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后重建的论文.doc_第1页
关于灾后重建的论文.doc_第2页
关于灾后重建的论文.doc_第3页
关于灾后重建的论文.doc_第4页
关于灾后重建的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灾后,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摘要:2005年5月12日,汶川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许多学校瞬间被夷为平地,这一巨大的灾难给灾区的学生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可以了解到: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而体育运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可以努力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欢乐、宣泄压力、找回自信!关键词:汶川地震 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1. 前言: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严重威胁受灾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重建新的校园和美丽的家园,更要对他们对他们遭受重伤的心灵进行积极的抚慰,让他们尽快摆脱心理的心霾,燃起重新生活的勇气。面对生死离别的痛苦和失去同学、失去学校的沉重打击,用单一的“说教”方式是很难达到积极促进的效果,而体育运动则不仅有效的促进智力发展、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调查对象:地震灾区学生3. 地震后的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 在灾难发生之后,您可能会经历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的伤害。根据对西华师范大学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幸存者常常会因灾难在未来数周内产生以下的一些身心反应,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人对于非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在灾难后数月之内都会自己缓解,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1)行为反应:自杀、犯罪、退学、休学等。(2)心理反应:悲伤、无助、内疚、愤怒、强迫性重复记忆、失望和思念、过度反应等。(3)身体症状:易疲倦,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如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来提高灾区人民的心理水平是当务之急!4.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它有4个标准:智力正常、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评价恰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地震已经发生,时光不可倒流,不可抗力无法阻挡,但是在地震发生后,并非不可作为,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也进行“心理救灾”,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借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平衡,重建灾民的自信心,这是现代政府重视公共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重要方法。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4.1 体育运动能促进智力发展。智力是个体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像。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脑力劳动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的合理交替,降低疲劳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即可提高人的视觉、听觉,还可以增强个体的体质,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更充分挖掘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1】4.2 体育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各种年龄的学生共同参与。体育运动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从而使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强迫学生暂时忘记心理的巨大压力和痛苦。运动中枢神经的兴奋,引起肌肉快速运动,而肌肉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通过运动神经传至大脑,进一步提高运动中枢的兴奋性,并释放出能引起神经愉快体验的荷尔蒙,从而抑制由于挫折而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起到转移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神精的作用【2】 从事体育锻炼,可以使再去学生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最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挫折,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 4.3体育运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紧张的集体活动可以将陷入悲哀封闭环境中的学生解脱出来,通过集体的感染和引导,使他们忘却烦恼,减轻恐惧感,使学生变得开朗、活泼,从而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集体的温暖,又有利于拜托猜疑和不自信的消极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体育运动在个体的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运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运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运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运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运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3】4.4体育运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因此,体育运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体育运动大多数以集体的方式表现,参加运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与他人紧密协作和配合的过程。例如:篮球的前锋与后卫之间,田径接力赛的队友之间,乒乓球比赛的单项与团体之间等,许多体育项目必须通过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单靠个人的量是无法进行的。因此体育运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融入社会、增强交往和了解的平台。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主动积极与他人协助的过程,就是了解与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因此,体育运动将有效地促进灾区学生与他人的协助与沟通,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减少孤独感,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使个体从新获得集体的认同,从而减轻失去家人的痛苦,提高学生对灾后环境的适应性,并能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4.5 体育运动有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4】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灾区的学生在灾后所表现出的悲伤、无助、失望等心理反应,极大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情来表达,有时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而体育锻炼本身就是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才能成功。(客观困难包括: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和外部障碍等,主观困难包括:胆怯、畏惧、疲劳、损伤等)学生应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良好自身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上下齐心,才能够从我做起,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才能够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4.6 体育运动能够治疗心理疾病。“地震造成的伤害并未因为大地震的停止而终止”,据1978年8月,唐山市精神病院一份普查结果表明,在两年时间里,该院确认因地震造成的极度痛苦、悲哀或恐惧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108例,占各类精神病的2.4%,这些患者呈现出突发的震灾致病特点,病情以反应性抑郁为多,约占40%,次为反应朦胧,约占25%,并伴有巨大精神创伤导致自杀行为。【5】经过对西华师范大学200名受灾学生的情况调查反应:地震发生后,“后怕”心里特别严重,恐惧和担心,主要表现如下表所示:情绪反应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55%学生很担心地震再次发生,害怕自己和亲人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无助7%觉得自己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抱怨3%学生很是抱怨,觉得上天怎么对我这个不公平,救灾的动作那么慢,别人根本就不知道我的需要了,不理解自己的痛苦。强迫性重复回忆12%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觉得心里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灾难的画面在脑海里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失望和思念19%他们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又一次次的失望,失落感很强,并对死去亲人的怀念常有心如针扎般的感觉。过度反应4%对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敏感,过度反应,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易从噩梦中惊醒。表1. 灾后,对我校200名受灾学生调查的情况反应表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了。BOSSCHER曾调查两种体育运动方式用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者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运动结合放松练习。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运动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6】因此,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地震而引起的焦虑、抑郁、悲伤、无助等症状,而且还可以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5.应用体育手段时应注意的事项。5.1 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必须能够吸引学生,从内容到活动形式的选择都要与学生的年龄、爱好、兴趣、习惯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广泛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共鸣,如搬运伤员、紧急救护、重建家园等游戏就能很好地契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活动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仔细观察活动气氛和发展进程,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感染作用,努力营造一种安全、祥和的快乐氛围,使学生的情绪自然受到积极的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良好行为表现。5.2 实施肯定、表扬和鼓励措施。在对学生心理进行体育干预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这一优势,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良好心态。在体育运动中,肯定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公开表扬和鼓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措施,有时在活动中给予准确的暗示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良药”。教师要随时观察,不断鼓励,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逐渐淡化消极心理,使受暗示的一方从无意识状态向有意识的方向转化。如干净、整洁的场地,优美的音乐,教师准确耐心的讲解,和谐团结的气氛都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使学生身在其中,容易产生愉快的心境,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5.3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从痛苦中走出来,敢于正视现实,面向未来,用强健的身体去冲淡消极情绪,引导学生将思维从对逝者的痛苦回忆中转到重建家园、创造未来的美好现实中来。5.4 构建和谐的集体氛围。面对失去家人和家园的巨大痛苦,每个人都 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要运用体育的集体性、趣味性,刺激性的特点,将更多的学生组织起来,通过运动为他们构建一个新的集体,形成一种新的认同感。利用认同的机制,活动项目应以集体项目为主,要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协作、和谐共融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参加者都能明显感觉到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5.5 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面对如此惨烈的自然灾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些异常是十分正常的,教师要为他们提供释放压力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心理康复提供缓冲。为此,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比赛的气氛,对个别学生的过激行为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宽容,使他们激动的心情逐渐降温,悲伤的情绪逐渐得到缓解。5.6 在逆境中体验“升华”。体育手段不仅要减轻灾区学生的心灵痛苦,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起重新生活的勇气,激发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斗志、战胜困难的“磨练”,要引导他们在失败中成长,在逆境中体验“升华”如悲痛可能导致颓废,但“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一种升华,失败和挫折有可能造成停滞不前,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升华成 为一种继续前进的动力。这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体育手段进一步激发出人类原始的斗志,将悲痛转化为重新奋斗的勇气,将悲哀升华为重生的信心和力量。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灾区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时所能解决的,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物质家园可以很快重新再建,但精神家园恢复之路却很漫长,体育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康复途径,和其他手段使用,相信效果将更加显著。6.2 建议6.2.1 提高教师的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质,特别是心理学水平尤其重要。6.2.2 加在科研力度。为体育运动与心理治疗的有机结合提供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方法手段。使体育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心理治疗服务。6.2.3体育部门、医疗部门与心理咨询部门应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