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规划》word版.doc_第1页
《节水规划》word版.doc_第2页
《节水规划》word版.doc_第3页
《节水规划》word版.doc_第4页
《节水规划》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六章 节约用水规划第六章 节约用水规划第一节 节水面临的形势一、节水的必要性节水是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取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杜绝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它不仅对缓解城市用水矛盾,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保护和使用水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温岭的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必须进行节水。(一)水资源量不足及时空分布不均是温岭市的情况,节水是缓解当前与今后城乡缺水矛盾的长期硬性措施温岭水资源量少,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为8.5743亿m3,人均仅为733 m3(按常住人口117万计算),为全省人均的34.4%,低于全市人均水平,更大大全国人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土地资源不相适应,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5-9月中,6月份主要是梅雨,而7-9月降水主要依赖台风降水,如遇空梅且逢无台风影响,则会引起温岭连旱,造成人蓄饮用水困难。 2003年就是这种情况,全市普遍发生大旱,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居民用水严重短缺,并且已连续影响到2004年了。这种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利用困难等问题,做好节水工作能缓解城乡的缺水矛盾,因此,应该将节水作为温岭解决缺水矛盾的长期硬性措施。 (二)节水是保障温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国际上公认,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750 m3为用水紧张线,人均有水1000 m3为生存的起码要求线。到2030年温岭的人口将达到165万人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94 m3。为此,温岭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方针,实现以提高水效率为核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温岭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治理、改善和保护温岭水环境迫切要求加强节水工作温岭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水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先前温岭没有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部分企业虽然有各自的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治污费用,将那些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摆设,对产生的污水不处理,直排河道和地下,已严重污染河道水和地下水。河网的功能遭到严重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另一方面,水资源紧缺造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随着温岭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水环境的压力在不断加重,这需要通过节水加以遏制。二、节水的发展情况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较早,20世纪5060就开展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泵站和机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温岭的农业节水也紧跟全国的形势,结合温岭的特点有重点地开展着。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供水形势紧张局面,节水作为一种有效缓解措施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用。目前温岭基本建有节水机构,普遍开展了节水宣传,制定了一些节水管理法规,整个节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生活节水方面,做到了计量安装水表收费,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目前正准备实行梯级水价,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三、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温岭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缺水的潜在压力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当前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水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目标分解,指导不同区域的节水工作。三是无系统的节水规划。当前还没有编制节水规划,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分割,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对节水问题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四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增加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五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六是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尚无投资渠道。七是节水科技进步不够完善。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八节水应该是地域、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而目前节水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管理力度不够。第二节 节水规划的规划依据、原则和总体目标一、规划依据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城市用水管理城市水资源的调查利用和预测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加强水权管理和监督 建立节水型社会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二、规划原则一是密切结合温岭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十五大提出的“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可持续利用战略方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规划具有全局性、阶段性、科学性、可行性与指导性,因地制宜,统一协调。三是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协调开源与节流,农业与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用水的关系,协调水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需水与供水节水,农业节水与工业、城镇生活节水,节水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平衡。四是综合配套节水规划提出的措施。三、规划的总体目标(一)农业节水:至2010年重点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将渠系利用系数从0.60.85提高到0.80.9;加快标准农田改造力度,推广薄露灌溉和喷滴灌,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万为亩。2020年前所有的灌区节水改造全部完成,渠系利用系数整体提高到0.80.9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2万亩。2030年前大部分有效灌溉的都采用节水灌溉,面积为45.4万亩。(二)二产节水:规划期内在二产增加值年增长在1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2010年前控制在每年4.7%以内,2020年前控制在每年2.5%以内,2030年前控制在每年0.6%以内;二产重复利用率由目前的40%50%,提高到80%以上,二产万元增加值取用水全市平均下降到8 m3以下。(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2010年前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城市单位原有建筑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力争到2010年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基本改造完成,城市公共设施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空调冷却用水的循环率达到96%。(四)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至2010年,农村生活用水控制在100升/人天;2020年控制在130升/人天。(五)到2010年在全市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第三节 农业节水一、农业节水发展需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不允许有丝毫的削弱;2002年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70%左右,因此农业节水事关全局,必须积极发展。从全市水资源供需情况看,农业节水面临强劲的发展需求:一是现有较多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属雨养农业,需要通过节水保墒,提高单产。二是现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由于水量不足等多种原因,有部份面积实灌不到,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较大,需要通过节水改造,保证农作物用水,提高单产。三是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水急剧增加,为解决城乡争水矛盾需要节水,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四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用水量剧增,为解决乡镇企业用水也需要大力促进农业节水,以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二、农业节水发展总体设想及基本对策农业节水发展的总体设想是:农业节水发展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小城镇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相协调,依据水资源条件,按不同水平年分地区实行用水的总量控制。节水的重点是灌区的节水改造,按节水目标规划发展。同时加强节水目标规划的管理和协调。基本对策:一是节水增产为目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温岭灌区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工程老化失修或已到报废年限,灌溉效益衰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因此根据温岭自然、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特点,以节水、高效为目标,对灌区实施“两改一提高”,即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造灌溉设施和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重点放在现有灌区渠道防渗、建筑物维修、更新和田间工程配套等节水技术改造上。二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分别推广发展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水稻浅湿灌、改进沟畦灌等工程节水措施;在山丘区,因地制宜建设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雨水蓄水工程,努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三是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同时,制定各主要农作物的用水定额,根据定额确定灌溉水量,实行控制。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制度,把有限的水量集中用于农作物用水的关键期,以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总体效益最大。四是平田整地开展田间工程改造。地面灌溉是温岭目前采用的一种灌水方式,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占主导地位。据有关分析,地面灌溉用水损失中,田间部分损失占到35%左右,说明田间节水潜力很大。造成田间用水损失的原因是畦块过大,地块大平小不平,致使灌水不均匀,深层渗漏严重。实施田间工程改造投资省、效益大,节水增产效果良好。五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各种节水工程技术只有与相应的节水农业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综合优势,达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最终目标。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包括抗旱节水品种、地膜覆盖、少耕免耕、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投资省,节水增产效果显著,技术成熟等特点,推广前景广阔。三、农业节水发展目标提高渠系利用系数,通过田间改造逐步增加薄露灌溉面积,降低水田灌溉定额;旱地和果园采用喷灌和滴灌等,降低灌溉定额,逐步推广喷滴灌技术。各规划水平年薄露灌溉和喷滴灌面积,具体见表6-1。表6-1 不同水平年薄露灌溉和喷滴灌发展面积 单位:万亩分区2010年2020年2030年水田旱地菜田林果地小计水田旱地菜田林果地小计水田旱地菜田林果地小计区4.0 1.0 1.0 0.0 6.0 15.0 2.5 2.0 1.5 21.0 31.1 5.0 1.6 3.2 41.9 区0.0 0.0 0.0 0.0 0.0 1.5 0.3 0.2 0.2 2.2 1.3 0.6 1.2 0.4 3.5 合计4.01.01.00.06.016.52.82.21.723.232.45.62.83.645.4四、农业节水效果(一)渠道改造节水量渠道节水量计算:用农业净用水量减田间改造净节水量,减引提水供给农业水量,再乘现状渠系利用系数倒数与目标渠系利用系数倒数的差额。按照规划要求对渠道节水改造后,经过计算, 2010年保证率为75%节水量为240万m3,90%的节水量为530万m3;2020年保证率为75%节水量为300万m3,90%的节水量为590万m3, 2030年保证率为75%节水量为380万m3,90%的节水量为740万m3。具体见表6-2。表6-2 不同水平年的渠道改造节水量单位:m3分区2010年节水量2020年节水量2030年节水量50%75%90%95%50%75%90%95%50%75%90%95%区1623651869556294587769113373723918区001253567639111373合计1623653074861300594832122384736991(二)田间改造节水量田间改造节水量计算:根据有关试验数据确定各灌溉类别亩均节水量(见表6-3),乘以节水改造面积,即为田间改造净节水量。按上述计算方法对田间节水量进行计算后,2010年75%保证率的节水量为352万m3,90%保证率的节水量为406万m3;2020年75%保证率的节水量为1353万m3,90%保证率的节水量为1564万m3;2030年75%保证率的节水量为2727万m3,90%保证率的节水量为3151万m3。具体见表6-4。表6-3 农业节水定额单位:m3/亩水稻分区类别95%90%75%50%山区单季70665850双季797567.560平原区单季85797060双季9488.57970林果地3024146旱地40301812菜田山区52484236平原区52484236表6-4 不同水平年田间改造节水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节水量2020年节水量2030年节水量50%75%90%95%50%75%90%95%50%75%90%95%区30135240644410611245143715692143251429013167区000092108127138180213250272合计30135240644411531353156417072323272731513438(三)农业总节水量农业节水量主要由于渠道改造后节水量和田间节水改造后毛节水量组成。通过全面的节水改造措施,节水效果比较明显,因而,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加强农业节水措施落实,把农业用水量置换出来,供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具体见表6-5。表6-5 不同水平年农业毛节水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节水量2020年节水量2030年节水量50%75%90%95%50%75%90%95%50%75%90%95%区317588924113911171539202423382255288736244084区00125397114134201190224263344合计317588936119212141653215825392445311138874428第四节 第二产业节水一、二产节水发展需求温岭正在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富有山水特色的工贸名城,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拉动下,市域城市建设也会快速推进,现代化的科工贸城市需要大工业支撑,因而二产是今后温岭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速度较快,用水量增长也较快,其用水要求保证率高、集中、水质好,将成为温岭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焦点,推进二产节水对保障温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是节水发展的重点。与农业节水不同的是,二产节水不仅有水量问题,而且有水质问题。二产节水发展需求动力是多方面的,不只是为了缓解当前的缺水,而且要解决今后的供水。而二产节水的重点是工业。从水量看,温岭水资源较贫乏,需要较严格地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用水项目,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强化工业节水措施,协调好与农村节水的关系,从总体上使水资源供需平衡,努力建成节水型的工业。从水环境看,当前温岭大部分地区水环境恶化,主要是一些工业废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所至。在国家和地方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以及城市对水环境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工业节水经验表明: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严厉的排污控制政策是促进工业节水的主要动力。从二产自身发展的情况看,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温岭二产面临全面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二产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会影响二产节水。二、二产节水发展总体设想及基本对策考虑上述二产节水发展的需求特点,温岭二产节水发展总体设想是:二产节水在地区上与农业节水及城市化发展相协调,按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原则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而且与水环境的治理、改善和保护的要求相配合,同时结合二产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为此,采取以下基本对策:(一)制定和完善二产节水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二产节水的政策,规范企业用水行为,将二产节水纳入法制化管理。发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落实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编制限制高取水项目目录及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产品)目录;制定二产节水的技术政策,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与设备,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制定鼓励废水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海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政策。(二)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根据水资源状况,按照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缺水地区严格限制新上高取水工业项目,禁止引进高取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鼓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严格禁止淘汰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重新进入生产领域。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通过增加优质、低耗、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逐步加大低耗水原料的比重,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围绕二产节水发展重点,加快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器具及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重点创新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组织重大节水技术示范工程;发布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推动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三)建立和完善二产节水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用水管理和建立完善三级计量体系,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改进不合理用水因素,适时适度地提高水价、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促进二产节水;建立二产水价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二产水价预测信息,引导企业增加节水投入;完善二产节水投融资机制,拓宽二产节水投融资渠道,鼓励二产企业引进外资和吸收利用社会资金,加速二产节水技术改造。(四)强化二产节水管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制定节水型工业企业目标导则,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指导企业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制定设备用水标准和限额,完善二产节水标准体系;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重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整顿节水产品市场;建立和完善二产节水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用水统计报表制度。企业要及时开展水平衡测试和查漏维修维护工作,强化对用水和节水的计量管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分类计量,主要用水车间和主要用水设备的计量器具装配率达到100%,控制点要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的现象。(五)加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推进清洁生产战略,加快污水资源化步伐,促进污水、废水处理回用。采用新型设备和新型材料,提高循环用水浓缩指标,减少取水量,实现废水减量化;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加大投入,加快废水资源化和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加强运行监管,充分发挥已建设施的作用;科学制定区域工业废水治理规划,采取工业废水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逐步改善水环境,防止出现水质性缺水。 (六)开展二产节水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水观念,在认识上要由过去把水作为一般性资源认识向战略性资源认识的转变,由过去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增量解决资源短缺向更加重视节约和替代的转变,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三、二产节水的发展在二产节水方面, 2002年全市二产万元增加值用水量29m3,全市二产用水重复利用率目前为35%40%,而世界先进水平则为75%85%。因此,温岭二产节水若需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则节水量是可观的。见表6-6,6-7。表6-6 不同水平年二产万元增加值用水定额 单位:m3分区2002201020202030定额节前定额节后定额节前定额节后定额节前定额节后定额区292019131298区44312921191614全市292019131298表6-7 不同水平年二产现状重复利用率与规划目标重复利用率 单位:%分区2002201020202030现状目标现状目标现状目标区35415042604265区40475052605665总体目标是: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2010年前控制在每年4.7%以内增长,2020年前控制在每年2.5%以内增长,2030年前控制在每年0.6%以内增长,见表6-8;二产重复利用率由目前的35%40%,提高到50%以上;二产万元增加值取用水2010年下降到19 m3以下,2020年下降到12 m3以下,2030年下降到8 m3以下。将用水大户,污染大户作为节水重点考虑。按节水标准规划发展,并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加强节水目标规划管理和协调,使总用水增长率做到逐步降低。表6-8 不同水平年二产用水增长率 单位:%分区201020202030节前节后节前节后节前节后区5.34.72.82.50.90.5区3.42.72.42.22.11.8全市5.34.72.82.50.90.6四、不同水平年节水量至2010年,全市二产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二产年节水量为228万m3;至2020年,二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二产年节水量为456万m3。不同水平年二产节水量见表6-9。表6-9 不同水平年二产用水量和节水量 单位:m3分区2002年2010年2020年2030年用水量用水量节水量节水后用水量用水量节水量节水后用水量用水量节水量节水后用水量区3223488322446596413449596470007006300区628147610279512613114合计3284496322847356515456605971267136414第五节 生活节水一、城镇生活节水(一)城镇生活节水发展需求城市化进程在温岭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由现状的46.9%达到69%,城镇人口将达到165多万人。与城镇化发展相应,市镇的增多,人口的聚集,使温岭城镇的生活用水总量不断增加,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又使人均用水定额不断提高,而且对公用设施和生态用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温岭生活用水供给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限压、限时、限量以及水质不能完全保证等缺水现象。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放在优先的位置,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发展,保障生活用水的供给,显得较为重要,也会得到广大城镇居民,特别是缺水地区城镇居民的普遍支持,体现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标志着城镇文明建设的程度,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与二产节水发展有类似之处,城镇生活节水发展既有水量问题,也有水质的问题,促进节水需求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水量而言,城镇生活用水虽然占总用水比例不大,但供给量集中,水质要求高,水量增长快,因而在温岭水资源缺乏,水质不好,节水显得尤为必要,由于蓄水工程调蓄能力差,供水量有限,只能从节水方面挖潜。从水质来讲,城镇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也是造成温岭水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征收生活用水排污费将会促进节水的发展。从城镇生活用水本身看,管理的加强,水价的调整,节水设施的建设推广等,都会对城镇节水产生影响。(二)城镇生活节水发展的总体设想和基本对策基于上述城镇生活节水发展特点。温岭城镇生活节水发展总体设想是:城镇生活节水要与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同时与温岭人口和资源条件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加以适当限制。节水重点在城市,应按城市生活节水标准规划发展并由城市向城镇推进。通过强化管理,建设和推广节水设施逐步使用水定额得到控制,并使总用水增长率逐步降低。为此,需采取以下基本对策:一是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分类分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逐步扩大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适时对城镇居民用水推行定额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以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力度。鼓励用水单位采取节水措施,并对超计划用水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居民住宅用水实现分户装表,计量收费,逐步采用阶梯式水价方式,提倡合理用水,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二是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节水效率。强化国家有关节水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制定推行节水型器具的强制标准。螺旋升降式的铸铁水龙头和一次性冲洗量在9L以上的便器水箱,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均不得继续使用;城市各单位现有房屋建筑中安装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在2010年前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制定鼓励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的配套政策,大力推广“节水型住宅”,引导居民尽快淘汰现有住宅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针对用水量大的环节,如便器、洗衣机等,开发研制新的节水型器具,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水。城市绿化要推广节水喷灌技术。三是规范城市市政用水取水管理。城市绿化用水和道路用水应充分利用 “中水”和河道水,尽量避免取用优质的管网水。四是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输配水管网漏失率。五是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力度,积极推广“中水道”技术。在城市改建和扩建过程中,积极改造城镇排水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和处理设施。在规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时,同时安排污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六是建立城市及郊区水务统一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规划资源,使资源综合利用,做到上、中、下水设施统一建设、小区集中处理、大区之间连通协调、市区郊区合理串供,努力建成蓄水、集水、节水、减排、清污、回用的城市节水清洁型供用水体系。逐步改变目前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方式,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式。(三)城镇生活节水量主要控制目标为:即根据浙江省用水定额(试行,2004)核定用水定额,有淋浴设备楼房和高级住宅的居民生活用水每人每天控制在170L以内。城镇居民和第三产业节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10%左右。计算得节水量2010年为670万m3,2020年为1050万m3,具体见表6-10。表6-10 不同水平年城市生活节水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2020年2030年区661.410351205区9.91726合计671.310521231二、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农村生活节水量2010年约为430万m3,2020年约为220万m3,见表6-11。表6-11 不同水平年农村生活节水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2020年2030年区399.3169164区30.35046合计429.6219210三、管网漏损量现状管网漏损率(水源地到用户)较高,达到24%,2010年为22%,2020年为20%,2030年为18%,漏损量较可观,应该加强管网的维护及年久老化的管网改造力度,特别是老城区。按照要求到2010目标漏损率应降到18%,2020年降到16%,2030年降到15%。管网漏损节水量2010年为670万m3,2020年节水量为840万m3,见表6-12。表6-12 不同水平年管网漏损节水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2020年2030年区647.4814919区22.92933合计670.3843952第六节 中水回用一、中水回用的需求中水,即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实现灌溉、洗涤、环卫、造景等非饮用功能。中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广义的说,中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最基本的节水措施,也是最大规模最有效的节水措施。但从开源节流角度看,中水回用属于开源,节水是节流,两者又有一个区别,有个谁先谁后,谁重谁轻问题,有一定的矛盾性。今后温岭经济社会会不断发展,用水总量将不断增长,水资源开发量有限,而常规节水也有节水量限制,而中水回用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技术已经成熟。据有关资料显示,100吨污水最多可以有80吨被回用为中水,每日每使用1万m3的回用水,相当于建设1座400万m3的水库。中水回用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资源效益四丰收,可实现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极大地节约水资源,且中水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为生产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水资源缺乏的温岭来说更为重要,中水回用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总量,从而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生态的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二、中水回用总体设想和基本对策中水回用总体设想到2020年中水利用系数为0.3。基本对策是在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厂时可以根据所处理的污水性质和出水的利用目的,对污水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以用于废污水的回用;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量,通过配套的给水管网回用于农田的灌溉用水和附近的工业补充水,以替代新水作为冷却水、各种生产过程用水和锅炉补给水等;另外在规划期内,新建的大型宾馆及酒店需配套建设中水道工程,把生活污水汇集,经集中处理后用于冲洗卫生用具、清洁、洗车、浇洒住宅区草坪等;在工业园区,工业企业之间在具备逐渐串联用水的水质、水量和实施条件,有时也辅之以适当的水处理的情况下,提倡推广应用“厂际串联用水”;在水资源配置时对中水进行优先配置。三、中水利用量按照不同水平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总量的70%作为排污量;2010年城市生活80%和工业90%的排污量进行处理,2020年城市生活90%和工业100%的排污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按利用系数进行计算,2010年中水回用量为880万m3,2020年为2060万m3,具体见表6-13。表6-13 不同水平年中水回用量 单位:万m3分区2010年2020年2030年区86620323442区143369合计8792065351190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六章 节约用水规划表6-14 2010不同保证率节水量单位:万m3分区农业二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管网节水量合计中水回用量50%75%90%95%50%75%90%95%区317 588 924 1139 224 661 399.3 647 2249 2520 2856 3071 866 区0 0 12 53 4 10 30.3 23 67 67 79 121 14 全市3175889361192228671429.66702316258729353192880注:表内城市生活节水为城镇居民和三产节水 表6-15 2020不同保证率节水量单位:万m3分区农业二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管网节水量合计中水回用量50%75%90%95%50%75%90%95%区1117 1539 2024 2338 449 1035 168.6 814 3583 4006 4490 4804 2032 区97 114 134 201 7 17 49.6 29 200 217 237 304 33 全市12141653215825394561052218.284337837223472751082065注:表内城市生活节水为城镇居民和三产节水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六章 节约用水规划第八节 促进与保障措施一、各级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都应提出节水目标和指标。编制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二、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如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用于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所得税五年。应结合温岭特点制定有关的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三、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四、加强节水工作领导,大力推进节水首先应按规划纲要要求,制订出具有全局性、阶段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并且上下协调平衡的节水发展规划;其次是必须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促进和保障规划纲要的实施。节水规划、计划规定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五、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地方财政、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贴息。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节水基金,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管理以及补助对节水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水投入机制,建立节水投入多元化体系。建立全市性的节水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六、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两套节水的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行业、部门可使用的水资源量;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规定社会产品或工作量的单位用水量,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步骤都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符,建成节水型社会。七、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节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节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建立用水统计制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应把用水统计纳人统计系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统计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各行业的用水统计工作。取水、用水设施都要安装计量设施。计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统计基础资料,按期上报。发布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用水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实行节水产品标识制度。对工农业节水设备和生活节水产品推行节水标签,对产品实行认证,销售实行市场准入,清理整顿节水设备、器具的生产及疏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八、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尽快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配套实施细则。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农村供水水价要纳入各级物价主管部门管理范围治理核定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实行按用水量计量水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水资源浪费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打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地下水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应高于公共供水系统水资源费标准,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缺水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应当高于其它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开放水市场。取用水单位,在核定指标范围节约的水量,其指标(含供水系统或取水指标)仍归该取用水单位,经批准后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扩大生产使用,也可以实行有偿转让。九、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建设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下面是赠送的中秋节演讲辞,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中秋佳节演讲词推荐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老师们,同学们: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