜锦高速公路已于2002年通车,阜新到省会沈阳市170公里的沈阜公路已开通,从桃仙机场抵离阜新十分便捷。阜新至锦州港140公里的阜锦疏港公路,有效提高了阜新进出口物资的运输能力。 阜新境内有多处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的7600年前查海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堪称“东北一绝”的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260多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有以沙山、碧水、森林而闻名遐迩的大清沟风景区;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情和风俗及素称“东藏”的瑞应寺。 阜新境内有雄伟陡峭的乌兰木图山、骆驼山、大青山、青龙山、海棠山;有蜿蜒曲折的绕阳河、柳河;养息牧河、牛河、细河;有远近闻名的大青沟水库、巨龙湖水库、闹德海水库、佛寺水库;有横贯塞北的“三北”防护林;有驰名中外的章古台固沙造林。丰富的资源,广阔的水面,坦荡的草场,茂密的森林,丰腴的土地,使阜新犹如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西古老而美丽的大地上。阜新八大特产的产品品牌: 1、玛瑙制品系列;2、锦麟牌麦饭石系列产品;3、娜仁光牌沙棘油系列产品;4、新绿丝面;5、三沟老窖酒;6、梅雪啤酒;7、红袍杏;8、龙盛牌东北大酸菜。阜新地方八大美食 1、蒙族馅饼;2、全羊汤;3、荞面系列美味食品;4、手把羊肉;5、熏兔;6、清沟鱼宴;7、喇嘛食品系列;8、关山鹿宴。阜新1940年建市,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之间。东临省会,距沈阳直线距离147.5公里;南靠渤海辽东湾,与大连港南北相望;西与锦州港、京津地区襟衣相连,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之一。 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674.0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五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和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此外,还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市总人口193万,其中城市人口78万。全市有30个少数民族,共30.5万人,占总人口的15.8%,其中蒙古族人口22万,占总人口的11。 阜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距今已有7600年以上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因此将阜新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在辽代,阜新是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近年来发现了多处辽代契丹贵族的墓葬。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懿州古城,是武当宗师张三丰的出生地。在清朝,阜新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境内的瑞应寺现有国务院册封的七世活佛,海棠山上至今还保留着267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 阜新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现有耕地564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所辖两县均是全国和辽宁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全市有林地面积581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以上。阜新地面和地下蕴藏着煤、金、铁、石灰石、玛瑙、硅砂、萤石、沸石、膨润土、玄武岩、地热、风力等40多种资源。其中,萤石、沸石、硅砂储量居全省第一位。阜新是全国玛瑙制品的集散地,玛瑙产量与销量占全国的一半,被誉为“中国玛瑙之都”。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4个煤炭和电力工业项目建在阜新,包括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阜新发电厂,从而使阜新成为了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50多年来,全市已累计生产煤炭6.5亿吨,发电1700亿千瓦时,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已形成了煤炭、电力、电子、化工、食品、纺织、建材、机械、轻工、医药等多门类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骨干企业和重要产品。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第一架高空侦察机上,都有阜新的电子产品。 阜新具有比较畅达的交通环境。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大郑铁路、新义铁路从境内穿过,有直达北京、上海、沈阳、大连等地的旅客列车。通过高速公路到北京只需5个小时;沈阳桃仙机场、锦州机场为阜新提供了便捷的空中通道;海上可通过大连、锦州、营口港出行,到锦州港只需40分钟;随着彰武至沈阳及阜新至四平、阜新至朝阳和规划建设的彰武至通辽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阜新至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巴新铁路的开工建设,阜新将成为辽西蒙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的第二条重要通道。 2001年底,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几年来,阜新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致力于将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7%,累计实现就业19.5万人。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95.5亿元,增长17.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7.3%、17%和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亿元,增长16.1%;直接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分别完成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