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doc_第1页
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doc_第2页
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doc_第3页
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doc_第4页
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假期社会调查报告题 目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2010年 02月 04日山西省夏县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我家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相望。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化的宝库,远古传说和史料记载的黄帝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形成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群星灿烂,汇聚了丰富的传统文化。2010年2月4日我在夏县大街小巷开始走访,来对夏县优秀的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创新状况做详细调查,期间调查了夏县的面塑,街边奶奶的手工缝制的一些吉祥物,吉祥布鞋,优秀的传统手工,还有韩周太叔叔的国画之路。我很感谢这次调查,让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一、 面塑夏县地处黄土高原,因而小麦成为当地既珍贵又普遍的农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面塑艺术丰富多彩,成为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我对家里的面塑一直有很特别的记忆,馒头没有用来吃,而是看着大人把面成各种漂亮的造型,每逢特殊的日子里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面塑,我们小的时候会摘掉面塑上的小花美滋滋的去玩。如下图没上色以前的面塑小花上色后的面塑小花在夏县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在岁时节令风俗中面塑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生各个展现生命意义的仪式中,面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1、 面塑的起源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到了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这些面塑,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之手。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2、 面塑的继承与发展在调研面塑发展和继承的过程中,我去夏县馍铺店里对的王淑贤阿姨本人及作品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用的所有面塑作品都是王淑贤阿姨馍铺店里的。她们没有条件进行专业的训练,加之面塑工具、原料的局限,面塑根本无法完整全摹拟自然,反而显其憨稚有趣。这种不成熟而造成的稚拙,非但没有使人感到简陋,反而显得很亲切,由不和谐带来最纯真、最友善的感情和无限的趣味。在夏县,面塑这一民间艺术之花,始终伴随着各项民俗活动而开放,每逢春节来临,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祝寿,都要捏制面塑作为馈赠礼物。面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记得我12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为我定上一个大圆的面塑如下图,爸爸妈妈会拿起这样的面塑在我的头上套三下,这个中间是镂空的,上面鼓起来的中间的那部分拿掉就可以看到,寓意着蒸蒸日上。爷爷生日的时候家里的姑姑婶婶们就会拿这种寿桃形的面塑给爷爷祝寿。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还有,如春节的时候,做成“莲花”和“鱼形”的面塑,表示“连年有余”;婚礼上送龙凤、鸳鸯、石榴形状的“喜饽饽”,祝愿新人生活美满、多子多福。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孩子十二生肖的面圈,或者“麒麟送子”,祈求“圆满”等。 左边的这位就是王淑贤阿姨,她对她的这些作品不是很满意,因为由于过年都比较忙,做的比较仓促,再者这些是用于商业用途做的比较简单。我觉得阿姨这里的面塑与传统的面塑相比更精练,精简了。夏县面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与夏县的民俗活动有着相应的关系。面塑作品中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美满的向往,幸福的追求,对爱情的祝愿,对健康的期盼等等,这一切都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得以更好的发挥。因此,面塑的继承与发展,建立在一定的民俗基础上的,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发展,新的民俗生活不断给面塑增加新的内容,也自然会折射出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和向往。我觉得现在的面塑与传统面塑相比生活中的更精练、精简、而专门用于欣赏中的面塑却越具有艺术性和精致了。二、 手工布制品和刺绣夏县是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悠久的古文化和浓厚的宗教气息,给大众文化以丰富滋养的同时,又紧紧地封闭了它,使夏县的民间文化能够在长期的封闭状态中完善自己和保留自己的原始特色。民间刺绣借助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条件,得以在民间传承数千年,并不断地修正和拓宽自己的表现技巧和表现领域。它作为一种“生产者的艺术”产生于民众,直接服务于民众,处处显示着朴实、率真、热情、挚爱的人性意识;显示着自然、洒脱、超逸、完整的美学追求;显示着勤劳、聪慧、多思的生活态度。我们从每一件作品中都不难体味到一种深沉的厚重感来,这种厚重是观念、技巧与生活的高度完美的统一,是来自对时空界限的准确把握。1、 刺绣 夏县刺绣,大致可以分为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从人生仪礼来讲便有满月、周岁、成年礼、婚礼、丧礼等,各个节日又有不同的主题内容。这些刺绣大都出自普通农家妇女之手,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互相之间的交流而得以延续的。这里的女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开始学着刺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绣花在她们的成长中自然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她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经验和技能,又在长辈的影响教导下,从模仿进而独立地去创造新的花样,形成了晋南民间刺绣的独特风格。2、 刺绣的继承与发展在夏县的大街上常常有奶奶在地上铺上一块布,上面放满了绣好的各种小老虎布鞋,小猪布鞋,小兔子布鞋,小老虎枕头,鞋垫等等。现在在大街上摆摊的奶奶比起以前已经少了很多,我有幸拍到了两个奶奶的作品。 特别喜欢下面这位奶奶做的这双小猪绣花鞋,不但继承了传统刺绣的特点,自己还做了创新,用布块拼接某些部位既省时,又省力,美观大方。 这位奶奶的名字我没能够知道,她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奶奶告诉我小孩满月与周岁,是家族添丁加口的喜事。旧时老辈人要给孩子做些虎帽、狮子帽、相公帽、莲花帽、红兜肚、围嘴、斗蓬、披肩、虎头鞋等,表达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亲朋们馈赠各种小衣服,恭贺贵子临门,子嗣兴旺。而她主要是做小孩子的绣花鞋。她在传统的手工艺上做了些创新,有的地方用布块来替代需要刺绣的一些部位,外观漂亮而且省时。 这位奶奶除了小孩子穿的绣花鞋以外,还绣制了布老虎,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要数孩子的枕头兼玩具的老虎枕头了。虎是我国民间普遍尊崇的吉祥物。汉代便有画虎于门,以驱灾避邪之俗。在我省民间以虎来做为孩子的伴生物,除具驱邪镇定作用外,还有祝福孩子虎头虎脑,虎虎有生之意。这种布老虎枕头,也博得孩子的喜爱,于是这可爱的动物便成为普遍的民间玩物,并随着各地文化、风俗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造型趋向。有的虎头鱼尾,有的一边是人一边是虎,有的一边是虎一边是兔。这些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造型显示出创作者浪漫洒脱的创作思想,也透射着一种神秘的图腾影象。奶奶绣的这种布老虎比较特殊,一是布料与传统的布老虎不一样,这位奶奶选择用画的方式来画的老虎的五官,而传统的用绣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布老虎这位奶奶做的比较简易。而奶奶绣的这双鞋子,相对比较传统,全是用线一针针缝成的面部结构。这些小老虎鞋、小兔子鞋、小猪鞋、小狗鞋等等,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还有很多刺绣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像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是晋南民间刺绣的一般题材。而瓜果蔬菜、飞禽走兽、山川风景、亭台楼阁等,更是生活中百见不厌的刺绣体裁。三、 韩周太叔叔的国画之路山西夏县河东文化,这里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武将廉颇,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都是这里人。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这里的人们受着各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很多人都喜欢收藏一些字画,韩周太叔叔就是民间国画艺术家,假期有幸到韩周太叔叔的门下去学习,叔叔以前是画漆画的,后来,自己苦练很长时间造就了现在的他,在我们家的那个地方,画的国画小有名气,他主要是画国花牡丹,当地人民颇为喜欢。叔叔很好的自学了传统的国画,在继承传统国画基础上,创作自己的风格,创就地方人喜欢的地方特色。夏县受着各种条件,各种元素的熏陶,有着深厚的河东文化,传统工艺,在继承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