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探索【摘要】目前,在我们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事实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若此局面不能扭转过来,长此以往我们这样上音乐课只会削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甚至磨灭。【关健词】流行歌曲 隔阂 音乐环境 体验高雅音乐每一次新学年开始,为了更好地上好音乐课,我都会向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上什么内容?得出的结论却令自己感到有些意外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所以给老师的回答也尽是希望老师给我们教流行歌曲、给我们听流行歌曲,如此等等。稍微能让老师感到舒心一点的回答是:半节课上课本内容,半节课听唱流行歌曲。我进而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音乐课吗?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大部分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我们音乐老师认为正确的理由。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老师来说,不能不反思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一、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很美。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要讲究语言艺术等。如果学生对音乐老师产生不了兴趣,那么就很难说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将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试问学生若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去上课,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又怎么会兴奋起来呢?又怎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呢?所以,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让课堂或课堂以外的一些因素所影响。教师还应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我们的教学内容同学生的需求之间有隔阂 我在调查时很多学生这样回答:老师教的那些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我们喜欢唱一些好听的歌曲,而老师讲了很多乐理,我们不喜欢;老师让我们听的那些曲子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流行歌曲等等。总归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有隔阂。我们按照目前的方式和教学内容去给学生上课,其实初衷是好的,是想让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一些技能。但是却没有和我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达到很好的衔接。有些音乐教师把音乐课上成了纯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如果过于偏重技能,那么我们中小学音乐课就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或表面上对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因此削弱了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对音乐课的讨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那么我们再费苦心、再挖空心思去给学生教什么我们自认为有用的知识,还会对学生产生什么作用呢?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现在,我们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对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感兴趣,这也不见得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恰恰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流行歌曲能迎合同学们的“口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让音乐课去迎合同学们的“口味”呢?我们来看一下音乐课中的唱歌课:学生会唱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的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后半节课的时间里应付的多,甚至老师在上面教,他们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我在调查时,同学们自己讲出来的。他们唱歌这样不用心,那么味道又何来感情又何来呢?那么我们这样上音乐课又有何用呢?不是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浪费老师的时间吗?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他们当然会到课外去找自已认为好听的歌、够味的歌,甚至还工工整整的抄在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唱。其实,我们可以认认真真地和学生谈一谈流行歌曲,甚至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这样更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近而树立老师在同学们中间的威信我们不应该把流行歌曲完全拒之于音乐教室之外。只要我们对流行歌曲直至流行音乐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好哪些是差的,让流行歌曲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在对同学们的调查中,有的同学这样说:上课先让我们唱一首流行歌曲,然后老师再上其他的内容,这样我们会有兴趣一些。可见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多么地渴望。三、音乐课上音乐之外的因素含量过高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应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理解音乐。而不应像其它课那样,主要靠老师的语言讲解使学生理解作品。可是我们的老师,存在这种情况的都不占少数,特别是上音乐欣赏课,一堂课里的一半甚至一大半时间都是老师语言文字的解说,剩下的一小部分时间才给学生听音乐。他们非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个清清楚楚不可,而真正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却很少。用语言表达的比较多,而用情感体验的却较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特性,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对欣赏过的作品没印象。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溥,最终是对音乐没了热情。音乐课就应让音乐来说话,任何缺乏音乐性的音乐教学都只能削弱同学们对音乐应有的兴趣或扭曲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可取的。四、音乐环境差、高雅音乐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 在德国,随便一个中学生就可能比我们音乐老师的音乐欣赏水平高,就比我们音乐教师知道的世界名曲多。他们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地给你说出贝多芬的第几交响曲第几乐章怎么怎么样凭心而论,我们的音乐教师以及音乐学院除作曲系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能这样呢?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其原因就不难发现,德国的孩子所处生活环境里的音乐氛围确实比我们的孩子好的太多了。当然,这与很多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分不开。很多世界顶级的音乐家,如贝多芬、巴赫、亨德尔、韦伯、舒曼等都生在德国,这都并非偶然或巧合。想必德国的音乐教师肯定不用像我们这样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对某一首乐曲感兴趣。在德国是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自然而然地形成那样一种音乐氛围,而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引导。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能从小在那样的氛围中长大,肯定也会达到那种效果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小给孩子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呢?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其实,那些流行歌曲他们也不一定真的感到好听,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加上从小受流行歌曲的影响,人云亦云,只要是流行歌曲、只要别人说好听、只要非常流行就好听。高雅音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管理专业实务考卷及答案
- 学区房学位锁定与购房保障合同
- 青春偶像剧改编影视作品授权合同
- 机场航站楼精装修房验收标准与保障协议
- 艺术考级项目品牌推广与承包合作协议
- 留学归国人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执行聘用合同
- 零售企业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开发与维护服务合同
-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设计与实施协议
- 东南亚热带雨林度假村租赁及生态保护协议
- 跨国贸易进口货物违约金计算及结算协议
- 《微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Linux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2024年“头脑奥林匹克万人大挑战”题库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金针菜(黄花菜)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随笔
- 为家庭开销做预算(课件)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一年级上册)(含答案)
- 近五年吉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 6-1 矩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讲解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