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28红军不怕远征难案例提供:南京市宁海中学 陈玉兰一、案例背景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全国闻名,在给初二艺术班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节课时,我利用该班学生比较活泼的特点,开了一节活动课。课前,同学们广泛收集红军长征的资料,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每个同学都办了一份历史小报。这些小报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将这些小报张贴在教室里,品头论足,特别有成就感,学习历史的兴趣倍增。在课堂上,同学们办的历史小报从各种不同角度展示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周全同学做的形势分析,详细地分析了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杨成同学带领我们故地重游,生动地介绍了遵义会议的情况;毕育霄同学制作的课件,既有动态的作战地图,又有精彩的电影片段,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苏剑钊同学所住的大院里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红军,他写好采访提纲,和同学合作,用DV拍了个“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的短片;邱敏等几个同学编排了老班长的历史短剧,那个为了掉队的伤员而牺牲的老班长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当我请同学们谈谈学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后,有何启发、感想、疑问时,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来二、过程描述(学生们展示材料的过程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刚才同学们又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做的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这段历史后有什么启发、感想或者疑问。请大家畅所欲言。生1:红军战士凭借超人的意志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生2:我们学过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面对大渡河、雪山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红军战士毫不畏惧,相反,他们把恶劣的自然条件当成了磨练自己意志的好机会。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生3:我收集到了肖华写的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从诗里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生4:我看过一些课外书,知道蒋介石是军校毕业的,而毛泽东没有专门学过军事,但“四渡赤水”毛泽东用兵如神,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他真是个军事奇才。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李德是个德国人,不了解中国国情,为什么红军要交给他指挥呢?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大肆杀害中国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3年,临时党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只好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们否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那时候,中国革命受共产国际的指挥,李德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来的代表,所以,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就被李德掌握了。生6: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红军转危为安。由此看来,领导人的主张是否正确,真是太重要性了。生7:我是“旱鸭子”,特别怕水。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面对光溜溜的铁索和湍急的水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毫不畏惧,真勇敢呀!生8:我们小学语文课学过金色的鱼钩,讲的是红军过草地的感人事迹。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最后为了伤员他耗尽了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太伟大了。生9:红军长征只剩下了几万人,敌人的围追堵截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又夺走了大量红军战士的生命。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与国民党相比,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十几年后国民党被打败,这告诉了我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灰心失望,只有不畏艰难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生10:红军战士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和雪山草地这样的困难,离不开他们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团结起来力量大。生11:红军战士刚过草地时,不懂压力与压强的关系,很多人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由此看来,知识就是力量一点也不错。我们要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用知识为国家做贡献。生12:遵义会议的召开太重要了,如果没有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后果不堪设想。它真不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13:在第五次反“围剿”前,毛泽东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就像我妈妈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以后我遇到挫折时,一定不能泄气,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生14:红军长征时条件太差了,过草地只能吃树皮草根和野菜,有的时候连野菜都没有,只能吃皮带。跟他们相比,我们今天算是生活在天堂里,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发言,争相讲述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有的同学从红军战士身上,看到了他们英勇顽强、团结互助、乐于奉献、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决心向红军战士学习;有的同学由红军长征的历史联想到了领导正确主张的重要性,思维很活跃;有的同学对比红军战士,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决定改正缺点;有的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深刻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呀!三、教师反思过去,许多教师总是担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说教有时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节课时,我主动“退居二线”,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探索历史内涵,发展思维,自我教育。事实证明: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得到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形成正确的情感。 四、点评讨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历史教师而言,要注意发挥历史课程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特有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本案例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关于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中学生们从小就听说过,若在课堂上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教育,中学生们未必爱听爱学,甚至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陈老师在本案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首先,改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角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广泛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其次,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求本班学生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自办一份历史小报,鼓励创新,形式多样,只要围绕红军长征这个内容去构思设计就行。第三,集中展示了学生作品,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师生合作交流,畅谈学习体会。通过上述这些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大增,他们不但课前行动起来,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搜集资料,而且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搜集到的资料以各种历史小报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映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较之教师的讲解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要大得多,这可从他们所交流的学习体会中得到充分证明。这样一来,用不着老师说多少,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很自然地实现了。正如陈老师自己所总结的那样: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得到发挥,情感得到升华。当然,本案例也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第一,既然教学对象是艺术班的学生,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办历史小报这一种形式上。例如,可以让学生画连环画,用图画的形式来描绘红军长征的故事,既可以是反映红军长征全部过程的历史画面,也可以是表现长征某个片段的故事画面,如“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城里孩子学习条件上的优势,让他们在电脑上制作有关红军长征的动画片,既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体验。第二,在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还不够。如学生谈到了红军战士的某些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但红军精神的基本内涵到底有哪些?老师没有明确地归纳和总结并予以强调,学生因此可能会难以把握学习的重点。又如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以及“如何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学生“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实,老师只要以“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自由讨论中,多作启发和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当学生不仅知道红军长征的生动故事,而且还能认识长征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意义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才算完成。(点评:周才方)案例29“e“路看敦煌 案例提供:南京市第九中学 姚丽娟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一课。当我在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发现本课教材最后的“活动与探究”环节有一项活动建议“搜集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写一篇敦煌莫高窟畅想旅游短文,如宝库探密等。”为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形式更加新颖,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对此项活动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并为它取名为“E路看敦煌”。我提前一周的时间,将我的这一想法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们对此都兴趣盎然,于是,以平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我建议他们利用信息课上网的时间,查找浏览相关的网站和网页,将结果和感想在学习本课时进行交流。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缩影,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升华。作为历史教学中的文化部分,以往常常容易被忽视。而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文化部分内容成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拓新思路、尝试新方法的有利舞台。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相信能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这次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直观的欣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敦煌莫高窟,理解“世界艺术宝库”的含义,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2、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习使用探究历史的新方法;3、通过查找、浏览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二、过程描述课前准备:教师将各小组提供的网站、网页以及相关材料拷贝到教学课件中;学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准备介绍本小组的材料、感想等。师:提到敦煌,人们往往会将她与“神秘”、“壮观”、“华美”、甚至是“屈辱”等字眼联系到一起。课前每个小组都上网查找了有关敦煌的各种资料,找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网页。下面就请小组的代表来介绍你们搜索的成果,谈谈你们对敦煌的认识吧。哪一小组先来?生1:我们小组推荐给大家的网站是“香港敦煌研究院”。这个网站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内容丰富。(/index_nonflash.html打开网站首页,引领大家一起浏览。)我们觉得敦煌很美,壁画的色彩非常鲜艳华丽,而泥塑作品都非常传神。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敦煌中的大量作品遭到了破坏,现在政府正在想办法进行保护。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这么一个精美的网站的呢?生1:我们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敦煌莫高窟”搜索到的。生2:我们小组搜索到的是“敦煌研究院”这个网站。敦煌研究院是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旅游接待单位。(/打开网站首页,引领大家一起浏览。)生3: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个可以观赏到莫高窟三维全景的网站(打开网站,引领大家一起浏览。/gansu/mogaoku.htm)生4: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九色鹿”。“在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跳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说完话,就回去了。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说完话,就回去了。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要不,我就要死了。”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害他呢?”那个人说不出话来。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扔到恒河里去了。”这个故事曾经被拍成动画片,而这个故事就是敦煌壁画中的一个内容,被拍成动画片后,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和绘画风格都是模仿壁画中的形象风格制作而成的。生5:我们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有关敦煌莫高窟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集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名字叫做道士塔。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读,但是希望大家能在课后去读一读。读完以后,我们会感觉到历史的沉重。我觉得我们应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生6:我们小组前两天在网上找到一份有关敦煌的资料“敦煌百年大事记”。(利用实物投影给大家介绍)1900年,一个姓王的道士发现“藏经洞”千年经卷、文书数万卷;1905年,俄国人奥勃鲁切夫换走莫高窟经卷、文书两大包;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骗走莫高窟经卷、文书24大箱,绘画、绣品5大箱;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挑走“藏经洞”珍贵经卷数千卷;1911年,斯坦因骗走佛经600余卷;俄国人鄂登堡率团盗走经卷一批;1921年,俄国军队侵驻莫高窟,对洞窟、佛像、壁画损坏极大;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彩塑数尊;1996年,敦煌艺术展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1997年,日本人青山庆示将8件珍藏敦煌文物无偿捐给敦煌研究所。(一片哗然)师: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一向成为争夺的目标。每次战乱都要给莫高窟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最严重的灾难莫过于帝国主义者的浩劫。生7: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抢回来。生8:你要人家就给吗?!生9:还是要发展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师:我觉得对过去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要极力保护,对现在的要好好把握,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今天敦煌莫高窟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成为世界级文物保护单位。敦煌是世界的,但首先是我们中国的。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请所有的小组来介绍,但是大家可以在课后进行交流。通过网络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到有关敦煌的方方面面,这真是太好了。敦煌莫高窟因为拥有大量形象精美的雕塑、题材广泛的壁画、形态各异的“飞天”而被公认是“世界艺术宝库”,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要好好保护她。三、教师反思如何使历史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如何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一直是我在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活”与“动”,目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活动环节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一种挑战。当然,活动环节并不一定是每一节课所必需的,这要依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施教学生的基础而合理设计。就我这一设计而言,在不同的班级就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由于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搜集准备工作,需要电脑设备作为保障,而学生本身素质和家庭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造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不平衡。但是绝大多数班级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寻找到了丰富的材料,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做到了教学相长,比如他们在介绍的过程中提出要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无疑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历史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是一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四、点评讨论该案例的突出之处在于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真正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而该案例中的教师恰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为自己的日常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然这是成功的。首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资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其次,多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西北旺外墙改造项目质量保障及施工合同
- 2025年度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待遇补充合同
- 2025保险代理咨询服务合同模板(含保险科技)
- 河北省昌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光伏产品代理进口合作协议
- 海南省万宁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电脑包年维护合同含硬件更换与故障响应服务
- 海南省澄迈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石材幕墙安装与工程款支付进度合同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买卖及物业管理合同
- 商会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城市河湖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技术导则》
- 《CIP培训资料》课件
- 无人机飞行安全知识讲座
- 物业楼宇管家岗位培训
- 土木公司大直径双曲线冷却塔施工技术交流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及答案
- Unit 5 Reveling nature Understanding ideas A journey of Discove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剪映操作全教程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