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doc_第1页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doc_第2页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doc_第3页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doc_第4页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南北朝民歌的异同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在不同历史天空下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文学有许多的分类标准。文学从国度来说,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文学从历史时期来说,可以分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又可分为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朝文学、元明清文学等。文学从社会阶层来说,可以分成平民文学和贵族文学。那些接近人民大众的思想和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为平民文学,而另一些能够体现官僚士大夫的思想情趣、文学素养、生活方式的文学称为贵族文学。民歌自然归属于平民文学。民歌以其清新流丽朴拙见长,不同于个人的文字作品,体现了一定地域内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作品。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民间口头创作,属于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平民文学范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当然,南北朝民歌的出现、发展、繁荣并不是偶然的。一、南北朝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分裂时间最长的年代,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西晋实现短暂的统一,但为时不过二、三十年,又是连年混乱南北分裂,直至隋重新统一。由于战争不断,导致政权更迭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东晋和北魏存在时间超过一百年外,其余王朝生命都不长。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代,最长的宋立国约六十年,最短的齐仅二十余年。国家分裂,政权不稳,政治集团互相伐戮,斗争激烈。南北方政权虽一时偏安,但南征北讨亦时起时伏。动乱的年代,使统治阶层像平民百姓一样感到世事无常,人心惶惶。所以宗族血统成了统治阶级巩固政权采取的一种手段,因而产生了士族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庶族在政治上出路艰难。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乱,但南北朝时期也并非就是暗无天日。这段时期中国传统的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东南地区还建成了并达到了较为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在社会思想上更为自由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某些异端思想也得以流行,人们思想了许多新问题,在哲学本体论,思辨逻辑,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关系诸方面提出了重要看法,对女性地位开始给予关注。政治的乱世便是文化与思想的治世,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尤其是对个性和自我价值的重视,是文学对于人学的一种靠拢。因为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导致文人作家的社会地位一般都比较高,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疏离,其作品多体现在宴饮酬答,纵情声色,游山玩水上。又由于政治上的不自由不独立,使他们的美学趣味有明显的贵族意味,内容偏狭。又因为这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平民增强了劳动的积极性。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又从文人作家的享乐作品中脱身而出,产生了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学,这就是南北朝民歌。南北朝民歌来自于民间,表达了人民的普遍情感和美好愿望。又由于南北方政权一时偏安,就使南北朝民歌出现了不同的特点。二、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不同点、南北朝民歌在内容上的不同点南朝民歌,有书籍记载的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前者计三百二十六首,后者一百四十二首。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使流传至今的南朝民歌在内容上以情歌为主,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乐府诗集说:“晋书乐志中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又说:“古今乐录曰:吴声十曲:一曰子夜,二曰上柱,三曰凤将雏,四曰上声,五曰欢闻,六曰欢闻变,七曰前溪,八曰阿子,九曰丁督护,十曰团扇郎。又有七日夜女歌、长史变、黄鹄、碧玉、桃叶、长乐佳、欢好、懊恼、读曲,亦皆吴声歌曲。由此可见,“吴声歌曲”的产地虽不广阔,其曲调却极繁富。乐府诗集尝云:“按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声亦异,故因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建业是当时的首都,荆(今湖北江陵县)、郢(今湖北宜昌县)、樊(今湖北襄樊市)、邓(今河南邓县)也是当时的重镇,商业都非常发达。乐府诗集载:西曲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因其方俗而谓之西曲。“西曲歌”是南朝乐府民歌的重要部分,其中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襄阳乐、三洲歌、采桑度、那呵滩、拔蒲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很有特色。南朝民歌多都市之歌,少郊野之歌,这就规定了南朝民歌的局限性:与劳动相对脱离,却与声色犬马联系了起来;与自耕自足相对脱离,却与宴饮颓唐联系了起来。因为南朝民歌多出于都市巷陌,还带有小市民的一些庸俗意味。梁裴子野宋略说当时“王候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互有争夺”。又加上妓女介入上层社会娱乐场所,又理所当然地增加了南朝民歌的色情味。南朝民歌中的情歌内容包括:男女缠绵之情。南朝民歌往往对爱情作出大胆天真的抒写,相对而言江南的吴歌艳丽柔弱,荆楚一带的西曲浪漫热烈。如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丁督护歌(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等。华山畿是南朝宋代乐府曲调名,属于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原有歌辞二十五首。据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说,南朝宋少帝时,镇江的士子往丹阳去途经华山脚时,喜欢上当地客店的一位姑娘,因无法表达倾慕之情回家后就病倒了。姑娘听说此事解下自己的围裙相赠,告知偷偷放在其褥子下面,士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后来当他发现围裙竟抱住不放,又激动地把它吞到肚子里去了。结果病又复发。士子死后母亲按他的意思让灵车还从华山脚下过,姑娘走出来对着棺材念了华山畿这首歌,棺材自动张开,姑娘纵身跳入后又重阖上。后任人敲打再无动静。于是人们将其合葬,称之为“神女冢”。华山畿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又因为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的补充,让人心生向往。后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能即由此而来。丁督护歌是晋宋间的乐府曲调名,亦属于吴声歌曲,原歌辞五首。作品表现了一个女子送他的丈夫随督护出征时不忍分离的心情。据江湖纪闻说:“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夫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病亡。临亡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遂止不行。”南朝乐府大子夜歌中写道: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这里提及的子夜歌是南朝民歌的名篇,相传是晋代一个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作,现存四十二首,基本上是情调缠绵的情歌,声调哀苦。大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都是子夜歌的变体。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其二: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蘖郁成林,当奈苦心多。其三: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都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思念之情。又譬如读曲歌其六: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子夜四时歌春歌: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两情相悦、惺惺相惜、相乐相得的心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显露出来,又化入字里行间。自然并且率真。读曲歌其六徐陵曾经袭用:“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可徐陵只见文字不见真性情,因此二者高下自现。乐府诗集收读曲歌八十九首。宋书乐志说:“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义康所作也(义康于公元四五一年被杀)。其歌云: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是也。”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说:“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公元四四),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 三、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相同点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时期,南北朝民歌以其自然质朴,通俗易懂,不用奥字僻字,采用口语入诗,能反映民众日常生活而在文坛上光辉夺目。南北朝民歌都具有自然性、生活性的共性,是对当时文坛无新意的腐朽文风的强烈抨击。这种抨击首先体现在社会生活生产、政治、思想意识等方面。由于南北朝文学是求实的文学,主流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所以各个方面的反抗性又或多或少地表露在文学中,让南北朝文学具有鲜明的反抗性。南朝民歌如前面提到的将士谣,吴孙皓初童谣。华山畿: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腰绳,自经屏风里。以死来求得解放,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生动诠释。北朝民歌如前面提及的陇头歌。还有企喻歌其四: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通过白骨遍野满目凄凉的场景来控诉战争的残酷民歌大多数繁简得当,详略适宜,如在西洲曲中细描女子对情人的无尽相思,热恋的欢乐,离别的伤怀,殉情的决绝激愤,娓娓道来,丝毫不觉得繁琐累赘。而在木兰辞中对木兰在战场上发生的事通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描述,意义一目了然,又不让人觉得敷衍搪塞。民歌一般又都具有生动活泼、浅显流畅的特色,也受到文人的喜爱,对文人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齐梁时代的诗人,也开始反对诗歌语言过分追求书面化的典雅,主张雅俗结合,具有音乐感,这和民歌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由于阶层、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关系,南北朝民歌都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现也无法细观全貌。流传至今的作品都收入了乐府诗集中。除收入书目相同外,南北朝民歌都有描写爱情的作品。南北朝民歌对爱情的描写,基本上是健康严肃的,那些不正当两性关系的描写和对*的沉醉与轻薄淫亵之语,是统治阶级所作或是受其思想影响。乐府诗集载子夜歌四十二首,最后两首为梁武帝所作就是一证。北朝民歌对爱情的描写更显天真质朴。南朝民歌如三洲歌:*不暂停,三山隐行舟。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把男女双方的爱恋比作比目鱼,永远相伴畅游。虽*含情,但运用比喻曲折写出,自不失优雅严谨。北朝民歌如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该民歌用的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大胆地设想愿意成为情郎的马鞭,让两人能相伴左右,热情奔放却豪气尽显,让人对这样的爱心生向往,自然不会激起淫邪之念。南北朝民歌在产生之初都是可以用来歌咏的。在形式上,南北朝民歌都带有浓郁的地方风习和地方特色。如前所述南北朝民歌都运用了比喻、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对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更突出了民歌的个性。在表现手法方面,南北朝民歌对唐代诗人也有许多启发。例如杜甫草堂诗:“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葫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一连用四个“喜”字造成排句,便是从木兰诗“爷娘闻女来”等句脱化而来的。在诗歌体裁上,南北朝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是唐代绝句的真正源头。前人说李白的长干行以西洲曲为粉本,说他的绝句从六朝清商小乐府来,也都是信而有征的。如子夜四时歌秋歌写道:“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与李白的著名绝句静夜思意境非常相似。南北朝民歌多用口语,对后代诗人是很好的借鉴,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也善于提炼口语入诗。 四、总论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这一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各族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士族地主集团之间的勾结争夺战争频繁不断。从晋室南渡到隋代统一,不管中间的朝代有多少变迁,南北始终处于对立局面。在这一时期,南北朝民歌突破了当时文坛上固步自封的形式主义的禁锢,与被门阀制度左右的官僚士子不同,他们用自己的心声来编歌,唱出了与当时文坛上迥然不同的清新之音。正因为文字是真实而无伪的,所以感人。官僚士子或许知道这个道理,但有心无力者有之,无心无力者有之,无心有力者不屑之,所以,文坛上必定推举出一个盟主。当时的南北朝民歌敢言之官僚士子之不敢言,敢为之文人学士之不愿为,从自身的所感所想出发,将自已的生活实事寄之于歌,从而用文字写心,用心来唱歌,从而用民歌抒写了心中的情感,也用情感谱出了一曲曲的清歌。这是社会所造成的时势,是时势所引就的必然,是文人敢怒不敢言后崛起的一股强大的力量。高尔基告诉我们:“人民不但是创造一切物质财富的力量,同时也是创造一切精神财富的唯一无穷的源泉,他在创作的时间、美和天才上都是第一流的哲学家和诗人,这样的诗人写出了人间一切伟大的诗篇和悲剧,也写出了其中最伟大的一篇世界文化史。”所以人民完全有能力在文学的低谷中给文化界吹入一股清新之风。南北朝民歌是南北歌文学的亮点,是中国民歌史的亮点,是能够补中国文人诗之不足,是民俗民风的质朴无华的诠释。南北朝民歌承继了诗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传统,并在这个传统上大胆创新。在当时社会的推动和思想的影响下,自前期文人作品理性的囚笼中解脱出来,加入了更多的感性、思维和主观想法。从而呈现出了与诗经不同的精神面貌和前期文人作品的不同思想倾向。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一样,南北朝民歌也有自身的特点。南朝民歌温柔旖旎,不大起大伏声嘶力竭,但是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柔软的,不强硬的,好比月光是阴柔的。但是于弱之外还有一层静谥,在理性之外别藏着一种感性。她的意蕴是悠长的,仿佛一串珠子,让人感慨其精致华美。北朝民歌大气雄浑,生活起居、爱情战事纯用直白之笔写出。他是刚性的,好比日光的热烈。他是争雄的,快人快语。他仿佛一把宝剑,剑气逼人。在劳动工作之余,或独自哼首小曲,或情侣间对唱,或引两三知已即兴而歌,或者大家一起借民歌表达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