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异同.docx_第1页
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异同.docx_第2页
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异同.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狄更斯和雨果人道主义异同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这种在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存在,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逐渐渗透到许多领域,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发挥着其特有的影响。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反抗的主要思想工具,旨在唤醒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狄更斯和雨果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微带人道主义者,他们同情人民疾苦,希望以人道主义思想构建理想社会。希望人们可以摆脱封建社会的枷锁,过上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在这一方面他们是有着共同之处的。但是两人的思想主张又有所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两人的作品来感受一下他们笔下各有千秋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狄更斯的重要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对梅尼特医生和得伐石太太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血腥统治的罪恶,对生活在下层的小市民和农民的苦难寄予深厚的同情,肯定了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在读完这本书后,感觉作者在几个主要的正面人物身上,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公正善良,见义勇为,疾恶如仇,不屈从于威逼利诱,凭“良心”生活,为了伸张正义,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关金巴士底监狱达十八年之久,受近了磨难。他出狱后逃到英国隐居起来,努力忘却过去的苦难,掩埋刻骨的复仇之心。当他的女儿露茜爱上了仇人的儿子代尔那,他不计前仇,以德报怨,同意了女儿的婚事。爱战胜了恨,仇人变成了亲人。梅尼特的这种“无我精神”和行为,成为了作者描写人道主义的楷模。小说中,作者描写了梅尼特医生目击了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恣意蹂躏农家妇女,并且杀害了她的弟弟的这一暴行后,写信向朝廷告发。不幸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发现,因此梅尼特医生被厄弗里蒙地侯爵诬陷在巴士底监狱坐了18牢。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以满怀同情的笔触描写了法国农民遭受迫害的悲惨境遇,同时也谴责了封建贵族的为非作歹、为所欲为的暴行。小说的主要人物梅尼特医生,因为受到厄弗里蒙地侯爵的诬陷,被关在巴士底监狱18年。然而他却毅然地接受了侯爵的儿子代尔那,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某一侧面讲,也体现了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超越阶级、阶层、地位和金钱约束的伟大的人文主义,以人性、道德为中心,他不愿意以“反抗”的形式来解决在人们身上的不平等,而是渴望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减轻处于困苦生活当中的人们的伤痛。而雨果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博爱,仁慈的。他试图通过人道主义感化来化解社会矛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邪恶。他认为除了仁爱还要实现共和,才能将人民从困苦中解脱出来,因此他歌颂人民起义,赞成以暴力解决社会矛盾。狄更斯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人道主义思想,而雨果的人道主义只是他的浪漫主义思想的一个分支。同时,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人物更鲜明而有代表性,有着更强的干预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比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则较为主观,如双城记中的梅尼特医生。因此,雨果的作品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比狄更斯更加深刻、更加彻底。冉阿让,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集成者和体现者,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下层社会,遭受了不同的法律待遇,过着充满了坐牢、苦役和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成为罪恶社会的奴役,相反,“善良、宽容、机智、舍己为人和博爱”成为了他高尚的品德。这些品德折射出雨果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特点。在冉阿让还未成为苦役犯之前,他是一位勤恳而善良的普通工人,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他明知道当时的法律只是上层人士的统治工具,但他还是为了不让一个小孩挨饿而甘愿冒险偷了一块面包,最终成为了“公正”法律的牺牲品。从此,冉阿让的身份也烙上了苦役犯的标签,做了19年的苦役。这19年的苦役生活,可以说是冉阿让人生的黑暗期。在漫长的19年里,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对警长父子的对话以及警长们为惩罚苦役逃犯所采取的一些残酷手段和细节,还有苦役场里的繁重工作以及不人道的管理机制,让他充分认识了当时所谓的法律社会,也让他放弃了过去的善良本性,选择了以犯罪的方式来生活。当他19年后从苦役场大门走出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经适应了不公的社会,不再相信善良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最初的善良也由此被彻底的磨灭。所以,当他在主教米里哀家中留宿一晚后,他冒险盗取了主教家中的所有银器,并仓惶逃跑。在冉阿让带着他从主教米里哀家中所盗取的银器逃跑后不久,他就被巡警带回了主教的家中,但仁慈的主教并没有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巡警,反而还把家中仅剩的两个银烛台也送给了冉阿让。主教米里哀的宽容心态引发了冉阿让对人生的重新思考,成为了冉阿让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善良本性的复活。冉阿让决定要以主教米里哀的方式来生活。当他来到一个新城市的时候,他改名换姓并利用在苦役场中所学到的技能使自己成为了富裕的企业家。但他并没有接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而是以人道主义对待工人,并掏钱捐赠学校、医药设备,为穷人谋福利。因此,他顺理成章地被推举成为了市长。在担任市长的期间,他继续以人道主义的精神要求自己,并把人道主义的思想运用到行政管理当中。他利用行政权力阻止了忠诚于“法律”的警长沙威将命运的苦人儿芳汀送入劳教所。他知道他保护下层人民的行为会为他招来威胁,但他宁愿自己遭受命运的折磨,也不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下层人民不幸的命运之上。警长沙威的残酷无情和冉阿让的人道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现了冉阿让人道主义的崇高,展现了雨果理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他浪漫主义思想的一个分支,是对社会所寄托的一种美好愿望,虽然在当时的法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还是给人们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