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doc_第1页
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doc_第2页
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doc_第3页
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doc_第4页
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游戏机60年代90年代发展史游戏和游戏机的诞生60年代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世界游戏也开始出现萌芽,一些各行业的专业人士、物理学家等在工作中发明了最早的电子游戏,他们是可称为现代视频游戏的祖宗,从此电子游戏这一名词正式写入人类历史。第一款视频形式游戏世界上首个计算机游戏于1958年在一个听起来不太可能的地方出现美国*的核实验室。威利海金博塞姆(Willy Higinbotham)是这个位于纽约长岛的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头,为了打消周围农场主们对这个核实验室的担心,他要筹划一次巡回演说,他琢磨着弄个什么东西来博得他们的好感。于是,他和同事用计算机在圆形的示波器上制作出一个非常简陋的网球模拟程序,并把它命名为双人网球(Tennis for 2),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白色圆点在一条白线两边跳来跳去。农场的人们对这个新鲜玩意惊讶不已,但威利和同事回到实验室后就把机器拆了。*如果对这个不解释的话,估计没有人会猜的出来它是什么,这可是游戏机最早的契机!一年后,威利海金博塞姆改进了这一发明,他将“Tennis for 2”通过15英寸监视器显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视频游戏,但希金博特姆并没有为他的设备申请专利。PDP-1小型机三年后的1961年,史蒂夫斯拉格拉塞尔(Steve Russell)和其他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在第一台小型机PDP-1上创作了一个名为空间大战(Spacewar)的游戏,它才是真正运行在电脑上的第一款交互式游戏。这款游戏运行在PDP-1(编成数据处理器-1)上,当时电脑技术还相当有限,空间大战必须使用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来显示画面。*SpaceWar游戏画面,看似讨厌啦的游戏确引发了无数的创造空间大战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通过示波镜产生图像,在上面2个玩家可以互相用激光击毁对方的太空船。这个游戏在PDP-1小型机上运行,这是一种非常大非常昂贵的主机,后来在其他计算机实验室也得到运行,但只有极少数的经过挑选有权使用主机的人才可能玩到它。*第一款可运行在电视上的视频游戏OdysseyOdyssey是由一个名叫拉尔夫.贝尔(Ralph Baer)的电子工程师发明的。拉尔夫.贝尔最早拥有视频游戏的想法是在1951年,当时他正在一家名叫 Loral的早期电视制造工厂工作。他被分派建造这个世界最好的电视系统,他提交了电视应该具有革新概念的想法,其中之一就是要有可以玩游戏的功能。1967年拉尔夫.贝尔与设计小组成功研究出第一款可以在电视机上玩的视频互动游戏,他们还改装了一把玩具枪,使其能够辨别屏幕上的光点。*游戏时代的序幕及发展-70年代经过60年代的萌芽诞生,20世纪70年代踏入游戏机发展阶段,出现了最早期的营业性大型游戏机和家用型游戏机,人类游戏时代向前迈向一大步。*全球第一款营业性游戏机“电脑空间”及其说明书1971年,第一台街机电视游戏呱呱坠地。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和特德.达布尼(Ted Dabney)在拉塞尔的空间大战的基础上设计出第一款街机游戏,取名为“Computer Space”直译为“电脑空间”。早在1962年,犹他州大学学生诺兰.布什内尔在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里玩到了太空大战,因此后来他花了七年的时间尝试重新制作可以在更小的,更便宜的计算机上运行的太空大战,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投币游戏。投币游戏厂商Nutting成功制造了1500台“电脑空间”游戏机,所有组件都与一台13英寸的黑白电视一起被装入一个样子很前卫的机箱内。虽然第一个街机电视游戏问世了,但“电脑空间”给对视频游戏还相当陌生的人们来说,这款游戏的难度太大了,最终导致“电脑空间”以失败告终。*早期的Odyssey被改造成第一款家庭游戏主机1972年,Maganavox公司的获得Odyssey发明者拉尔夫.贝尔的许可,成功推出第一款家庭游戏主机,同时向全国的分销商展示这一产品,但是和“电脑空间”一样,这款全球第一部电视系统家庭游戏主机并没能获得成功。同年Bushnell及其合伙人Dabney 决定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公司,设计供其它公司销售的电视游戏。他们起初将公司取名为Syzygy (三神一体),但一家屋顶建材公司已起了相同的名字。最终他们选定了日本围棋中的用语“Atari”,相当于“将军”的意思。Atari(雅达利)对后期游戏发展起了相关重大的影响。*Pong机,街机的鼻祖Atari成立之后,于1972年推出的“Pong”是它第一款家庭电视游戏产品,也是首款真正取得成功并影响深远的视频游戏。“Pong”是第一款可以四人同时参与的游戏。这个游戏最后被命名为“Pong”有2个理由:球撞在物体上就发出这个声音(在字典里“pong”被定义为空旷响亮的声音),而现实中“Ping-Pong”也已经有了版权。“Pong”的作者是艾尔.奥尔康(Al Alcorn),他也是雅达利的第一个工程师。Bushnell最初计划雅达利的第一个游戏是一个驾驶游戏,但因为奥尔康在视频游戏上几乎没什么经验,所以布什内尔决定叫他做一个简单的乒乓撞球游戏。当Pong成为遍布街头巷尾的街机时,许多公司都纷纷生产相似的游戏,到1973年底,有逾25家公司开始生产游戏,参与竞争,严重削减了 Atari的收益。1974年Atari发布了另一种街机游戏,名为“Touch Me”,在此游戏中,四个按钮随机闪烁,玩家必须以按钮闪烁的次序按击按钮,此款游戏并未取得成功,但却成了掌上游戏机的成功之母。拉尔夫.贝尔(Ralph Baer)研究了“Touch Me”并决定将随机闪光改换成随机音乐。Milton Bradley购买了他的创意,随即便发布名为Simon的游戏。此游戏成为了任何时候都受人们钟爱的掌上游戏。 意识到Simon的成功,Atari紧接着发布了“Touch Me”掌上版本,但在市场销售中难逃厄运。*Pong游戏画面及1975年推出的家用游戏主机1974年 Atari 开始定位家庭游戏,与1975年推出Pong的家用游戏主机Home PongTelstar 和 Channel F1976年Coleco发行他们的第一个家庭电视游戏产品,被赋予“Telstar”(通讯卫星)的名字。同年,费尔柴尔德(Fairchild)推出第一个可编程的家用电视游戏主机,费尔柴尔德视频娱乐系统,随后被重新命名F频道(Channel F),售价170美元。*Atari 2600,这东西笔者可是有一台哦1977年Atari(雅达利)发售家庭电视游戏主机Atari视频计算机系统(VCS),随后被命名为众人皆知的Atari 2600。当时售价为249美元。这款主机的处理器是8-bit的6507,主频1.2MHz,16KB的RAM/ROM,分辨率为160x192。它被誉为现今电子游戏的开山之作。*同年,Nintendo(任天堂)发行他们的第一个家庭电视游戏产品,最后定名为“TV-GAME 6”。成立于1889,专门制造和销售纸牌的Marufuku公司在1951年更名为任天堂扑克牌公司(任天堂即“命由天定”的意思),随后在1963年才开始转型进入游戏市场,当年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成为全球游戏巨头。1978年3月份,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发布了Comp uter Othello,这是一款基于线路板游戏 Othelloa的简街机鸡尾酒桌游戏。*同年,Atari 发布了新的街机游戏Football(橄榄球),在此款游戏具备了*性功能-名为 跟踪球的新操纵器。而Midway 在游戏中引入创造记录的概念,Midway公司从Taito公司引进了Space Invaders(宇宙入侵者),此游戏通过显示当前最好成绩,激励玩家将不断刷新该成绩定为目标。Football和 Space Invaders这两款游戏都打破了所有已知的销售记录,并且获得了几乎旗鼓相当的收益。但是,随着钟爱足球浪潮的终结,Football的流行也就渐渐黯淡了。Space Invader继续风靡世界,导致了日本硬币的短缺和美国学生的旷课现象日益严重。*APF公司的MP-1000家庭游戏主机可更换游戏卡同样是1978年,APF公司推出了家用电视游戏主机M-1000和MP-1000,Magnavox随即也推出了家用电视游戏主机Odyssey2(奥得赛2)1979年,Atari(雅达利)发布他们的第一个家用计算机系统,Atari 400*游戏发展到流行阶段-80年代进入19世纪80年代,电子游戏真正流开来,行于全球这段时间,最突出的影响就是日本任天堂的FC主机,风靡全球!1980年 Namco(南梦宫)发布Pac-Man,这是第一款具有活动元素的游戏。而这时期另外一款经典游戏“Donkey Kong”(大金刚)由任天堂于1981年发布。1981年 第一台IBM PC走下生产线,采用巨大的8088处理器,运行速度为4.77mhz。同年Commodore公司也发布了他们的家用计算机VIC-20。*Vectrex(左)、 ColecoVision(右上)和Atari 5200(右下)1982年,家用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GCE发布第一个基于矢量的便携式家用游戏机Vectrex,零售价格为200美元;Coleco发布家用视频游戏机ColecoVision,售价175美元;雅达利发布Atari 5200超级系统,采用6502C (8-bit), 1.78 MHz 处理器、16K RAM,支持256色及320x192分辩率;Commodore发布他们的家用计算机Commodore64。*这个别说你不知道是什么1983年7月15日,任天堂在日本发布了“家庭电脑”(Famicom简称FC)。 Famicom被用心良苦地赋予了玩具一般的外观,并且与任天堂街机的成功大作Donk ey Kong、Donkey Kong Junior、和Popeye等捆绑发行。由于当时Atari在游戏市场处于霸主地位,因此任天堂并无计划在日本以外销售Famicom,公司将在日本以外任何地区销售FC的权利提供给了Atari。FC全球总销售量达6000万台,这时已经垫定任天堂在家用电玩硬体领域王者地位的。相信各位朋友仍然记得,FC上曾有很多经典游戏(至今仍有不少朋友使用电脑模拟器玩这些游戏),多数玩家都在这个时期开始接触家用电玩,直到后来出现了中国式特色FC:小霸王学习机!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用电玩可以说真正流行起来,而这时期大型营业性游戏机(街机)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80年代末期出现了最经典的掌上游戏机GameBoy,进入90年代游戏机更是进入飞跃发展阶段!FC时代的开始,带动着游戏产业的发展相信绝大部分的玩家对任天堂不会陌生,尤其是最早的家用主机FC,正是因为他的出现,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而那些快乐的记忆也一直陪伴我们成长。作为一名游戏玩家,对此我深有体会,超级玛利,魂斗罗,勇者斗恶龙,这些不朽的名作,直到今日玩起来依然不会感觉到比任何次世代的游戏差,因为游戏里面有一种魔力,那是一种让你铭记于心的力量,你也许会忘掉现在玩的XX游戏,忘记游戏的过程,但是你绝对不会忘记FC时代的,你每玩过的任何一款游戏!有人会说现在玩游戏没有以前的感觉,不错,的确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现在的游戏世界缺少了那份魔力吗?还是你已经厌倦了这游戏缤纷的时代?或许你应该玩一玩FC了,应该能从中领悟到什么玩游戏要有爱!FC的首次改版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早,由于1983年7月首批推出的FC,控制器上的AB钮采用的是方型的硅橡胶材质()按钮,不但难以连按而且容易凹陷或破损。因此任天堂很快就将AB按钮改良为圆形的塑胶材质按钮,算是FC的首次改版。上为初版方形按钮,下为改版圆形按钮与STARTSELECT钮相同的软性材质,在GAME&WATCH上曾大量采用由于任天堂回收了这批为数不多的方形按钮初期型FC,因此坊间并不容易见到。任天堂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2年后的1985年10月,FC正式在北美地区推出,除了名称由日本版的“家庭电脑(FamilyComputer,简称Famicom或FC)”改为“任天堂娱乐系统(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简称NES)”之外,造型设计也大幅改变,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改版。*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NES采用低调稳重的灰色外壳方正设计,卡匣改成横向插入,脚位与FC不同(有非官方的转接器),控制器从FC的2组固定式改为透过2组可插拔的周边扩充端子连接,可以自由替换成摇杆、光线枪、踏垫等不同的周边,比只有1组周边扩充端子的FC弹性大。影音输出部分除了与FC相同的RF天线端子之外,并添增了AV影音端子。NES的2组控制器采用相同的设计,不具备FC2P控制器的麦克风。由于早年游乐器的设计复杂度低,通常都是以现成的晶片组合而成,晶片尺寸与耗电量也远不及今日,因此基于半导体制程进步的改版并不多见,通常也不会反应在外观造型或功能面上,因此FC/NES自1983年推出后整整10年都没有什麽重大改变。SHARPTwinFamicom虽然FC本身没有改版,不过合作厂商SHARP在1986年7月推出了结合FC+FC磁碟系统(FamilyComputerDiskSystem,简称FDS)的一体型主机“TwinFamicom(以下简称TwinFC)”,造型显得圆滑亲和许多,除了同时提供卡匣与磁碟片游戏游玩功能外,并内建标准的AV影音输出端子,不需要搭专属连接线就可以输出AV影音讯号。TwinFamicom(黑)任天堂新型FamilyComputer一直到1993年12月,也就是FC后继机种SFC都已推出3年多时,任天堂才首度推出造型设计与功能大幅改版的新型FC主机“AV规格FC”或通称“新型FC”。新型Famicom新型FC采用了许多来自SFC与NES的新设计,最重要的就是采用与SFC规格相同的影音输出端子,透过专属连接线就可以输出AV影音讯号,取代了旧型FC的RF天线端子输出。控制器也改采与NES相同的2组可插拔的周边扩充端子来连接。之外还包括与SFC设计类似的自动开闭卡匣插槽防尘盖,并取消卡匣的退卡装置,改为直接插拔。新型FC的控制器造型采用类似SFC控制器的设计,并取消了2P控制器的麦克风。由于新型FC推出时已经是非主流机种,因此价格只有当年FC一半不到的7000日圆,不过一直持续生产到2003年9月才正式宣布停产,等于是又跨了将近10个年头。任天堂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2在新型FC推出前2个月的1993年10月,任天堂也在美国推出了NES的改版机种“NES-101”或通称“NES2”,整体造型大幅改变,卡匣也改成与FC相同的上插式,不过取消了NES原有的AV影音端子,只剩下RF天线端子,规格上可说是不增反减。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2NES2的控制器造型与新型FC一样采用类似SFC控制器的设计。非主流且规格缩水的NES2,价格只剩下当年NES同捆包对折再对折的50美元。非原厂FamilyComputer彷制品由于FC的专利权从2003年起陆续失效,2005年任天堂控告FC彷制品厂商的官司也宣告失败,加上任天堂自己也停产了新型FC,因此日本市场开始大量出现合法的FC彷制品,有着各式各样的造型与功能,在FC诞生26年之际仍持续在市场上发光发热。虽说FC主机的彷制品目前已经不算违法,不过游戏复制品仍属于违法的盗版行为,因此内建几百合一或是几千合一游戏卡匣的FC彷制品一样是违法的。从FC/NES的经验可知,任天堂旗下的游乐器除非是明显的设计瑕疵(如初期型FC的方形按钮),否则基本上是不太会有什麽显着的改版。日规FC与美规NES之间差异与其说是改版,不如说是针对不同地区市场特性的改款。真正改版的新型FC/NES2隔了10年才推出,基本上只是用来回收市场剩馀价值,对于买气已经没有太大影响。SEGASG-1000有别于10年如1日的任天堂,另一家游乐器大厂SEGA则是以主机改版款式众多着称,1988年推出的SEGAMD就已经被称为“SEGA5代”,由此可见其代数之多。SG-1000SG-1000是SEGA首款家用游乐器主机,与任天堂FC同样于1983年7月15日在日本推出,基本上是以SEGA家用游戏电脑SC-3000去除键盘后专门针对游戏用途特化的版本,台湾玩家比较熟悉的名称应该是当年台湾代理商所取的“阿罗士(Aaronix)”。SG-1000的造型看起来颇为阳春,内建的1组固定式控制器采用的是纵长型的摇杆与按钮配置,与后来大家所熟悉的典型控制器设计相差甚远,操作起来非常不顺手。SEGASG-1000II有鉴于此,SEGA于是在1年后的1984年7月推出了SG-1000的改良版SG-1000II,硬体架构与SG-1000完全相同,不过造型设计上则是有显着改变,不但主机本体设计变得方正洗练,控制器也改成大多数玩家所熟悉的左方向钮+右按钮配置,透过2组可插拔周边扩充端子连接,虽然方向钮上还是有突起的小摇杆,不过可以依照个人喜好拆卸。SG-1000IISEGAMarkIII在SG-1000II推出1年多后的1985年10月,SEGA又推出了SG-1000系列的改版机种“SEGAMarkIII”,而且这次改变的不只是造型设计,而是连处理能力也一并强化。SEGAMarkIIISEGAMarkIII是SG-1000/SG-1000II的高阶相容机种,包括CPU、绘图晶片与记忆体都有所强化,同时显示色数增加到64色,卡匣插槽与SG-1000相同,可相容SG-1000的卡匣,并具备专属的大容量卡匣“GoldCartridge”与卡片型卡匣“MyCardMarkIII”。1990年10月推出的掌上型游乐器“GameGear”就是以SEGAMarkIII硬体为基础。SEGAMasterSystem在相隔不到1年的1986年6月,SEGA首度进军北美市场,将SEGAMarkIII改名为“SEGAMasterSystem”在北美推出,外观造型改头换面,卡匣的实体规格也改变,因此日本版与北美版的游戏卡匣并不互通(有非官方的转接器),不过功能上并没有变化。MasterSystem有趣的还在后头,隔年的1987年10月,SEGA又在日本推出了同名的日本版SEGAMasterSystem(以下简称SEGAMS),虽然造型设计与北美版相差不大,不过功能却与北美版不太一样。日本版SEGAMS内建了SEGAMarkIII选购配备的FM音效单元,搭配支援游戏时能享受更佳的音乐音效表现,还多了3D液晶眼镜连接端子与连发设定功能。FM音效单元SEGAMarkIII安装FM音效单元不但有地区版本的差异,连同名主机都会有不同功能,可说是相当复杂。以SG-1000硬体架构为基础的一系列改版至此告一段落,之后则是进入新的架构。SEGAMegaDrive在相隔1年后的1988年10月,SEGA推出了以“SEGA5代”广为台湾玩家所知的“SEGAMegaDrive(以下简称SEGAMD)”,采用新的CPU与卡匣插槽,因此并不能直接相容SG-1000的游戏。不过内部仍保留前几代主机的CPU作为音效处理用途,只要安装选购的卡匣转接器就能相容前几代的游戏,保有SEGA主机一贯的向下相容特色。幽幽白书,七龙珠等经典漫画改编的游戏登录MD,在当时由于MD机能的强大,在加上卡带的容量提升,使得游戏中的人物被刻画的非常完美,语音的使用也成为了游戏历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曾经多少个日夜奋战在机厅,与朋友对战,与路人切磋,每当围观的人数增加,迎来一片片喝彩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全都是为了我而创造的。那一刻的美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有深有体会的你们才会懂得吧。MegaDrive 经典一代 MD卡匣转接器安装后可相容前几代的游戏SEGAMegaDrive2在MD于欧美地区获得巨大成功后,SEGA在1993年4月推出了首款小型化的廉价改版机种“SEGAMD2”,省略了电源指示灯、耳机插孔与音量调节钮等设计,并改良了AV影音端子的规格,可直接支援立体声输出(MD必须从耳机插孔才能输出立体声)。VictorWonderMega继MD专属CD-ROM扩充周边Mega-CD于1991年10月推出后,SEGA就开始着手开发整合MD与Mega-CD的一体型机种,首先登场的就是由日本Victor(JVC)开发,1992年4月由JVC与SEGA分别推出、配备超级豪华的“WonderMega”。WonderMegaWonderMega采用充满未来感的洗鍊造型设计,机身上配置了完整的播放控制按钮,并具备麦克风端子与MIDI端子,内建卡拉OK功能,规格功能相当强大,不过价格也是非常强大的8万日圆,比起SEGAMD+Mega-CD的组合整整贵了1万日圆。VictorWonderMegaM2在非常强大的WonderMega推出1年多后的1993年7月,JVC推出了WonderMega的廉价改版机种“WonderMegaM2”,造型变得更轻薄化,取消了很少运用到的麦克风端子与MIDI端子,并采用6钮配置的无线式控制器,价格则是低了2万日圆。WonderMegaM2SEGAMultiMega1994年4月SEGA在北美地区推出了SEGAMD+Mega-CD的最终改版机种“SEGAMultiMega”,体积大幅缩小,造型如同1台长型的CD播放机,机身上配置了完整的播放控制按钮与液晶状态显示幕,作为CD播放机的功能相当齐全。不过推出时Mega-CD已迈入尾声,同年底SEGA就推出首部标准配备CD-ROM的32位元主机SEGASaturn。MultiMegaSEGAMegaJet为了提供飞机乘客租借游玩的特殊用途,SEGA于是与日本航空合作开发MD可携式改版机种“MegaJet”,将主机与控制器一体化,可直接手持游玩,不过并未配备电池与萤幕,必须搭配外部电源与外接电视萤幕,后于1994年3月开始在一般市场上贩售。SEGASuper32XSEGA为了延续SEGAMD在欧美所获得的成功,于是在1994年12月推出了衔接16位元与32位元的扩充周边“SEGASuper32X”。SEGASuper32X其实并不算是主机改版,而是如同Mega-CD般的扩充,在既有的SEGAMD上叠床架屋加盖了32位元的双CPU与绘图晶片,提供介于SEGAMD与SEGASaturn之间的处理能力。Super32X由于SEGASuper32X推出后市场反应冷澹,因此SEGA后续并没有推出内建SEGASuper32X的改版机种(有发表但没推出),SEGASuper32X就这样默默走入历史。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