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甸鸳鸯温泉与周边旅游资料整理(包含路线).docx_第1页
通红甸鸳鸯温泉与周边旅游资料整理(包含路线).docx_第2页
通红甸鸳鸯温泉与周边旅游资料整理(包含路线).docx_第3页
通红甸鸳鸯温泉与周边旅游资料整理(包含路线).docx_第4页
通红甸鸳鸯温泉与周边旅游资料整理(包含路线).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红甸乡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地处玉溪市华宁县城东北部,(位于东经1030004,北纬24 0020。)东隔南盘江同弥勒县西二镇相望,东南接盘溪镇,西北、北部连青龙镇,西南毗邻宁州镇。地形纵长横短,西高东低,略呈菱形。东西最大横距1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幅员面积114.5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起伏,气势雄浑,形成山高、坡陡、箐深、岭谷相间的亚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地貌。最高峰么波冲大水井岩头,海拔2624米,最低点小滴水村,海拔1170米,两极高差1454米。简介年平均气温15.7左右,气候最炎热月均温23.3,最冷月均温11.8,极端低温-7.4,日照年平均达2100小时左右,无霜期260天左右。雨季一般在510月份,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西北风。 通红甸乡是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诞生地(1949年6月1日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属革命老区。全乡辖6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主要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2006年底总人口1085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24人。全乡有耕地面积18033亩(其中田3481亩、地14552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8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特色种植有草乌及各类蔬菜;同时大力发展柑桔、核桃、柿子三种经果。水资源相对贫乏,有6条小河依山流淌,有较大的泉点12个分布于境内。境内有少量矿产资源,主要为磷矿、铅锌矿、重晶石、铜、石膏等。西南么波冲有卡斯特地形地貌,石头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成奇峰异石,草甸延绵,颇似“石林”风光,景观奇特。东北南盘江畔小婆左箐小溪的两侧分别出有冷热两泉,溪水左边为冷泉,右边为热泉,称鸳鸯温泉。两泉相距约10米,热泉水温49.5,平均出流量0.2立方米/秒,晴天平静自然,阴天热气腾腾。热泉热情豪放,冷泉清纯如玉,甘甜可口;两泉之水相融方可沐浴,甚为神奇。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贫困乡通红甸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历史文化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因政府驻地在通红甸村而得名。该村得名据华宁县地名志引用通红甸村旁碑文记载说明:该村下有一温泉,且地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曾设驿站于此,往来人员很多。当地有一家姓“拖”的和一家姓“洪”的,在此开设两个客店,方便行人食宿,人们便把此村叫做“拖洪店”,后演变为“通红甸”,就沿用至今。通红甸鸳鸯温泉通红甸鸳鸯温泉地处华宁县通红甸乡太极谷,以其健康,健美为导向,集医疗、保健、餐饮、住宿、沐浴、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峡谷风光景观温泉。温泉水从太极谷二龙山半山中流出,每天流量达2400多立方。距温泉出水口8米的平行处,有一股冷泉流出,每天流量约2300立方,冷热泉水的中间被一条小河分隔,可谓天下第一奇泉。几千年来两股川流不息的冷热泉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美好的神话传说,也带走了一段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因此,赋予“鸳鸯温泉”的美誉。传说夫妻、情侣、朋友到鸳鸯温泉沐浴后,全年身体健康,有福气,有财运。感情、爱情、友情更加美满,因此温泉周边的老百姓们每年都要到鸳鸯温泉沐浴。 鸳鸯温泉属稀有碳酸性温泉,水温50,是高温流动活性温泉,泉水内含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包括锶、氟、硼酸、铁、钙、钾、锌、铜、硒、碳酸盐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质晶莹,无色无味,可供人饮用。由于山谷中无居民居住,无工厂,空气质量较好,泉水从未受过污染,因此是水质最好的温泉。 温泉现设有客房标准间52间、豪华套房4间,房间内都备有室内温泉泡池,露天温泉6个、室内温泉男女大泡池各1个、游泳池1个、棋牌室3间、KTV娱乐、餐厅(可同时接待200人用餐)、会议室(可同时接待80人)、超市、养鱼池3个,可垂钓,并可到水源区参观,进行原始树木幽谷探险,是人们休闲、度假、商务、疗养的理想场所。每逢周末鸳鸯温泉将举行篝火晚会,欣赏当地民俗歌舞,并有晚间烧烤,可品尝自己垂钓的新鲜鱼和当地的原生态土特产。行车路线推荐:昆明玉溪江川华宁分水岭通红甸乡鸳鸯温泉 行车路线推荐:昆明玉溪江川华宁华溪盘溪通红甸乡鸳鸯温泉。 行车路线推荐:昆明宜良石林弥勒新哨镇虹溪镇盘溪镇鸳鸯温泉。 行车路线推荐:昆明澄江海口镇青龙镇分水岭通红甸乡鸳鸯温泉。 行车路线推荐弥勒西镇西二镇西洱火车站,鸳鸯温泉。温馨提示:去通红甸乡的路狭窄崎岖,弯多有土路,有的路段凹凸不平,旅途行车应集中精力,注意安全。云南通红温泉有限公司鸳鸯温泉联系电话:注:节假日最好打电话提前预定房间)桔园农家乐 随着华溪镇桔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桔园观光为主的休闲游在曲江两岸兴起,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据华溪书桔香园农家乐的店主钟运光介绍,在去年以前,他的小店还是石棉瓦,自从获得县旅游局与华宁农村作用合作联社共同推出的20万元农家乐专项贴息贷款,加上12万元的担保贷款和自筹的70万元资金,重新对小店进行了改造扩建。改头换面后的农家乐餐饮店提档升级了,低矮的石棉瓦房变成了两层楼的砖混结构实木装修店,日接待能力从原来的200多人提高到了400人,日营业收入从原来的平均1000元提高到了近4000元。柑桔作为华宁建设“开放型生态农业县”的特色产业,为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从2000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柑桔节,使“秋波兮”品牌深入人心,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宣传了华宁。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华宁县旅游局组织开发了“桔子红了”桔乡华宁生态游。每年8月至来年2月份,“万亩桔园”欢迎您的到来!推荐参观桔园:华溪亚热带水果示范园(联系电话丁公山柑桔场(联系电话盘溪新村柑桔场(联系电话推荐农家乐:华溪桔乡园农家乐(联系电话:李国安农家乐(联系电话:08775081463鑫海山庄(联系电话: 08775081658行车建议路线:自驾车进入华宁县城后,沿江华线行驶3.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从环岛的1出口出来,继续沿江华公路前行,在象鼻温泉度假村游泳馆附近稍微左转进入304省道,沿路往前再行驶约19公里到达华溪镇,万亩桔园就集中在从华溪到盘溪的路边。华宁陶生产基地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有华夏古陶“活化石”之美誉。华宁陶历史悠久,盛于明清,衰于清末,久负盛名,蜚声全滇。其工艺精湛,器质细腻,釉色斑斓、饱满,温润如玉,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开片精美。留下了“宁州陶器烧得绿 ”的民谣。新纂云南通志记载:陶器以建水、宁州所产者为著名,有粗细二种,细者如花瓶、花盆、文具等,釉水式样,书画彩色均有可观。华宁是云南著名的陶器生产窑场之一,华宁陶是明代景德镇以外青花瓷的重要窑场玉溪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玉溪古生物、古陶、古青铜三大古文化遗产中唯一还在传承、发展和鲜活的古陶活化石。 据史载,明朝初年江西景德镇人车鹏来到华宁,后与彭、汪、尹、杨、周、卢、张、仲、高等姓合股在城北华盖山脚建窑制陶,生息繁衍,形成村落,并以“碗”、“窑”命名为“碗窑村”。明末清初,碗窑村以陶业为主的手工业者世代继承,由少到多,据说龙窑发展到十余条,产品增至百余种。随着产量、质量和名气的提高,形成了陶器自由交易市场窑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日,全县窑户、窑工在慈云寺集会,举行“祭窑神”活动。清代学者州人刘大绅有窑神殿联“宜古宜今,彝、鼎、尊、磐同述作;亦文亦质,官、哥、柴、定共流传”。 目前,规模较大的华宁陶企业有华宁白塔山建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宁民族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有建筑陶、生活陶和工艺陶等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今天,新一代的制陶人,更以制陶为基础,积极开发华宁陶旅游商品和发展陶工业旅游,实现了从“制陶”向“玩陶”的发展,掀起阵阵“陶趣”。2002年“宁州”牌彩陶获全国旅交会旅游商品设计银奖。2003年,东巴文化系列陶产品则在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会及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2005年,华宁白塔山建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县级旅游接待推荐单位,开始了陶工业旅游的尝试。 热诚欢迎您与我们一道来体会这“心如春泥、浮生偷闲”的“陶趣”。旅游购物商店:华宁县白塔山建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08775012192宁县宁州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 08775024716宁县宁州陈兴陶艺坊:仙湖东岸(华宁段) 抚仙湖面积2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7米,最深达157米,蓄水量189亿立方米,占云南省湖泊总蓄水量的64%以上,是国内最深的淡水湖泊。湖水年平均温度19,最高水温为25,为1类水质,水位高位为1720.5至1722.5米。该区域年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0,平均气温为15.8。沿湖分布着众多的湖弯、沙滩,山色秀美;湖水清澈、纯净,烟波浩渺。明代诗人杨慎有诗云: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不愧为“滇中碧玉,度假天堂”。 华宁县拥有抚仙湖东岸18km湖岸线,19km2水域,景区面积约50 km2,为“抚仙湖处女地”,水域富庶、风观旖旎,保留着抚仙湖的原始面貌,是抚仙湖未来的休闲度假靓区。这里有新村新石器遗址、矣渡新石器遗址、普度庵、海镜书院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有仟龙湾、巴西湾、五车河、春鱼洞等风景优美的湖岸景观,有独特的渔文化,被誉为“抚仙湖第一岸景”。在沿岸村庄,部分村民带头发展“渔家乐”旅游,以自家庭院、仙湖美鱼、农家小菜、自酿水酒热情待客。在这里,没有西岸、南岸那样车辆和游人相拥的场面,这里的阳光、这里的春风只属于您一个人,您可以体验不一样的抚仙湖。抚仙湖沿岸农家乐 海镜农家乐联系电话:海关生态园农家乐联系电话:08775558012 红沙地农家乐联系电话 香树王农家乐联系电话仙湖东岸行车建议路线:从华宁县城出发,往江川方向行驶,约14公里处右转至雄关方向,往右进入甸东公路,沿公路行至17.5公里交叉路口再往右转,继续沿甸东公路行驶,途经江川路居镇,沿公路前行即可到达抚仙湖东岸。全程46.8公里,耗时约1小时18分。泉乡特色小吃豆汤米线 华宁豆汤用优质豌豆脱壳磨成面粉炒香,加鸡汤煮成,把雪白的米线倒入金黄翻滚的豆汤中,倒入碗里,加上配料,浓香沁人,其味无穷。 制作程序: 1、选饱满上好的碗豆为主料。 2、用碾米机纳壳。 3、用小钢磨磨成面粉。 4、面粉中放入草果、八角面拌匀。 5、在锅里炒10-20分钟抄起。 6、煮时将面粉放入鸡汤锅里,在沸水中搅匀,待煮前将豆汤舀入小锅里,放入卷粉或米线,然后倒入碗中便成了味道鲜美的豆汤面了。 使用配料:酸菜、碗豆尖、葱、盐、辣椒、椿果、姜、蒜等。华宁民间“八大碗” 在华宁民间流传着“八大碗”的宴席传统,是华宁民间待客的传统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八大碗”就是酥肉、烧皮子、茨菇、藕、白菜煮毛芋头、笋丝、木耳、地豆米的八个大碗,不论贫富,客桌上必须办齐。如办不够八大碗,就会怠慢客人,被客人歧视,说闲话。待客时,办得好一点的家庭,预先多准备菜,席间可添菜,满足客人需要;办得差一点的只出席八大碗,少量添菜,客人吃完后说长道短。其中在“八大碗”菜中,酥肉、烧皮子为主菜(大菜),也是待客不可缺少的菜,如没两菜,不算做客。其余小菜可任意调配。华宁客席“八大碗”历史不长,由于过去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质量不高,在5060年代初,办婚、丧、提梁等事,只需杀一只鸡或兔子,加点小菜就算把客事办了,请客桌数一般3至10桌。到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凡办红白喜事,均要杀个猪,操办“八大碗”招待客人。请客桌数相应增加到10至20桌。华宁特色小吃“凉卷粉” 清朝年间,小街子(现改名太平街)住着一户远近有名制作“凉卷粉”食用的李氏人家,路面中间全用青石和白石块铺成,两边用狗头石铺成,此路是东边新城、铁埂、阿路本、暮车、舍亩多、普茶寨、新庄等村寨赶集的必经之路,李氏人家就在榨子门边摆摊卖“凉卷粉”,供赶集的人食用。食后乡民称赞不已,后经互相传闻,慕名前来吃的人越来越多,成了有名的卷粉师傅,至今已有六、七代人的历史。华宁饵块 饵块当地人俗称粑粑,已有6-7代人的历史。过去人们吃饵块要经过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动,挑着自家蒸好的熟米饭,排着长龙似的长队等待舂粑粑。现在,除泡米淘米外,其它均用机械完成。 制作过程: 1、先用清水把米淘干净泡1-2天,然后捞起把水控干。 2、把控干的湿米倒入桢子去蒸,蒸后分一次汤,又继续蒸,蒸熟抬起后,要称热用机器搅拌,越粘越连越好,然后用模子压成片或同等多种形状的粑粑。 配料:花生酱、芝麻、油辣子、草果、八角、葱、姜、蒜、芫茜、豌豆尖等十余种。华竹苑万松山景区 点击:304次 日期:2012-02-15 华竹苑万松山风景区位于县城东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万松山、慈光寺、烈士陵园、名人墓、锁水塔、迎春桥、土林及华竹苑等景点组成。 万松山:以松树成林而得名,古诗有吟:“阁前江水绕松楼,入耳清声尽此峰。万派朝来春满麓,千林响处午寒钟。”为宁州古八景“爪水拖岚”观景地,万松山小巧玲珑,苍松挺拔,翠柏成荫,绿色苍茫,树林间遍生秋兰,曲径通幽,风景秀丽。 丈人石:在县城东万松山深谷中,玲珑瑰奇,其伏处深山,韬光晦迹,有佝偻荷 之意,故得其名。清?董灼文丈人石。 锁水塔:古人建以锁水,故名。俗称白塔,位于黄龙山麓,傍万松山,临迎春桥,扼恩永河、白龙河、龙珠河交汇处。据说此塔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嘉庆十五年(1810)整修,加砌塔基六层,使塔身嵌入基层 2米,方形 7级,四面开窗,逐级收缩2公寸,姚檐4公寸,总高16米,底宽方4.8米,顶宽方1米,用380x 70厘米古砖建砌,墙厚0.8米。中空外方,白垩危橹,彩陶装饰,经历67级地震,迄今仍巍然耸立。 慈光寺:位于万松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详细时间无法考证,现存建筑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建国后进行了多次维修,以歇山顶和硬山顶,抬梁式构架、土木结构为主,建筑格局保存完好。古建筑群坐东朝西,主要有天王殿、紫金殿、玉皇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财神殿、藏经楼、厢房等,共6个院落,寺内原陈匾甚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