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doc_第1页
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doc_第2页
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doc_第3页
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doc_第4页
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睡眠的基本知识 作者:李辉 鲍秀兰一、睡眠的生理特征和基本功能睡眠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有规律的休息状态。它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对周围事物的知觉降低为特征。睡眠不同于其它的似睡眠状态如冬眠或昏迷,因为它容易被外来刺激如大的声音所干扰。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睡眠才被认为是一种运动减少和对刺激唤醒阈降低的一种简单状态。1953年美国生理学家Eugene Aserinsky和 Nathaniel Rleitman 确定了睡眠是由两种状态组成即有快速眼球运动的“眼球快速运动睡眠”(REM)和无明显眼球运动的“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NREM)。1REM和NREM 睡眠REM 睡眠又叫“活动睡眠”或“梦睡眠”。REM 睡眠状态与NREM 睡眠相比,前者是处于非常活跃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状态。REM 睡眠的特征是闭合的眼睑之下的急速眼球运动。REM 睡眠中的脑电波近似清醒状态,提示大脑的高级区域包括感觉和运动皮层在REM 睡眠中十分活动,这与人们经常能清晰地述说做梦的情景是一致的。在REM 睡眠中心跳和呼吸相对较快,与大脑的高级活动及活跃的梦幻相一致。可以观察到REM 睡眠中有眨眼、作鬼脸、说梦话等,这与觉醒后回忆梦境相关。NREM 睡眠,又叫“安静睡眠”,是从清醒状态进入的第一个典型状态。其特征是没有快速动眼,肌肉及脑的血流减少,但不缺乏。在大多数NREM 睡眠中身体和脑都处于休息状态。NREM 睡眠分为四个阶段(从昏昏欲睡到深睡),这些阶段以优势脑的脑电波形成、典型的行为、觉醒水平及对环境的反应等为特征(表1)。表1 睡眠阶段大约占成人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典型行为脑电波特征清醒波(8-12Hz)及波(13-40Hz)阶段 ( NREM, 轻、浅睡)5%,大部分出现在夜间睡眠的早期。身体活动减少,眼球滚动,眼睑可张可闭。波(4-7 Hz/秒)NREM 睡眠中的脑电波,它明显不同于REM 睡眠和清醒状态的短速波,是大而慢的波型。阶段 (NREM)50%,大部分出现在夜间睡眠的后半部分。眼运动、呼吸和心率放慢,肌张力减弱。在波范围内独特睡眠轴中较慢的基线波(高电压短束12-15 Hz和K复合波。阶段和 (NREM)20%,大部分出现在夜间睡眠的后半部分。睡眠者身体非常放松,呼吸浅慢,心率慢。睡眠者显得平静。非常慢的波(1-3Hz)REM2025%闭合的眼睑之下的急速眼球运动,快速心跳和呼吸。短、速波型,类似于清醒状态的活动脑电波。2睡眠周期整个夜间睡眠是NREM和REM交替循环的过程。循环的数量、一个特定睡眠阶段的相对持续时间和整个睡眠长度主要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状态和生活年龄。成人夜间睡眠是在NREM和REM 睡眠之间进行非常有规律的循环。成人睡眠开始于NREM 睡眠,从阶段移动到阶段,再返回到阶段,然后转变到REM 睡眠。REM 睡眠大约每90分钟出现一次。从NREM 睡眠到REM 睡眠的一个循环为一个睡眠周期。在夜间睡眠中有45个循环,但在每个循环中每个睡眠阶段的比例是不相同的。REM阶段在夜睡的开始通常持续约10分钟,此后逐渐延长,在临近早晨的几个小时中持续到30分钟。尽管婴儿在睡眠过程中有NREM和REM阶段的交替循环,但婴儿的睡眠周期循环不同于成人。通常新生儿的睡眠周期开始于REM 睡眠,成人则相反首先进入NREM 睡眠第期。到3个月龄,睡眠进入整个NREM阶段。婴儿睡眠循环的平均周期在新生儿约5060分钟。90分钟的较长成人睡眠周期直到青春期才能观察到。二、婴儿的睡眠方式和特征婴儿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多于清醒时间。一个新生儿大约有2/3的时间在睡觉。睡觉在儿童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婴儿的睡眠时间要比成人多(婴儿65%的时间在睡觉而成人仅2030%)。一个儿童的睡眠方式包括从新生婴儿频繁而短暂的睡眠周期到学步婴儿夜间长觉白天小睡,直至学龄儿童只有夜间长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另外任何一个时期能象生命的第一年那样变化多端。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变化间接说明了神经系统功能从不成熟到完全成熟的演变过程。睡眠中的所有事件反映了神经中枢的活动,伴随着发育的神奇变化。因此,睡眠可以看作是发育中的儿童大脑的一个窗口。儿童睡眠方式在所有年龄段变化相当大,也是经常引起家长焦虑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有关儿童睡眠行为的正常范围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1)正常睡眠行为有一个广泛的变动范围; (2) 24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在4个月左右才能很好的建立; (3) 随着年龄增长白天的睡眠变得少而有规律; (4) 412月龄间频繁的夜间觉醒常常干扰父母的睡眠。1新生儿新生儿大约每天睡16个小时,平均新生儿最长的睡眠时间为2.54小时,而且不能区分白天和黑夜,在任何时间可以睡觉和觉醒。通常新生儿睡眠阶段开始于REM 睡眠,不同于成人最初进入NREM 睡眠(期)。新生儿睡眠通常包括12个睡眠周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的睡眠频繁而短暂。REM和NREM交替进行,但不如成人那样有规律地循环,因此不易区分这两种睡眠状态。新生儿的睡眠很容易被外来刺激所干扰,如湿尿布、换尿布等。因此,对于新生儿来讲,保持干燥和舒适,有利于睡眠。2112月婴儿在头6个月,婴儿需要越来越少的总睡眠时间,到6个月时逐渐减少至大约每日14.5小时,到12个月约13.2小时。睡眠周期的长度从出生6月逐渐增加,说明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次睡眠时间逐渐变长,睡眠周期缩短至每天34次,最长的睡眠时间平均约6小时,并且大多在夜间。大约在同一时期(46月),几个睡眠周期可以统一到每天有一个较长的睡眠。在同样长的时间之前孩子需要喂食。尽管孩子显得“一夜在睡”, 其实在夜间睡眠中有清醒和半清醒状态出现,但不需要在这种状态下喂食或护理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睡眠。313岁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每日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从2岁的13个小时降至4岁的11.5个小时。12月龄时,婴儿通常白天睡两小觉,到56岁,儿童可以象成人一样没有规律的日睡眠,而仅有夜间睡眠。表2 与年龄有关的睡眠长度、阶段和方式年龄睡眠时间(小时/日)睡眠阶段睡眠特征出生1618仅有REM或NREM 睡眠,在NREM 睡眠中没有阶段。新生儿每日睡1618小时,有时甚至20小时。新生儿不能分辨白天和夜间,而是随着时钟进行周期睡眠。尚未建立24小时睡眠周期方式。新生儿通常觉醒24小时,1日睡67次。23月151623月每日睡1516小时,开始建立睡眠节律(24小时睡眠方式),比新生儿睡得少,白天清醒时间变长,夜间睡眠时间变长。需要在夜间喂哺。34月1415NREM 睡眠可分清睡眠阶段。夜间睡912小时,白天睡2小觉(每次23小时)。每个睡眠周期长3070分钟,这个时间逐渐演变成2个规律的日间小睡。4个月龄的婴儿能够自己入睡。大多数家长可以在这个时期建立睡眠表。68月1415增加深睡的比例(NREM和期)夜间睡11小时,白天2小觉(每次23小时)。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婴儿能在夜间睡整觉。912月在半夜醒来是非常普遍的。1岁1415夜间睡1012小时,白天2小觉(每次12小时)。18月1415夜间睡1012小时,白天2小觉(每次12小时)。2岁1415夜睡1112小时,白天1小觉(2小时)。3岁13夜睡1011小时,白天1小觉(2小时)。总之,随着婴儿年龄增长,REM 睡眠比例快速下降。在出生时REM 睡眠占总睡眠的6080%,1岁时降至40%,并逐渐减至成人水平(2025%)。 失眠症不但会破坏睡眠节奏,而且会使“睡眠结构”産生异常。睡眠根据脑电波活跃程度,分爲4个阶段。失眠症患者虽然能入睡,但即便是入睡,脑电波也不安,而且因睡觉浅,中间经常醒或过早醒来。 如果4周以上连续出现以上症状,就应视其爲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生理睡眠(sleep),占据人生命的1/3的左右的时间,与人的健康、心理及工作能力密切相关,睡眠可使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有助于保持睡眠后良好的觉醒状态,使大脑随时处于准备接受体内外信息刺激的状态,维持有效作业能力所必需的睡眠与粮食和水一样重要。睡眠的人体的一种生理休整活动,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为: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人体整个睡眠过程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其一是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的时相;其二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前者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脑电波图主要表现为波与波;后者称为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PS),或快波睡眠,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异相睡眠期间,各种感觉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此餐,还会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如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血压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慢波睡眠(SWS)和异相睡眠(PS)是两相相互转化的同时。成人睡眠开始首先进入SWS,持续约80120分钟后,转入PS;PS持续约2030分钟后,又转入SWS;以后又转入PS。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约4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PS持续时间渐长。在成人,SWS和PS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只能进入SWS,而不能直接进入PS。做梦多发生于PS之中,是PS的特征。觉醒状状下,促生长表(GH)分泌较少;进入SWS后,其分泌明显升高;而转入PS后,GH分泌又减少。故慢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