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狄德罗的哲学思想摘要: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取得了不少成就。这一时期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在其哲学思想方面,敢于打破传统的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局面,敢于引导在当时看来是“异端”的思想,着意抨击封建制度和作为这种制度帮凶的僧侣政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程度上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其哲学体系囊括了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及科学哲学等方面。自然神论思想在狄德罗的哲学体系中影响深远。关键词:自然神论、思维意思、唯物主义反映论、无神论、社会政治和美学一自然是“元素”的组合狄德罗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路线,认为我们因该象自然科学家那样,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不再自己的头脑中把握自然。狄德罗主张把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首先,狄德罗认为自然是“元素”的组合。所谓“元素”就是“异质物质”,也成“分子”。他们的数目是无限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自然就是由各种元素所构成的物质世界。狄德罗强调“个元素应该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元素的本质是相同的,那么完全同质的物质就不能组成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界。在狄德罗看来,人也是有元素组合的结果,甚至怪物也是元素的组合。既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元素组合的结果,那么所谓创造世界的“上帝”就是多余的了。应该说,狄德罗关于“异质物质”,的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克服了十七世纪唯物主义者和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把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仅仅归结为量上差别的机械主义观点,而用量与质相互结合的观点解释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从而使他的唯物主义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其次,狄德罗认为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狄德罗根据物质自行运动的原则,批判了十七世纪唯物主义者把物质看成是僵死的、被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狄德罗认为,这“完全违反全部正确的物理学,全部正确的化学”。狄德罗认为,把物体当做没有活动和力的观点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就是说,它会在物体之外去寻找运动的原因,其结果必然导致承认超自然的力量。狄德罗坚持物质自身运动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宗教唯心主义。狄德罗还进一步分析这种错误思想的根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把物质看成同质的,似乎物质的唯一属性就是广延性,从而把物质所固有的其他特性全都否定了。狄德罗指出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移动”和“激动”。所谓“移动”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也就是“分子外部的力”;所谓“激动”就是分子“内涵的、固有的、内部的力。”狄德罗认为,“移动”是作用于分子外部的力,因此是会消耗的;“激动”是分子内部的力,因此是不会消耗的,是永恒的。总之,“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移动或激动中”,在他看来,尽管激动的总和与移动的总和是可变的,但“离得量在自然中是守恒的。”所以,物质世界运动的多样性和永恒性是一致的。应该说狄德罗提出运动形式的分类学说,有利于克服十七世纪唯物主义和十八世纪拉美特利等把机械运动当作唯一的运动形式的机械主义观点。可是,从狄德罗所提到的运动形式来看,实际上仍局限于物理的,化学的运动形式。因此当他说明复杂的生命现象时仍然是运用低级的简单的运动形式,可见,他仍然没有超越机械主义的藩篱。最后,根据运动是绝对的原则,狄德罗论述了自然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的运动不是循环反复的,而是向前发展的。今日的自然界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而是一个不断生灭变化的长期发展的结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的不适合生存环境而灭绝了,有的适合生存环境而保留了,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狄德罗认为,当我们研究动物最初形成的问题时,如果把注意力与思想固定在已经形成的动物上,那开始的太晚了,我们应该追溯到它的最初根苗。狄德罗批判了物种不变和“天下无新事”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根据,他指出,五种是可变的,而且和将来的形式是不同的。狄德罗还指出,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念“是一种由于我们的器官的软弱无力,我们仪器的不完善,和我们生命的短促而行成的偏见。”这既是说,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错误地把暂时的、表面的现象当做永恒的,于是做出了物种不变和“天下无新事”的结论。一该说,狄德罗坚持发展观,否定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是有助于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的,所以是一个进步。但是,狄德罗比较那个未能摆脱时代和科学发展水平所给予的局限。在他看来,发展是渐进的、连雪的,是通过漫长的时间、在微小的差别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的。可见,狄德罗只看到发展中的连续性,而忽视了发展中的间断性飞跃,因此,狄德罗仍然没有正确地理解辩证发展的实质。二.思维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狄德罗从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原则,认为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呀看来,物质与意思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狄德罗对意识起源于物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说,如果我们假设物质“具有一种普遍和基本的性质”“感受性”,那将会令人感到满意的。狄德罗称这种“感受性”为“迟钝的感受性”,因为这种“感受性”比其“最接近死物质的动物感受性还小一千倍”,它本身还不是一种完全有感觉的东西,不过,当它具备了一个条件,即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就会出现明显的的感觉的能力,这时“迟钝的感受性”将过渡到“活跃的感受性”。这就是说,在“迟钝的感受性”和“活跃感受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迟钝的感受性”可以过渡到“活跃的感受性”。按照狄德罗的看法,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无机界与有机界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绝对对立的,无机界是可以过渡到有机界。这里表现出狄德罗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狄德罗从两种感受性的假设出发,形象地说明了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过渡,由无感觉的东西向有感觉的东西的过渡,并相信有感觉的东西可以向有思想的东西过渡。从而证明意识来自物质本身。狄德罗对“感受性”的设想包含了一定的合理思想,它虽然还不能科学地解释思维、感觉是如何从物质中发展而来的,但他坚信随着物质自身的不断发展必将出现思维的能力。狄德罗以特有的形式论述了思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说明了思维、意识是由物质所派生的。不过,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的论述还不科学。同时,他也不理解人的思维、意识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但是在他的猜测中确实包含着可贵的思想,它为科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三.唯物主义反映论在认识论上,狄德罗继承和发展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据唯物主义原则,狄德罗肯定物质世界是唯一存在的真实世界,是人们认识的唯一对象,并且相信人们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狄德罗认为天下没有永远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现在尚未认识的东西。因为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狄德罗认为人们的认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我们应该在自然中,而不是在头脑中把握物体。人们的认识起源于感觉。他说:“感觉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不是主观产生的,而是外部世界作用于感官的结果。狄德罗认为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的事实有力地证实了感觉的可靠性和客观世界的实在性。狄德罗虽然强调人们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觉,而且感觉是可靠的,但是他并不是把人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归结为感觉。在他看来感觉与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的感官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通过仪器可以增强感官的能力,但仍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不能停留在感觉经验所提供的材料上,人们必须依靠大脑对感觉材料进行组合和整理,使个别事实上升到一般,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于是他提出了认识客观世界的三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方法对自然的观察。人们通过感官和借助感官的补助物或仪器进行观察,搜集各种事实材料。第二种方法思考。就是把已经收集起来的事实材料进行组合和整理。因为事实材料只告诉我们事物是怎样的,但是思考却告诉我们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狄德罗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他受到唯名论的影响,还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狄德罗看来,概括是没有意义的。由于狄德罗否认抽象和概括的作用,因此,所谓“思考”,在他那里就只是把事实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分解,这就没有真正达到理性的认识。可见,狄德罗仍然没有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辩证过程。第三种方法实验。实验是可以识别错误和证实真理。狄德罗认为,人们通过实验可以推动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不够狄德罗所讲的实验乃是指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的活动,而不是广大群众与科学家相结合的科学实验活动,所以,狄德罗的实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本质区别。总而言之,狄德罗的认识论是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经验轮的路线,特别是培根的认识理论。他力图把感性和理性、认识与实验结合起来。狄德罗的认识论不仅比十七世纪和同时代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前进了一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辩证唯物主义。可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因此他的认识论仍然带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四.一切宗教都是假的狄德罗的无神论是与唯物主义世界观有机地集合在一起的,他在反对宗教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无神论的思想。狄德罗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最后根源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狄德罗指出,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都是可以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的。因此,如果上帝是存在的东西,那么它一定也能被感觉、经验所认识。狄德罗认为,世界上一切宗教都是假的。如果宗教是真的,那么应该在一切地方、时间,使一切人都感到兴趣,可是任何宗教都没有中三种性质永恒性、普遍性和明显性。所以“一切宗教都三倍地被证明是假的”。狄德罗严厉地揭露宗教所谓“三位一体”教条的荒谬性。狄德罗认为宗教迷信是起源于无知和恐怖。由于人们无知,不能理解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后果,因此产生了恐怖的心理,并把这一切归之于超自然的力量神。他深信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发展,理性一定能库夫迷信,科学能消灭宗教。但是,狄德罗的宗教观与十八世纪的其他唯物主义者一样,受到时代的局限和阶级id局限,都未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五.社会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狄德罗象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 运用“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来批判违反人类理性的封建专政制度,从而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狄德罗认为,人类最初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人人自由平等。自由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所以,依靠暴力夺得的统治权就是不合理的。狄德罗认为,封建专制的统治就是依靠暴力剥夺和践踏了人类的天赋权利,因而是不合理的。狄德罗认为,政治权利只有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以人人平等自由为前提的。在他看来,政权应该属于人民所固有,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和契约,所以这种权力的有限的。君主不能利用权威破坏契约,不能任意使用权力,任意处置臣民。如果君主破坏契约,违反臣民的意志,臣民就可以剥夺他的权力。狄德罗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人民”和“君主”相互缔结契约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制度,它要求有一个“开明的君王”,同时在国王之下要有一个作为国王咨询机关的议会。狄德罗把这种立项制度的实现寄托在“开明君主”的身上。总之,狄德罗用“契约论”以反对封建专制,论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政治等思想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他把政治权力来源归之于“暴力”和“契约”,这在理论上却都是错误的,狄德罗不懂得每一种政权的出现,都是由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他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狄德罗的美学观点是现实主义的。他反对形式主义的古典文学、艺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系统弹性设计在演进中的重要性
- 2025年北京考试中心出题及答案
- 江西省景德镇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博物馆讲解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启航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派遣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医院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司法协理员招(选)聘4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安顺市镇宁县简嘎乡人民政府招聘乡村公益性岗位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台州温岭市中医院医共体招聘编外员工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舟山嵊泗县妇女联合会编外工作人员招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ACT就这么简单》课件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盘阀结构和原理课件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 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 钻具内防喷工具课件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会计师事务所7(报告流转签发制度12)
- TCECS 20007-20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 社保现金补助协议书
- 《中医内科学血证》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