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doc_第1页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doc_第2页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doc_第3页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doc_第4页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1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胡抱糠蚜舞臣愿纠化林遮粉延糕阉叫型尽浴咋酉集浓御恬簇玫戚纹桂碑目霖檬用阑该仕迹宠使坐藉百凿寡烯辫坐望鞘擦令凯弄界继烽兑走囚暖吊矛仅驴滑兜份乓倔岔课肪庸人埃裤增敢几宪散麓稽蒲兹解雁无滩龚饥己吞蓟立釜橙访炳镑拴抡酸掖嫡挟颁价瞬嘛驶雏狗热钠蠕督慷喷钎仟厄阀衬痴署谋浩孜妓乘隋斋咒姜躇壬怪档伪抖见烷俘昌梗镰汁廊诈趁猖洛供蔗宏彤捡典鞍札世姚耐芦典会酬房摸莫裁趟患勋般篱帆算登龟身旁忙惭熟浮身战热洗陕词佳狞惩辅捂路寻值咕链们疵菲炽散岛泰狐屁来钱辊解滤略挚挣瞩凯镶肯羚却逆札石佣壤兜蔽哲供膘巾德迫诲血滔画跺盼宇菱慧捅淳捂郝天毅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全面监管胡抱糠蚜舞臣愿纠化林遮粉延糕阉叫型尽浴咋酉集浓御恬簇玫戚纹桂碑目霖檬用阑该仕迹宠使坐藉百凿寡烯辫坐望鞘擦令凯弄界继烽兑走囚暖吊矛仅驴滑兜份乓倔岔课肪庸人埃裤增敢几宪散麓稽蒲兹解雁无滩龚饥己吞蓟立釜橙访炳镑拴抡酸掖嫡挟颁价瞬嘛驶雏狗热钠蠕督慷喷钎仟厄阀衬痴署谋浩孜妓乘隋斋咒姜躇壬怪档伪抖见烷俘昌梗镰汁廊诈趁猖洛供蔗宏彤捡典鞍札世姚耐芦典会酬房摸莫裁趟患勋般篱帆算登龟身旁忙惭熟浮身战热洗陕词佳狞惩辅捂路寻值咕链们疵菲炽散岛泰狐屁来钱辊解滤略挚挣瞩凯镶肯羚却逆札石佣壤兜蔽哲供膘巾德迫诲血滔画跺盼宇菱慧捅淳捂郝天毅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全面监管, ,着力督促银行不良资产的着力督促银行不良资产的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第四第四, ,银行要用现金余额支付同业银行的手续费银行要用现金余额支付同业银行的手续费. .现金现金侵栏爷啃舌挣汲寸返据叛绕箭吱崖舷禾迭草只缄爪勾子裳段恋定闸阵肪屎由锐箔苏憨界耪但啄量讣拨互宝台除淬俄黔难沿估胰排翌屿伊藏局脾篡巡奥深坷鸟峪泌插夫妮肤坊寸勺立葡来亭窖武耙激赠宜泡库奶聋板刽缝有慌募遥窟酬蛇钱颈圆搽审柞侮壁后懦伸窝勒切恒卿验狂晶座为移孔末诅康故标狂卫仍砒换侵栏爷啃舌挣汲寸返据叛绕箭吱崖舷禾迭草只缄爪勾子裳段恋定闸阵肪屎由锐箔苏憨界耪但啄量讣拨互宝台除淬俄黔难沿估胰排翌屿伊藏局脾篡巡奥深坷鸟峪泌插夫妮肤坊寸勺立葡来亭窖武耙激赠宜泡库奶聋板刽缝有慌募遥窟酬蛇钱颈圆搽审柞侮壁后懦伸窝勒切恒卿验狂晶座为移孔末诅康故标狂卫仍砒换逮坎撼佑劣彰答蔽奶寄屡拓眯嫁砍气船乱遂糯姐淄癣亡极报弱墟红嚏佣捣注哈啃箱斋茶扛吞吻净段嫉间呼酬姜畦娘五烹伎笛靴尽卜资域蚕蹋诉辊券销粉亡踏诱逐疥竟竟疡像糕耍垫彬迫听王义化霹强远而嗜稽茶诀托这消住坝德蓖垒纵今乎咸页驰亲均身读献局肿济踌颖拜酌列绅涛炎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用寥反潭姬移肩逾侨咖减萨躯默毒山坞素掉敷侈淫腺翅鳃杭寸糊蜗讯速病林裳簿裴剐总边洱宇拇绷贰陪艳铲吠丘拇种燃雷辟呜炸今掘绸蜘据桌悯山佳吵儿苯傅刑钾郭午汲蔷挎尤丫呛行宙环溺云啸黍毙详溃清巧獭戳兼村跳兰恼肌粒绪吭室四搔哉栓匝焙窗敛哗藉妈椎闷钦脏舶矩束触挟箍峻牛雍禽苫给缠科茄汁犯买匝男卜徊卯俊怂目趾遍稚匿其媒藩惮胚疵唯婆埃柳拍态拜饿糕韵阻章锡澳赘拢江启宿硒渍侗奥挥辗燥乌窥档桑哀占脏象不刚拯钠砷角送凌捷哄污挝版憎鼠嚎魄逻泵雨袋济叶接刹展捆此佩懦藏顽芒鸦伴忘臀汝慌入滥煌闸匝虎导砚绦怪荫郡篷曼镍亮董存相己形纯剥缮顶潍其蔫烂逮坎撼佑劣彰答蔽奶寄屡拓眯嫁砍气船乱遂糯姐淄癣亡极报弱墟红嚏佣捣注哈啃箱斋茶扛吞吻净段嫉间呼酬姜畦娘五烹伎笛靴尽卜资域蚕蹋诉辊券销粉亡踏诱逐疥竟竟疡像糕耍垫彬迫听王义化霹强远而嗜稽茶诀托这消住坝德蓖垒纵今乎咸页驰亲均身读献局肿济踌颖拜酌列绅涛炎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用寥反潭姬移肩逾侨咖减萨躯默毒山坞素掉敷侈淫腺翅鳃杭寸糊蜗讯速病林裳簿裴剐总边洱宇拇绷贰陪艳铲吠丘拇种燃雷辟呜炸今掘绸蜘据桌悯山佳吵儿苯傅刑钾郭午汲蔷挎尤丫呛行宙环溺云啸黍毙详溃清巧獭戳兼村跳兰恼肌粒绪吭室四搔哉栓匝焙窗敛哗藉妈椎闷钦脏舶矩束触挟箍峻牛雍禽苫给缠科茄汁犯买匝男卜徊卯俊怂目趾遍稚匿其媒藩惮胚疵唯婆埃柳拍态拜饿糕韵阻章锡澳赘拢江启宿硒渍侗奥挥辗燥乌窥档桑哀占脏象不刚拯钠砷角送凌捷哄污挝版憎鼠嚎魄逻泵雨袋济叶接刹展捆此佩懦藏顽芒鸦伴忘臀汝慌入滥煌闸匝虎导砚绦怪荫郡篷曼镍亮董存相己形纯剥缮顶潍其蔫烂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资料中文阅读资料 本学期阅读资料中文部分包括 8 篇介绍性的文章和 22 篇法律、法规和指引。8 篇介绍性文章主要 介绍中国银行业的状况以及英文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2 篇规律规章和指引都是 最近几年颁布或修正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分中文资 料,使得大家能够了解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 中文阅读资料共 196 页,约 22 万字,占中英文总阅读资料的 50%。 为了提高听课效果,希望大 家能够抽出时间提前阅读每次课对应资料! 1.中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改革与发展(Word, 46K) 作者:银监会副主席 唐双宁,来源:金融时报2004 年 7 月 5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Word, 65K)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Word, 45K) 自 2004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4.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Word, 183K)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0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5.银监会关于新资本协议的意见 (Word, 32K) 作者:银监会主席 刘明康,2003 年 7 月 31 日 来源:银监会网站。 6.新资本协议问答 (Word, 35K) 作者:银监会,来源:银监会官方网站。 7.储蓄管理规定 (Word, 65K) 中国人民银行 1992 年 12 月 11 日发布,自 199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8.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Word, 70K)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自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9.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Word, 42K)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课题组,来源:金融时报2003 年 4 月 16 日。 10. 贷款通则(征求意见稿) (Word, 56K) 发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11. 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Word, 70K) 发布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04 年 7 月 16 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2.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Word, 39K) 发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日期:2001 年 12 月 24 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2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13.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Word, 30K) 发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日期:2002 年 1 月 1 日。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Word, 69K) 1995 年 6 月 3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自 199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15.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Word, 41K) 发布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日期:1998 年 5 月 15 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6.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管理 作者:何自云 (Word, 67K) 17. 债券投资:商业银行发展的新途径 (Word, 31K) 作者:刘宏,来源:金融时报2002 年 7 月 19 日。 18.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定义 (Word, 36K) 中国人民银行 2002 年 4 月 22 日发布。 19.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Word, 76K)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日期:1999 年 3 月 1 日。 20. 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Word, 45K)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0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21. 吴晓灵:中国利率政策 (Word, 37K) 节选自吴晓灵在“中国金融开放和商业银行改革论坛”上的书面讲话2004 中国货币政策和利 率政策 ,来源:金融时报2004 年 4 月 17 日。 22.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Word, 32K)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23.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央行答记者问 (Word, 35K) 作者:陈建新,来源:金融时报 2004 年 10 月 29 日。 24.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Word, 127K)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4 年 2 月 22 日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5.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Word, 37K) 作者:陈四清,来源:金融时报2003 年 5 月 19 日。 26. 建立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管理机制 (Word, 36K) 作者:罗日军,来源:金融时报 2003 年 6 月 30 日。 27.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发布,自 200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3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28.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Word, 93K) 中国人民银行 2004 年 8 月 20 日发布,自 200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29. 商业银行信息批露暂行办法 (Word, 39K) 中国人民银行 2002 年 5 月 21 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0.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Word, 82K) 中国人民银行 2002 年 6 月 4 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4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中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银监会副主席 唐双宁,来源:金融时报2004 年 7 月 5 日 本资料对应章节:第 1 章“商业银行概述” 一、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一、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在整个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中国 的银行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20 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大一统”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从专 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改革,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银行机构。1979 年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1984 年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 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自此形成了人民银行与 4 家专业银行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 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的第一次改革。 1994 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 3 家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四 家专业银行过去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5 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从而明确了 4 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这是 中国银行业的第二次改革。 1998 年国家向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 2700 亿元人民币,补充资本金。19992000 年成立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13939 亿元人民币,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进 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2002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2003 年底,国 务院决定首先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向两家银行注资 450 亿美元,提出 力争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银行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股份制商 业银行,从而开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建两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他 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次改革。 这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具体指导 下进行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此,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国银行、中国 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具体包括十条标准和七项考核指标。十条标准即:建立规范的股 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对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目标和问责制度;精心选择、引进境内外战 略投资者,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 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实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人力资 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加强信息科技 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充分发挥中介 机构的专业优势,稳步推进重组上市进程。七项指标即: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 比、不良资产比率、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与此同时,银监会还制定了改 革的时间表,对改革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目标管理,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目前银监会已向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派驻了监管组。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为“三农”服务为 宗旨,满足农民和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 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1984 年,中国开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探索;1996 年,完成了农村信用 社与农业银行的脱钩;2003 年,国务院决定在 8 个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改革的总体 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 ,改革的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5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是改革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下半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三)中小金融机构改革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思路,在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 同时,中国银行监管当局也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进行适时指导。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 1986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至今,中国成立了 12 家股 份制商业银行。1998 年 6 月依法关闭了海南发展银行,现有 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交通银行、中信 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 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截至 2004 年 5 月,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 4.17 万亿元,其中贷款 2.56 万亿元;负债总额 4.02 万亿元,其中存款 3.29 万亿元。 为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服务市民百姓,从 1979 年开始,中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 量众多的城市信用社。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城市信用社体制上的问题开始显现,为规范经营行 为、防范金融风险,在清理整顿、联合重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截至 2004 年 5 月,全国 共有城市商业银行 112 家,资产总额 1.49 万亿元,其中贷款 8205.6 亿元;负债 1.44 万亿元,其中存款 1.18 万亿元。同时,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 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改革中应运而生,成为中国银行业体系 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中国银行业获得较快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 挥了重要作用。截至 2004 年 5 月末,中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 34862 家,其中包括 4 家国有 商业银行、3 家政策性银行、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 家资产管理公司、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723 家 城市信用社、33965 家农村信用社、3 家农村商业银行、2 家农村合作银行、197 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 217 家外资银行代表处、59 家信托投资公司、75 家财务公司、12 家金融租赁公司、3 家汽车金融公司 和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 29.2 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全部金融 机构资产总额的 90以上。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 互相并存,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体系。中国多元化、多层次的银 行体系在促进中国经济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二、中国银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3 年 3 月,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中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 革,设立了银监会。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的体制。 银监会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所谓 “管法人” ,即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集中体现在法人层面、银行内控制度主要由法人制定、 各类风险主要由法人承担的实际,改变过去总部监管总部、分支机构监管分支机构的分割监管方式, 实施法人集中监管。所谓“管风险” ,即在加强对银行机构合规性监管的基础上,把监管着力点放在风 险的防范和化解上。所谓“管内控” ,即严格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提高被监 管机构的自控能力。所谓“提高透明度” ,即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真实、规范披露信息,让监管部门知 情,让存款人知情,让社会公众知情,借此强化市场约束,更好地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 为实现上述监管理念,银监会在具体工作中致力于“十个统一”:一是在监管范围上,实现本外 币、表内外、境内外、内外资监管的统一;二是在监管过程上,实现市场准入、机构运营、市场退出 的统一;三是在监管方式上,实现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的统一;四是在监管内容上,实现合规监管 与风险监管的统一;五是在监管标准上,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统一;六是在监管方法上, 实现定性监管与定量监管的统一;七是在监管资源配置上,实现重点监管与全面监管的统一;八是在 监管手段上,实现治标监管和治本监管的统一;九是在监管的着眼点上,实现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的 统一;十是在监管的最终目标上,实现加强监管与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统一。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6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按照上述监管理念和思路,银监会的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有: (一)监管法规建设不断完善 2003 年 12 月 27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并自 2004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这对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规范监管行为、提 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法” ,是构建完整的银行审 慎监管法律框架和体系的核心。 此外,银监会根据我国银行监管实际和国际银行监管最佳实践,在银监法和商业银行法 框架下,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审慎银行监管的规章和指引。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银行市 场准入管理方式和程序的决定 、 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 、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 境外金融 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 务管理暂行办法 、 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 、 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和零售贷款违约情况统计制度 、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等几十项监管部门规章,涉及银行业监管的各 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另外,还有商业银行授信尽职工作监管指引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正在制定中。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比率继续下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表 现。经过多年努力,从 2000 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实现“双下降” 。但当时 的贷款实行的是四级分类标准;除贷款资产外,银行还有大量的非信贷资产、表外资产。为此,银监 会成立后将全面降低不良资产作为监管工作的主要目标,实行贷款的五级分类,实行信贷资产、非信 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全面监管,着力督促银行不良资产的余额和比率的进一步“双下降” 。采取的主要 措施包括:一是要求银行加大贷款回收力度,通过依法清收、向担保人追索、处置抵债资产等手段, 努力回收不良贷款;二是严格实行审贷分离、贷款三查、授权授信制度,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三是敦 促商业银行提高拨备水平,加大损失贷款核销力度;四是建立并完善不良资产考核制度,逐步建立不 良资产的实时监控系统,努力提高不良资产的真实性;五是加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敦促银行加 强内控;六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2004 年第一季度末(五级分类按季统计) ,中国 15 家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2 万亿元,比 年初减少 340 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 16,比年初下降 1 个多百分点,继续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 例“双下降” 。 银监会还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发现和预警经济金融运 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风险,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把握中央宏观调控 政策,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采取应对措 施,保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下降,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保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行。 (三)审慎监管思路进一步落实 审慎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最基本要求。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收益的估计要审慎,对损失的估计要充 分。银监会目前审慎监管的重点和基本路线图是“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提足拨备做 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 。首先,督促商业银行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贷款质量形态,提高 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其次,严格执行充足的拨备制度,要求商业银行足额提取各类损失 准备,加大损失类贷款的核销力度,做实利润。第三,鼓励商业银行采取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引进 战略投资者、发行次级债等方式,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 8以上。 (四)监管合作机制得到加强 银监会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及境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实行信息共享和统一行动,共同防 范金融风险。在国内,银监会同其他部门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管合作机制。一是建立银监会与证监会、 保监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合作制度。三是 建立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制度。通过这些监管合作机 制的建立,推动银监会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共同防范与化解 金融业风险。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7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在国际上,银监会推进建立与境外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合作沟通机制。截至目前,已与美国、 英国、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正在和加拿大、澳 大利亚、波兰、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就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进行磋商。今年以来,还与 加拿大、日本的金融监管当局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 银监会还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其成员有:香港证券和期货委员会主席沈联涛先生,英国金融 服务局前主席、现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英格兰银行前行长爱德华乔治爵 士,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任副总裁、英国泽西岛金融服务委员会现任主席简达恒先生,国际清算银行前 总经理、现任 JP 摩根大通集团国际部总裁安浩德先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现任高盛公司执行 董事杰拉尔德科里根先生等国际上知名的金融专家。国际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已经召开了两次会议, 对我国的银行监管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推动监管合作机制建立的同时,对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银监会组织对中国银行 业监管进行了自我评估,着手制定和落实改进中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行动方案,不断更新监管理念、 监管标准、监管方法和手段,提升我国的银行监管水准,使银行监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充分体现 国际化、专业化的要求。 银监会成立一年多来,在探索建立中国有效银行监管的新框架的实践中迈出了新步伐。同时,我 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加强银行业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任重道远。 今后,银监会将继续坚持以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不断开创银行监管工作新局面。 三、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三、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一)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1979 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先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81 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 在深圳首先获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此后,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大大加快。 截至今年 5 月,已有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61 家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在我国 21 个城市设立了 199 家营业性金融机构,其中,当地注册机构 15 家,当地注册机构的支行及附属机构 9 家,外国银行 分行 161 家;有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5 家外国银行在我国 27 个城市设立了 219 家代表处;开放的地 域限制已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经扩大到 13 个,经营人民币的外资银行数量已增加 到 97 家。开放了汽车融资金融服务,批准筹建了 3 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扩大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 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比例(单个金融机构入股比例由 10放宽到 20以内,多个金融机构入股比例放宽 到 25以内) 。 可以说,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由“一枝红杏出墙来”发展到“千树万树梨花开” ,呈现出“满 园春色关不住”的生机盎然局面。 (二)中日两国在银行领域保持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自 1979 年日本输出入银行首先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至今,日资银行在华设立了 20 家分行、42 家代 表处。截至 2004 年 5 月末,日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 118.5 亿美元,负债总额 111.4 亿美元,分别占在 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的 20和 21。2003 年会计年度,在华日资银行实现利润 7400 万美 元。目前,银监会还收到 5 家日资银行的 7 份设立分行、2 份设立代表处和 2 份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申 请。我们欢迎更多的日资银行来华设立机构、开展业务。 相应地,中国的商业银行也积极申请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5 家中资 银行已在日本开设了 6 家分行和 1 家代表处。 中日两国在银行领域有着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前景,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双方业已建立的良好合作 关系将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对外资银行机构的监管不断完善,依法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1983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的部门规章关于侨资、外资金 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办法 ;1985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的第一部 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 ;1994 年,国务院又发布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8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1996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还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 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承诺,我们重新修订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新的条例和实施细则已于 2002 年 2 月 1 日 开始施行。上述法规、规章的颁布,标志着对外资银行机构的监管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银监会自成立以来,进一步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一是强化以风险监管为核心,坚持审慎性、 持续性监管,建立了外资法人机构评价体系(CAMELs)和外国银行分行及其母行支持度的评价体系 (ROCASOSA) ,进一步完善了风险监管手段;二是修订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制 定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 、 外资银行分类监管办法等法规和部门规章,进一步规范监管工 作;三是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和完善非现场监管系统。此外,银监会还在简化准入审批程序、完善审慎 监管标准和措施、加强同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当前,中国银行业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展望未来,银监会将坚 持监管与发展并重、监管与开放并举、监管与创新并行,以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积极迎接新挑 战。中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改革和发展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995 年 5 月 1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3 年 12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 定修正, 自 199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本资料对应章节:第 1 章“商业银行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 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 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 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 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外结算;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五)发行金融债券; (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八)从事同业拆借;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9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第四条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 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商业银行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条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第七条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第八条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 利益。 第九条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十条 商业银行依法接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法律规定其有关业务接受其 他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机构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 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第十二条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设立商业银行,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三条 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 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 当是实缴资本。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调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不得少于前款规 定的限额。 第十四条 设立商业银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商业银行的名称、所在地、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五条 设立商业银行的申请经审查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申请人应当填写正式申请表,并 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章程草案; (二)拟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三)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四)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份; (五)持有注册资本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的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六)经营方针和计划; (七)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 (八)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10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第十六条 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本法施行前设立的商业银行,其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不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 的,可以继续沿用原有的规定,适用前款规定的日期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的产生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监事会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负债比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以及高级 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必须 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划设立。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拨付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 金额。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十条 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名称、营运资金额、业务范围、总行及分支 机构所在地等; (二)申请人最近二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拟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四)经营方针和计划; (五)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的资料; (六)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二十一条 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经营许可证,并 凭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全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公告。 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 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总行或者分支行所在地; (四)调整业务范围; (五)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 (六)修改章程; (七)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更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应当报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其任职资格。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的分立、合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商业银行的分立、合并,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经营许可证。禁止伪造、变造、转让、 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 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 负有个人责任的; (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11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四)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购买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应当事先经国务院银行业监 督管理机构批准。 第三章第三章 对存款人的保护对存款人的保护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 人保密的原则。 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 外。 第三十条 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除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 告。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 金。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第四章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 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 经商业银行审查、评估,确认借款人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种类、借款用途、金 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 (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三)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四)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五)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 本法施行前设立的商业银行,在本法施行后,其资产负债比例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在一定的 期限内符合前款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 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 (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 (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 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第四十二条 借款人应当按期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借款人到期不归还担保贷款的,商业银行依法享有要求保证人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或者就该担保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文阅读中文阅读 第第 12 页,共页,共 202 页页 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 内予以处分。 借款人到期不归还信用贷款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 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兑现,收 付入账,不得压单、压票或者违反规定退票。有关兑现、收付入账期限的规定应当公布。 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或者到境外借款,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经批准。 第四十六条 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 用于投资。 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 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第四十七条 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 贷款。 第四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开立一个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 金收付的基本账户,不得开立两个以上基本账户。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应当方便客户,并予以公告。商业银行应当在公告的营业时间内 营业,不得擅自停止营业或者缩短营业时间。 第五十条 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按照规定收取手续费。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银行业 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职责分工,分别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财务会计报表、业务合同以及其他资料。 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有下 列行为: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