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 少 年 学 习 动 机 之 探 究江西分宜二中 袁鹏社会的问题,归根于人;人的问题,归根于人之初。人之初之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归根于教育。当然这里指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初中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现在都有同感:家长不好管,老师不好教?孩子沉迷于网络,厌学、早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拖拉、懒散、任性、叛逆。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好象真到了要“救救孩子”的地步。其实不然,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但同时也不可回避以上种种问题,我认为“问题孩子”出在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出在问题老师!孩子要成什么样的才?对于个体来说,这是每个家长困惑的问题,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全社会要来面对的问题。前面所说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归结为一个:那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正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学习的动力,才会产生以上所例举的各种问题。看似异常,实是正常。只要探究因,就会知其果,下面就有关学习动力方面的话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同分享:一、 学习的动力之源来自爱我曾经就我校初二学生从60名好、中、差生中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问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三个相关学习动力方面的:1、你的学习动力来自?-来自父母方面的有15个人回答,来自老师方面的有12人,来自自己的有21人回答。2、你有学习的动力吗?有8个人回答有且十足;有37人回答有,但不足,有10个人说不清。3、你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自动自发的选项,没人回答,比较主动的有18人回答,一般的有24人回答。可见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习动力之源从哪里来?我认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或者说存在于)对自己、对他人的真情实爱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法宝。一旦孩子内心有了爱,便有了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有动力,才能坚持。已经厌学的孩子,只有恢复爱、建立责任感,才能谈到努力学习。我们说的内观心理训练,解决的不是智力问题,不是体力问题、也不是毅力问题,更不是外部世界如何改变的问题,解决的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对青少年来说,也就是恢复了亲情和爱)。人活一世,幸福在哪里?幸福在人际关系里。痛苦在哪里?也在人际关系里。亲子关系不好的,那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的据多;学生和老师关系不好的,学生这门课程也好不到哪里去?上面说的,还仅仅是表面问题,其实作为家长和老师,有时难免会陷入一个误区-读书要读到最好,考试一定要考第一(有的时候考了第六,都被看作是巨大失败)。不客气地说,不少学生厌学,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盲目地给学生补课造成的。家长和老师为何这样做?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太竞争、这个社会太功利,而成人们过早地介入所致。 实际上,对孩子要求一定要做到最好,结果常常做不下去;一定要考第一,结果也常常会事与愿违。望子成龙,肯定很难,因为全国就那么几个,就是龙的助手,也不多。按照孩子本身的特点和爱好去发展和培养,那是最科学合理的。是龙,你就让他闹海;是鸡,你就让他产蛋。都是一辈子,没什么你高我低,千万不要把成人没能达到的夙愿,变成压力,放在孩子身上、放在学生身上。所以学校老师与家长其实都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怎么爱孩子?怎么懂孩子?教育孩子有三个阶段:一是唤醒他;二是鼓舞他;三是引导他。这些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家长爱的教育尤显重要,因为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家渡过的,而我们的社会常忘记了这块。一切都推给了学校,家长更是这样想。你去看看,社会上什么工种都要一个上岗位证什么的,唯独没家长上岗证,有不少人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家长。其实不然,如社会办一些家长培训班,学校也常搞家长沙龙研讨会,会有极大的帮助,我们校做过这些方面的尝试,效果也不错。二、 学习的动力之因来自志向我们知道,影响学习的决定因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如情绪、意志力、志向、心态等诸多方面,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应占到90%。毛泽东16岁离开韶山时曾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可见志向对人生的影响有多重要。据家庭杂志报道,北京有一个家庭四个孩子都是留洋博士,他们的父母是谁呀,是中央党校的一对夫妇,爸爸是世界闻名的历史专家,博士生导师,妈妈是有名的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他们家里,书卷气浓厚,每一个人都你追我赶的学习着。 现在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之上”道理的父母越来越多了,不少家长直言不讳:宁愿自己吃少穿差一点,也要从小培养孩子,陶冶情操,开发智力,让孩子多读书,成为有理想有学问的人。然而有不少父母“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对孩子的学习近乎苛刻,自己却毫无学习意识和行动,从不见他们在家里读一页书,写一行字,看一张报。这些家长把孩子需要的书买回来后,在旁边一边监督着孩子学习,一边心安理得地筑起“长城”来。这样的言传身教,怎么会让孩子有学习动力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重要。三、学习的动力之果来自赏识2009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的一个调查表明:在我国有91%的学生感觉不快乐;83.3%的学生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缺乏对孩子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多半与我们家长和老师不太会赏识孩子有关。赏识不对,全当白费。青少年教育家、赏识之父周弘提出:赏识导致成功,反之导致失败。赏识的本质就是看得起!家长看得起孩子,孩子的自信力激增,老师看得起每个学生,学生的无限潜能就会被释放。赏识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我们应知道一个生命体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赏识的关键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可现实是,我们成人往往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而未成年人更需要的是在他迷茫时,在他受挫时,在他无助时要大人指点迷津,拉他一把。我们应多用肯定和学识取代否定和贬低,给他们以自信;多用表扬和鼓励取代批评和指责,给他们以自尊;多用支持和引导取代训导和堵塞,给他们以自主意识;多用关注和热情取代放任和冷漠,给他们以自觉自律。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那就看你有没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书记发言稿
- 规划建设管理培训大纲
- 教师语言行为培训
- 脚手架安全培训
- 2025版建筑工程用方木材料采购合同
- 2025版LED户外广告新媒体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
- 2025版钢结构场地租赁合同(含仓储、装卸及搬运服务)
- 2025版电商平台电商人员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合同
- 2025版木材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租赁合同范本解读
- DB11∕T 420-2019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英语分项汇编(全国)专题 22 完形填空(新高考15空)(学生卷)
- 国旗台施工合同
- 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养护技术规范
- 小学生血液知识讲座课件
- 总代理授权书
- 医院病假证明书模板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能力证明资料模板
-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 (正式版)HGT 4144-2024 工业用二正丁胺
- 2020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及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