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doc_第1页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doc_第2页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doc_第3页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doc_第4页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使用本幻灯片!几点说明 本幻灯片只供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参考,其中的内容为根据本人专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制作,如需引用请参考该书,找到相应出处并加以标注。谢谢! 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一书可在浙江大学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资料室及各新华书店查到。 本幻灯片今后将每半年左右时间更新一次,如有什么修改建议,欢迎E-mail给我(为减少计算机病毒感染,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附件形式):。 项保华2001/6/15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讨论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理论本质、现实出路,特别是战略所涉及的环境、使命、实力三假设,持续竞争优势、业务发展演化、市场竞合互动三维构架,以及与战略相关的决策、变革、激励三方面动态管理问题。 本书采用问题导向而非理论导向型思路,主要针对我国在职经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研究生的战略管理课程学习要求而写,同时兼顾了其他各类战略实践与理论研究者的需要。 本书特色 本书在本人1994年出版的专著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基础上,经过近7年的潜心理论研究与咨询实践探索,借鉴吸收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彼德?德鲁克、迈克尔?波特、亨利?明茨伯格等西方战略理论研究者与老子、孔子、孙子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家的观点为一体,集数千名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的智慧之大成,提出了具有很强实用操作性的“问题导向型”战略管理整体框架。 本书认为,企业战略主要回答持续竞争优势构建、业务发展演化选择、市场竞合互动对策三大问题,需要在决策、变革、激励等内部配套管理上下功夫。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可以学习的化繁为简艺术与实务,它不应该领人进入管理迷宫,使人茫然不知所措,而应该助人跳出管理迷宫,教人透视破解之法。战略管理需特别关注决定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而不仅仅是“必要条件”,它应该是方向正确、运作高效、心情舒畅这三者的协调融合。 作者简介 项保华:1957年8月生,1982年、1984年、1991年先后获工学电机学士、管理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曾留学加拿大,赴日本、香港等地考察与讲学。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称号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为复旦大学与浙江大学教授、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企业组织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组成员,兼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或独立董事,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及其相关组织变革与领导技能开发研究。 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企业委托20余个项目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近30项,出版著作12部,其中独著的有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2001年)、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1994年),以第一作者出版的有管理经济学(1997年)、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1992年)、现代西方经济学(1989年),以副主编出版的有现代企业管理基础(1994年),此外,还曾担任全国97MBA联考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的管理部分主编。 课前思考现有认识与学习期望? 你认为企业战略应该是什么? 你最希望从本课程学到什么? 战略思维、艺术与实务(操作) 资料准备主要参考资料 中文部分 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1年5月 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 英文部分 David Besanko, David Dranove, & Mark Shanley. The Economics of Strateg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Arthur A. Thompson, Jr. And A. J. Strickland . Crafting & Implementing Strategy. 6th Ed. Richard D. Irwin, Inc., 1995 Alan J. Rowe; et al. Strategic Management: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4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Harvard Business Review/Sloan Management Review/Management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等国际期刊有关文章 学习建议防止知行背离、只谈不做 信息时代知行背离现象 对如何做,人们似乎知道得很多,但因为惰性而行动很少。 产生知行背离现象原因:高谈阔论者众,真正实干者寡,结果更进一步阻碍了行动。 消极指责:进入为批评而批评的怪圈。 不适当复杂化及使用抽象语言:使人越听越迷糊。 学习建议追求知行合一、能说会做 解决空谈误事对策:不是只停留在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上,要将设想付诸行动并使其产生真正效果。 领导关注了解及做好工作。 喜欢使用平直语言及简单概念。 对问题不仅要问“为什么”,而且要问“如何解”。 建立使决策落实到行动的循环回路(闭环反馈)。 相信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不干是得不到真谛的。 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及考核方式 教学内容: 管理教育概览 引言 第1篇 战略管理总论 第2篇 战略决策前提 第3篇 战略三维构架 第4篇 战略配套管理 课程考核:强调动态、灵活、整体 课内发言及考勤10% 期中作业:案例报告40%(约4000-5000字) 期末考试50%(论述题与分析题) 管理教育概览目标、要求与内容 培养目标:有社会责任感的一流经理(应用型)人才,急功近利、自我中心观念无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 人才要求:综合性,理工文融会贯通,能建立跨文化团队。cf.: 工科:实践能力脚踏实地,做一件成一件(实打实) 理科: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因为所以 文科:创新能力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博闻强记)。 教学内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统计;产、销、人、发、财;战略管理,管理哲学,管理伦理,管理沟通,全球经营。 管理教育概览学科特点:管理就是平衡 边缘性,理工文博采众长,创造超自我特色 精神与物质结合:身心合一,幸福快乐 科学与艺术结合:高效与愉快,理智与情感 自利与利他结合:占有与奉献,做事与为人 观念与操作结合:知行合一,能说会做 理想与现实结合:目标与手段,小事与大事 创新与守成结合:灵活与原则,权变与规范 人类与自然结合:天人合一,持续发展 竞争与合作结合:互损与共荣,诈人与防诈 独裁与民主结合:集权与分权,单干与团队 管理教育概览教学方式 长短中外案例各有特色,目标在于“催熟”经理。隐含“过去环境会重现”的假设,而实际上这是不一定的。 核心是参与式教学: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学员是顾客、朋友与伙伴,教中学、学中教,组织学习,共同提高。 本课程教学的案例力求课内消化,课外着重于结合实际感悟运用,写出体会文章。 管理教育概览历史、现状与危机 管理学院本身历史很短,仍处于创办探索阶段,如何办?这是尚未明确的世界性问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探索,可能存在多种有效途径。 认清环境才能正确把握环境,有信心、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愤世嫉俗的抱怨于事无补,如:社会上流行的许多打油诗,通常所传递的就是一种非建设性的消极情绪。 重科学、轻艺术,理论术语满口,但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以调动其积极性。管理的关键在于争取员工的信任与忠诚,如:积极倾听、打破等级、公平待人。 管理教育概览MBA到底应该是什么? 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到底如何进行管理? MBA Management Based on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心态积极) MBA Management By Action(立即行动) MBA Management By Adaptation(灵活适应) MBA Management By Alliance(真诚合作) MBA Management By Accident(例外管理) MBA Management not By yourself Alone(不是“独行侠”) 中国MBA特色:中国人文底蕴深厚,华人圈管理科学与艺术结合,形成专有竞争优势。 管理教育概览全球管理发展趋势 兼收并蓄、不断创新 组织:扁平或倒金字塔型,学习型、灵活应变、弹性团队。 目标:永恒追求顾客、员工、股东、社会的“四满意”。 宗旨:管理最高境界没有管理的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当然这与企业所处动态发展阶段有关。 本质:即使是网上时代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知道的知识、做事、为人三个层面,其最终需求者还是人,仍有基本需求。 管理教育概览管理与经济辨异 国内大经济小管理,国外反之。 经济造大趋势,管理建小气候。 政府关注经济,企业重视管理。 政策影响经济,内功决定管理。 一般经济规律,权变管理措施。 引言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通过别人完成任务)。 让:命令与启发。 人:引/选/用/育/留。 做、取得:措施手段。 事:客观事物,主观选择。 成果:需要兼顾多重伦理准则。 “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根据老子?17章改写 斯大林:“让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好。” 引言管理都有哪些特性? 科学性:高效。生理、理性、被动工具。 20世纪初,泰勒、甘特、吉尔布雷斯:动作、时间、计划研究,培训工人,提高个体生产率。 法约尔、韦伯等的组织管理原理:分工、专业化,机械、非人性的职能设计,改善组织生产率。 艺术性:愉快。心理、情感、能动主体。 20世纪中,梅奥、卡内基、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际关系、群体合作、行为科学、人性假设、人力资源。 各种心理疗法:动力、行为、认知、人文等。以解决“人们总在忙碌,而不能轻松地工作”的问题。 战略性:正确。精神、道德、意义方向。 20世纪末,大企业存在意义、使命目标、共同愿景,非盈利性组织作用,竞争合作互动关系反思。 跨国经营、环境生态、技术两难、企业伦理、社会责任、人类前景、全球命运。 引言什么是战略管理?其研究意义何在? 管理核心: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 战略管理 方向正确+运作高效+心情舒畅。 (长短期兼顾可持续发展) 个人:忙要忙得有意义,忙要忙到点子上。防止“我工作太忙而没时间思考”,或者“我思考太多而没时间工作”,促进自我成长。 组织:明确使命与目标,把握环境机会与威胁,认清自身优势与弱点,保持方向感与灵活性。保证个人自由与组织公平,真正实现“四满意”。 社会:明确共同价值准则,建设良好制度环境,确保生态良性循环,维护社会商圈和谐进化,促使整个社会持续发展。 引言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副标题说明 对1994年版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的拓展与补充。 艺术:兼顾人与情,而不仅益与损(主观灵活性:创新、愉悦、权变,人生及企业的存在意义)。 实务:实践指导性,而不仅理论性(客观规范性:简便、易行、有效,人生及企业的日常运作)。 引言教学第一层次目标:能让大家都听懂 将复杂的简单化,能让人听明白,这是应用的前提。 如果人家听不懂,从沟通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讲得不到位,而不是简单地说内容太深。 引言教学第二层次目标:部分能真正理解 引起共鸣,有所触动,产生顿悟。 觉得经过改造,可以正向或反向应用。 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难以直接运用。 引言教学第三层次目标:极少数马上行动 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共鸣。 不仅 观念变、态度变,而且立即结合实际付诸行动。 导致行为与业绩变化。 引言教学第四层次目标:使实践不断升华 一切知识终极都是实用的,而实用的又都是有限的,必须与时俱进(update)。 管理作为应用学科也不例外,需平衡实用与前瞻两方面要求。 引言战略管理发展简介 课程历史:发展过程,内容演变,当前热点-社会责任、企业伦理、非盈利组织、动态环境、全球竞争。 管理发展: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道德管理,达到管理理念与思想的共识,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 管理目标:使得从被动受控制的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变成主动的敢为、能为、愿为。这是战略管理的根本之所在。 引言战略管理研究现状:理论导向、应用困难 理论重点:十大流派 设计、计划、定位、创业、认知、学习、权力、文化、环境、结构(Design, Planning, Positioning, Entrepreneurial, Cognitive, Learning, Power, Cultural, Environmental, Configuration)。 历史演变:战略九论 过程论、产业论、资源论、能力论、博弈论、风险论、环境论、竞合论、生态论等,涉及政治、经济、人类、生态、社会、历史等众多领域。 存在问题:理论导向 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体系分类阐述不同层面的战略管理问题,强调理论流派及观点,专业术语太多,不利于听懂、理解与操作。 引言战略管理发展对策:问题导向、便懂易用 现状:学国外,融国内,战略研究形成热潮。相关理论日趋成熟,融会贯通、整合提高、简化操作尚需探索。 措施:创中国人文底蕴管理特色。 中西兼融、理论综合、实践总结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战略管理 简洁易懂、突出重点、知行合一 平实语言标题与专业术语解释 便于操作、问题导向、整体思考 为实际战略决策提供可行建议 重点:探讨成功“充分条件”,非研究“必要条件”。 引言战略管理内容框架 问题导向型战略管理整体构架 引言 第1篇 战略管理总论:核心、基准、原理 三问题、三假设、三出路战略理论核心 以互动整合为导向的战略定位原理 第2篇 战略决策前提:使命、环境、实力 以顾客回头与引荐率为中心的六种市场力量分析模型 引言战略管理内容框架(续) 问题导向型战略管理整体构架 第3篇 战略三维构架:优势、发展、互动 以自胜为导向的竞争优势 以持续为导向的业务发展 以和合为导向的市场互动 第4篇 战略配套管理:决策、变革、激励 以变革为导向的配套管理 第1篇 战略管理总论 本篇共有三章,分别讨论以下问题: 第1章 战略理论核心 基本问题、理论本质、现实误区、根本出路 第2章 战略思考基准 分析基点、伦理准则、自我超越、管理任务 第3章 战略定位原理 外部机遇、内部条件、内外匹配、互动整合 第1章 战略理论核心1.1 战略基本问题:三问题 企业存在根本理由企业为什么能够得到回报(顾客为什么需要企业、企业能为顾客做点什么)? 企业的业务(为顾客提供的)是什么?(现状) 应该(为顾客提供的)是什么?(目标) 为什么?(理由说明:整体产品概念) (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四满意”) (回答这三个战略基本问题,不只是阐明理由,还要为实现理由提供方法、途径指导,从根本上阐明企业的经营现状、未来目标与存在意义。) 1.1 战略基本问题 宗教、哲学、伦理、战略的基本问题比较 宗教:人从何来?最终到哪去?为什么? 哲学:人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伦理:道德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战略:业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说明: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都涉及人、事、物存在意义的探索,这是企业及人生存在的最本质问题。 1.1 战略基本问题 起点不同的两种循环 企业存在根本理由起点不同的两种循环:核心是始动力量在哪?能否导致不断加强的封闭循环?(利他自利“互为因果”观) 尽情追求私利(个人或企业目标)不择手段?增加收入可能(?)提供顾客与社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 对顾客与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或服务合法手段?增加收入自然(?)满足个人及企业赢利目标。 1.2 战略理论本质三假设:知己知彼明方向(目标) 环境:认清现状、符合实际、相互匹配。 1985年, AT&T请的咨询公司认为蜂窝电话没市场,8年后为夺回市场只得收购McCaw Cellular公司。 使命:达成共识、上下同欲、积极投入。 领导认为要进500强,员工认为这是在吹牛。 实力:动态印证、不断调整、灵活适应。 能从3000元发展到3000万元,是否一定也能从3000万元发展到3000亿元? 1995年有人建议“红高梁”零利润扩张,导致关门。 1.3 战略实践误区缺特色:战术性经营与战略性经营混淆 关注如何做甚于关注做什么 方法:管理技巧不断翻新,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方向:真正经营秘诀不让学、学不了、不匹配,靠学总落后,如学电传、传真、网络,全民运动、流行的难持续。 仅关注学可能产生经营恶果 以学代替创新,大家都能学,竞争导致经营结构趋同,市场定位变成相互残杀。 零和游戏增加价格及非价格竞争压力,无力进行长期投资,行业发展恶性循环。 例:VCD、彩电等家电企业业务趋同,多家持久竞争消耗战,大企业也难承受。 1.3 战略实践误区当前企业经营十陷阱 品牌塑造炒作化:务虚造势不务实求质。 入世恐惧扩大化:不积极开拓市场优势。 市场建设表面化:重视有形不重视无形。 电子商务技术化:不知顾客在哪的商务。 企业影响个人化:企业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