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摘要:本文提出了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中应当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并针对各种不同课型的特点分析了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并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阐述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 Adopted in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YANG Na1 LIANG Hai-long2(1.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300072,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300222, China)Abstract: It is proposed that modern multimedia technology should be adopted in traditional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nalyzed basing on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classes that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e necessary to be brought in for teaching. An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dopt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re also stated from perspectiv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sides, some noticeabl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Key Words: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ultimedia technology 对外汉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与以往已有所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已不再仅限于黑板和粉笔,还可以采用音频、视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在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是在保持传统教学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也完全是在原有的教室中实现,不需要将教师和学生全部移入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只需在原有教室的讲台位置安装多媒体,黑板上方安装可以自动升降的显示屏幕即可。这样不但节约资金,容易实现,而且教师和学生也可与往常一样,近距离地进行交流,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气氛不会被机器所阻隔。下文分不同课型,并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阐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1 分课型探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1.1读写课(精读课):读写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1.1.1语音教学语音教学一般是口耳相传,老师反复示范,学生反复模仿习得。有些语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顺利掌握,但仍会有少数语音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和学生母语中某个语音发音相近或者学生母语中根本不存在的语音,单凭模仿是很难找准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的。如汉语的a音位有三个变体,如bapA、banpan和 bangp,但越南留学生发a时,无论哪种情况都普遍靠后,接近于a音。这是由于越南语中的a音位只有一个变体, 于是越南留学生习惯用a来代替汉语中a音位的所有变体。再如,阿拉伯语中不存在j、q、x这组舌面音,阿拉伯学生发含有这组声母的词语时,总是不到位。针对这些语音难点,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发音原理,向他们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但汉语语音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师生的沟通很难顺畅实现。在这个时候,教师除了借用图片或者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之外,采用多媒体视频进行语音教学,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演示重点语音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再配合动画演示发音时舌位及唇形的变化特点,让学生对难点语音有更直观的认识,更快、更准地领会老师的讲授意图。语音的练习单凭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都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复习学过的语音。但如果在没有正确参照物的情况下,难免学生会反复操练自以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发音。这样一来,他们不但没有习得到正确语音,还容易让错误的语音化石化,难于更正。此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音模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语音模版需要包括汉语21个声母、36个韵母和包含汉语四个声调的4个单音节字。这时,多媒体同样可以显示出优势。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录下自己的发音,让学生能够通过磁带或者MP3随时听到老师的标准发音。尤其是一些难点语音和汉语的声调,更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可供学生课后重复听的声音资料,让学生即使在下课时间也接触到正确标准的发音,这样方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1.1.2字词教学读写课上偏旁部首的教学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面对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对于来自日韩等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不是件难事,问题只是书写笔顺正确与否。但对于来自欧美、非洲等非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记汉字是非常困难的。在他们刚接触汉字时,给他们建立汉字笔顺和结构的概念非常重要。但如果每个汉字老师都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笔顺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这时我们可以求助于多媒体。把要讲汉字的书写步骤做成课件,课上向学生展示一部分汉字的书写,其余可以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不但满足了非汉字圈国家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节约了不需要此项训练的学生的时间。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可以突出汉字的表义功能,通过多媒体动画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些汉字如“上、象、休、月、肉”等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汉字的微妙,在头脑中建立汉字与其代表的实物的联系,帮助记忆。另外给学生建立汉字形旁和声旁的概念,也有助记忆。教授一个汉字时,可以同时展示与其同一偏旁的其他汉字,如教 “抱”时,给出“打、扔、扶、扫、抓、挂”等汉字,并配以其所表动作的动画,学生立即能领会形旁“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系。同时再给出另一组汉字“包、饱、刨、雹、炮”,并配以读音,让学生体会声旁“包”的表音作用,了解汉字是有规律可寻的。另外,在读写课上教师向学生解释词语含义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通过显示影像来实现。比如一些表示实物的名词“苹果、坦克、毛衣、狮子”等,教师只要展示图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踢、撞、哭、跳、摔”等,通过多媒体可以形象地展示该动作,不需要教师再运用肢体语言;还有一些不容易用语言解释清楚的词,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透”,只要通过屏幕显示动态画面来配合例句一并出现,“阳光透进房间”画面是阳光通过玻璃照进房间,用箭头表示阳光的走向,无需枉费口舌,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词语含义。1.1.3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无疑可以节约教师本用来板书例句的时间,而且通过直接给出画面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操练语法点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画面或语境用语法点造句。特别是讲授一些虚词的用法时,单纯用语言解释的方法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显示出大量具体例句,并配合插图或动态画面片段,让学生自己体会。如解释趋向补语“来、去”的不同使用条件时,教师可以配合插图,用都指向说话人的箭头表示“来”,不指向说话人的箭头表示“去”,让学生大体上有所了解。然后,给学生大量有文字及箭头标示的图画做例子,如画面是一个孩子在山上对山下的爸爸喊着,箭头从爸爸指向孩子,配合的文字是“快上来”(以下例句从简);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对门外的学生说“你进来”;在楼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下去吧”;在办公室里一个老板对职员生气地吼“你出去”等等。通过观察例句,学生能体会到使用“来、去”的场合。最后反复操练巩固语法点,用先前展示过的画面,让学生替另一个没说话的人说出包含语法点“来、去”的句子,再放一段爷孙俩爬山的真实生活片段,让学生自己用含语法点的句子为其中人物配台词,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使用趋向补语“来”和“去”。1.2 听力课: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声音资料,于是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听上,忽视了其他感官。而教师则是在一遍遍地重复用录音机放录音,主动发挥的机会很少。这样两节课近90分钟下来,学生很是疲惫,教师也不感轻松。如果适时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调节课堂沉闷气氛,免去教师用录音机来回倒带的时间浪费,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听录音材料之前,教师进行预示时,可以辅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用课件解释词语或介绍背景资料等。听的过程中,当遇到难点时,可以辅以文字或动态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发现学生有些疲惫的时候,也可以在某些叙事性强的听力片段,配合影像,调节他们的情绪。听力课不该仅仅是听的课,也应适当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他们减轻疲惫感。1.3 口语课:口语课是要向学生传授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开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也是口语课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设置出真实的交际场景,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积极主动地用汉语来参与交际活动。在传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口头或图片来介绍语言场景,有时由于学生水平的限制,要浪费大量时间,学生积极性也不免会受影响。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课件模拟出直观、形象的动态交际环境,学生快速领会了教师的意图,进入到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中,唤起他们自觉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愿望。同时再现的真实生活片段中,可以引入多人的声音,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不同特点的声音,防止出现学生只能听懂老师说的话,走出课堂后就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际层面真正理解语言点,并能准确而得体地使用到生活中去,快速、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2 从教师和学生不同角度讨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2.1 对教师而言:2.1.1课上教学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讲授的课程得到学生的喜爱。为了调动更多积极因素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乐趣,教师想尽办法,多媒体技术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增强兴趣。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还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上时间,让整个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紧凑。2.1.2课下备课过程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必然会增加教师很多的备课时间。教师要提前找寻相关资料,比如图片、短剧、动画等内容。还要做PPT文件,输入上课需要的文字信息,如大量例句和配套的练习等等。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有关电脑知识方面的培训,以便能应对课上多媒体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而,虽然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烦琐很多,它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但它能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供我们以后再次利用,也可以与其他的教师共享,从长期来看它反而为更多的教师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众多的教师可以集中建立一个语料库,在以后的教学中,大家一起共享,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2.2 对学生而言: 2.2.1初级阶段: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兴趣很高,学习的内容也浅显易懂,多是平时生活中就能常接触到的简单内容,如果老师单纯是通过黑板和对话与学生交流,无疑是非常枯燥的。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了解语言环境,为以后得体使用语言打下基础。2.2.2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不同于初级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时的新鲜感不可避免地会慢慢减弱,汉语水平的提高速度也逐渐减慢。部分学生随即出现“高原期现象”。这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不管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停滞不前或进步缓慢。教师要理解他们的问题,积极劝导,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阶段,学习内容变难,语法点集中,知识面扩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常常要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用画面或影像的形式,学生能一目了然,也会更感兴趣。讲解语法点时,动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单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做更多的操练,关于这点,上文已提到。2.2.3高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部分学生的“高原期现象”会消失,学习内容会接触到很多抽象及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时教师单纯的讲解会变得很无力,不如给学生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因为有些内容要用大量的话语来解释,但即便如此有时语言也无法让学生完全明了,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语言无法取得的效果。比如讲桥梁(下)中重读西藏一课时,配合多媒体通过图片和短片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西藏的自然风光、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等等,会更有利于他们准确理解课文的含义,这些都是教师单纯的口授无法传达出的信息。3 引入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相对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在教师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很多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有速度快的特点,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但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是否能适应这么快的速度,教师要留给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时间,不能太过紧凑,否则学生就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吸收所给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动态、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听到和看到课堂之外的情景,它生动、直观、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不是越漂亮、越夺人眼球就越好。做课件时应避免过于花哨,否则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全神贯注地关注知识点,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番热闹,而且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疲惫。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现代教学手段,有不少优势,但在课堂上并不是应用得越多就越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量地合理应用多媒体。否则不但教师要消耗很多准备课件的时间,而且学生也会因习惯于看大量的电脑操作,而过分依赖电脑,失去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教师一定要头脑清醒,要像对待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一样,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应用,在某些使用多媒体手段会突显优势的教学环节上,采取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引入多媒体技术。参考文献:1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2郑艳群.汉语口语多媒体教学的体验和思考J.汉语学习,2005,2.3郑艳群.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语言文字应用J,2006,1.4纪晓静.试论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电化教学J,2002,5.5刘新春.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上的应用.语言教学研究J,2006,9.6陈作宏.多媒体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民族教学研究J,2006,1.7周国鹃.论多媒体课件在中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4,2.对外汉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杨娜 陈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摘要:本文提出了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中应当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并针对各种不同课型的特点分析了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并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阐述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 Adopted in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YANG Na1 LIANG Hai-long2(1.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300072,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300222, China)Abstract: It is proposed that modern multimedia technology should be adopted in traditional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nalyzed basing on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classes that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e necessary to be brought in for teaching. An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dopt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re also stated from perspectiv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sides, some noticeabl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Key Words: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ultimedia technology 作者简介:杨娜(1979- )女,汉,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应用,对外汉语教学. 陈红(1967- )女,汉,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联系方式:(宅电(手机电子邮箱):NANCYLHL409163.com通讯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00072)对外汉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与以往已有所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已不再仅限于黑板和粉笔,还可以采用音频、视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在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是在保持传统教学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也完全是在原有的教室中实现,不需要将教师和学生全部移入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只需在原有教室的讲台位置安装多媒体,黑板上方安装可以自动升降的显示屏幕即可。这样不但节约资金,容易实现,而且教师和学生也可与往常一样,近距离地进行交流,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气氛不会被机器所阻隔。下文分不同课型,并站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阐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1 分课型探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1.1读写课(精读课):读写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1.1.1语音教学语音教学一般是口耳相传,老师反复示范,学生反复模仿习得。有些语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顺利掌握,但仍会有少数语音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和学生母语中某个语音发音相近或者学生母语中根本不存在的语音,单凭模仿是很难找准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的。如汉语的a音位有三个变体,如bapA、banpan和 bangp,但越南留学生发a时,无论哪种情况都普遍靠后,接近于a音。这是由于越南语中的a音位只有一个变体, 于是越南留学生习惯用a来代替汉语中a音位的所有变体。再如,阿拉伯语中不存在j、q、x这组舌面音,阿拉伯学生发含有这组声母的词语时,总是不到位。针对这些语音难点,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发音原理,向他们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但汉语语音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师生的沟通很难顺畅实现。在这个时候,教师除了借用图片或者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之外,采用多媒体视频进行语音教学,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演示重点语音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再配合动画演示发音时舌位及唇形的变化特点,让学生对难点语音有更直观的认识,更快、更准地领会老师的讲授意图。语音的练习单凭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都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复习学过的语音。但如果在没有正确参照物的情况下,难免学生会反复操练自以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发音。这样一来,他们不但没有习得到正确语音,还容易让错误的语音化石化,难于更正。此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音模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语音模版需要包括汉语21个声母、36个韵母和包含汉语四个声调的4个单音节字。这时,多媒体同样可以显示出优势。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录下自己的发音,让学生能够通过磁带或者MP3随时听到老师的标准发音。尤其是一些难点语音和汉语的声调,更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可供学生课后重复听的声音资料,让学生即使在下课时间也接触到正确标准的发音,这样方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1.1.2字词教学读写课上偏旁部首的教学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面对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对于来自日韩等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不是件难事,问题只是书写笔顺正确与否。但对于来自欧美、非洲等非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记汉字是非常困难的。在他们刚接触汉字时,给他们建立汉字笔顺和结构的概念非常重要。但如果每个汉字老师都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笔顺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这时我们可以求助于多媒体。把要讲汉字的书写步骤做成课件,课上向学生展示一部分汉字的书写,其余可以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不但满足了非汉字圈国家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节约了不需要此项训练的学生的时间。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可以突出汉字的表义功能,通过多媒体动画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些汉字如“上、象、休、月、肉”等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汉字的微妙,在头脑中建立汉字与其代表的实物的联系,帮助记忆。另外给学生建立汉字形旁和声旁的概念,也有助记忆。教授一个汉字时,可以同时展示与其同一偏旁的其他汉字,如教 “抱”时,给出“打、扔、扶、扫、抓、挂”等汉字,并配以其所表动作的动画,学生立即能领会形旁“扌”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系。同时再给出另一组汉字“包、饱、刨、雹、炮”,并配以读音,让学生体会声旁“包”的表音作用,了解汉字是有规律可寻的。另外,在读写课上教师向学生解释词语含义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通过显示影像来实现。比如一些表示实物的名词“苹果、坦克、毛衣、狮子”等,教师只要展示图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踢、撞、哭、跳、摔”等,通过多媒体可以形象地展示该动作,不需要教师再运用肢体语言;还有一些不容易用语言解释清楚的词,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透”,只要通过屏幕显示动态画面来配合例句一并出现,“阳光透进房间”画面是阳光通过玻璃照进房间,用箭头表示阳光的走向,无需枉费口舌,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词语含义。1.1.3语法教学。语法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无疑可以节约教师本用来板书例句的时间,而且通过直接给出画面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操练语法点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画面或语境用语法点造句。特别是讲授一些虚词的用法时,单纯用语言解释的方法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显示出大量具体例句,并配合插图或动态画面片段,让学生自己体会。如解释趋向补语“来、去”的不同使用条件时,教师可以配合插图,用都指向说话人的箭头表示“来”,不指向说话人的箭头表示“去”,让学生大体上有所了解。然后,给学生大量有文字及箭头标示的图画做例子,如画面是一个孩子在山上对山下的爸爸喊着,箭头从爸爸指向孩子,配合的文字是“快上来”(以下例句从简);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对门外的学生说“你进来”;在楼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下去吧”;在办公室里一个老板对职员生气地吼“你出去”等等。通过观察例句,学生能体会到使用“来、去”的场合。最后反复操练巩固语法点,用先前展示过的画面,让学生替另一个没说话的人说出包含语法点“来、去”的句子,再放一段爷孙俩爬山的真实生活片段,让学生自己用含语法点的句子为其中人物配台词,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使用趋向补语“来”和“去”。1.2 听力课: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声音资料,于是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听上,忽视了其他感官。而教师则是在一遍遍地重复用录音机放录音,主动发挥的机会很少。这样两节课近90分钟下来,学生很是疲惫,教师也不感轻松。如果适时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调节课堂沉闷气氛,免去教师用录音机来回倒带的时间浪费,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听录音材料之前,教师进行预示时,可以辅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用课件解释词语或介绍背景资料等。听的过程中,当遇到难点时,可以辅以文字或动态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发现学生有些疲惫的时候,也可以在某些叙事性强的听力片段,配合影像,调节他们的情绪。听力课不该仅仅是听的课,也应适当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他们减轻疲惫感。1.3 口语课:口语课是要向学生传授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开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也是口语课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设置出真实的交际场景,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积极主动地用汉语来参与交际活动。在传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口头或图片来介绍语言场景,有时由于学生水平的限制,要浪费大量时间,学生积极性也不免会受影响。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课件模拟出直观、形象的动态交际环境,学生快速领会了教师的意图,进入到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中,唤起他们自觉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愿望。同时再现的真实生活片段中,可以引入多人的声音,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不同特点的声音,防止出现学生只能听懂老师说的话,走出课堂后就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际层面真正理解语言点,并能准确而得体地使用到生活中去,快速、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2 从教师和学生不同角度讨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2.1 对教师而言:2.1.1课上教学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讲授的课程得到学生的喜爱。为了调动更多积极因素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乐趣,教师想尽办法,多媒体技术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增强兴趣。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还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上时间,让整个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紧凑。2.1.2课下备课过程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必然会增加教师很多的备课时间。教师要提前找寻相关资料,比如图片、短剧、动画等内容。还要做PPT文件,输入上课需要的文字信息,如大量例句和配套的练习等等。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有关电脑知识方面的培训,以便能应对课上多媒体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而,虽然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烦琐很多,它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但它能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供我们以后再次利用,也可以与其他的教师共享,从长期来看它反而为更多的教师节约了时间和精力。众多的教师可以集中建立一个语料库,在以后的教学中,大家一起共享,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2.2 对学生而言: 2.2.1初级阶段: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兴趣很高,学习的内容也浅显易懂,多是平时生活中就能常接触到的简单内容,如果老师单纯是通过黑板和对话与学生交流,无疑是非常枯燥的。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了解语言环境,为以后得体使用语言打下基础。2.2.2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不同于初级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时的新鲜感不可避免地会慢慢减弱,汉语水平的提高速度也逐渐减慢。部分学生随即出现“高原期现象”。这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不管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停滞不前或进步缓慢。教师要理解他们的问题,积极劝导,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阶段,学习内容变难,语法点集中,知识面扩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常常要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用画面或影像的形式,学生能一目了然,也会更感兴趣。讲解语法点时,动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单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做更多的操练,关于这点,上文已提到。2.2.3高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部分学生的“高原期现象”会消失,学习内容会接触到很多抽象及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时教师单纯的讲解会变得很无力,不如给学生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因为有些内容要用大量的话语来解释,但即便如此有时语言也无法让学生完全明了,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语言无法取得的效果。比如讲桥梁(下)中重读西藏一课时,配合多媒体通过图片和短片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西藏的自然风光、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等等,会更有利于他们准确理解课文的含义,这些都是教师单纯的口授无法传达出的信息。3 引入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相对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在教师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很多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有速度快的特点,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但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是否能适应这么快的速度,教师要留给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时间,不能太过紧凑,否则学生就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吸收所给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动态、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听到和看到课堂之外的情景,它生动、直观、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不是越漂亮、越夺人眼球就越好。做课件时应避免过于花哨,否则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全神贯注地关注知识点,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番热闹,而且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疲惫。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现代教学手段,有不少优势,但在课堂上并不是应用得越多就越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量地合理应用多媒体。否则不但教师要消耗很多准备课件的时间,而且学生也会因习惯于看大量的电脑操作,而过分依赖电脑,失去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教师一定要头脑清醒,要像对待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一样,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应用,在某些使用多媒体手段会突显优势的教学环节上,采取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引入多媒体技术。参考文献:1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2郑艳群.汉语口语多媒体教学的体验和思考J.汉语学习,2005,2.3郑艳群.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语言文字应用J,2006,1.4纪晓静.试论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电化教学J,2002,5.5刘新春.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上的应用.语言教学研究J,2006,9.6陈作宏.多媒体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民族教学研究J,2006,1.7周国鹃.论多媒体课件在中级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4,2.对外汉语读写课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提出了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中应当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并针对读写课的特点分析了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以一课教案为例具体说明了多媒体技术在读写课堂上的应用。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对外汉语教学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bstract: It is proposed that modern multimedia technology should be adopted in traditional cla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nalyzed basing on the features of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that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e necessary to be brought in for teaching. And some noticeabl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To clarify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teaching plan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对外汉语读写课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在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以往已有所不同,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已不再仅限于黑板和粉笔,还可以采用音频、视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本文要探讨的就是传统对外汉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本文强调在传统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区别于在多媒体课堂中实现的课堂教学。因为本文认为传统课堂是最适合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在原有教室的基础上安装。黑板上方配备可升降的显示屏,讲台桌上加配电脑即可。教师授课时并不是全程用多媒体实现,而是在某些用多媒体会突显优势教学优势的地方才适量采用。多媒体教学适用于对外汉语课堂的所有课程,如读写课、口语课、听力课、文化课、写作课等等。下文仅以读写课为例,分不同教学内容,探讨哪些情况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会更显优势,另外通过具体教案展示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的。1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探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1.1语音教学语音教学一般是教师口耳相传,老师通过反复示范,学生通过反复模仿习得。有些语音学生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练习顺利掌握,但仍会有少数语音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和学生母语中的某个语音的发音相近或者学生母语中根本不存在的语音。如:汉语的a音位有三个变体,如bapA banpan bangp,但越南留学生发a时,无论哪种情况都普遍靠后,接近于a音。这是由于越南语中的a音位只有一个变体, 于是越南留学生习惯用a来代替汉语中a音位的所有变体。还有,许多欧洲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四个声调时,绝大多数人都发不好,就是因为其母语中根本就不存在此类语音。针对这些难点语音,他们单凭模仿是很难找准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发音原理,向他们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但汉语语音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师生的沟通很难顺畅实现,在这个时候,教师除了借用图片或者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之外,采用多媒体视频进行语音教学,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演示重点语音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再配合动画演示发音时舌位及唇形的变化特点,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表达,让学生也能更快、更准地领会老师的讲授意图,对难点语音有更直观的认识。语音的练习单凭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都会利用课下的时间复习学过的语音。但如果在没有正确参照物的情况下,难免学生会反复操练自以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发音。这样一来,他们不但没有习得到正确语音,还容易让错误的语音化石化,难于更正。此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音模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语音模版需要包括汉语21个声母、36个韵母和包含汉语四个声调的4个单音节字。这时,多媒体同样显示出它无可替代的优势。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录下自己的发音,让学生能够通过磁带或者MP3、MP4随时听到老师的发音,反复播放,让学生长时间地浸泡其中。尤其是一些难点语音和汉语的声调,更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可供学生课后重复听的声音资料,让学生即使在下课时间也接触到正确标准的发音,这样方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这种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1.2字词教学读写课上的偏旁部首的教学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面对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对于来自日韩等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不是件难事,问题只是书写笔顺正确与否。但对于来自欧美、非洲等非汉字圈国家的学生来说,写汉字、记汉字是非常困难的。在他们刚接触写汉字时,给他们建立汉字笔顺和结构的概念非常重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打好这些基础,对于以后的部首学习、语素学习、形声字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生动、形象、直观,避免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字词教学是汉语学习的重要一环,应该重点把握,磨刀不误砍柴工,切不可走马观花草草收场。汉字的偏旁部首并不是很多,一共有?个,有一些偏旁部首本身就是独体字,如木、人、手等等,学生记忆的偏旁部首只有?个。在偏旁部首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该字的最原始的形态,如木-、水-、禾-、口-、日-、月-等,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在偏旁部首掌握之后,词汇教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可以运用学过的偏旁部首知识借助多媒体制作成课件开展教学,如:“木”作为偏旁可以组成“森、树、林、棵、松”等汉字;再如,“水”作为偏旁可以组成“江、河、湖、海、潮”等,学生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在最初的目的语学习时,根本不可能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仍然会借助母语进行思维,在其思维中出现与树木或者水有关的事物,学生就可以把其正确的偏旁写出来。教师可以以此为作业,让学生课上课下自由的拼合,可以多鼓励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不怕出错。另外,当学习新词语,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词语含义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通过显示影像来讲解,比如一些表示实物的名词“苹果、坦克、毛衣、狮子”等,教师只要展示图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踢、撞、哭、跳、摔”等,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形象地讲解,比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效果好;还有一些不容易用语言解释清楚的词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透”,只要通过屏幕显示几个动态画面:一个画面是阳光通过玻璃照进房间,用箭头表示阳光的走向;一个画面是屏幕向前推进,带着大家先是看见面前的一块纱,然后继续推进,可以通过纱隐约看见前面的一座小山。“阳光透进房间”,“我们透过纱看见一座小山”,无需枉费口舌,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词语含义。1.3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是读写课上的教学重点,教师一般会用大量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举大量例句,让学生体会语法点出现的语言环境,然后让学生也来试着说出包含语法点的句子。如果语法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无疑可以节约教师本用来板书例句的时间,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给出画面或语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操练语法点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画面或语境用语法点造句。特别是讲授一些虚词的用法时,单纯用语言解释的方法只能事倍功半,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显示出大量具体例句,并配合插图或动态画面片段,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再给学生一些新的插图或动画,让他们试着用所学的语言点造句,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明白并掌握了已学的知识。1.4课文及课后练习题的讲授汉语初级阶段的课文浅显易懂,叙事性强,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背诵或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体现课文故事的动画或文中的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学习或回忆课文内容。而到了汉语中高级阶段,课文除了叙事性文章之外,还有很多说明介绍性质的文章。其中不乏涉及中国文化地理等方面问题的课文。这类文章凭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或出入。比如桥梁(上)的?,如果配合多媒体,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会更有利于他们准确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师在讲解练习题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该不该给学生板书标准答案。可能有些练习并不需要,可也有些类型的练习题却是应该板书出答案来的,尤其是对于初级阶段的语言学习者而言,就更有这个必要。但教师如果真的在课上板书答案的话,又一定会占去很长时间,多媒体可以轻松地帮我们解决这个矛盾,它能瞬时给学生展示出标准答案,为课堂教学节约出时间。2 引入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2.1适量原则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现代教学手段,有不少优势,但在课堂上并不是应用得越多就越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量地合理应用多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行业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操作规程
- 说明文阅读课件完整
- 2025木材采购合同
- 语法操练课件
- 红酒原料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加强合同管理提升工程施工业绩
- 2025国际融资租赁合同
- 诗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咨询服务合同范本(合同版本)
- 红楼色彩课件
-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
-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移动商务法律法规基础认知
-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 立足一题,解决一类-解三角形中范围与最值问题教学设计
- NB/T 10527-2021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317人(同步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