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笔记整理.doc_第1页
《岳阳楼记》笔记整理.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范文正公文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叙事)二(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 (描写、抒情)三(5):抒写博大胸怀和政治抱负。议论)4、课文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具有 特点。阴天景具有 特点;晴天景具有 特点。(广阔浩渺,气象万千 阴沉、恐怖、凄凉 春光明媚,色调明丽)5、第三、四段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第3段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第4段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写出了迁客骚人的感情变化,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7、“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范仲淹在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1)委婉地表达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2)希望朋友滕子京能像古仁人一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洞庭湖阴晴景物描写。10、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高远志向,并以此勉励友人。11、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2、理解背诵:(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6)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7)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8)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进”“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