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doc_第1页
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doc_第2页
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doc_第3页
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doc_第4页
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大脑可感知未来(图)2013年05月15日 07:31来源:凤凰科技 作者:严炎刘星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近日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我们大脑是如何追踪快速移动物体的原理,这帮助解释了网球运动员是如何击中时速达100英里的网球,以及足球运动员是如何知道何时精确的射门。这一过程涉及推动运动的图像不断向前移动,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观测到比眼睛所看到的更远的未来轨迹。网球运动员,例如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大脑里的视觉皮质需要精确调整到能够处理快速移动的物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大脑这种“复杂的机制”。我们大脑处理和追踪快速移动物体的方式类似于鹰眼显像系统球类追踪技术的工作原理,格林斯玛乌斯(Gerrit Maus)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这样解释道。人类的大脑只需要1/10秒的时间就能处理眼睛所见的景象。倘若在更低的速率时,大脑的视觉处理延迟可能会导致计时和协调方面的极大错误。100毫秒的停顿意味着在实时速率为120英里每小时的网球已经前进了15英尺(4.57米)。如果我们的大脑无法弥补这种视觉处理延迟,人们可能会被网球甚至车辆撞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玛乌斯说道:“我们首次观测到人类大脑里这种复杂的预测机制。”他表示对大脑处理运动中的物体的更清晰理解将最终帮助诊断和治疗大量身体失调问题,包括损害运动感知的疾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格林斯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测试大脑对快速移动物体的反应。他们利用“闪光牵制效应”进行测试两部分的视错觉,参与者可以看到短暂的闪光沿着运动方向移动。无法感知运动的人类无法预测物体的位置,因此也无法执行类似倒咖啡这样简单的任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格林斯博士和同事确定了大脑中计算补偿呆滞的视觉处理能力的部分视觉皮质的位置。他们观测到了大脑里的这种预测机制。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视觉皮质的中颞区域也就是俗称的V5正在计算移动物体最可能结束的位置。在这项实验中,六名被试者在观看“闪光牵制效应”时,科学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也就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扫描。闪光牵制效应是指两部分的视错觉,被试者能够看到沿着运动方向移动的短暂闪光。视觉皮质负责处理视觉信息,它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玛乌斯博士说道:“大脑解译作为部分移动背景的闪光,因此也参与了预测机制以补偿处理延迟。”研究人员发现视错觉在大脑V5区域产生了同样的神经活动模式,从而确定了V5是预测机制发生的区域。“我们在V5区域不仅能看到预测的结果,还能够精确的看到物体在预测的位置。”玛乌斯博士还表示,在更高的进化层面上,这项发表在期刊神经元上的研究加强了某一观点,也即无法精确的看清每个物体的位置其实是有利的。事实上,这是生存所必须的。玛乌斯博士说道:“眼睛所捕捉到的画面被大脑处理,它其实并不是和真实世界同步的,但是大脑非常聪明,知道如何补偿这种延迟。我们真正所感知的可能与真实世界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我们知道如何与真实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才是最重要的。”(编译/严炎刘星)科学家发现神秘大脑蛋白质 可决定人类智商(图)2012年08月21日 07:12来源:凤凰科技图1 与身体其它部位相比,人脑显得无比巨大。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称一种蛋白质内的颗粒可能是人类成为地球上最智能生物的决定因素。这项研究显示,这是理解人类大脑为什么比任何其他生物都要更大并且更复杂的关键。它也可能能够解释人类心智容量是如何进化的如此迅速如此显著,这个谜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十年了。现代人脑大约是类人猿我们目前现存最亲近的近亲脑容量的三倍大小。更重要的是,大脑与身体大小的比率非常大,并且拥有一个更硕大的大脑皮层,这个区域控制高级思维过程,拥有较高浓度的神经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詹姆斯斯科拉教授说道:“我们希望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人脑的大小和认知能力将我们与其它近亲区分开来,但是这是如何发生的?”图2海豚被认为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之一。研究表明导致这种人脑进化扩张的由一个蛋白内特定的单元称为蛋白质结构域所决定的,这种蛋白质结构域在人脑中的数量比其他物种中多的多。这个被蛋白质结构域问题被称为DUF1220。人类DNA内大约编码了超过270份DUF1220,远多于其它物种。与人类越亲近的物种,它们所含的DUF1220数量越多。黑猩猩拥有第二多数量的DUF1220,125个。其次是大猩猩,有99个,狨猴有30个,而老鼠只有1个。斯科拉教授说道:“我们发现基因组中DUF1220数量越多,大脑越大。当我们查看人类近亲其它物种时,这个理论也同样成立。”图3人类大脑比猿猴大脑大三倍。斯科拉教授将DUF1220与脑部疾病相联系。他们认为头小畸型与DUF1220数量相对较小有关,而巨脑畸形与大量存在的DUF1220有关。他们将人类的基因组序列与其它动物的相对比,以及头小畸形和巨脑畸形的人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斯科拉教授的这些发现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他说道:“大脑的体积大小很可能与蛋白质结构域的剂量有关.这项发现为我们打开了很多扇新的科学大门.它提供了诊断与脑部大小有关疾病的新工具”更广阔来说,它为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新方法,探索遗传学术语上所称的短时间内,人脑是如何在规模和能力方面急剧增加的(编译严炎刘星)人类聪明程度或可预测 大脑扫描技术成先知(图)2012年08月07日 23:11来源:科学网 2012-08-07 10:31:41搜狐科学发表评论据国外媒体报道,正如科学家长期以来的猜测,大脑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约有百分之6.7的概率)与个体智力的差异有关。最近有科学家指出,大脑的前额皮质(正好是额头后面的区域),是高级思维处理的关键枢纽,它的活动水平能预测5%的个体智力差异。目前,一项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显示,另外10%的个体智力差异与连接剩下是左侧大脑前额皮质的神经通路强度有关,该研究刊登在了神经科学杂志上。这项发现建立了“整个大脑连接”的模型,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智力。华盛顿大学神经系统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同时也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Michael W. Cole博士说:“我们的研究展示了与大脑前额皮质特定区域的连接能够预测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对于研究人类智慧的认知过程,左前额页与大脑其它部分的神经连接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这项研究主要关注了能让人类行为独特灵活和聪慧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发现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前额区是一个“灵活的枢纽”,它能用它大量的、遍布大脑连接网,用一个目标导向的方式来监控和影响其它部分的大脑区域。有证据显示,左前额皮质区是大脑中记忆目标和指令的区域,该区域能指导你在遇到之前的类似情况时应该去怎么做。大脑的其它区域对于认知的过程都有自己特有的贡献,左前额皮质区主要来协调这些过程,主要控制手部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