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doc_第1页
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doc_第2页
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doc_第3页
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doc_第4页
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刘杨雷池文化:中华文化的奇葩“不越雷池一步”是脍炙人口的成语,雷池成为了驰名中外的地名。据历史考证,雷池是由雷水汇积而成,主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在望江县城东南10公里处,紧靠长江北岸,入江处为雷港。可以说,雷池就是望江,雷池文化就是望江文化。尽管据汪洋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雷池繁衍生息、耕种渔猎,但是雷池文化公认是起源于著名的历史典故“不越雷池一步”。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历阳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刺史祖约叛乱,向京城建康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打算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中书令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严令温峤:“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温峤不要越过雷池,离开防区。“不越雷池一步”由此得名,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雷池文化自然不单单是上述这个历史典故,历经千年积淀,它拥有了较为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总的来看,雷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古皖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是一种既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学文化,是5000年中华文化的奇葩。例如:望江是黄梅戏的故乡之一,一大批古今经典剧目起源和创作于望江,其中以天仙配、牛郎织女最为人津津乐道。“不越雷池一步”典故体现了尽忠职守的忠文化。二十四孝中,有“三孝”的典故在望江发生,包括王祥卧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而“王祥卧冰”还曾经被清朝康熙皇帝推崇,体现了感天动地的孝文化。雷池建制已有1700多年,陶渊明、狄仁杰、麹信陵、师范(师荔菲)等文豪名人曾经在此(或者辖区内)做官,留下了一段段奉公守则、造福地方的廉文化。望江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一面负山,三面环水,长江天堑横卧其南,香茗峻秀奇居其西,长江过境65.3公里,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古雷池遗存武昌湖也是全国湿地保护区,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生态文化。雷池在哪里?雷池文化在哪里?唐朝元和郡县图志、宋朝太平御览、辞海、辞源等资料记载,雷池在望江县,这从史实的角度给予了专业回答,但是社会大众对“雷池在望江”这一史实了解得并不多。以网络为例,百度上搜索关键词“雷池”,有超过218万个网页;搜索关键词“雷池、望江”,只有50000多个网页;搜索关键词“雷池文化”,更只有11000多个网页。这与雷池的知名度和历史价值格格不入、不相协调。另外通过课题组的随机调查,普通老百姓对“雷池在望江”、“雷池文化”了解得也不多。“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应该说,雷池文化早已事实上存在,并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它是隐藏在密林深处的一朵奇葩,只是“独在深山人不识”,知“雷池”而不知“雷池文化”也,知“雷池”而不知“望江”也。这说明关于雷池文化的专题性、系统性研究还比较缺乏,宣传得不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更是给予了我们开发这一文化资源的巨大机遇,恰恰是历史锻造了璀璨的雷池文化,赋予了今天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和开发雷池文化的责任。文化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和宣传雷池文化,将填补上述空白,弥补长久以来的遗憾。让新一代望江人,甚至国内外的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和认同雷池文化和望江。要将“雷池文化”打造成望江的一张“名片”,能够起到引导望江人、望江相关企事业单位增强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望江城市品牌,推动续写更加丰富多彩的雷池文化,从而促进望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围绕雷池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必然蕴含巨大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挖掘开发雷池文化,提升望江城市品牌1、摒弃雷池故地之争关于雷池的故地,主流意见和若干史实都证明雷池在望江县。当然,社会上也有声音认为雷池在黄梅县。有关雷池故地之争大可不必,而那些认为哪个地方板上钉钉确认是雷池,就完全拥有了雷池文化的全部资源,实际上这种观念有失偏颇。从国内外案例来看,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全球产生了数亿美元的产值,而花木兰故事的原产地中国,无论是戏剧、图书、电影、电视剧、旅游等多种产业开发,均不及美国。成都市以芙蓉为传统品牌,而西安开发的大唐芙蓉园却走在了前面,打出了知名度。所以对雷池文化,重在挖掘和开发,借助文化资源,做文化产业品牌,不妨摒弃纷争,搭建平台,共谋发展,走共同繁荣之路。2、对雷池文化资源的认识雷池文化包括忠文化、孝文化、廉文化、戏剧文化、生态文化,其文化资源包括古迹文物、民风民俗、历史人物、风景名胜、民间传说、民间技艺、民间戏曲歌谣、地方语言等。如果单独把这些文化资源剥离出来,我们会发现在其它地方也有,难以体现出差异化优势。没有差异化,就形成不了竞争力。只有唯一的、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才具有最大的开发价值,才能塑造城市品牌,其本身也是最具“软实力”的品牌。实际上“雷池”二字就是雷池文化最具代表性、统领性的文化资源,“不越雷池一步”这个历史典故就是把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具有极大诱惑力和吸引力的“项链”,使得雷池文化体现出自身特点、竞争力和生命力。雷池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并不是天然可以转化为价值的商品,只有经过再创作、创造,才能形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备商业价值。另外,这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统产业的生产不同,文化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并不像自然资源那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全社会共同的财富,谁都可以用,如何用好取决于创新能力。因此,望江要想占据雷池文化的高地,光是起源地还不够,关键是要提升挖掘开发雷池文化资源的创新能力。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系如图所示。文化资源潜藏性依附性稀缺性差异性价值体系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生产力区域经济文化产业3、雷池文化传承我们建议由望江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深入挖掘、开发、利用雷池文化,实施雷池文化传承工程,扩大雷池文化在全国的影响,促进望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先进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雷池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雷池文化遗产包括有关雷池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为古迹文物、古建筑物、古镇、考古遗址、风景名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风民俗、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技艺、民间戏曲歌谣、地方语言等。雷池文化遗产是望江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再现,等于“无字史书”。除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外,还在于它能够托物寄史,托物寄情,把经历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真实地铭记下来,也是延续中华文明。开展雷池文化史料整理,编撰出版雷池文化丛书,集中向社会介绍雷池文化昨天、今天和未来。丛书编撰要邀请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专家参与,以保证权威、全面、严谨、深刻,特别是雅俗共赏,要让普通大众读得懂,愿意读,尊重史实,不能混淆视听。筹建雷池文化(产业)园。一方面还原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景观,另一方面创造现代化的时尚景观,形成新的建筑空间格局和城市特色。雷池文化(产业)园可兼具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内涵,既保护了雷池文化遗产,又能够通过文化的号召力,吸引海内外的客商投资望江。(2)雷池文化推广工程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文化缺乏推广,也只能空叹“曲高和寡”。过去中华文化就是缺乏在全球范围内良好的推广,造成了世界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如今我们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就是要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让世界能够了解中国、认同中国。雷池文化同样也需要推广,特别是当前社会影响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对雷池文化的推广,与传统文化推广不同,它是与望江城市品牌打造紧密结合起来的。望江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和巩固在安徽省、中部地区序列内领先,就要借助雷池文化的推广,打好文化牌,唱好经济戏。A、办好雷池文化活动。每年在望江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举办雷池文化年会论坛、沙龙、研讨会等活动,并与经贸洽谈会、招商引资结合起来,通过雷池文化吸引海内外客商关注望江,进而促进务实经贸合作。B、完善雷池文化推广媒介。建设雷池文化网,成为对外信息发布、研究成果展示、合作交流的实时信息平台。提升雷池文化报办刊水平。雷池文化网是海量发布雷池文化相关信息,任何人通过网站都能了解雷池文化的各种信息,属于下里巴人,而雷池文化报应该是面向官产学中高端读者展示经过筛选的雷池文化信息,属于阳春白雪。 一报一网将构筑雷池文化覆盖高中低端人群的推广体系。同时实施望江城市品牌组合传播。以雷池文化为核心卖点和焦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聚焦重大事件、各种活动、知名人物、历史典故,广泛宣传推广,提升望江城市品牌。4、发展雷池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打造“雷池文化”品牌是提升望江城市品牌的重要着力点,也恰恰说明需要大力发展雷池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物质效用价值和文化精神价值的统一,在不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雷池文化可以传播得更广泛、更持久,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又提升了望江城市品牌。望江发展文化产业,不是有什么文化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而是市场需要什么,拥有差异化优势、话语权,才去发展什么产业,做出特色,也才会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特色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必须以特求生存,以特赢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建议望江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启动研究和编制望江县发展以雷池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先做好规划,再做好产业”已经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流程。一个产业的发展,首先是零星产业元素的发展,再通过政府科学规划,总结经验、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引导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过去是无意识的“无心插柳”,现在需要站在传承历史、科学发展的高度和角度,对望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总结适合望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模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由“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的模式是值得坚持的,这也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特别对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由政府牵头去整合市场资源、企业资源,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策划一个项目,发展一个项目,成熟一个项目,而后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由此看来,望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以“雷池文化”为核心,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可以发展的具体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业、图书音像业、出版印刷业、演艺业、影视业和艺术品业,而文化旅游业是其中的龙头和支柱。雷池文化资源比较零散,这些资源单独很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需要复合型的文化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业是资源整合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平台,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通过其全面整合,从而发挥规模效益。(1)策划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将各种景点设计为一日游、两日游、三日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用天然美景、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文化魅力吸引和留住游客。要针对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信仰、不同身体条件的游客,设计多条旅游线路,使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2)策划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从雷池文化资源来看,文化旅游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探寻历史、休闲体验”。在这两个方向上,策划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并对现有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包装,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要以一体化、产业链的思路来策划和运作,包括恢复历史遗迹,创作主题黄梅戏剧目,拍摄雷池文化影视剧,建设影视基地,发展雷池文化乡村旅游,开发雷池文化歌舞、纪念品和特色食品等等。(3)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名度,取决于营销推广工作。在许多旅游项目还处于发展初期,无法独立开展有效的营销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要牵头开展营销推广工作,建设和开通“雷池(文化)旅游网”,将城市品牌推广与文化旅游品牌推广结合起来,加大活动、媒体、网络的宣传力度,使宣传触角延伸到哪里,客源市场就发展到哪里。推动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旅游集团的战略合作,使得望江成为它们的旅游目的地,以获得更多的客源。(4)引导文化旅游业带动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调整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衍生发展旅游纪念品、民族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产业。这些产业可以无缝承接文化旅游的品牌资源,附加值高,不仅可以面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消费,同时也能建立高端品牌形象,进入大众的消费市场。同时,来望江的游客都是雷池文化、望江城市品牌免费的宣传者,他们会将所见所闻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如能利用好这个传播效应,无疑对其它产业也是良好推动。雷池文化是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望江身处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中部崛起、安徽崛起等宏观利好战略背景下,雷池文化给望江带来了同样利好的微观环境。一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能够困境中逆风飞扬,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要想发展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文化产业项目,就要坚持国际化和民族化并举,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世界看到更多的“中国原生态”,雷池文化就是最具价值的“中国原生态”。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回报高、周期短的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