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doc_第1页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doc_第2页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doc_第3页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doc_第4页
名医张殿龙-我的行医之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 的 行 医 之 路 宁波明州医院中医科 张殿龙 1949年2月,我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站前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听母亲讲,我儿时出麻疹,西医大夫说没救了,是一位中医大夫把我治好的。所以从小我就想,长大后当一名中医大夫。 1964年,我在大栗子铁中初中毕业,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大部分同学都报考高中,而我的志愿全是卫校。那一年不招医士专业,我被长春卫校药剂专业录取。在中专学习期间,每天下午下课后,我就跑到省图书馆看中医书。当时馆内的中医秘方、验方极大的吸引了我,我抄了满满一本。1964年冬天,我得了关节炎,连行走、上楼都非常困难。那年寒假,我就是运用中医偏方:内服生地水,外用花椒水熏,用辣椒皮外敷关节处,把关节炎治好了。 1968年9月,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位于浑江市深山沟里的麻风病医院。在那个年代,关于分配是不能讲条件的,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我去麻风病院的时候,当时只有12个人,开始时对麻风病恐惧,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后来对麻风病真正的了解后,也就不担心了。我在麻风病院开始时做药品调剂,后来又做药品制剂,还兼做药品采购,打字员,六中校外辅导员,同时自学了针灸,和几个同志一起为医院周围的群众免费治疗,坚持了2年多。由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70年6月,72年3月,73年3月5月8月,我获得了浑江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浑江市优秀团干部等称号,并经推荐参加了考试。73年9月被吉林医大中医专业录取,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由于有了实践经验,会制药会针灸,所以在学校每次开门办学中都能用得上。 1974年12月,我在大安县两家公社三家大队课间实习,帮助当地建立了制剂室,自制当归注射液,用穴位注射为当地群众治病,最多时一天接诊60余名病人,由于过度劳累,我病倒在了病人家中。当我离开大安农村时,收到了六面锦旗,和很多感谢信,当时吉林日报也做了报道。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是班长,团支书,党支委,三好学生。毕业时打算留校,就在这时,浑江市卫生局专门派人到学校,嘱咐说浑江市对我另有安排,不能留校。就这样,1977年2月,大学毕业后,我又回了麻风病医院。1977年7月,麻风病院不归浑江市管了,划归通化地区管理,这样浑江市对我的“另有安排”也就无声无息了。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医大夫,虽然医院条件不好,但院领导支持我,努力创造条件,很快把工作开展起来了。因麻风病属皮肤病,我首先在皮肤病的治疗上琢磨,在实践中,我总结了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皮肤病,有关论文曾两次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并被选入国家正式出版的牛皮癣的中医疗法、银屑病中西医治疗学、50种皮肤病的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吉林医案医话选评等书中,由于疗效较好,虽然医院偏僻,但求医的病人却很多,最多时,一天接待来自各地的病人50余名。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是许多医务人员钻研探索的课题,但效果好的方药却很少。1982年9月的一天,一对年轻的夫妇叩开了我的家门,他们结婚5年了仍没有孩子,一张确诊为“子宫发育不良”的诊断书放在了我的面前,望着患者痛苦的表情,和家属期盼的目光,医生的强烈责任感,促使我这个从未治疗过女性不孕的医生,答应了患者的请求。从此,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我就翻阅古今中医名著、 记录和研究各种不孕病例,最后我选择了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给患者进行治疗。这位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竟奇迹的怀孕了。从那以后,登门求医的女性不孕患者越来越多,有些婚后三年、五年,甚至八年不孕的妇女,经我治疗后相继怀孕了,他们高兴,我更高兴,我高兴自己又能用学到的知识治疗新的疾病了。在治疗女性不孕的同时,我发现男性不育者也很多,在那个时代,男性不育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是冷门,古今中外几乎没有特效疗法。许多男性不育患者,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意识影响觉得自己愧对妻子,愧对祖先,深感自卑,无形的压力,心中的苦恼和辛酸的泪水只能往肚里流。江湖医生,街头广告,曾使许多不育患者倾家荡产,为了这些男子汉的欢乐和幸福,我又开始研究男性不育的治疗。83年至86年治疗了41例,有21例喜得贵子。有一名姓张的工人结婚5年没有孩子,一直以为妻子有病,妻子喝了4年苦水,后经医院检查是男方有病,面对检查结果他绝望了,恩爱的夫妻谁不想得到爱情的结晶,但他们却不能得到。多少个夜晚,他们抱头痛哭,多少个黎明,他们相对无言他觉得对不起妻子,流着泪对妻子说:“咱们离婚吧!”当我知道了他们经历后,下决心治好他的病,只坚持了2个多月,他的妻子怀孕了,并生了个男孩。当这对夫妇含泪在我面前向我致谢的时候,我的泪水也止不住了。为了进一步掌握男性不育的治疗,我四处访医求经,两次去深圳向被海内外患者誉为“送子观音”的陈玉梅教授学习,吸取她的治疗经验。湖南沅陵中医男性病医院,牵动着千万男性不育患者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1988年7月,我专程到湖南沅陵。为了学到人家的经验,我以一个病人的身份住进了医院。当护士带我到病房的时候,周围的病人纷纷议论说:“看!又来个住院的,像是从东北来的。”我想说我哪是什么住院的啊,可几句话又怎能说清楚,我用微笑向他们致意。在病房,我很快就和病人熟悉了,当他们知道了我去的目的后非常敬佩,纷纷向我诉说心中的痛苦,介绍医院的治疗方法、应用的药物等等,在病房里,我有了特殊的收获,当我离开沅陵的时候,十几名患者为我送行,并合影留念。学习了深圳、湖南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我采用了先清肝经湿热,后补肝阴肾阴,辅以微量元素锌、硒的治疗方法,经8860余例临床观察,有效率90%,怀孕率40%,经我治疗的患者,已有3000余个正常婴儿降生。我已发表28篇关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论文,多次在国际、全国、省男科学术会上大会发言,并被选为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三届委员,吉林省中医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第三届男科学会委员。2006年3月26号,全国男科疾病诊治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研究生导师郭军教授在主讲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疾病时首先讲到,在我国长白山脚下有个男性病专家张殿龙,他用先清后补的方法治疗男性疾病的思路非常好。当他发现我也在场时,立即高兴地把话筒交给我,让我讲讲自己的经验,使我非常感动。有个姓寇的患者,结婚六年,因自己有病,不能生育,妻子和他闹离婚,他跑遍大小医院,寻过不少名医高手,也未能见效,他很悲观,我一次次开导他启发他,为他心理治疗,并专门为他配制了中药。一年以后,他的家有了个女孩,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没有张大夫的及时治疗,我这个家庭很可能现在已经解体了。”不久前,大连有个子宫小、输卵管不通的病人找我治疗,她对生育已不抱希望了,只希望月经正常就行了。没有想到,经过半年的治疗,月经正常了,并怀孕了,她母亲专程到医院致谢。1988年秋,浑江(现在叫白山)有个患阳痿的患者来找我,他说妻子已经起诉,治不好就得离婚,患者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人是有感情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哪一方面失调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宁和家庭的幸福。如今,妇女病医院有妇科调治,而男子的性功能障碍却没有专科治疗,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古今中外,对此病多以补肾壮阳为主,但因病因复杂,有些病人几乎无效,多少恩爱的夫妻因此而感情破裂,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不幸解体,又有多少年青的患者因此而绝望轻生我认真地为这个患者辩证,选用以治肝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治肾的方法,半个月后,他高兴地告诉我说他的妻子已把起诉撤回了,就这样,我在治疗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不射精等)方法又有了独到之处。我的论文亢萎振阳汤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100例临床报告被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年第3期发表。2005年1月3日中国中医药报在名医名方中也做了介绍,2007年9月,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让我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受到了好评。1984年,我参加了长春晨光制药厂肝炎系列药的科研工作,我参加了药品研制的全过程,1985年6月8日,肝炎系列药通过了国家鉴定,现已是国药准字。1988年8月我和药厂厂长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百病克星大赛,肝炎系列药获金奖,这是吉林省唯一得到的一枚金牌,全国著名老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亲自为我题词并合影。20多年来,经我治疗的肝炎病人已有一万余例,大部分病人对治疗感到满意,为此,我应邀到成都、西安、珠海等40几个城市讲学会诊,与肝病专家合写的肝病论治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5篇关于肝炎的论文在全国会上交流,其中,肝炎系列药与老年肝病的治疗在第十四届国际自然医学会国际研讨会上交流。1999年10月,应宁波导医中心邀请,我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为数百名肝病患者会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余姚有个姓李的患者,肝硬化腹水,久治不愈,在我的精心治疗下,基本康复。十几年来一直健康地生活着工作着,有的病人肝功能正常但病毒指标高,根据病变药变,对症下药,用中药治疗使病毒指标正常了。经过20余年用中药治疗肝病,在对改善肝功能,对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疗上均有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我为吉林省武警总队药厂的科研工作做出了贡献,正赶上武警部队要从地方招医疗骨干,部队整整考核了我两年,才于86年8月得到北京武警总部批准,地方转现役,副团级待遇。到吉林省武警总队医院工作消息传来,我兴奋地一夜没有合眼,许多老师,同学,朋友都来向我祝贺。武警医院的领导专程来白山调我。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市里主要领导同意我走,而卫生局局长坚决不同意我走,说我是人才,如果放我走,他就不当局长了。我又陷入了痛苦失望之中,为了我的调转,当年的武警领导给市领导张凤山市长,时广仁市委书记,王志甫人事局长等人写信求援,请求放行。但由于卫生局长态度坚决,谁也没有办法,我失去了参军的机会。我被留在浑江之后,局长对我非常重视,让我在浑江市卫生系统任选单位,到任何单位都可以。如果想当院长也可以。我选择了中医药学校,为的能够教学、科研、临床,发挥自己的特长。局里把我的爱人安排到了市药品检验所,并给了住房,当时白山最好的房子,在晋级方面也给予了关照。就这样,我于87年10月调到了中医药学校,和我一起分配到麻风病院的22名大中专毕业生,我是最后一个离开麻风病院的。我到学校之后,学校领导全力支持我,专门为我开办了诊所,每天下课后接待病人,由于治疗效果好,病人越来越多,在白山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89年11月,省卫生厅让每个市推荐两名先进人物到省里试讲,浑江市让我和泉阳的张殿英去的。在省里试讲后,我的经历一下子引起了轰动,有关领导讲没有想到省里能有这样的人才,并让我参加省卫生系统先进人物报告团,到各地巡讲。每到一地演讲,我还没有走下讲台,后台已有许多人等待我看病。我在学校主讲中医内科学皮肤病学,每年300学时左右,为了讲好课,我每天晚上备课写教案,整理了几十万字的资料。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听我的课是一种享受。我迎来了中医药学校第一届中医班,我又送走了中医药学校最后一届中医班。在中医药学校20年里,我经常整天处于紧张忙碌状态,有时一天讲6个小时的课,还要用课余时间看十几名病人。在我参加工作的40余年中,从来没有一天没有病人找我,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人们说我是超负荷工作,然而就是在我的忙忙碌碌中,我感到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充实。1989年7月,省中医专家团在浑江开会。他们听说了我的经历后,到学校诊所看我,当他们看完我的病人登记本后,都很惊讶,说没想到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我能做出如此惊人的成绩,并推荐我的论文谈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在省学术会上进行大会交流。1994年3月,白山市召开首届科技大会,安排了两个个人代表发言,当我讲完之后,一片掌声,市委书记当时说“没有想到白山有这样的人才”,称我是白山一绝,疑难病克星。1997年,白山市晋级正高只有一个名额,市卫生局给了我,使我于98年1月破格晋升为主任中医师。从1988年到2007年,我连续20年为中医药学校新生做报告,讲“我的成长之路”,讲我的经历。有的学生没有听过我讲课,但我的经历却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至今还保持联系。2001年,我经历了第二次调转,长春高新集团想调我去长春,给住房,建研究所,给孩子安排工作,市里又留下了我,给我的女儿安排了工作,破例给了编制。也准备建研究所,后来领导变化了,未能实现。2009年3月吉林卫视牛群冒号、浙江卫视寻找王介绍了我治愈的顽固性呃逆病人,节目一播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其中主持人牛群讲我的一段话说:“这是一位老中医,行医40多年了,在他的手里治好的疑难杂症不少”,因此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病的患者专程到白山找我治疗,在那段时间,医院的电话一直是热线。1997年2月,局领导和校领导找我谈话,要我课余时间到中医院坐诊。当时,我感到太累了,每天完成教学及学校门诊工作已经精疲力竭了,心里非常矛盾。当时中医院处于低谷,医院每天收入只有三四千元,职工已经四个月没有开工资,面对这个现状,我的心很受震动,为了振兴白山中医事业,我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从我踏进中医院第一天起,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中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每天从学校讲完课,急忙赶到医院给患者看病,千方百计为医院着想,星期天、节假日照常上班,从未休息过,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医院,有时候中午病人多,也一直看完为止。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13年来,我在中医院接诊病人无数(有挂号记录的近八万人),为中医院创收一千多万元,仅2009年一年就创收154万元。在白山我的挂号费是50元,而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病人,我就不让他们挂号了,有一天看了50多个病人,只挂了3张50元的号。(吉林省名中医挂号费50元)2007年,由于学校改革,我提前退休了。从此,我再也不用讲课了。2009年,我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我退休后,我的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因为我的两个女儿读完研究生后,就在宁波应聘工作了,在宁波安了家,有了孩子。我的爱人自2007年去宁波为女儿照看孩子整整三年了,我二女婿在香港驻港部队做航医,二女儿在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她一个人带孩子,不能独立生活,所以我的爱人不能回白山了。当孩子们听说我从学校提前退休了,想让我立即去宁波,我说虽然学校不需要我了,但中医院还需要我,我暂时不能走,我要把接班人培养好了再走。三年来,我自己一个人在白山,除了忙碌,就是孤独。我在白山42年了,我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白山,与这里的山山水水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失去了两次调转的机会,及国内外一些人的重金邀请。当我真要离开白山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很难受的。我在这培养了成百上千的学生,我在这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我在这里已经为一家四代人看过病,我在这里留下了八千余份不孕不育的病历,我在这里发表了80余篇论文,我在这里获得了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枚奖章2010年1月,我突然病倒住院了,这是我第一次住院,全家人为之震惊,二女儿特地请假坐飞机回来护理我。由于这次生病,全家人再也不放心我一个人在白山了。女儿在短信中说:这次得病给咱们家都发了预警,今后再也不能大意了,咱们家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