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诊断》.doc_第1页
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诊断》.doc_第2页
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诊断》.doc_第3页
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诊断》.doc_第4页
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诊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诊断报告1998年7月1日,经市卫生局批准,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开诊,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们的进驻社区之初,首先组织人员对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社区的人口资料,疾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做出了新的社区诊断,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一、社区基本情况本社区位于桥西区南部,南二环与石铜路交叉口南行1公里处,为一相对独立的生活小区,辖区范围包括裕西小区及附近零散居民。有居民楼36栋、学校1所、幼儿园4所、大型超市2所、菜市场1个、公厕4所。我辖区地处市中心地带,商业较为发达,有理发店、美容院、歌厅、干洗店、餐厅、音体房等约140家。市政配套设备较为齐全,居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常住人口14701人,男女性别比为:1.13:1,人口密度1.05万人/平方公里。1、气候与自然环境本辖区位于冀中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中部(东经11.5度,北纬37.5度),海拔高度77.9米,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492毫米,年平均日照1190小时,无霜期187天。辖区内没有山地、河流和大的污染源。2、人口情况通过向当地派出所了解和查看人口普查数据得知,本辖区有常住总户数4115户,总人数14701人。7岁以下儿童729人,占人口总数的4.95%,基本为独生子女,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87人,占人口总数的12.8%,属“老年型”地区。辖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数的99.3%,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7%,主要为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3、社会经济状况我辖区为石家庄的老居民区,纯居民、下岗人员较多,居民年均收入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辖区人均年收入为8622元(见表1)。表1 辖区居民经济收入情况等级 年收入(元) 人数(人) 所占比例(%)高 20000 88 1.7较高1200020000 225 4.0中800012000513890.8偏低45008000 198 3.5低 4500 003、人口职业情况:本辖区为石家庄老城区,居民以纯居民国企职工为主;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仅占总人数的4.8%;20%为自由职业者,失业率约为10.2%;43.9%的居民没有医保。辖区内低保户人员293人,残疾人27人。辖区地处在石家庄中心地带,居住拥挤,市政设施老化,集中供暖,绿化情况较差,治安环境一般。4、卫生资源情况社区内现有合法卫生机构6所(其中:单位医务室1所、个体门诊3所。共有医务人员87人,每千人口平均5.91人)。医务室有B超等设备,设备情况较好,但主要工作是对内保障,设备使用率、床位使用率不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开展没有太大影响。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5名(其中执业医师11名,执业护士3名,检验师1名,公共医师1名,按摩师1名)目前能开展血流便、B超、红外线乳透仪、心电图机、血糖检测仪等检查设备。能开展预防接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开展血、尿、便三大常规、乙肝五项、肝功能、血糖、血脂、血流便、B超、乳透、心电图等检查,能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等上门医疗服务;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聘请专家讲授保健知识,建立了“高血压病友乐园”,和区计生局合作开展了计生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受居民欢迎。由于我中心开展工作较长,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美誉度,是社区常住居民的首选就诊单位。三所个体诊所只能开展打针、输液等服务,不具备化验、功能检查等能力,但其收费标准很低,每次输液仅收3元,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一定影响,其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和社区低收入居民。非法行医的问题在社区内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基本都是个人开业,因其人员、工作地点流动性很大,具体数目和地点不好确定。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1、根据从卫生防疫部门了解到的信息,从1985年到2004年辖区内传染病发病率下降3.79%,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现阶段危害本社区人民健康的最主要传染病,目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有较为明显提高。2、本辖区2004年死因顺位;出生、死亡状况。 辖区2004年死因顺位情况死 因死亡人数 死亡率(1/10万)位 次心脑血管疾病 29 34.541意外伤害 23 28.82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14 16.113肿 瘤11 13.384消化系统疾病5 6.145感染性疾病3 3.656泌尿生殖系疾病2 2.787结核病1 1.768合 计88 107.16 表3 2004年辖区主要卫生学指标指 标发 生 率出生率 12.09死亡率 6.33人口自然增长率 5.76婴儿死亡率 28.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79低体重儿发生率 4.11孕产妇总生育率 43.25平均期望寿命(岁)70.273、营养与妇幼健康情况社区居民以面食为主,成人日均热量摄入量为2814.54kcal,脂肪占总能量的36.65%;儿童缺血性贫血患病率较高,近几年均介于30%40%之间,已婚妇女宫颈炎检出率达39.93%。4、社区人群主要疾病的患病情况。 辖区居民五类慢病患病顺位病 种患病人数患病率( ) 位次45岁以上高压628 42.721 糖尿病 167 11.362冠心病124 8.433脑卒中122 8.304肿瘤19 1.2955、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采用了上门访谈、查阅统计报表,在暗访中了解;找当地派出所,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卫生防疫机构了解,问普调查,尽可能的利用现有资料,降低了调查成本。三、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1、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居死因之首。中老年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患病顺位分别为2、3、7位,血压140/90mmHg以上者占25.2%。心脏血管病高发与我辖区老年人口较多,居民食盐摄入量过高,烟酒过度,体育活动不足有一定关系。2、随着生活节律的加强,多种危险因素,多种心理疾患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社区人群中,意外伤害所致死亡率高达28.82/10万,居死因第二位,其中自杀和车祸是意外伤害的两个主要原因。3、社区人群饮食和营养方式不合理。社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5克以上(三日盐调查法),高于WHO推荐的食盐日摄量6克以下的标准。居民营养状况欠佳及各营养素的比例搭配不当是早成诸如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原因之一。4、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广泛存在。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达30%,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70%,女性吸烟率为5.8%,1.12%学龄与学龄前儿童有吸烟史。每日引酒100ml以上中老年人占26.8%,青壮年占24.8%,基本卫生行为如饭前便后洗手,烫洗生食瓜果,专用毛巾、牙刷,正确合理刷牙等习惯未建立者占52.30%。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导致社区主要慢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5、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簿弱,自觉规律参加体育运动者少,中老年人常参加锻炼者只占21.8%,而体质指数(BMI)大于25(超重)者,中老年为15.8%,青壮年为11.2%,儿童为4.4%;由于保健意识差而致50%的高血压患者不知自己已患高血压病。7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6、社区人群受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地双重危害。从调查情况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仍较严重,在传染性疾病还为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急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大敌。7、社区人群口腔预防保健缺陷导致人群各类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和口腔疾病危害严重。社区学龄前儿童龋率60.58%,龋均达2.29个/人,学龄儿童各种口腔疾病检出率达80.75%,中老年人牙齿脱落和功能缺失者占89.41%。口腔疾患严重影响了进食和消化。影响生活质量。8、由出生率下降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导致老年人口相对增长,人口老龄化和由此带来的老年人预防保健等问题将越来越严重。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9.01%,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区必将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四、干预策略和方法1、加强健康教育,更新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是争取群众配合,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除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肿瘤防治周”“世界糖尿病日”等宣传活动外,还充分利用讲课,播放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2)1998年我站开办了全市第一所“社区高血压病友乐园”,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还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畅谈的场所,通过定期进行防病知识讲座,病友们的相互交流,现身说法,互相监督服务,有力地促进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及时复查率和规则服药率。今后要继续坚持搞好这项工作。(3)制做宣传展牌,定期编写印发和从网上下载各种健康宣传资料,发给辖区居民,创造一种群众性的浓厚的防治疾病,保证健康的氛围。(4)重点对老年人为主的慢性病员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指导和管理,具体指导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变旧观念,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尽量降低各种医疗费用。(5)加强对年青的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引导和指导。针对目前许多疾病的年轻化,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高学脂、心理疾病,骨质增生的发病率高的状况,高度重视培养他们的科学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树立新时代的享受、消费观念,并引导这些人经常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进一步使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化,把健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道德水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动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2、确立本小区流行病防治重点依照小区发病率状况,其顺序为:一是高血压,其发病率最高;二是糖尿病;三是心脑血管;四是心理障碍;五是肿瘤病;六是腰椎、颈椎病。3、针对居民的需求,完善我站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解决在社区就医回单位报销难问题。采取与有关医疗单位合作变通的办法。把“双项转诊”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卫生站医护人员的医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充分满足小区居民上门服务、家庭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