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08-12年高考分册整理.doc_第1页
高中历史08-12年高考分册整理.doc_第2页
高中历史08-12年高考分册整理.doc_第3页
高中历史08-12年高考分册整理.doc_第4页
高中历史08-12年高考分册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08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二) 福建省连城二中 罗春旺原创整理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共有16套,分别是全国文综一卷、全国文综二卷、北京文综、天津文综、重庆文综、山东文综、山东基本能力、宁夏文综、四川文综、江苏单科、广东单科、广东文科基础、广东理科基础、海南单科、上海单科和上海综合。本人试图按新教材的章节顺序对16套试题的选择题进行重新编排整理,经过两天努力,终于完成。期间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既可作为必修一的题目,也可作为必修二或必修三的题目,我是按自己意思进行整理的;还有些题目是老教材的题目,新课改之后已不做要求,有些被我删去,而有些仍然保留,这些都值得商榷。这里的归纳仅是本人个人观点,有许多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附:2008高考选择题章节分布表专题题量必修二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8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9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6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1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5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08北京文综)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2(08广东单科)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此资料来自中学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3. (20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西周 北魏 唐朝 明朝 A. B. C. D. 4(08山东文综)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BCD5.(08广东文科基础)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 B. C. D.6.(2008上海)东汉时期“豪强”的基本特征是 A.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B.依靠巧取豪夺聚敛财富 C.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D.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7(08广东单科)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8.(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8海南单科)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2(08全国文综一)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3(08宁夏文综)表2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2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4(08天津文综)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5. (08广东文科基础)“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6(08广东单科)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7.(08江苏单科)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8. (2008上海)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9.(08江苏单科)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10(08海南单科)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 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08广东理科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多”“快”“好”“省”A B C D2. (08宁夏文综)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3(08广东单科)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4(08宁夏文综)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5. (08广东文科基础)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6. (2008上海)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7.(08江苏单科)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8. (08全国文综二)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9(08天津文综)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08江苏单科)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08宁夏文综)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08山东文综)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2(08北京文综)“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 B C D3. (08广东文科基础)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B.伦敦C.威尼斯D.巴黎4(08广东理科基础)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5(08广东单科)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6(08海南单科)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7(08海南单科)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8(08全国文综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9. (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0(08上海综合)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11、(08江苏单科)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12. (2008上海)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13. (08全国文综二)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139. (08广东文科基础)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A.蒸汽机B.轮船C.汽车D.电视机14(08天津文综)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15(08天津文综)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 000105 00085 2771880373 000169 000144 0001890617 000224 000269 0001900790 000284 000320 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16(08宁夏文综)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08全国文综一)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2(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08四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