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doc_第1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doc_第2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doc_第3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doc_第4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一【三年高考真题展示】1(2009年全国卷文综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2(2009年上海历史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3(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31)(1分)被喻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的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土楼以圆楼为主,也有一些是方楼在古代同一幢土楼里居住着不同宗族的人圆筒状的土楼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和合土楼体现了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建筑风格A B C D4(2010年全国卷文综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斟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5(2010年全国卷文综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首魏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6(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38)(2分)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历经沧桑,目前该画的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2010年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富春山居图用笔文静细秀,线条勾勒有致,画风柔美宝岛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和平与统一的心声富春山居图与清明上河图都以我国秀美的山水风光为主题A. B. C. D.7(2011年全国卷文综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8(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 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A B C D9(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 B C D10(2009年江苏历史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全国各地模拟精编】1(辽宁省抚顺二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原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B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C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2(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期一测文综历史)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2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历史)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A琶琶行“元和十年”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4(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届高三九月月考历史)在易中天评历史栏目中讲道:“任何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改革,都离不开传统,都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为现实服务的东西。”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孔子改制考 C建立和谐社会理论 D“打倒孔家店”5(广西区桂林十八中2012届高三二次月考历史)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给林黛玉看病的王太医这样描述林黛玉的病情:“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伤及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流气涌,自然咳吐。”据此分析,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应该是 A切脉之学 B望闻问切 C伤寒杂病论 D五行学说6(河北省定州二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毛泽东说:1911年,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现在来看,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文中“思想还有些糊涂”是指混淆了 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主张 B旧官僚和立宪派的主张C旧官僚和革命派的主张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7(河南省卫辉一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这主要体现了 A知识经济时代的知本创意 B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工业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南方北方南京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221251713511211421世纪教育网48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9(江西省某校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B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21世纪教育网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0(湖南省衡阳八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1(湖南省浏阳一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 国内市场的形成 D. 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1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1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9月质检历史)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14(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上期一诊历史)“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15(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2届高三九月文综历史)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国际展览局授权东道主编纂三本宣传手册。(1)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作出贡献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事迹,(2)从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届世博会的重大花絮,(3)每届世博会的基本情况。如果由你来编写,你认为这三本手册相应较好的编纂体例是 A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 B编年体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 国别体 纪事本末体 D纪传体 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16(浙江省杭州高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17(广西柳州铁一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A物质文明 B社会文明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18(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一次联考历史)“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史观是A阶级斗争史观 B文明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全球化史观19(安徽省2012届高三第四次淮安联考历史)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20(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2届高三上期期初历史)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DA.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 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21(湖南省衡阳八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食糖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材料三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请回答:(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4分)(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8分)(4)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4分)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22(上海市南汇中学2012届高三一次考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夫史官者,必求傅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代之亹亹。”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材料二 刘知几揭示作史三长:才、学、识。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 柯灵散文欣赏的多维空间材料三 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己,作史者苟能勘破之,知其以若彼之困,故生若此之果,鉴既往之例,示将来之风潮,然后其书乃有益于世界,今中国之史但呆然日: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材料四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启超材料五 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蔫,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吾辈食今日文明之福,是为对于古人已得之权利;而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孽殖此文明,又对于后人而不可不尽之义务也;史家所以尽此义务之道,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弱也。 梁启超新史学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思想内容。(3分)(2)材料二中,章学诚所说的史德指什么?(1分)他为什么要在刘知几的作史三长之外特设史德的要求?(1分)21世纪教育网(3)材料三中,作者批评了旧史学哪些弊病?(2分)(4)材料四所说的“公理公例”指什么?(1分)21世纪教育网(5)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作者的史学主张。(2分)(6)材料五中,作者认为史家的职责是什么?作者理想的“新史学”是什么?(2分)作者批评旧史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高考题及模拟题答案、解析】一高考题1A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2C 本题属于社会生活、文明史观题。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3B 本题属于社会生活、生态史观题。土楼里居住着同一宗族的人,故不正确;土楼是福建客家民剧,不是苏州园林等江南水乡园林建筑,故不正确。4D 本题属于课内外联系题。金朝(女真族)也重视中原汉族地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说明它吸收了中原的文化。5D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五行相生原理:金水木火土金(本题采用此原理)。五行相克原理:金木土水火金。6C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所述是人物画的特征,排除;清明上河图是城市风俗画,排除;分别从地理角度和政治寓意角度表述,符合实际情况。7D 本题属于课内外联系题。章太炎借用南宋末年的悲壮抗元故事,意在激发中国人民反帝的民族激情。8A 本题属于全球史观题、课内外联系题。错在“全球化的主要障碍”不应当是恐怖主义;错在“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被铲除”,这一“土壤”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正确。9B 本题属于文明史观题、社会生活题。“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10答案要点:(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只有,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解析:本题属于社会生活题、哲学思辨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1)这个变化要突出由婚姻不自主到婚姻自主。(2)经济基础强调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家庭关系突出伦理道德变化,社会条件在这里要包含制度、社团和法律等。(3)视角要突出历史与社会现实这两个不同视角;结合婚姻自主的进步性和有限性做一个简要认识。二模拟题1A 本题属于史学史观、文明史观题。题中汤因比的话主要是指要承认和尊重人类文明的多元性。2A 本题属于史学史观题。对蒋介石了解和研究的材料更丰富、视解更多样,即逐渐走向客观。3D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即把语文文化常识与历史相结合,D项中“丁卯”属干支纪年。A、C两项是年号纪年法,B项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4D 本题属于比较史观题。ABC三项都从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或发展,D项是全面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5D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从题中的“木气、脾土、肺金”可以判断这是五行学说。6A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题中所说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三人共事,走同一条道路;实际上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走的民主共和的革命道路;康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走的君主立宪的改革道路。7A 本题属于课内外联系题。即把现实生活中的互联网概念融入知识经济的潮流中,突出知本创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C 本题属于社会史观题、跨科综合题。从本题数字表格所列数据可以归纳出A项所述现象,从而揭示出C项所述实质问题。9A 本题属于哲学思辨题。从发展变化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出发,10C 本题属于史学史观题。史学研究应先找足够丰富的资料,再得出研究结论;AB两项在程序顺序上不合适;D项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材料不够充分,结论错误。11D 本题属于比较史观题。本题的较晚是指19世纪中后期,较晚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有中、俄、德、意等国,只有D项属于这四国的相似前提。12C 本题属于生态史观题。从中国古代西周律法、唐代律法到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决议,体现出C项是其共同点,B项的“国际合作”、AD项的“全球”并非题中三个材料的相同点。13C 本题属于文理综合题。题中的“1+X”实际上是指“一超多强”的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其中的“多强”(或多极)即是X,它是一个动态的有大致范围的变数。14A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从题听的毁坏西方物质文明、杀东洋鬼,再跟大清闹,可概括其主张为A项的“反清灭洋”。15D 本题属于课内外联系题、史学史观题。把上海世博会与历史相联系,这三本手册分别是对人物事迹的记述、对同类事物变化线索的记录、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分别适用的史书编纂体例是D项。16C 本题属于近代化史观题。“立言”是指宣传西学(技术、制度、思想等);“流血”是指为改革或革命作出牺牲;“摸钱”是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的经济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7B 本题属于文明史观题。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广大民众,也就是文明史观的社会视角。18B 本题属于文明史观题。题中材料强调的是在社会进步中,应多讲文明进步本身,少讲为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阶级斗争史观)。19B 本题属于跨科综合题。应从章太炎生活的时代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及革命运动兴起)出发,可知章太炎是赞扬洪秀全反满,批判曾国藩为满族效力。20D 本题属于史学史观题。从题中材料可知,D项是排除了“复杂历程过程中的多样性”,故D项解读不恰当。21答案:(1)原因:欧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4分,每点2分。如果答“社会保守”等类似而模糊的答案给1分。)(2)重大历史事件:政治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答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具体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可给1分,答齐三国可给2分)(2分);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2分,每点1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思想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分,每点1分,答思想解放运动得1分)。(3)观点一: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习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2分)理由:它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平等观念的发展。等等。(答对1点给2分,答对3点即给6分)观点二: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习俗。(2分)。理由: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习俗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其他言之成理可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