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doc_第1页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doc_第2页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doc_第3页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doc_第4页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论述中、美、日动画创作。摘要:动画的发展历史很长,从人类有文明以来,透过各种形式图像的记录,已显示出人类潜意识中表现物体动作和时间过程的欲望。中国的动画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并走出国门。而在动画的领域里,美国和日本又是最有实力的动漫大国,代表着世界动漫艺术的两极。在创作方面各国教育方式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所创作出来的动画也就有了很不一样的效果。在此我想浅谈一下各国创作方式以及中国目前动画创作的主要走的路线,和我个人对中国动画在动画世界一直不“吃香”的原因。 美国动画:说到美国动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被众人喜爱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迪士尼。迪斯尼可以算是美国最早的动画基地,也为美国创造出了很多梦幻作品。看美国早期的动画就能感受到当时的美国走的是单纯的童话形象,在各个方面保持着童话故事的纯粹与美好,故事多半表现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爱情浪漫或者奇幻世界奇幻经历;画面优美;色彩单纯而和谐;情绪氛围轻松诙谐灵动跳跃;加上动人高贵的爱情故事更让人完全忘记世俗人情的恶鄙和生活虱子般的烦琐。总之,在早期传统动画片里电影艺术家试图创造净化人心灵满足人愿望的洞天福地。一直到幻想曲的出现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部作品去掉了德国先锋动画中那些过分强调个性的自我陶醉与孤芳自赏,而保留了其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成熟的视觉造型,再发挥自己制作精良的传统与优势,为影片增添了可爱、温馨、浪漫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迪斯尼的艺术创作中还是有着商业元素的强烈影响的。美国动画的特点:先说美国动画看起来有什么特点吧,美国动画在画风上一直是细腻美观,真实鲜艳,富有质感,人物造型永远是特点鲜明,故事场景独一无二,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占表达的绝大部分,美国动画中所运用的色彩包含了很多感情,表现着艺术创作者的情绪。正面人物正义,伟岸,可爱,反面人物则是阴暗,灰色的。但是也有反例,例如史莱克基本上对这个古老的爱情童话原型进行了彻底的变形,所谓的英雄只不过是个丑陋又孤僻的妖怪,所谓的公主一点也不赢弱娇羞还会在夜里变成丑姑,所谓的坏蛋也不会什么诅咒的巫术仅是个专制跋扈的矮子国王,各种熟悉的童话人物还同时客串其中粉墨登场,史莱克表面上看主要是对睡美人这部早期动画片的模仿,但在影片整体上则是对包括白雪公主在内的所有早期传统动画片的模仿。史莱克体现了一种新的阐释方式,成为一个叙述的游戏。美国不只是偏爱这些满足女性梦幻情怀的影片,也很喜欢一些富有很强的英雄气息动画。蝙蝠侠就是一部典型的英雄系列影片,作者把蝙蝠侠作为一个“伪正义者”,只能以暴制暴,以野蛮手段寻求暂时的秩序,而整个城市,则是永远在罪恶的深渊中堕落。美国动画中的主人公形象,从来不完美,西方艺术似乎十分重视“缺憾美”,人物性格突出,鲜明是主要特征,美国动画人物的塑造,不求你能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求给你一个主人公的个性展示,告诉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美国科技:美国动画会如此发展与他们的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技术上他们不断追新勇于尝试,早在1995年就创出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诞生为动画带来了新的创作可能性,从只是手画的动画片,转换成了可以用数字完成的数字技术同时也成为了电影、动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动画特点:日本在动画这一块上也一点都不输给美国,日本动画视觉处理上不同于美国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日本动画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过后依旧坚持着最原始的二维平面动画绘制手法,所绘制的内容也都是以手绘为主,近年来可能使用电脑制作的趋势有所增长,但也都是手绘后用电脑进行扫描行程动画。手绘,可以说是日本动画之魂。手绘所体现的优势就是画风细腻,人物精美,场景细致,动作上可能达不到美国动画的夸张效果,但是,视觉体验上绝对是一种享受。日本动画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才确立了当今的创作风格,这些探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艺术和技术层面的。日本动画选择的是一条与美国动画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对我们当今中国动漫的发展,是个启示。正是这种差异化,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欣赏到两种不同风格的,同样优秀的动画艺术作品。 日本动画在听觉上的风格和视觉上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两个字,唯美。日本动画中不会出现主人公的独唱,任何形式的合唱,经常倒是有一些背景音乐出现,这些背景音乐大多抒情伤感,也有的激情昂扬,虽然也都是渲染主题内涵,但是手段却与美国动画大不相同。日本动画的音乐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变化的曲调,生动鲜活的旋律总能让人时隔很久之后再听到他们的时候依然心潮澎湃。 中国动画历史:中国动画教育的发展还是比较早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有了苏州美专,北京电影学院等动画专业。并且有很多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在世界影视动画界享誉海内外。中国在动画风格上一直在探索跟实验,建国初期是中国动画片蹒跚学步的时期,中国动画人积极向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艺术的国家学习,但是主要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动画技艺上有了很大提高。在经过学习后,创作动画的风格上不免就受到这些国家动画的影响,在1956年中国以一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苏联的影片。这个误会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只会导致中国动画消极“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其实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也有这个倾向,万氏兄弟的纸人捣乱记便是模仿美国的动画制作,追求的是逗乐搞笑,仅是一部简单的噱头闹剧而已。从这个闹剧以后中国动画人开始了“探民族风的之路”, 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闹剧后的中国动画开始了从自家找题材的道路,不久后一部以中国特色为题材的动画骄傲的将军就此问世。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部仅30分钟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在这次尝试的成功后,中国动画又相继用木偶、剪纸片、折纸片、水墨画,为题材的做了多部动画,这种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动画使中国动画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民众当中去。中国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也变的缓慢。“文革”结束后,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综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一条本国特色的道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世界动画的大潮中也未放弃这一宗旨。动画片中洋溢着活泼清新的气息,给人以美的启迪。同时又十分注重教化意义,在动画片的创作中秉承“寓教于乐”,使动画片不致流于肤浅的纯娱乐搞笑。中国动画片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营建了一个动画王国。中国动画落后的原因:中国的动画创作从它创始初期就是积极开拓的,在动画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是丰富多彩的,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但是有一个创作误区,就是纯儿童展现。动画片的创作对象就是少儿。虽然在创作初期动画片也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但在动画走入正轨后,动画创作的对象日益单一化。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动画在创作上,思维非常活跃,题材广泛,有动物,有儿童少年,有缠绵的爱情故事等等。迪斯尼动画作品大都采取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为题材,以动画特有形式,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极力表现温情世界。以“博爱”为中心,动物拟人化,因此获得了儿童及家庭观众的喜爱。想要再度使中国的漫画走上热潮就必须的改变。中国的动画过度的强调“教化”意义,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亟须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可以说要走一条借鉴与创新的道路。以往的动画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积淀,但是市场观念欠缺。观念的转化要做到市场观念和受众观念的同步转化。动画创作不要拘于传统,给自己套上枷锁,动画片创作中应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观众也养成这样的观片习惯:动画片是儿童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思想上放不开,表现在创作上的也就是缺乏想像力,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且在“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多摆出一副的面孔,缺乏童趣,导致大人不看,小孩也不看的局面。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在对影片故事的构架上、情节的编排上、人物造型的设计上,影片的背景刻画上等等艺术创造上。其实美国的动画创作有许多是借鉴它国的故事原型,进行动画再创作,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是,狮子王也是演绎了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在动画的创作空间上宽容度大,动画的也就丰富多彩,就能吸引大众。同样日本的许多动画创作也借鉴它国的故事人物原型,如七龙珠中的孙悟空,完全是日本人的重新创作的形象,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完全是两个人、可是日本人就根据孙悟空这三个字,创作了一系列的龙珠传奇,而且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同时艺术水准也很高,故事有深度。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设定的故事不在乎时空,而强调画中有话,用作品去呼唤,呼唤人类对过去的认同与记忆、对未来的保护和探寻。影片能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随着国际商业文化的交流更为广泛和快速,中国动画面临一次挑战,美国、日本动画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占据国内的大部分市场。中国的动画片也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上寻求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中国动画应吸收世界动画制作发行上的优点,特别是美国的。中国的动画制作能力和美国、日本是不相上下的,中国拥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术手段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有无限的开发潜力。除了创作观念需要更新外,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