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oc_第1页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oc_第2页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oc_第3页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oc_第4页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词汇即时间词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时间词语内部组构和外部表达功能,其核心是时间词语内部构件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及时间词语在实现表达功能时和其它相关词语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人们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中感知时间,因此记录事物或事物的运动与变化的词语中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属性。这种时间属性在语言表达中一定场合的表现就是时间的潜在呈现,我们把这种时间叫做呈现性时间,它是语言系统中时间的表现方式之一。如果把呈现性时间加以提取,形成时间范畴,用一定的词语形式加以记录,就形成了语言系统中时间表现的另一种方式,即指称性时间。既然语言系统中时间表现有两种方式,那么研究时间范畴就必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呈现性时间研究,另一个是指称性时间研究。以前关于现代汉语时间范畴的研究集中于呈现性时间研究,体现在“时”、“体”研究和“动词的过程结构”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指称性时间研究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目前有限的对指称性时间即时间词语的研究由于没有一个宏观的理论视野,存在系统性和解释性等诸多不足。我们就是希望在指称性时间即时间词语研究方面做一些工作。时间词语数量庞大,既有固化的时间词,又有大量的临时组合的时间短语。研究时间词语必须找到一个宏观的框架,将所有时间词语统领起来,才能跳出个别描写的小圈子,得出有价值的宏观规律。指称性时间是从呈现性时间中提取出来的,也就是说,指称性时间是从呈现性时间转化而来的,那么,考察这种转化的形式和规律,就能认清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规律,从而对时间词语的形成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方式和规律。得出转化的方式为有标转化和无标转化,有标转化的标记形式有命名标、方位标、介连标和复指标四种,无标转化有历时转化和共时转化两种形式。从语义选择关系上看,名词性成分在向指称性时间转化时,具有活动性、事件性、标志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性成分及朝代假日类的名词性成分比较自由。不同类的名词和不同标记形式的组合能力有不同的表现,文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转化能力强弱的连续统。动词性成分在向指称性时间转化时,动作性和变化性是重要的语义要素,状态动词、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的转化受到了较多的限制。文章分析了动词性结构通过有标形式向指称性时间转化和典型时态助词“着、了、过”的共现限制,总结了动词的语义特征、“V+T_(C/D)”格式义和这些助词共现时的制约关系。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既有形式构成问题,也有意义构成的问题,在讨论了呈现性【关键词】:呈现性时间指称性时间时间词语内部组构转化规律语义选择参照功能测度功能本体功能意象图式【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H146.2【目录】:内容提要6-17第一章绪论17-441选题的价值172研究的思路和框架17-1821研究思路17-1822本文的框架183研究方法18-204本文的语料来源205对时间的认识20-2151时间是抽象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存在2052时间是一种感知,人们从事物及其运动变化中感知时间20-2153时间观念的产生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216语言中的两种时间表现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21-2961时间属性21-2262呈现性时间22-23621呈现性时间的定义22-23622呈现性时间的语言表现形式2363指称性时间23-2464两种时间表现的内在联系24-2565设立呈现性时间和指称性时间这两个概念的意义25-29651可以将时间词语纳入一个宏观框架之中25-26652可以合理解释相应的语法现象26-297时间词语29-4171形式分类29-3372功能分类33-38721计量性时间词语34722定位性时间词语34723本体性时间词语34-35724功能分类的意义35-3873时间词语的表达功能38-41731参照功能38-40732测度功能40-41733本体功能418语义特征、语义描述、语义选择限制41-4481语义特征41-4282语义描述42-4383语义选择限制43-44第二章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方式和规律44-891时间范畴命名词442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语言手段44-5321命名标45-4622方位标4623介连标46-4724复指标47-4825零形标(无标)48-533呈现性时间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时间词语内部的语义选择限制53-8631名词性成分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54-64311名词性成分和命名标组合的规律54-60312名词性成分和方位标组合的规律60-62313名词性成分和介连标组合的规律62-63314小结63-6432动词向指称性时间转化的规律和限制64-86321动词和命名标组合的规律65-803211“V+T_c”的组合规律66-733212格式义与“V”后面“着、了、过”的隐现规律73-80322动词和方位标组合的规律80-843221动词的语义特征81-823222方位标的制约82-833223“V+T_d”格式义与“着、了、过”的隐现83-84323动词和介连标组合的规律84-85324动词和复指标组合的规律85-864本章小结86-89第三章时间词语的构成基准89-1121时间基准892时间基准的分类89-10121从时间词语的所表示的时间的构成理据分89-94211天象基准89-90212人为基准90-92213经验基准92-93214事件标准93215当前标准93-9422从时间词语内部基准的多寡分94-96221单一基准94-95222复合基准95-9623从一些相互依存的时间词语的基准关系分96-101231共点基准97-98232互为基准98-1012321定义及特点98-1002322语用功能100-1013从构成基准看几组时间词语的区别101-11131“前(后)天(年)”和“前(后)一天(年)”101-10332“前+T”和“T+前”103-108321“前+T”和“T+前”的异同103-105322“VP+(的)+前+T”结构歧义分析105-10833“前(后)+T”与“上(下)+T”108-1114本章小结111-112第四章时间词语的参照功能112-1381时间参照的几种类型112-11611隐性参照与显性参照112-115111隐性参照112-113112显性参照113-11512普遍参照和特定参照115-1162句法分布与语义制约116-12221定语与语义制约116-117211中心语的语义特征116212时间词语的语义特征116-11722状语与语义制约117-122221时间词语的语义特征118-119222充当状语的时间词语强烈的句首倾向119-1223时间参照的管界分析122-13631时间词语管界的向度123-12432管界标记124-136321新的时间词语的出现,常常对时间词语的管界有提示作用124-125322续句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性质提醒时间词语管界的终止125323话语的语义层面对时间词语的管界有制约作用125-1363231言说动词、意向动词和言说域和意向域128-1313232叙述和评注131-1323233概括与扩展132-1333234各种复句的分句133-1364本章小结136-138第五章时间词语的测度功能138-1551实现测度功能的两种方式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138-1392直接计量句法表现与语义制约139-14721补语与语义制约139-14022定语与语义制约140-143221中心语的语义特征140-142222时量定语的述谓性转换1422.2.3.“V了+时量定语十名词”句式中时量定语的语义指向142-14323宾语与语义制约143-14424时量结构充当状语的限制144-14625主语与语义制约146-14726谓语与语义制约1473间接计量147-15431间接计量的几种方式147-14932“才+T”与“T+才”句式149-154321两种句式中“T”的类型149-152322例外分析152-1544本章小结154-155第六章时间词语的本体功能155-1741从时间的空间意象和旅行图式看时间词语和位移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156-16011可以和位移动词组合的时间词语157-15812从时间表达的图式看“前”“后”表示时间的区别158-1602从时间的运动意象和河流图式看时间词语和位移动词组合的语义选择限制160-16821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162-16422不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164-16623可以和具有+位移特征的时间词语组合的位移动词166-16824与运动意象和河流图式有关的时间比喻1683从时间的资源意象和消费图式看时间词语和相关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168-17231可以和消费类动词组合的时间词语170-17132可以和时间词语组合的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