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甜瓜病害鉴定:甜瓜灰霉病 Melon gray mold果菜类蔬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来源:华中蔬菜网果菜类蔬菜主要包括瓜类、茄果类及豆类。在我国北方每年的晚秋至春保护地及南方的冬季(包括保护地及露地)灰霉病为害严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果菜类蔬菜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一、症状幼苗期发病,一般从较衰弱的子叶及真叶的边缘开始,叶片变软下垂,病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至褐色,多为半圆形,病部往往具轮纹。在条件合适的时候,病害沿叶柄扩展到茎部,初为水浸状斑后茎腐烂、变细,上生大量的灰色霉层,后期植株折倒。有时病部纵向发展较快,使一侧受害严重而歪倒。在病株与健株互相接触时,病菌会向临近的健株蔓延,严重时引起成片的幼苗腐烂。成株期发病,可为害地上部的各个部位。叶片被害时,一般是从叶尖及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后颜色变淡,呈淡褐色,病斑的扩展一般不受叶脉的限制,发病初在番茄上往往形成有粗浅轮纹的菱形或半圆形的病斑,在菜豆、茄子等蔬菜的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轮纹,很容易破裂,潮湿时病斑上生有淡灰色稀疏的霉层。在湿的条件下病斑不断扩大,以至全叶枯死。在成株期病菌会向茎、蔓上扩展,使其凹陷腐烂,这类型病斑往往造成茎局部枯死,抱茎以后可使植株折断,上部死亡。豆科蔬菜茎被害,因其木质化较快,一般不引起茎的折断,而仅是表皮腐烂,在干燥时,外皮开裂呈纤维状。蔬菜茎部被害虽然多为病叶上的病菌蔓延所致,但也可直接被侵染,先形成小点再向四周扩展,这样的病斑多在分杈处。此外,灰霉病还可以由整枝打杈造成的伤口、折断的茎及叶柄处侵入,引起更为严重的损失。花被害时一般从初花期即有发生,花瓣及萼片处变软、萎缩腐烂,表面生霉,严重时整个花死亡,并向其他的花上蔓延,使整穗的花死亡。在果期病菌主要通过败落的花瓣或柱头进入果实,果实发病时可引起果面局部变白,以后上生浓密的灰色霉,并引起果肉的腐烂。有时灰霉菌可以直接由果面侵入,在番茄的果面上形成一些很细的环斑,称之为“鬼斑病”。这种斑一般对产量不造成明显的影响。二、发生规律灰霉菌主要以病残中的菌丝、菌核和分生孢子越夏,借助于气流、雨水、或露水传播。此外一些农事操作,如:整枝、浇水、蘸花甚至在田间穿行都可以人为地携带,将其传播开来。蔬菜灰霉病在田间的扩展是渐进式的。幼苗被侵染后,在现蕾前主要为害叶片,进入花期为害花器,结果后为害果实,在果实采收后,如果不及时拉秧,病害会继续在叶片和茎蔓上扩展。甚至摘下的病果、病叶或病秧如不及时销毁,灰霉病病菌都会在上面发展,并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要求一定的营养。因此一般病菌的侵染都是从寄主死亡或衰弱的部位开始。如植株下部的老叶,叶片、卷须的尖部,开败的花瓣,受过粉的柱头等,此外,一些较大的伤口,也可以成为蔬菜灰霉病的侵染点。对果菜类蔬菜灰霉病发病规律的研究表明,病菌的主要侵染部位是在果蒂及其临近的果面以及果脐。而这两个侵染部位的病菌分别来源于开败的花瓣及受粉后的柱头。因此,果菜类的花期与坐果期的天气情况对病害流行的影响较大。如果在开花期遇到连阴天(即:低温、高湿的条件),在果蒂附近发病的果实就多;如在果实开始膨大时遇到连阴天,在果实脐部发病的就比较多。果菜类蔬菜灰霉病的流行与使用生长素蘸花有关。凡是用过生长素后在果实膨大后花瓣往往被萼片夹住而不能脱落,使病菌有了落脚点。蔬菜灰霉病的流行还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其菌丝发育的起点温度为2,最高为31,最适为2023。有人认为在日光温室中,室内的相对湿度完全可以满足发病的要求,而室内的气温是病害流行的限制因素。当低于15的温度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时,灰霉病发生较重。三、防治方法根据这类病害的发生特点,在防治上应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栽培条件的改善与控制(1)土壤处理 由于果菜类蔬菜灰霉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保护地可以利用土壤消毒进行防治。在各种方法中,利用太阳能加酿热物最为经济。具体的做法是:在春茬的保护地蔬菜拉秧后(北京大约是6月上旬),将田间的病株处理干净,每667 m2施入草木灰5001000 kg,再施入100 kg消石灰,将其翻入土中,做成畦,浇足水,覆上塑料膜,将保护地的塑料膜盖严,处理1015d即可。经这样处理的保护地晴天下午2时20 cm深处的地温可达52。只要有23d出现这样的温度,即可将土中的灰霉病菌杀死。(2)及时清除病残 衰老的叶片、卷须及开败的花瓣都是灰霉病菌的落脚点,及时除掉有利控制病害的发生。因此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除应在苗期加强检查,及时剔除病叶以外,还应当在果实开始膨大时摘除败落的花瓣和柱头。在甜瓜、南瓜、碟瓜授粉后,当花瓣萎蔫时及时去掉败花,也是十分有效的防病措施。果实发病后,应结合疏果及时将病果清除掉。清除时可将病果先套在塑料袋中再摘下来,集中起来深埋或销毁。切勿摘下后不经处理随意乱扔,以免病菌继续在病果上繁殖。在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株,携出室外深埋或销毁。(3)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种植的密度要适当:过密的植株,不仅植株生长不良,下部叶片易早衰,而且田间小气候湿度较大,利于病害的发生。在经常有灰霉病发生的地区都应当加大株行距。保护地果菜类要合理调控环境的温湿度:在蔬菜的生长期要考虑每天不同时间蔬菜的生理要求。如黄瓜,上午7时应扣棚提温,使棚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到2835,下午逐渐放风排湿有利病害的防治。要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植株生长过旺、过嫩。发病后要适当控水,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浇水应尽量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灌水后闭棚提温后再将水汽放掉。此外,要避免使用喷淋法浇水,以免灰霉病的孢子借水传播。2.化学防治与病菌抗药性的治理目前可用于防治的药剂种类较多。使用时要注意选用适合的农药(1)保护剂 百菌清、克菌丹、福美双对防治蔬菜灰霉病都有效。这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在有几种病害同时发生时使用这类药剂比较方便,而且这类杀菌剂不容易产生抗药性,防治的效果比较稳定。但必需在发病前或发病初使用,喷洒均匀,多次使用。(2)专性杀菌剂 包括: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菌灵、特克多、速克灵、扑海因、农利灵、施佳乐等。但是,灰霉病菌对这类杀菌剂较易产生抗药性,一般单一而连续的使用35年后,效果明显下降。(3)复配杀菌剂 在复配剂中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甲霉灵、利得、保果宁二号。后者是由生长素与杀菌剂混合配成的复配药剂,只能用在喷花上,可起到促果与防病两重作用。(4)农用抗菌素 如:武夷菌素、多氧霉素均属于这类杀菌剂,主要用在一些无公害菜田。(5)保护地专用杀菌剂 这类杀菌剂主要包括各种烟剂和粉尘。使用的品种可根据发生病害的种类及当地灰霉病抗药性水平来选择。如果在保护地中灰霉病尚轻,而其他病害较重,这时可选择含有百菌清的烟剂或粉尘。如果当地的灰霉病对多菌灵或速克灵产生了抗药性,则应当选用万霉灵、利得粉尘或利得烟剂。(6)“局部二期联防”及“一换二轮”理论的应用 由于果菜类蔬菜灰霉病主要由花器侵入,因此,在防治时使用“局部二期联防”的方法进行防治十分有效。所谓“局部”,是指将药剂施到主要侵染点:花瓣、柱头上;所谓“二期”即在花期与果期各用一次药,重点保护花瓣及柱头。目前市场上的“保果宁二号”将防病用的杀菌剂与生长素混在一起,两次工作一次完成,效果不错。但是,使用时必须将药喷、蘸在花瓣及柱头上,不要涂抹在花梗和幼瓜上。对露地发生的蔬菜灰霉病,因田间往往有风,可使用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水溶性粉剂喷雾。防治蔬菜灰霉病,还要注意防止病菌对专性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研究出的“一换二轮”施药技术可以延缓或避免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产生。所谓“一换”,即将因病菌抗药性而失效的药剂换掉,使用更有效的药剂。如病菌对速克灵产生抗药性时,换用甲霉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PP在线咨询解决方案
- 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定价模型构建-洞察及研究
- 昆明做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洞察及研究
- 入户咨询调查方案怎么写
- 南昌万寿宫活动策划方案
-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交底操作指南
- 大数据分析应用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一年级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 电商平台产品推广文案写作技巧
- 七上语文月考必考名著《朝花夕拾》高频考点简答70道
- 2025榆林镁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0454-2025包装非危险货物用柔性中型散装容器
- 2025年秋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 铝材厂跟单员培训课件
- 硫酸安全培训与防范课件
- BIM概述课件教学课件
- 农作物施肥精准手册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报告
- 中建土建劳务招标标准清单编制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