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ppt_第1页
课件: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ppt_第2页
课件: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ppt_第3页
课件: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ppt_第4页
课件: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第一节 眼损伤的形态与生理学基础,一、眼球及视觉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1.纤维膜,为眼球壁的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有保护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图示 (1) 角膜 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光作用。角膜无血管,但有大量的神经末梢,感觉极为敏锐。 (2) 巩膜 占眼球血管膜的后5/6,为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膜,厚而坚韧,有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 巩膜与角膜相接处的深面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是房水循环的通道。 巩膜的后方有视神经穿出,并与视神经的鞘膜相延续。,2.血管膜,在眼球纤维膜的内面,含有大量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从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位于眼球血管膜的最前部,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孔,为瞳孔。 (2)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产生房水。 (3) 脉络膜 占眼球血管膜的后2/3。含丰富的色素细胞和血管,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并吸收眼内分散光线的作用。,视网膜,在眼球血管膜的内面。 (1)分部: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 虹膜部和睫状体部无感光作用,为视网膜的盲部,部位于脉络膜的内面,有感光作用。 (2)眼底:位于视网膜的后部,眼科称眼底。 a: 视神经盘:眼底的圆形隆起,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汇聚而成,是视神经的起始部,并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此处无感光能力,故称生理盲点。 b: 黄斑和中央凹:在视神经盘的外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c: 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分内、外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紧贴脉络膜,内层为神经细胞层。有三层神经细胞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 感光细胞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为光线的感受器,可把光线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层:接受感光细胞层的冲动,并传至视神经节细胞层。 视神经节细胞层:接受双极细胞的冲动,其轴突向视神经盘处集中,穿过脉络膜和巩膜构成视神经,向后穿视神经管入颅腔,传导视觉冲动。,3.视网膜,(1)位置和特点: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双凸、后面较前面凸,透明而富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 (2)作用:屈光作用。借睫状体和睫状小带完成 (3) 临床意义: a 近视眼:视近物较清楚,睫状肌总处于收缩状态,视远物时,也不放松。 b 老花眼:晶状体老化,弹性差,睫状肌也萎缩,调节功能减低,看近物模糊,看远物清楚。 c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4.晶状体,(1) 特点:无色、透明的液体。 (2) 产生和位置:由睫状体产生,充满眼房内。(眼房:是眼球内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为前后两部,位于虹膜前的为眼球前房,位于虹膜后的称眼球后房,二者通过瞳孔相通)。 (3) 作用:屈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 (4) 房水循环途经:图解 (5) 临床意义:房水循环障碍,眼内压升高,可发生青光眼。,5.眼房水,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除屈光作用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光线由外界到达视网膜的途经: 角膜 前房房水 瞳孔 后房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6.玻璃体,7.视神经及视中枢,二、眼的药物毒性易感性,1.眼的血运丰富,眼有两套血管系统,睫状血管系统和视网膜血管系统。 2.眼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存在于眼内不同部位,即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色素细胞。 3.眼组织含有多种生物转化酶和微量元素酶、单胺氧化酶、Cu2+/Zn2+超氧化物歧化酶。 4.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受到血脑屏障的控制,但小部分脑区缺血脑屏障,此种区域之一是接近于视神经出眼球的筛板处,这使中枢视觉系统比脑的其他部分对药物的损伤更易感。,第二节 药物对眼损伤的类型及机制,2.刺激性炎症,3.腐蚀灼伤,二、眼周变态反应,三、眼睑损害及眼球运动障碍,四、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五、视网膜病变,六、视神经病变,见于鉈、甲醇、砷、二硫化碳等中毒,视 神 经 炎,见于鉈、锰、苯、二硫化碳等中毒,视神经萎缩,七、眼压及瞳孔大小改变,阿托品类散瞳药对正常眼压无明显影响,但对闭角型青光眼或浅前房患者,可致眼压升高,有激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危险。 吗啡和大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某些全身麻醉药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引起瞳孔大小的改变。,八、眼局部给药的全身毒性,VA和VE,阿托品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唑胺 噻吗洛尔,第三节 药物对眼损伤的评价,1.眼刺激试验 2.眼科学评价 3.电生理学试验 4.行为和心理物理学试验,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