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职业健康安全常识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夏季职业健康安全常识安全环保部二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防雷防电安全1第一节 雷电预警信号的分级及防御1第二节 雷雨季节触电事故防护2第三节 夏季用电安全5第二章 夏季职业卫生安全7第一节 防暑知识7第二节 夏季职业卫生预防8第三章 夏季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12第四章 触电急救和淹溺急救14第一节 心肺复苏法14第二节 触电急救和淹溺急救16附件1 安全作业三字歌21附件2 安全警句23附件3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25第一章 防雷防电安全第一节 雷电预警信号的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一)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二)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一)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二)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6.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7.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8.驾乘人员不要将肢体伸向车外,上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离地或离车。9.如果置身空旷处,电闪雷鸣时应立即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10.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关好门窗,不宜使用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淋浴。三、雷电红色预警信号(一)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二)防御指南:除按照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做好防御工作外,还要做到: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关掉电视机,音响,电脑等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尽量避免使用电话和手机,停止淋浴。第二节 雷雨季节触电事故防护应及时更换陈旧老化或破损电线,谨防挂落、漏电等意外,伤及人身安全。当用电出现异常时,请立即停止电器的使用,检查开关保险,线路是否正常。发现室外线路断落,应与落点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向供电部门求助。一、遇到强雷鸣闪电时应注意 1.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最好待在家里,不要冒险外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2.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3.没有掩蔽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4.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位。5.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6.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救护。7.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二、建筑物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作用1、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2、避雷针的性能未必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3、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上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三、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 1、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江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等,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2、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接闪雷电。在雷雨天应远离大树,并尽量下蹲,双脚并拢。3、浴室是家中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部位。特别是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造成雷击事件。四、防雷电技巧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等。五、遭受雷击后的急救措施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4.送医院急救。第三节 夏季用电安全一、恶劣天气中最基本的防触电常识 1.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电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果不慎家中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4.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5.发现配电箱(盘)、厢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被水淹没后,在自己与其他人员不靠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处理。二、夏季触电事故的预防 夏季高温炎热,人出汗多,手经常是汗湿的,而汗是导电的。所以, 在夏季要特别注意:1.不要用有汗水的手去移动正在运转的电器,如风机、电焊机、台扇、电视机等等,如必须搬动,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2.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绝缘鞋并带绝缘手套。3.对夏季使用频繁的电器,如电淋浴器、台扇、风机等,要采取一些实用的措施,防止触电,如经常用电笔测试金属外壳是否带电,加装触电保护器(漏电开关)等。4.如不慎浸水,首先应切断电源,即把总开关或熔丝拉掉,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绝缘浸水受潮,影响今后使用。如果电器设备已浸水,在再次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绝缘用专用的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如达到规定要求方可使用,否则要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良好为止。三、电气火灾事故的预防 1.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电源总保险与分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电器的保护作用。2.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临时线的接头处要用专用阻燃护套,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3.电热设备,暖气设备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4.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电器插头以防意外。5.遇有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6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饭煲等电器;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不在宿舍内吸烟;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四、保护接地、接零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称为保护性接地。接零是将带电部分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 第二章 夏季职业卫生安全第一节 防暑知识一、 中暑常识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原因是: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工作,出现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乏,四肢发麻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 全身无力等症状时,为先兆中暑。2、轻度中暑: 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为轻度中暑。3、重度中暑: 若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体温40以上者,为重度中暑。二、中暑后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 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5、吞服一些解暑药,如:十滴水、人丹或藿香正气水。6、重度中暑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三、预防中暑应采取的措施 :1、 大量的补水是我们预防中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出汗流失了很多矿物质和氯化钠,能多补充一些淡盐水和矿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身体开始出现缺水情况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当体内水分流失得很严重的时候,身体会向你发出警告,这时会感到口渴,此时再补水已经来不及了,也同样很有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生。所以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饮水习惯,是预防中暑的重要前提。2、应做好预防性体检工作。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由于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尤易发生中暑。因此,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进行检查,凡患有心血管病、持续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疾病的人,应尽量脱离高温环境工作。 3、供给合理的饮料及营养。 出汗多应饮用0.3的冷盐开或冷冻盐汽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C的摄入。4、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服宜宽松,以保证通风良好。尽量穿浅色的服装,不要穿黑色深色的服装。 5、在露天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必须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加强通风;科学安排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瓜果,备足凉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和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时,宜及时服用。第二节 夏季职业卫生预防一、 个人预防1、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2、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3、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4、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5、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6、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7、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8、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9、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电焊作业可成为导电体引起触电事故。 10、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二、 夏季常备防暑药:1、藿香正气丸(水、散):这三种剂型的功效及药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白芷、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大腹皮;丸、散中还有白术、桔梗、甘草;水剂中有紫苏叶油、甘草浸膏、苍术。它具有止痛、抗菌及防腐作用。在夏季,外感风寒的患者用此药最为受益。2、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主要预防措施:1、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2、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 3、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6、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7、不要外出购买散摊上的凉拌菜;8、外面小饭店和散摊卫生条件差,尽量不要外出就餐。四、热中风的预防 夏季室内大多开空调,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 。极易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预防措施: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 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五、溺水事故预防1、不会游泳者不要逞能游泳;2、乘船或上下船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跌入河中;3、水汛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4、不会游泳者不要冒失下河救溺水者。六、食物中毒预防1、挑选食品,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 2、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 3、挑海鲜,最好选择活的。 4、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5、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6、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7、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8、消灭苍蝇、蟑螂、红蚂蚁等细菌的传播媒介。第三章 夏季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根据以往高温季节易发生事故的特点,必须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一、要根据气温状况合理安排员工作业班次,避开高温时间段作业。(如公司作统一安排的按照公司统一安排执行)。二、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护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狭小舱室作业严格按照狭小空间舱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进行,严禁未经审批擅自作业。作业前与作业过程中必须加强通风。严禁使用氧气吹身或作为通风气体通风。同时,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气体软管是否有损坏或漏气现象。作业完成后必须将气体软管拉出舱室。三、加强设备用电管理,做好日常检查,确保高温季节安全用电。电焊作业前应检查电焊线是否有破皮露铜现象;严禁将电焊线缠绕在身体上进行电焊作业;严禁佩戴金银首饰进行电焊作业。四、生产作业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劳护用品,严禁打赤膊、穿拖鞋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保证作业者的劳动防护。五、禁止在池塘、河流、长江中游泳或洗澡,以免发生溺水事故。六、必须保证现场饮用水每天得到足量供应,并做好饮水桶的清洁卫生工作。同时做好新增生产区域饮水机的布置及所有饮水机的维护工作,确保高温季节每台饮水机都能正常使用。七、加强危化品管理。油漆仓库应加强通风(防爆风机)。室外油漆、气瓶等临时堆放点应做好遮阳措施。专人巡视检查,确保安全,必要时要在仓库增加冰块降温。八、加强对职工宿舍(含金嘉花园劳务工住宿区)和食堂的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除生活区积水杂草、清运垃圾、喷洒药品、消灭蚊蝇孳生地,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通风和降温措施,保证空气流通。九、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在班前会、班组安全活动时,加强员工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十、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各位员工应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工作(生产)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增强自身体质,确保高温季节的安全。第四章 触电急救和淹溺急救第一节 心肺复苏法1、 检查现场是否安全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2、 检查伤员情况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3、 保持呼吸顺畅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4、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若伤员口中有异物,硬是伤员面朝一侧(左右皆可),将异物取出。若异物过多,可进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即用口包住伤员鼻子,进行人工呼吸。 5、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按压伤员胸骨下1/2处。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急救员应跪在伤员躯干的一侧,两腿稍微分开,重心前移,之后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2,再将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错,握紧右手。按压时不可屈肘。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下1/2处,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是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作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此外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应先将伤员恢复仰卧姿势,恢复时应注意保护伤员的脊柱。先将伤员的两腿按仰卧姿势放好,再用一手拖住伤员颈部,另一只手翻动伤员躯干。若伤员患有心脏疾病(非心血管疾病),不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6、 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5)施行心肺复苏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送,以免引起内脏损伤。7、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应坚持人工呼吸。(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第二节 触电急救和淹溺急救一、 触电急救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后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触电时间六分钟开始抢救者,50可能复苏成功;触电后12分钟再开始抢救,很少有救活的可能。可见,就地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处理得好,就能挽救许多触电者的生命。反之,那种不管实际情况,不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只求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或只等医务人员的到来的做法,只会丧失抢救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1、 触电事故伤员的病状人员遭电击后,病情表现为三种状态。一种是神志清醒,但感觉乏力、头昏、胸闷、心悸、出冷汗,甚至恶心呕吐。第二种是神志昏迷,但呼吸、心跳尚存在。第三种神志昏迷,呈全身性电休克所致的假死状态,肌肉痉挛,呼吸窒息,心室颤动或心跳停止。伤员面部苍白、口唇紫钳、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脉搏消失、血压降低。这样的伤员必须立即参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2、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的步骤(一)迅速解脱电源发生了触电事故,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立即切断电源,使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同时向医疗部门呼救。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进行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流通过,已成带电体,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成为带电体而遭电击。切断电源应采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二是不能立即按上面的办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拨开,使伤员脱离电源。切不可用手或金属和潮湿的导电物体直接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抢救人员自身触电。在进行解脱电源的动作时,要事先采取防摔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肌肉放松而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解脱电源的动作要用力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将带电电线击伤在场的其他人员。(二)现场的简单诊断在解脱电源后,伤员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各组织严重缺氧生命垂危。所以,这时不能用整套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而只能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快对心跳、呼吸与瞳孔的情况作一判断,以确定伤员是否假死。简单诊断的方法有三。一是观察伤员是否还存在呼吸。可用手或纤维毛放在伤员鼻孔前,感受和观察是否有气体流动;同时,观察伤员的胸廓和腹部是否存在上下移动的呼吸运动。二是检查伤员是否还存在心跳,可直接在心前区听是否有心跳的心音,或摸颈动脉、肱动脉是否搏动。三是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人的瞳孔受大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可随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自动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适中,在假死状态中,大脑细胞严重缺氧,机体处于死亡边缘,整个调节系统失去了作用,瞳孔便自行扩大,并且对光线强弱变化也不起反应。3、触电事故急救方法 触电事故急救方法采用心肺复苏法,具体步骤参考本章第一节内容。二、淹溺急救1、症状由于溺水时间长短,病情轻重不一,时间短即在喉痉挛早期(淹溺12min内)获救,则主要为一过性窒息的缺氧表现,获救后神志多清醒,有呛咳,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增高,胸闷胀不适,四肢酸痛无力。在喉痉挛晚期(淹溺34min内)获救则窒息和缺氧时间较长,可有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或不清,剧烈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心率慢、血压降低、皮肤冷、发绀等征象。在喉痉挛期之后则水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睑面水肿、眼充血、口鼻血性泡沫痰。2、 自救(1)不熟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则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2)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3、 互救救护者应保持镇静,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对于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从而使淹溺者手松开,以便再进行救护。4、 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一般情况下,若你未经过救护特殊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不要从水中移出伤者;(2)保持病人脸朝上浮起;(3)等待帮助;(4)始终保持头颈的水平与背一致;(5)在水中保持和支持起到通畅。若在暖浅水中发现无意识的淹溺者,不要试图将他移出,因盲目移出反而会加重伤情。若其有呼吸,使其保持面部朝上的姿势,支持其背部而稳定头及颈部。若水太深、太冷或有潮流,或需进行心肺复苏,则将其从水中移出,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在水中稳定病人,并平稳仔细地移出病人很重要。若无背板或无其他硬支撑物可用作夹板时,不要轻易将病人从水中移出。很多淹溺者被发现时脸朝下浮起,必须翻转背部。5、急救方法(1)、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随后将淹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1分钟即可),但不可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复苏。(2)、对呼吸、心搏停止者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尽快行口对口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附件1 安全作业三字歌安 全 管 理管生产 管安全 谁主管 谁负责定岗位 定责任 制度严 须执行五同时 记心间 讲安措 要落实 查隐患 重整改 有危险 要防范纠违章 重教育 意识强 保安全工 作 场 所通风好 照明亮 通道畅 无障碍井洞孔 盖板全 危险区 设护拦工具箱 焊接箱 排整齐 有标准要工具 随手拿 看标识 慎操作工 作 前工作前 先交底 诸条件 要具备安全员 严把关 缺措施 须补全班前会 讲安全 重落实 是关键工索具 先检验 交任务 做防范进现场 先检查 工作服 穿整齐安全帽 要戴好 安全带 挂牢靠禁喝酒 勿游烟 睡眠足 情绪好起 重 作 业十不吊 要牢记 各部位 先试验起吊前 须看好 被吊物 捆扎牢钢丝绳 有色标 吊物下 禁站行操作时 听指挥 按信号 配合好明 火 作 业气割焊 要求高 稍不慎 不得了潮湿处 忌动焊 易燃区 要审批乙炔苞 氧气苞 距三米 放置牢作业时 用面罩 手和脚 防护好登 高 作 业欲登高 先看好 脚手架 搭牢靠安全带 要系牢 高血压 莫登高传送物 须吊递 用梯子 别大意要稳固 六十度 规定细 都牢记管道容器作业诸系统 隔绝好 有温压 要泄了有气体 不作业 管道上 勿行站进容器 先检测 作业中 要监护要持证 请记牢 不违章 有保障检 修 设 备检修前 先停电 挂警牌 加护栏勤巡查 常维护 不马虎 无故障要试转 傍边站 安装时 警示标带电区 危险处 时警惕 安全在工 作 后工作完 不忙行 细检查 场地清拉闸刀 关气体 出舱室 收皮带车间内 勿穿越 排队走 同就餐脚手架 勿奔跑 警戒区 绕行走附件2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一、总 则为了防止中暑、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小型厂矿和田间作业的防暑降温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防暑降温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土洋并举的方针和增产节约的精神,在具体措施上,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即技术、保健和组织措施。高温车间工作地点的气象条件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各地区的劳动、卫生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必要时可组成联合组织,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行动,并经常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审查批准,自公布日起实行。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的精神制订实施细则。二、技术措施厂矿企业应结合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改善工具设备,减少高温部件、产品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对工人的影响。合理安排高温车间的热源:首先是疏散热源:在不影响生产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各种炉子移到车间外面(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温度很高的产品和半成品(如红钢锭、红热的铸件、锻件等)要尽快运到室外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一些不能尽快运出车间的红热部件,在不影响生产工艺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喷雾降温。应用喷雾降温时,应注意大量水蒸汽对工作地点的影响。新建和扩建的厂矿在合理布置热源方面,对于应用穿堂风的单跨或是双跨厂房,应当把热源尽可能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靠着背风面的外墙处;使室外空气进入车间时,尽可能先通过工人操作地带,然后再通过热源排出。同时,在设计厂房总体布置时,应将热加工车间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热加工车间,尽可能地不设计多跨厂房。热源比较集中的三跨厂房,应当把热跨布置在中间。当各种热源(炉子和应用大量蒸汽的设备等)的发热表面的辐射热和对流热显著影响操作工人时,应尽量采取以下隔热措施;采取隔热措施后,其外表面温度要求不超过,最好在以下。对于温度很高的热源(如炉口),应尽量缩小其辐射面积。如水滴对生产过程有影响时,应采用循环水箱或隔热炉门;如水滴对生产没有影响时,则可采用各种水幕,如瀑布式水幕、铁皮水幕和铁纱水幕等。对于大型加热炉,退火炉等炉壁,可采用隔热材料和空气隔热层。隔热材料应就地取材,根据热表面温度情况可用石棉板、木丝板、草灰和青砖等。凡炉膛、设备等内表温度不宜增高时,应采用流动空气层、使热空气尽量从上部排出室外。小型锻炉可用青砖砌成隔热排气围炉结构,玻璃熔炉可用麻布水幕及排热罩等。凡产生大量蒸汽的发热设备,一般可在表面包复隔热材料(如用石棉混合耐火泥、草灰泥、白灰涂抹或稻草绳外涂纸筋石灰等)。如表面不能包复时,可用木丝板等制成隔热罩,从上部排出余热。轮船上的锅炉间以及拖拉机、挖土机等的热源或热表面,可用湿润的麻布和帆布隔热。为了防止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应在房屋周围绿化,屋顶、墙壁刷白,窗玻璃涂刷云青粉;屋顶高度在米以下,通风较差者,可考虑采用屋顶搭凉棚、加隔热层(双瓦、通风屋顶)或喷水等。工人操作处的地面温度超过,例如轧钢车间的铁板地面和地下有烟道通过时,可利用循环水管,地下喷水或空气层隔热。农业生产和工地露天作业,地点较为固定时,可采用活动布幕或用树枝芦席等搭盖凉棚,以减少太阳辐射。高温车间的防暑降温,应当首先采用自然通风:炎热地区的单跨和双跨车间,应当尽量采用以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应用穿堂风的车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冬天的温度、台风、暴雨的影响)、工艺特点、车间余热量的大小,采用“侧窗式”或是“开敞式”围护结构。单跨的厂房应利用下侧窗、下开敞口、大门、地脚窗进行自然通风。多跨厂房可根据跨数的多少适当加大“侧窗”或“开敞”的面积。下侧窗或下开敞口离车间地面的高度应在米(应考虑防汛、防台风的具体措施)。应用下开敞式自然通风的车间,在冬天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应当用抹泥席棚围住,或安装可以拆卸的围护结构。凡是有炉子和放散大量有害气体设备的上部,应有挡风板天窗(即气楼)。挡风板可以用木板、石棉板或玻璃等材料制成。跨度小、宽度窄、没有炉子和穿堂风大的车间,可不设置天窗。在这种房中已安设天窗的,也可以不设置挡风板。冬天不太冷的地区,有相当大余热量的车间,有挡风板的天窗可以延长天窗屋檐挡雨,不设置窗扇。新建、扩建厂矿高温车间的厂房建筑,为使自然通风畅通,首先应考虑建筑方位与自然通风的关系,使厂房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并防止阳光直射到工作地点。厂房的纵轴必须东西向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如涂云青粉、挂布帘、搭凉棚、绿化等)。建筑物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一般应用穿堂风的厂房,根据自然通风的要求,厂房迎风面与前一建筑的合理间距应为前一建筑高度的三倍以上。厂房迎风面不宜建置附属建筑(坡屋、小屋等);如果生产工艺的要求必须设置辅助房屋时,则应设有足够的进风口。除工艺过程的要求或其它有特殊需要的车间,应装设全面机械通风外,一般高温车间可利用自然通风外,还应根据温度、辐射热、气流速度的情况,在局部工作地点使用送风风扇、喷雾风扇或空气淋浴等局部送风装置。在辐射热很小而需要一定风速的车间,可采用送风风扇,如普通天轴风扇、机床风扇、轴流风扇和拉风扇等(机械加工等冷作业,根据劳动强度不同,最高风速宜为米秒;一般车间最高风速不超过米秒)。在气温很高、辐射强度较大的工作地点,除车间内空气不宜回用者外,首先应采用喷雾风扇。喷雾风扇的风速一般以不超过米秒为宜,喷的雾点的直径应在微米以下。送的风要尽可能从侧面吹到人体和受到辐射热的部分。喷雾风扇的高度应在米以上,避免直接吹向地面,以防止灰尘飞扬。选择地点时,应尽量吸入室外新鲜空气,根据工作要求,应选取不同大小型号和射程的喷雾风扇。凡工艺过程不能有细小水滴及需要大量室外新鲜空气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培训课件
- 应对变化的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 复杂病症护理方案试题及答案概述
- 2025年卫生资格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
- 成功备战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多种路径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应试心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经验教训总结与试题及答案
- 护理政策与社会影响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药物使用的有效沟通策略试题及答案
- 劳动合同书范本介绍5篇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竞赛试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二级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一带一路主题乐园规划》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南京盐城二模)
- 2025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急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下学期家长会课件《携手同行共筑梦想》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中的税务问题3篇
- 【课件】Unit+7+A+Day+to+Remember+Section+A(1a-1d)+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三套)
-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常识及灾情处置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